王戎字浚沖,琅王牙臨沂人。祖父王雄,是幽州刺史。父親王渾,是涼州刺史、貞陵亭侯。王戎幼年聰明伶俐,神彩秀美。能視日而目不眩,裴楷見了他仔細審視一番說:「戎眼爛爛,如巖下電。」六七歲時,在宣武場看戲,猛獸在檻籠中怒吼震地,眾人都奔走退避,王戎卻站著不動,神色如常。魏明帝在閣上看到後,稱讚王戎是奇童。王戎曾與群兒在道旁遊玩,見李樹上有很多果實,群兒爭著去摘取,王戎卻不去,有人問他為何不去,王戎說:「樹在道旁而多果實,果實必定是苦的。」取來一嘗,果然是苦的。
阮籍與王渾是朋友。王戎十五歲時,隨父在官署。王戎比阮籍小二十歲,而阮籍與王戎交為朋友。阮籍每次到王渾那裡去,與王渾見一面就離去,找王戎交談,很久才出來。對王渾說:「浚沖清虛可賞,不是像您這樣的人,與您談話,不如與阿戎談話。」王渾死於涼州時,故吏捐贈數百萬錢助喪,王戎沒有接受,從此出名。王戎身材短小,坦率而不注重儀表,為人健談,善於提出話題,並能抓住談話的要領,朝中賢士曾於三月上巳節在洛水旁遊玩洗濯,有人問王濟說:「昨日郊遊有何談論?」王濟說:「張華善說《史記》《漢書》;裴危頁論前人言行,滔滔可聽;王戎談子房、季札之類的事,超然玄虛。」王戎就是這樣受到鑒識者的欣賞。
王戎曾經與阮籍共飲,當時兗州刺史劉昶(字公榮)在座,阮籍因為酒少,斟酒時沒有給劉昶斟,劉昶也不怨恨。王戎覺得奇怪,以後問阮籍道:「劉昶是什麼樣的人?」阮籍回答說:「勝過公榮的人,不可不給他酒喝;不如公榮的人,不敢不與他共同喝酒;只有公榮可以不給他酒喝。」王戎經常與阮籍等在竹林遊玩,有一次王戎來晚了。阮籍說:「俗物又來敗人興致。」王戎笑著說:「你們的興致看來很容易敗了。」
鍾會將伐蜀,拜訪並告別王戎,問王戎有何計滅蜀。王戎說:「道家有句話叫『為而不恃』,成功並不難,保持成果就難了。」及鍾會被殺,議者以為是知人之言。
王戎繼承父親的爵位,召為相國掾,歷任吏部黃門郎、散騎常侍、河東太守、荊州刺史,因遣吏修園宅論罪,應免官,皇帝下詔作贖罪處理。遷為豫州刺史,加建威將軍,受詔命伐吳。王戎派遣參軍羅尚、劉喬為前鋒,進攻武昌,吳將楊雍、孫述、江夏太守劉朗各率眾向王戎投降。王戎率大軍到江邊,吳牙門將孟泰獻蘄春、邾二縣投降。吳平以後,晉爵安豐縣侯,增食邑六千戶,賜絹六千匹。
王戎渡江安撫新附吳民,宣揚晉室威德恩惠。吳光祿勳石偉為人正直,不為孫皓所容,稱病回家。王戎讚揚他的清剛之節,上表向皇帝推薦,皇帝下詔拜石偉為議郎,以二千石爵祿終其身。荊州百姓悅服王戎,徵召為侍中。南郡太守劉肇送給王戎五十端名叫筒中的細布以行賄,被司隸糾察彈劾,因王戎知道是賄賂未曾接受,才沒有治罪,然而議論者認為這也是王戎的過錯。武帝對朝臣們說:「王戎的行為,怎能算懷私苟得,正是以不貪慾異於他人罷了。」武帝雖這樣替王戎解釋,仍為清廉謹慎者所鄙視,由此名聲受損。
王戎任職雖然沒有特殊才能,而庶政料理得好。後遷為光祿勳、吏部尚書,因母喪離職。王戎孝心至誠,但不拘禮制,守喪期間飲酒吃肉,或看下棋,而容貌憔悴,持杖才能行路。裴危頁前往弔唁,對人說:「如過於悲痛會毀傷身體,浚沖不免被譏為毀性。」當時和嶠也為父守喪,守正常禮法,量米而食,而哀痛毀身不及王戎。武帝對劉毅說:「和嶠守喪損身,超出禮制,使人憂慮。」劉毅說:「和嶠雖臥草苫而食米粥,那是惜生之孝,至於王戎,是所謂死孝,陛下當先為王戎憂慮。」王戎先前有嘔吐病,居喪期間病情加重。武帝派醫生為他治療,並賜給藥物,又使他斷絕賓客。
楊駿執政時,王戎拜為太子太傅。楊駿被殺之後,東安公司馬繇專斷刑賞,威震內外。王戎告誡司馬繇說:「大事件之後,考慮問題要深遠些。」司馬繇不聽,果然遭禍。後轉為中書令,加光祿大夫,給恩信五十人。又遷為尚書左僕射,兼吏部職。
王戎開始定甲午制,凡選拔人才,先讓被選者治理百姓,然後授官擢用。司隸傅鹹上奏彈劾王戎說:「《尚書》上說:『三年一次考核官吏政績,經過三次考核,即可升優退劣。』今內外群官,任期不到一年,王戎即奏請召還,既未定其優劣,就加以更換,送舊迎新,不絕於道路,巧偽奸詐之事由此產生,妨害農業和政事。王戎不依據堯舜經典行事,而舉動浮華,毀壞風俗,不但無益,且有大害。應免除王戎的官職,以使風俗敦厚。」王戎與賈充及郭氏通親,故未作處理。不久轉為司徒,以為王政將要頹敗,與權臣苟合求容,時值愍懷太子被廢,王戎無一句匡諫之言。
裴危頁是王戎的女婿,裴危頁被殺,王戎被牽連免官。齊王司馬礒起義兵討司馬倫,孫秀將王戎囚於京城內,司馬倫之子欲取出王戎作軍司。博士王繇說:「浚沖譎詐多端,哪肯為少年所用?」於是不用。惠帝回宮復位,以王戎為尚書令。接著河間王司馬..遣使者說服成都王司馬穎,將共討齊王司馬礒。討伐的檄文到京師,司馬礒對王戎說:「孫秀作亂,天子被幽禁威逼,我糾合義兵,掃除元惡,盡臣子之節,這是神人共知的。二王聽信讒言,將成大難,當依賴您之忠謀,以調和爭執。卿可為我籌劃對策。」王戎說:「公首倡義兵,安定晉室大業,立國以來,未有此人。然而論功行賞,漏掉有功之人,因而朝野失望,人懷異心。今二王有甲兵百萬,其鋒不可抵擋,您若捨棄權柄,以齊王身份回府第,可以保持原來爵祿。委權於他人,得崇讓之名,這是求全身之計。」司馬礒的謀臣葛韄發怒說:「自漢魏以來,王公失勢回府第,有能保全妻子兒女的嗎?發此議論者當斬。」於是百官震驚,王戎偽裝藥性發作掉進廁所,才免於遭禍。
王戎以為晉室已亂,仰慕春秋蘧伯玉的為人,隨波逐流,無剛直之節。自從掌選才任官之職,不曾擢拔出身寒微之士,退黜徒有虛名之人,只是隨時勢而沉浮,在官門中選辟調職而已。不久拜為司徒,雖總三司之權,而委事於僚屬。常私人乘小馬從便門出去遊玩,見到他的人不知他是三公。他原來的屬下官吏多升為大官,路上遇到他就要避開。為人好興財利,園田水碓周遍天下,積貨物,聚錢財,不計其數,常自執算籌,晝夜計算,常嫌不足。又很吝嗇,自己捨不得吃穿,天下人都說這是他的不治之症。女兒出嫁給裴危頁時,向他借錢數萬,很久沒有歸還。回娘家時王戎很不高興,女兒趕緊把錢還給他,這才高興起來。一個侄兒要結婚,王戎送給他一件單衣,結婚後又把這件單衣要回來。家裡有好品種的李樹,常賣李果,怕別人得到種子,賣時總在果核上鑽個孔。因為這些,常被世人譏笑。
以後跟隨惠帝北伐,王師在蕩陰潰敗,王戎退到鄴,又隨惠帝回洛陽。惠帝被逼西遷長安,王戎出奔到郟。在危難中曾親自與亂軍交鋒,冒白刃之險,然而談笑自若,未嘗有懼色。有時召集親故賓友,歡娛終日。惠帝永興二年(305)死於郟縣,終年七十二歲,謚號為元。
王戎善於鑒識人的品德才能,認為山濤如璞玉渾金,人人都羨慕其為寶,但不知可以做成何器;王衍神姿高遠,如瑤林玉樹,自然是塵世以外的人物。認為裴危頁拙於用其長,荀勖善於用其短,陳道寧如長竿磢磢高挺。族弟王敦有高名,王戎討厭他,王敦每次去看望王戎,王戎總是假托有病不見他。王敦後來果然叛亂。王戎就是這樣能鑒識人品,有先見之明。一次經過黃公酒壚下,回頭對後車上的門客們說:「我昔日與嵇叔夜、阮嗣宗在此酣飲,在竹林一起遊玩的朋友我也算最末一個。自嵇、阮去世,我便為時務所纏擾,今日舊物都在眼前,而人卻如遠隔山河了。」當初,孫秀為琅王牙郡吏,要求同鄉名士對他進行品評稱譽。王戎的從弟王衍不願評,王戎勸王衍還是評了好。及孫秀得志,朝士中與他有宿怨的都被殺,而王戎、王衍獲免。
王戎的兒子王萬,也有好名聲,從小就非常肥胖,王戎叫他吃糠,然而更加肥胖。十九歲就死了。有庶生子王興,不為王戎所重,以從弟陽平太守王音的兒子繼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