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字太沖,齊國臨淄人。他的先世是齊國的公族,那時有所謂左右公子,便以左為姓氏。家庭世傳儒家學說。父親左雍,起初作小吏,因才能出眾被提升為殿中侍御史。左思自幼學習鍾繇、胡毋敬書法及彈琴,皆未學成。左雍對友人說:「左思理解的事物,不如我自幼所知。」因而感憤勤於學習,並喜好陰陽之術。他的面貌醜陋,說話遲鈍,但書面表達文辭壯美。生性不愛交往,只求安居從事其所好。
他撰寫《齊都賦》,一年便完成。繼之又計劃以賦讚頌三都,恰值妹左芬被選入宮,舉家遷居京都,遂趁機拜見著作郎張載,採訪有關岷州和邛州的事物。從此構思歷時十年,室內外甚至籬笆廁所都置筆紙,每思得一句,就隨手記錄。因認為自己所見不廣,懇求作管理圖書的秘書郎。後完成了賦作,但一時未引起世人重視。左思自信所撰的賦不比班固、張衡之作遜色,只恐因個人微賤而辭被鄙棄。那時安定皇甫謐聲望很高,他便往拜見出示其賦,謐閱後稱為佳作,給他的賦寫了序文。接著張載為《魏都》作注,劉逵為《吳都》、《蜀都》作注及序。劉逵序文中說:「察自中古以來作賦的人很多,司馬相如的《子虛賦》獨揚名於前,班固的《兩都賦》理勝其辭,張衡的《二京賦》文過旨意,至於像左思寫的《三都賦》,議論取鎊家之長,辭意表達極明,且有精緻獨到之處,如果沒有反覆深究的功夫,便不能熟練表達其旨意,如果沒有博覽實物的積累,便不能全部析明實物之類別。世俗只以遠者為貴近者為賤,不肯用心明察事物鑒別其優劣。此賦我有不同的看法,特趁讀後感懷,姑且為它作注,也像胡廣對《官箴》的增補、蔡邕對《典引》的正定那樣。」陳留衛權又給左思賦作《略解》,他在序中說:「我看《三都》賦文,言不矯揉造作,必合經典要籍,對各類不同產物的陳述都有圖書或典籍的依據,辭義奇偉,的確很可貴。晉征士故太子中庶子安定人皇甫謐,本是西土隱逸之士,一向沉湎於研究典籍,安貧樂道,以其行為高尚,閱覽此賦感慨不已,便給《三都賦》作序。中書著作郎安平人張載,中書郎濟南人劉逵,都以經學廣博、辭章豐美著稱,他們都喜愛欣賞《三都賦》,為賦作註釋考證;賦中所述的山川地域、草木鳥獸以及珍稀之物,無不詳究其由來,分別表達其意義。我讚美此賦,不甘心緘默,且借張、劉二君遺忘之處,又為賦作《略解》。不過難免煩瑣重複,希望讀者批評。」從此以後,為世人所重,可惜多未記載。司空張華見此賦感歎地說:「這是班固、張衡一流的作品啊。它可使讀者讀後留有餘思,久讀更覺有新意。」於是許多富豪顯貴人家紛紛爭相傳抄,洛陽受此影響紙價也上漲了。原在左思作賦之前,陸機入洛陽,打算作此賦,聽人說左思正在擬作,撫掌譏笑,給弟弟陸雲寫信說:「這裡有無知之輩,竟想作《三都賦》,待他把成品拿出來,我可以用它蓋酒罈子。」終於左思把賦寫出來了,陸機歎服妙絕,自覺無法超過他,於是把筆擱下了。
那時秘書監賈謐曾經邀請左思講《漢書》,賈謐受誅,他便退居到宜春裡,專心致志於研究典章經籍,隨後齊王司馬礒任命他為記室督,托辭有病,未就職。不久西晉將領張方在洛陽擄掠燒殺,左思全家遷至冀州。又過了幾年,他便因病逝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