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彩舟載得離愁動

【菩薩蠻·彩舟載得離愁動】原文

彩舟載得離愁動。無端更借樵風送。波渺夕陽遲。銷魂不自持。

良宵誰與共。賴有窗間夢。可奈夢迴時。一番新別離。

【菩薩蠻·彩舟載得離愁動】譯文

彩舟:指行人乘坐之舟。

無端:無緣無故。

樵風:順風。

波渺:煙波茫茫。

賴:感情依托。

【菩薩蠻·彩舟載得離愁動】賞析

這首詞描寫離愁別恨。

上片寫離愁。「彩舟載得離愁動,無端更借樵風送」二句,想像十分豐富,構思奇特,它突破了向來以山、水、煙、柳等外界景物來愈愁的手法,把難於捉摸、無蹤無影的抽像愁情寫得好像有了體積、有了重量。這裡,「彩舟」指行人乘坐之舟。長亭離宴,南浦分手,一片哀愁。現在,蘭舟已緩緩地離開了碼頭,隨著蘭舟的漸漸遠去,哀愁不但沒有減輕,所而愈加凝重。他的心頭仍是那樣的悲哀,以致覺得這載人的舟上,已經載滿了使人、使舟都不堪負擔的離愁同行,無法擺脫,無法疾駛。後來李清照《武陵春》中的:「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恐怕就是受此詞的影響。「無端更借樵風送」緊承上句,船藉著順風飛快地遠航而去,那佇立在岸邊送行人的倩影,很快就不見了。詞人五內俱傷,哀感無端,不由地對天公產生了奇特的怨責:為何偏在這個時候,沒來由刮來一陣無情的順風,把有情人最後相望的一絲安慰也吹得乾乾淨淨呢!這句中,「無端」即無緣無故之意。「樵風」,典出《會稽記》。鄭宏年輕時上山砍柴,碰到了一位神人。他向神人請求若耶溪上「旦,南風;暮,北風」,以利於運柴,後果如所願。故「樵風」即有順風之意。

「波渺夕陽遲,銷魂不自持。」二句變上面的鬱結蟠曲為凌空飛舞,由疏轉密,情中佈景,詞人展望前程。天低水闊,煙波茫茫。一抹夕陽的餘暉,在沉沉的暮靄中看去是那般的淒涼、毫無生機與情趣。獨立在這蒼茫的夕陽下的舟中,那孤舟中的離人怎能不有「銷魂不自持」的悲歎呢!這兩句景中含情,情中有景,真所謂情景相生,互相映襯,相得益彰了。詞人「不自持」的不僅因為那「波渺」、那「夕陽遲」暮,而且更有那濃濃的「離情」和那不解人意的「樵風」。因此,「銷魂不自持」一句便是上片的總結,由此過渡到下片。

下片是對孤獨淒涼處境及其心態的描寫。「良宵誰與共,賴有窗間夢」這二句由上片的白日的離愁而轉寫別夜的落寞惆悵及其淒涼。詞人明知這別後無人共度良宵,而又故作設問,進一步凸現了心頭的淒涼、處境的寂寞冷清及其對愛情的忠貞不二。詞人現在只有獨臥窗下,在神思魂縈的夢境中才能和心上人再次相見。這裡一個「賴」字,說明詞人要把夢中的歡聚作為自己孤獨心靈的唯一感情依托。這一問一答,有力地表現了詞人別後孤獨淒涼落寞的心態。

「可奈夢迴時,一番新別離」二句緊承上句而來。詞人只有在夢中與情人相見,但夢畢竟是虛幻的、短暫的。夢中的歡聚,只不過是詞人苦思冥想而成的一種超現實的精神現象反映而已。夢中的歡會雖然是熱烈的、纏綿溫馨的,無奈夢畢竟是要醒的。待到夢醒之後,那番夢中相會的歡樂卻又導致了「一番別離」的痛苦!詞人越是將夢中的歡會寫得熱烈纏綿,就越反襯出現實生活的悲涼、痛苦。

這首詞上片聯想奇特,怨責無端;下片文心跌宕,一波三折,寫有情人分別後思想感情的變化,搖曳多姿,極其細膩傳神,這也是賀詞的藝術風格之一。

賀鑄17歲時離家赴汴京,由於所任皆冷職閒差,抑鬱不得志,自稱「四年冷笑老東徐」。元符元年(1098年)因母喪去職,不久東歸,遊歷或居住於蘇、杭一帶。他因尚氣使酒,終生不得美官,不得志。詩人一生有很多離愁時刻。

《賀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