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從

【客從】原文

客從南溟來,遺我泉客珠。珠中有隱字,欲辨不成書。

緘之篋笥久,以俟公家須。開視化為血,哀今征斂無。

【客從】譯文

譯文

有客人從南溟來,送我珍珠,珍珠裡隱約有字,想辨認卻又不成字,我把它久久的藏在竹箱裡,等候官家來徵求,但日後打開箱子一看,珍珠已化成了血水,可悲的是我現在再也沒有什麼可以應付官家的征斂了。

註釋

1這兩句仿漢樂府民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的格式,但別生新意。「客」和「我」都是虛構的。南溟,南海,遺,問遺,即贈送。泉客,即絞人,也叫泉仙或淵客(左思《吳都賦》「淵客慷慨而泣珠」)。古代傳說:南海有鮫人,水居如魚,能織綃,他們的眼淚能變成珠子。關於珠的傳說是相當多的,如明月珠、夜光珠等,為什麼一定要用泉客珠呢?趙次公說:「必用泉客珠,言其珠從眼位所出也。」(郭注卷十五引)這話很能揭示作者的用心所在。

2有隱字,有一個隱約不清的字。因為隱約不清,所以辨認不出是個什麼字,書,即文字。珠由淚點所成,故從珠上想出「有隱字」,這個字說穿了便是「淚」字。它是如此模糊,卻又如此清晰。意在警告統治階級應該看到他們所剝削的一切財物其中都含著人民的血淚。

3緘,封藏。篋笥,藏物的箱子。俟,等待。公家,官家,須,需要,即下所謂「征斂」。

4最後兩句點明作詩本旨。化為血,實即化為烏有,但說化為血,更能顯示出人民遭受殘酷剝削的慘痛。這又是從淚化為珠想出來的。原有的財物,既剝奪一光,而公家的征斂,仍有加無已,所以說「哀今征斂無」,意謂而今再沒有什麼東西可供搜刮的。

【客從】賞析

我國唐代,曾出現了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臻於封建社會繁榮昌盛的頂峰,但至天寶末年(755)即發生了安史之亂。此後,唐帝國四分五裂,社會動亂不安。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深受社會動亂之苦,他經歷千辛萬苦飄泊到西南,在成都曾寫有一首《別唐十五誡因寄禮部賈侍郎》的詩,其中說:「蕭條四海內,人少豺虎多。少人慎莫投,多虎信所過。饑有易子良,獸猶畏虞羅。」語意極為沉痛,就是對當時已發生人吃人的社會現實的描述。唐代宗大歷三年(768)詩人飄泊到湖南,親眼看見統治階級對勞動人民的殘酷剝削,感到老百姓生活的艱辛和遭受的痛苦。 此詩大約是公元七六九年(唐代宗大歷四年)杜甫在長沙所作。這是一首寓言式的政治諷刺詩。「征伐誅求寡婦哭」:「已訴徵求貧到骨」,便是這首詩的主題。杜甫巧妙地、準確地運用了傳說,用「泉客」象徵廣大的被剝削的勞動人民,用泉客的「珠」象徵由人民血汗創造出來的勞動果實。

《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