諱辯

【諱辯】原文

愈與李賀書,勸賀舉進士。賀舉進士有名,與賀爭名者毀之,曰賀父名晉肅,賀不舉進士為是,勸之舉者為非。聽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辭。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與賀且得罪。」愈曰:「然。」

律曰:「二名不偏諱。」釋之者曰:「謂若言『征』不稱『在』,言『在』不稱『征』是也。」律曰:「不諱嫌名。」釋之者曰:「謂若『禹』與『雨』、『丘』與『蓲』之類是也。」今賀父名晉肅,賀舉進士,為犯二名律乎?為犯嫌名律乎?父名晉肅,子不得舉進士,若父名仁,子不得為人乎?夫諱始於何時?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歟?周公作詩不諱,孔子不偏諱二名,《春秋》不譏不諱嫌名,康王釗之孫,實為昭王。曾參之父名晰,曾子不諱昔。周之時有騏期,漢之時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諱?將諱其嫌遂諱其姓乎?將不諱其嫌者乎?漢諱武帝名徹為通,不聞又諱車轍之轍為某字也;諱呂後名雉為野雞,不聞又諱治天下之治為某字也。今上章及詔,不聞諱滸、勢、秉、機也。惟宦官宮妾,乃不敢言諭及機,以為觸犯。士君子言語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於經,質之於律,稽之以國家之典,賀舉進士為可邪?為不可邪?

凡事父母,得如曾參,可以無譏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務行曾參周公孔子之行,而諱親之名,則務勝於曾參周公孔子,亦見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參卒不可勝,勝周公孔子曾參,乃比於宦者宮妾,則是宦者宮妾之孝於其親,賢於周公孔子曾參者邪?

【諱辯】譯文

譯文

我給李賀寫了一封信,勉勵他去考進士。李賀應進士試很引人注目,同李賀爭名的人出來詆毀他,說李賀的父親名叫晉肅,李賀還是以不參加進士考試為好,勉勵他去考的人是不對的。聽到這種議論的人不加分辨,紛紛附和,眾口一聲。皇甫湜對我說:「如果不辯明這件事,您和李賀都會因此獲罪。」我回答說:「是的。」

《律》文說:「凡雙名不專諱一個字。」鄭玄說:「孔子的母親名『征在』孔子在說『征』的時候不說『在』,說『在』的時候不說『征』。」《律》文又說:「不諱聲音相近的字。」鄭玄說:「譬如『禹』之與『雨』,『丘』之與『蓲』之類就是。」現在李賀的父親名叫晉肅,李賀去考進士,是違背了二名律呢,還是違背了嫌名律呢?父名晉肅,兒子不可以考進士,那麼倘若父親名仁,兒子就不能做人了嗎?試問避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制訂禮法制度來教化天下的,不是周公、孔子麼?而周公作詩不避諱,孔子不避母親雙名中的單獨一字,《春秋》中對人名相近不避諱的事例,也沒有加以譏刺。周康王釗的孫子,謚號是昭王。曾參的父親名晰,曾子不避「昔」字。周朝時有一個人叫騏期,漢朝時有一個人叫杜度,像這樣的名字讓他們的兒子如何避諱呢?難道為了要避父名的近音字,就連他們的姓也避了嗎?還是就不避近音字了呢?漢代諱武帝名徹,遇到「徹」字就改為「通」字,但沒有聽說又諱車轍的轍字為別的什麼字;諱呂後名雉,遇到「雉」字就改稱「野雞」,但沒有聽說又諱治天下的治字為別的什麼字。現在臣僚上送奏章、皇帝下達詔旨,也沒聽說要避滸、勢、秉、機這些字,只有宦官和宮女,才不敢說諭和機這些字,以為這樣是犯忌的。士大夫的言論行動,究竟應該依照什麼法度呢?總之,無論是考據經典、質正律文還是查核國家典章,李賀的參加進士考試,到底是可以還是不可以呢?

大凡服侍父母能像曾參那樣,可以免遭非議了;做人能像周公孔子,也可以達到頂點了。而現在的讀書人,不努力學周公、孔子的行事,卻要在諱親人的名字上,去超越周公、孔子,真是太糊塗了。周公、孔子、曾參,畢竟是無法超過的,超越了周公、孔子、曾參,而去向宦官、宮女看齊,那麼豈非宦官、宮女對親人的孝順,比周公、孔子、曾參還要好得多了嗎?

註釋

(1)李賀(790—816):字長吉,唐代著名詩人,因避父諱,不能應試出身,只做過奉禮郎之類的小官。著有《昌谷集》。

(2)進士:唐代科舉制度分常科和制科,常科是定期分科舉行的考試,有秀才、明經、進士、明法等名目;制科是皇帝臨時特設的考試。

(3)和(he)而唱之:一唱一和。

(4)皇甫湜:字持正,元和年間(806—820)進士。曾從韓愈學。

(5)律:此處當指唐代某項法律條文。唐代法典總稱《唐律》,分十二篇五百條,其中未見「二名不偏諱」及下引「不諱嫌名」等條文。「二名不偏諱」最早見於《禮記》的《典禮上》及《檀弓下》,意為二字之名在用到其中某一字時不避諱。偏:一半。一說偏即遍(遍),全部、普遍的意思。根據《禮記》的釋文,似乎不能作這樣的解釋。

(6)「謂若」二句:孔子的母親名「征在」,孔子在說「征」時不連用「在」,在說「在」時不連用「征」。意即只要不連用,就用不著避諱。如唐代律文中有「二名不偏諱」的條文,則二句為律文的釋文。這條釋文襲用《禮記·檀弓下》正文及《禮記·曲禮上》鄭玄的注。

(7)嫌名:指與名字中所用字音相近的字。音近則有稱名之嫌,所以叫嫌名。

(8)「謂若禹」二句:亦襲用《禮記·曲禮上》鄭玄注。禹、雨,丘、蓲,都是同音字。禹即夏禹,丘為孔子名。

(9)為:是。

(10)法制:禮法制度。

(11)周公:西周初年政治家,名姬旦,周武王的弟弟,幫助武王滅殷(商),又輔佐周成王,主持制定了周朝的典章制度。他和孔子都被歷代統治者尊崇為「聖人」。

(12)詩:《詩經》。《詩經·周頌》中的《噫嘻》與《雝》等篇,相傳為周公所作,其中有「克昌厥後」、「駿發爾私」等句,而周公之父文王名昌,周公之兄武王名發,所以說「周公作詩不諱」。

(13)孔子不偏諱二名:孔子不避單獨用的「徵」或「在」字。如:《論語·八佾》中孔子曾說「杞不足徵也……宋不足徵也」,《論語·衛靈公》中又說「某在斯」。

(14)《春秋》:春秋時魯國的編年史書,相傳經孔子刪訂,為儒家經典之一。譏:譏刺,非難。

(15)「康王」二句:周康王名釗,其孫繼位,謚昭。《春秋》對此未提出異議。

(16)曾參(shēn):春秋時人,字子輿,孔子弟子,以孝行著稱。不諱昔:《論語·泰伯》記曾子說:「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

(17)騏期:春秋時楚國人。

(18)杜度:東漢時人,字伯度,齊國丞相。

(19)「漢諱」句:漢武帝名劉徹,當時為避諱,將徹侯改為通侯,蒯(kuǎi)徹改為蒯通。

(20)呂後:名雉(zhi),當時為避諱,改雉為「野雞」。

(21)章:章奏,臣下給皇帝的報告。詔:詔書,皇帝頒發的文書命令。

(22)滸(hǔ)勢秉機:四字與唐高祖李淵之父(名虎)、太宗李世民、世祖李昺、玄宗李隆基名同音。

(23)諭:與代宗李豫的名字同音。

(24)士君子:指官僚及其他有社會地位的鄉紳、讀書人等。

(25)質:對照。

(26)稽:檢核。國家之典:指上文所舉漢代諱武帝、呂後名,唐朝章奏、詔令不避「滸勢秉機」等例。

(27)止:意為到達頂點。

(28)務行:致力於實行。

(29)比:類似。

【諱辯】賞析

封建時代對於君主和尊長的名字謚號等,不能直接寫出或說出,必須用其他字來代替,如漢高祖名邦,改「邦」為「國」;唐太宗名世民,改「世」為「代」,改「民」為「人」,尚書六部中的「民部」,則改為「戶部」,等等。刻印古書時,也要把當世應諱的字改掉或缺筆。這叫做避諱。避諱的要求很嚴格,違犯者會招致非議,甚或得罪。唐代著名詩人李賀,才氣橫溢,少年成名,但因為他的父親名晉肅,在他準備參加進士科考試時就遭到了非議(晉、進同音),終於不能如當時其他讀書人那樣取得功名。韓愈曾鼓勵李賀應進士試,也被人指責。面對這種陳腐的時尚,韓愈十分憤慨,《諱辯》就是為這件事而寫的。韓愈不敢反對避諱,他只能巧妙地引用經典和法律依據,找出矛盾,從而反對將避諱搞得過濫。文章層層設問,一波三折,語言辛辣,說理痛快。全文沒有一句從正面說出作者的主張,讀者卻可從中得出同作者相一致的結論。

《韓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