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四首】原文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出塞入塞寒,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並客,皆共塵沙老。莫學遊俠兒,矜誇紫騮好。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鹹言意氣高。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奉詔甘泉宮,總征天下兵。朝廷備禮出,郡國豫郊迎。
紛紛幾萬人,去者無全生。臣願節宮廄,分以賜邊城。
邊頭何慘慘,已葬霍將軍。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聞。
功勳多被黜,兵馬亦尋分。更遣黃龍戍,唯當哭塞雲。
【塞下曲四首】譯文
【塞下曲四首】賞析
邊塞詩大多以詞情慷慨、奇麗的邊塞風光、豪情報國的忠貞或深沉的鄉愁為特點。常建的這《塞下曲四首》卻獨闢蹊徑。這裡選擇其中的第一首詩進行賞析。
這第一首詩既未渲染軍威聲勢,也不慨歎時運,而是立足於民族和睦的高度,謳歌了化干戈為玉帛的和平友好的主題。自古以來中央朝廷與西域諸族的關係,就陰晴不定,時有弛張。詩人卻著力對團結友好的關係加以熱情的讚頌,讓明媚的春風驅散瀰漫一時的滾滾狼煙,賦予邊塞詩一種全新的意境。
詩的頭兩句,是對西漢朝廷與烏孫民族友好交往的生動概括。「玉帛」,指朝覲時攜帶的禮品。《左傳·哀公七年》有「禹合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之謂。執玉帛上朝,是一種臣服和歸順的表示。「望」字下得筆重情深,烏孫使臣朝罷西歸,而頻頻回望帝京長安,眷戀不忍離去,暗示恩重義浹,相結很深。「不稱王」表明烏孫歸順,邊境安定。烏孫是生活在伊犁河谷一帶的遊牧民族,為西域諸國中的大邦。據《漢書》記載,武帝以來朝廷待烏孫甚厚,雙方往使不絕。武帝為了安撫西域,遏制匈奴,曾兩次以宗女下嫁,訂立和親之盟。太初間(前104—前101),武帝立楚王劉戊的孫女劉解憂為公主,下嫁烏孫,生了四男二女,兒孫們相繼立為國君,長女也嫁為龜茲王后。自此,烏孫與漢朝長期保持著和平友好的關係,傳為千古佳話。詩人首先以詩筆來謳歌這段歷史,雖只寥寥數語,卻以少括多,用筆之妙,識見之精,難能可貴。
一、二句平述史實,為全詩鋪敘。三、四句順勢騰起,形成高潮。「天涯」上承「歸去」,烏孫朝罷西歸,馬足車輪,邈焉萬里,這遼闊無垠的空間,就隱隱從此二字中見出。「靜」字下得尤為有力。玉門關外的茫茫大漠,曾經是烽煙不絕的兵家要塞,如今卻充滿和平寧靜的氣氛。這是把今日的和平與昔時的戰亂作明暗交織的寫法,於無字處寓有深意,是詩中之眼。詩的結句雄健入神,情緒尢為昂揚。詩人用彩筆繪出一幅輝煌畫卷:戰爭的陰霾消散淨盡,日月的光華照徹寰宇。這種理想境界,體現了各族人民熱愛和平、反對戰爭的崇高理想,是響徹入雲的和平的頌歌。「兵氣」,用語字新意煉。不但扣緊「銷」字,直貫句末,且與「靜處」切合,將上文繳足。環環相扣,沈德潛詡為「句亦吐光」,可謂當之無愧。
常建的詩作,大多寫於開元、天寶年間。他在這首詩裡如此稱頌和親政策與弭兵理想,當是有感於唐玄宗晚年黷武政策而發的。
第二首:北海陰風動地來,明君祠上望龍堆。髑髏皆是長城卒,日暮沙場飛作灰。
解釋:詩中呈現沙場日暮,骷髏灰飛,陰風地動,一片淒楚。詩人來到長城塞上,北方陰風強吹,陣陣襲來,氣候不佳,空見塞外的昭君祠,客死塞外盡望鄉,長城線上皆是士兵的白骨,荒涼的景象,一陣風沙吹來,灰飛煙滅,可憐塞上戰死的無名英雄連安葬的地方都沒有。
昭君是歷史上為和平、為忠愛國家而犧牲自我的女子,詩歌中許多寫其哀怨的故事,也寫其和親出塞時孤寂悲怨的一面,塞外苦寒的異地上留有昭君祠,陪伴著塞外戊守的長城卒,一同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