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辱的和議

    岳飛被處刑是紹興十一年十一月的事。和議於同月成立。這是屈辱性和議,南宋以「臣」對金自稱。以和議使節身份被派遣金國的,正是當初奉命對岳飛進行調查、後來被更換的何鑄。
    聽到岳飛即將攻打開封,金國總司令宗弼因而準備向北方撤退。正在這個時候,宗弼接到下面這個情報:岳飛軍正在撤退。
    岳飛是日奉十二道金牌,在極端不甘心的狀態下撤退的。
    「我這是撿回了一條命。」宗弼對左右幕僚如此說。
    岳飛實在不甘心到極點。他決定辭官退隱鄂州(湖北武昌)。但對他十分仰慕的部下,拒絕被解散或改編為中央軍,他們依然以「岳家軍」身份隨侍在岳飛身邊。
    對秦檜而言,岳飛令他感覺芒刺在背。反對媾和的人,有圍繞在岳飛身邊造成巨大勢力之虞。岳飛是年輕而富於魅力的人。偏偏媾和論有很大的弱點,被攻擊時實在苦於辯解。
    這樣的和議怎麼能說是對等的呢!——南宋以二十五萬兩銀和二十五萬匹綢提供金國作為條件,如此一來,豈不是成了屬國對宗主國的歲貢嗎?
    對這樣的攻擊,秦檜等和議派作為反論的是:對方因此而歸還河南、陝西之地。
    但由於撻懶已遭肅清,金食言不肯歸還領土,戰火因而再度點燃,善戰的岳飛眼看即將攻入開封,卻因日奉十二道金牌而被召回朝廷,因此,他本人和主戰論者當然都極為不滿。
    「岳飛已經離職,卻還在養兵。擁有私兵的人,其心可誅。」秦檜再三以此煽動高宗。
    岳飛有叛意。——秦檜盼的是以此理由殺死岳飛,以達到掃蕩反媾和勢力的目的。
    「岳飛乃精忠之士。」高宗對岳飛的信任卻沒有因此而動搖。
    「陛下,此際不壓住主戰論者,會發生怎樣的後果,望請明察。陛下不能忘記金國握有最後王牌這一點啊!」秦檜以囁嚅似的聲音道。
    王牌指的是被金扣留的高宗之兄欽宗而言。
    欽宗是宋國皇帝,到現在還是貨真價實的皇帝。因為欽宗是以皇帝身份被帶到金國的,從來沒有表示要讓位給什麼人。高宗是擅自以皇帝自稱的,並非由欽宗受讓帝位。也就是說,他的即位在法統上站不住腳。知道其弱點的金,多次亮出王牌表示:有必要時,可以考慮在河南之地立欽宗……
    縱然是傀儡,欽宗要是復歸河南之地,再怎麼說也是真正的宋國皇帝,屆時高宗會成為僭稱者。他不但無法招募勤王義軍,更有可能被視為謀反者而受到討伐。結果,高宗政權只有崩潰一途。
    千萬不可以讓欽宗回歸之事有發生的可能。——因此,每次舉行和談秘密會議時,南宋方面一定提出這個條件。
    可憐的是欽宗。思鄉心切的他,每天做的是南歸之夢,而使他不能如願以償的,竟然是他就皇帝之位的弟弟。
    南宋與金的和議一旦決裂,金很有可能打出欽宗這張王牌。如果金把欽宗送到開封,南宋的存在將受到威脅。金之所以沒有把欽宗送到開封,利用他為傀儡,是擔心這個正統宋王朝有可能變貌為強力的反金勢力。與正統性受質疑、體質羸弱的南宋政權周旋——對金而言,這是較為輕鬆的事情。
    「和議成立,陛下才得以安泰。因此,破壞和議之輩,對陛下而言,應該是不忠之臣,豈可以精忠相稱呢?」秦檜對著高宗緩緩搖頭道。
    「朕知道啦!」高宗頷首道。岳飛以謀反理由被處刑之事,可以說就在這個瞬間決定了。
    現在只剩如何對岳飛論罪的問題而已。最妥當的方法應該是內部告發,但「岳家軍」是以岳飛人格為中心、極為團結的集團,引誘內部人告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即使是團結心極強的「岳家軍」,也不可能達到完璧的程度。人組成的集團因愛憎問題而有人際關係上的間隙,總是難免。雖然同為岳飛的部下,某些人卻有相當深刻的感情對立現象。
    岳飛部將之一的王俊,與同為岳飛軍幹部且為自己上司的張憲,在感情上對立已久,現在終於爆發了。
    張憲有謀反企圖。——王俊因此做了這樣的告發。秦檜立刻策劃將張憲的謀反與岳飛聯結在一起。身為高級幹部的張憲,與岳飛的關係當然非常密切。
    奉宰相秦檜之命的何鑄,對岳飛進行調查。「將軍有謀反嫌疑,我是奉命前來調查的。」聽到何鑄說這句話時,岳飛突然用力撕破身上穿的衣服,並且轉身過去。原來他的背上刺有「精忠報國」四個大字。
    怎麼查都查不出謀反證據的何鑄,將此事向秦檜報告後,附帶申述自己的意見道:「強敵金未滅,此際無故殺死一員大將,必因而大失士卒之心,應非社稷長久之計。」
    對此,露著悻然表情的秦檜,只呢喃了一句:「上意豈可違拗。」
    這名御史大夫對秦檜是完全言聽計從的。雖然如此,他還是查不出任何證據,而前後達兩個月之久的調查,確實是夠苛酷的。
    ——豈可如此對待國家功臣?
    ——岳飛精忠報國是無人不曉的事情!
    ——沒有證據就是證明岳飛無辜!
    許多人齊聲譴責政府對岳飛的逮捕和調查。
    秦檜對這樣的人都一一加以痛擊。就官職的人因而被罷免,對以岳飛無辜向政府提出控訴的建州一名劉姓市民更處以死刑。
    軍方長老韓世忠也表示不滿。他以「你有證據嗎」之語詰問秦檜。對此,秦檜以尷尬的表情回答:「聽說,岳飛和其子岳雲有過以文書致張憲之事。只是這封文書還沒有被發現。不過,他們起叛意是很有可能的。」
    「聽說?……有可能?……只憑這些,你就可以辦人嗎?」韓世忠以此對秦檜怒喝。
    同樣為軍方首腦、盜賊出身的張俊,早已投靠和議派。而韓世忠則依然不放棄主戰論。只是,部下已經被改編為中央軍的他,目前並沒有可以指揮的軍隊。這樣的人,危險的程度當然沒有部下不肯離去的岳飛高。這大概是韓世忠之所以沒有遇害的原因吧!
    韓世忠意圖彈劾秦檜,卻因此被左遷為醴泉觀使這個閒職。他從此閉門謝絕會客。據說,一些人偶爾看見他騎著驢子到西湖之畔,手提酒壺的樣子。他後來還活了十多年,但絕口不提往年的軍功。
    投靠和議派的張俊由於有蓄財之能,後來成為大富翁,包括族人在內都享受富貴榮華。
    以秦檜這等人,對處刑岳飛之事仍始終拿不定主意。即使在家裡,他也為這件事情而眉頭深鎖。一天,他的妻子用火筷子在火爐中的灰上寫了「捉虎易,縱虎難」這六個字。
    「好!這句話說得一點沒錯!」秦檜下定決心了。
    常勝名將岳飛遂遭縊殺,其子岳雲則被處斬。岳飛享年三十九歲,養子岳雲則為二十三歲。據說,岳飛被處刑的消息傳至金國時,該國要人莫不欣喜雀躍,乾杯互祝。
    岳飛被處刑是紹興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的事。和議於同月成立。這是屈辱性和議,南宋以「臣」對金自稱。以和議使節身份被派遣金國的,正是當初奉命對岳飛進行調查、後來被更換的何鑄。
    翌年,金將徽宗、鄭太后、邢皇后等人的遺骸以及韋氏送還南宋。鄭太后系徽宗的正後,卻非高宗的生母,高宗的妻子邢氏也在北地歿故,三具靈柩無聲無息地抵達杭州。高宗生母韋氏則得以活著與兒子重逢。
    最可憐的是欽宗。他的回國會使高宗為難,而金國也想把他留下作為最後的王牌。
    你回去後,請轉告大家設法把我弄回去,千萬不要辜負我的這個期待。——韋氏臨歸國前,欽宗流著眼淚向她懇求。
    欽宗早已沒有回國後重登帝位的念頭。他只期盼依靠弟弟的好意,能活著重新踏上南方的土地。而他卻連這小小的願望都沒能實現。
    南宋固然困難重重,而金也正面臨許多問題。原本過著狩獵生活的女真族社會,因膨脹而變質是當然的事情。
    繼承太祖之後的,不是太祖之子,而是弟弟太宗;太宗死後,繼位的不是太宗之子,而是太祖之孫。這都是類似長老會議的組織推戴的結果。為首的嫡子不見得能成為繼位者,這是女真族社會的老規矩。
    不選擇擅長指揮狩獵的人為首長,族民將無法生存;但由於首長是長老們所推薦的,所以不具備絕對性權威,重要事宜非與長老們商量不可。
    金於推倒遼、壓制宋而來到黃河流域後,第一次接觸到中原的絕對專制君主體制。同樣為首長,中華帝國首長具備的是絕對性的權力,地位更是世襲制的。
    太宗死後,太祖之孫熙宗在宗翰的輔佐之下就首長之位。對太宗而言,這是由侄子繼位。然長老合議制這個老規矩在女真族社會中依舊根深蒂固。熙宗為了要成為中華之皇帝,非得和這個老規矩戰鬥不可。
    與秦檜進行和議的撻懶之所以被肅清,就是這個緣故。熙宗逐一誅殺了皇族以及宗族——也就是一族中的有力者。他這麼做,為的是想成為中國式的絕對專制君主。
    熙宗很有可能是個虐待狂。此外,嗜酒如命的他,每次喝醉酒就殺死皇族重臣,甚至自己的皇后也包括在內。
    居宰相職、擁立熙宗的完顏亮,是宗翰之子、熙宗的堂弟。他由於擔心隨時有被殺的可能,因而先下手為強,在殺死熙宗後自己就帝位,是為海陵王。
    海陵王的作為較熙宗有過之而無不及。在他即位後約百日內殺死的人,有太宗之孫三十餘人、宗翰系子孫三十餘人以及以外的諸宗室五十餘人。而且他把殺死的對象(絕大部分為親族)的妻子一律納入後宮,他因此被視為歷史上極為罕見的荒淫君主。
    殺死皇族和宗室,為的是要確立皇帝獨裁製。為了要推翻同族長老合議制這個舊體制,最好的方法是把參加合議的人員悉數殺掉。
    海陵王以燕京(北京)為首都。這樣做也是以成為中華皇帝為目的。接著,他開始南征,金稱此為「伐宋軍」。
    海陵王於正隆六年(1161年)命令伐宋軍出發,時間是在與南宋和議成立的二十年後。一些史家視這次南征為海陵王的異常性格所致,但對以「中華帝國」為目標的他而言,這麼做該是無可避免的行動吧?
    依據和議,南宋以二十五萬兩銀及二十五萬匹綢作為歲貢,致贈金國。此外,設名為「榷場」的場所以進行南北交易。淮河之線約略為南宋與金的國界,數所榷場被設在這一帶。
    南宋向金購買的是皮貨、人參及珍珠等物品,但這些都不是生活必需品。金向南宋購買的東西則有茶葉、藥材、香料、食料等,其中的茶葉是北方人非常需要的維他命之主要補給來源,輸入的金額相當巨大。
    金把由南宋拿到的歲貢,直接用以支付入超的款項;這還不夠,因而必須以現銀支付不足的部分。
    中國必須南北成為一體,才能發揮作為一個有機體的機能。分裂為南北,不能謂為完整的中華帝國。漢、唐等中華帝國全盛期,是南北結合得甚為緊密的時代。
    期盼成為中華帝國之主的海陵王,認為非合併南方不可,甚至以此為自己的使命。海陵王被描寫成歷史上的大壞蛋,實際上他卻是醉心中華文明的人,具備極為濃厚的漢文化素養。
    女真族的生活變得非常富裕,但這一方面也表示對南方物資的依賴度日漸增加。在海陵王時代,入超問題越來越嚴峻,甚至已到得嚴厲限制茶葉之輸入的程度。
    禁止七品官以下人員喝茶。——政府甚至公佈依身份而規定的《禁茶令》。
    獎勵栽培茶樹,更足以證明與南方的貿易摩擦何等嚴重。
    統合南北,建立真正的中華帝國。——這是海陵王的抱負。

《兩宋王朝:奢華帝國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