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下雖然再度統一,然而經過長期動亂,如前所述,人口銳減。不僅是戰爭,饑荒也導致大量死亡。還有更多人死於疫病流行。
東漢末,因是骨氣之士而揚名的陳寔之孫陳群仕奉魏明帝,此時已有宮殿營造計劃,但他還是上書反對,其中有一段說
——今喪亂之後,人民至少,比漢文、景之時,不過一大郡。
說到漢文帝、景帝時代,是公元前179年到前141年這段時間,比魏明帝時代約早四百年。秦始皇把天下分為三十六郡,漢繼承了秦朝制度。陳群是在說現在的人口只相當於那時的一郡。雖然一郡指的是大一點的郡,但也可以概算出人口減少到了原來的三十分之一。
吳降晉時,有文獻認為全國人口為八百萬。再度統一後中國的實際狀況是地廣人稀。一般認為,之前鼎立時代因是競爭期,所以數量本來就少的人民被當權者任意驅使。不管是吳的屯田制,還是魏南下之際的開墾,或者是蜀的西南夷政策,所有這些都是在盡可能地激發人民之力。民眾疲憊不堪,想借助叫做太平道或五斗米道的道教系信仰來逃脫苦海。道教過於現世性,於是不難想像,旨在拯救人類靈魂的佛教傳入後馬上就擴散開來。
關於佛教的傳入有各種說法,不過在東漢明帝時,也就是一世紀中葉,佛教已經傳到中國,在洛陽建起了白馬寺。儘管如此,這不過是源於楚王劉英等皇族和貴族趕時髦的東西,只是貿易往來的西域人的信仰。在動亂時代,很多人失去了家庭,親眼目睹了親人的不幸,開始有了拯救靈魂的念頭。可以說,佛教在這個時期俘獲中國人的心是必然的。
史書記載,晉吞併吳並統一天下的時候,被稱為「竹林七賢」的幾個人醉心於清談。所謂清談是一種哲學性質的討論,老莊思想極為濃厚。不過,一般也認為這種虛無思想中多多少少呈現出了佛教的影子。
清談遠離現世。從魏到晉,政治局勢很複雜,倘若政治上一著不慎,就關乎性命不保。為了保身,不少人轉而逃避政治,轉向清談。我們覺得如果他們入了竹林,完全不談政治相關的事情,起碼性命無憂。然而竹林七賢中因政治被處死的就有好幾個人。
晉朝的統一是建立在精神和政治的不安定之上的。緊接在統一之後就發生了所謂八王之亂,這是皇族內的權力鬥爭。八王之亂開始於301年,也是分裂的開端。吳國投降、天下統一是在280年,所以實際上三國統一充其量不過二十年。短暫的統一過後,轉眼之間就開始了分裂。
這個時代裡,北方發生了民族大移動這一很大的外部要因,再加上像八王之亂的內部問題,可以說內憂外患招致了分裂。
與西漢相比,東漢屬於弱勢政權。即便是後來鼎立時代的東漢政權,也是無能。不過,東漢卻沒有受到西漢所苦惱的匈奴威脅。原因是匈奴分裂了。匈奴的日遂王向東漢投降,被允許居住在長城以南,因而這一人群被稱為南匈奴。獻帝由長安東歸時,擔任護衛任務的就是白波軍和這支南匈奴軍。正史中有所記載,但小說《三國演義》將此排除,實屬不公。可能是因為對一般人來說,漢帝受到匈奴援助並不光彩,於是小說作家就將此事刪除了吧。
東漢打算利用臣服的南匈奴壓制北匈奴。北匈奴除了受到來自南方同族的壓迫外,再加上鮮卑族所施加的強大壓力,逐漸西移,至少在中國史上銷聲匿跡了。
歐洲史上的「民族大移動」,指的是375年日耳曼系的哥特人襲擊羅馬帝國的事件。然而哥特族並非自願,而是被來自東方的強大力量推過來的。這就是所謂連環撞擊現象。哥特人之所以遷移,是因為受到來自東方的匈人驅趕。許多人都認為,此匈人正是從中國史上消失的北匈奴人。
匈奴(Hsiung.Nu)和匈人(Hun)同族論於1756年由德經(J.Deg-uignes,1721—1800)提出,近年的考古學研究也在對此加以印證。匈牙利和芬蘭的國名和Huns有關,無需多說。
那麼「匈奴」究竟是什麼就成了一個問題,沒辦法簡單地說清楚。《史記》中匈奴屢屢登台,也屢屢觸及其風俗習慣,卻一次也沒提到其人種上的特徵。不止《史記》,《後漢書》、《三國誌》也是如此,所以這可能是中國史書的特點。按照匈奴人的風俗,父親死後,兒子將除生母以外的父親妻妾納為己有,這在儒教的觀點中是極為野蠻的。然而,在經常遷移的遊牧生活中,需要有人擔負起照顧女孩的責任,所以就產生了上面的風俗。《三國誌》中提到日本(通稱《魏志·倭人傳》)時,也介紹了各種風習,比如擅長潛海,喜好酒,比較性情,有文身等,卻也沒有提及人種的身體特徵。開始提到不同民族身體特徵,則是《晉書》以後的事情了。
中國人對人種的身體特徵不感到好奇麼?我的解釋是,中國自古以來,在中原周邊就是多民族雜居,所以並沒有特別對此感到稀奇。連推翻殷的周也只是記述說是赤髮部族。比起天天能看到的不同身體特徵,古代中國人對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的不同之處更感興趣。
關於匈奴的源流演變有多種學說,如沙畹(edouardChavannes,1865—1918)的土耳其說,施密特(Schmidt)的蒙古說,白鳥庫吉的蒙古族+通古斯說等。其中我想關注的是拉克伯裡(T.Lacouperie)的說法。此人的中國文明西方起源說太過於牽強,但他提出的匈奴並非種族名而是政治團體名的說法,雖然出人意料,但我認為這不是單憑拍腦門就能否定的。
從亞洲到俄羅斯的草原,蒙古、土耳其、伊朗、通古斯、斯基泰等許多種族在此過著遊牧生活。遊牧中為了防範敵人襲擊和掠奪,保衛日常生活,他們實行集團制並武裝了起來。因受限於牧草地,大集團不適合遊牧,所以可能採取了中小集團互相聯繫的形式。不一定就得是同種族。於是多種族聯合就成立了。特別是當傑出的領導者出現後,各族為尋求遊牧生活的安全,超越了種族之分,進入那個人的保護傘之下。可以把拉克伯裡的「政治團體說」解釋成這個意思。
冒頓單于、成吉思汗、帖木兒等時代,草原上突如其來地出現了遊牧民的世界帝國。他們的崛起是一眨眼的事情,但崩潰也很快,不知不覺就完全消失了。一般認為有個主幹種族可能擁有優秀的領導人,同時還有很多其他遊牧種族也會參入進來。如果沒有了優秀的領導人,聯合體的消散就在情理之中。
如果看史書中對匈奴的記述,可以發現有五千左右人口的「部」,其下還有小型帳篷群,被稱為「落」。中國古文獻中的所謂「部落」,可以肯定地講,就出自於對遊牧民族的記述中。部不是最大的單位,還有部的聯合體,這取決於領導者的資質,既有把它做大做強並管束住的,也有被迫解體的。
在中國統一終於完成之際,可以發現草原各民族之間有了新動向。一般認為是這種連環相撞,促生了歐洲的民族大移動。
2
魏在建國之初設立了「九品中正」制度。魏發愁於人口過於稀疏,同時也因人才匱乏而煩惱。並且,漢朝持續了四百年,官職、制度變得異常複雜,必須加以整理。西漢擁有六千萬人口,而魏吞併蜀後人口總算達到了五百五十萬,所以對魏來說,官制之冗余可想而知。「九品中正」的立案人就是前面提到的陳寔的孫子陳群。
為了除去重複非必要的部分,魏對官職開始了排號。分為上中下等,在每一等上又設上中下三級,於是就有九級。上上為一品,上中為二品,上下為三品,中上為四品……三公、大丞相、黃鉞大將軍(受皇帝全權委託的大將軍)為一品,車騎、驃騎、各大將軍為二品,閣僚級別的九卿、尚書令等為三品,刺史、校尉為四品。因亂世還未安定,所以總體上武職的級別被定得更高一些。
給官職排名並不那麼困難,而給人排名就難了。負責這項重要工作、鑒定人物的人被叫做「中正」。中正決定的品級被稱為「鄉品」。自東漢以來人物評論漸盛。每月的旦日都會集中舉辦評論人物的沙龍,這就是「月旦」這個詞的由來。魏自曹操起就有了這樣的傳統,在給人物定等級的時候,注重能力甚於注重其人格。中正認定為「三品」的人物是鄉品,在就任官職的時候要低四品,也就是從七品官開始。即便有誤認,因從低四品開始,所以可以中途停止,也就是設下了所謂的緩衝帶。
到了晉代,九品官人法把門閥放到重點,而不是能力。叫做中正的政府機構就相當於所謂的人事局,已經腐敗到了被叫做「奸府」的地步。晉名臣劉毅主張將其廢止,在上疏中有這樣的名句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
寒門指的是貧困且無背景的家族。如此出身的人,不管有多大的才能也不能就任上級職位。再看下級職位,根本見不到勢族——也就是出身名門的人。他們即使沒有才能也佔據著高位。
晉代正是門閥政治大興的年代。雖然地震、暴雨、暴風、旱魃、瘟疫流行的記錄很多,但大多是人禍。之所以不能採取恰當的善後措施來應對災害,是因為負責人的位置被僅有門閥卻沒有處理實務才能的人所佔據。
據說有很多人因旱魃導致饑荒而捨棄了土地,移居到南方。比起以洛陽為中心的晉朝大本營一帶,吳、蜀開發的南方更好一些。最讓人心動的是那裡有豐富的水資源。
就在這樣的情形下,發生了八王之亂。儘管沒有即帝位,晉王朝的實際創始人還是司馬仲達。司馬師、司馬昭兄弟都是他的兒子,所以昭的兒子炎登基後,武帝(炎)就是第三代。第四代的惠帝司馬衷是個昏君。當他聽到百姓餓死的事情,歪著頭說既然沒有米為何不吃肉,這件事被正史《晉書》原原本本地記錄了下來。武帝之所以不廢掉這個白癡兒子,是因為孫子遹很優秀,自己的期望在孫子身上。
惠帝的皇后賈氏沒有生下兒子。皇太子遹的生母是出身民間的謝氏。賈氏在腰身裝入稻草假裝懷孕,實際上找了個養子,打算讓其登基。因丈夫愚笨異常,所以這等伎倆很容易就成功了。皇太子被廢是在元康九年(299)十二月,次年三月被殺害。這是八王之亂開始的標誌。
司馬仲達之子(師和昭的弟弟)趙王司馬倫,和武帝弟弟的兒子齊王冏發兵,將賈皇后及其一黨盡數殺死。
趙王親登帝位,把惠帝架成太上皇,對此感到不滿的齊王聯合了堂兄弟長沙王、成都王(兩人都是惠帝的弟弟)和司馬仲達弟孫的河間王,殺了趙王,再次恢復了惠帝的帝位。看上去動亂似乎是結束了,諸王返回了各自的封地,齊王以大司馬的身份輔佐惠帝。
權力寶座裡藏著魔鬼。齊王沉溺酒色,不問政治。剛剛回國的三王再度率兵攻入洛陽,殺了齊王。之後三王變得不和,河間王和成都王聯合進攻長沙王,將其燒死。接著,取代了齊王的成都王輔佐惠帝,廢了惠帝的新皇后羊氏和皇太子,自己做了「皇太弟」,可以說宣告了接下來就是自己即位。這受到了東海王司馬越(仲達末弟之孫)和豫章王司馬熾(惠帝的末弟)的攻擊。
逐條說明其中經過,這顯得很無聊。皇后羊氏被廢又被復位,惠帝被帶到長安又回到洛陽。不明所以的混戰連續不斷,成都王和河間王都被殺了。其間惠帝也結束了他的不幸生涯,他的末弟豫章王司馬熾即位,由八王中僅存的東海王輔佐。時間是光熙元年(306)。長達八年的戰亂發生在歉收和饑荒之間,的的確確是人禍。戰爭自然要動員壯丁,因此在人口減少的同時,勞動者中的年輕人還要被驅趕加入戰爭,糧食不歉收是不可能的。不止是拉壯丁,八王為了取勝而不擇手段,甚至還向鮮卑和匈奴借兵。南匈奴的首領劉淵就這樣被拉到了成都王的陣營中。
3
匈奴各部族看到了晉朝內戰、四海鼎沸的現狀,認為這是興邦復業的絕佳時機。「復業」這個詞自然會讓人聯想起冒頓單于曾圍困漢高祖於白登山的年代。如前所述,遊牧帝國因優秀領導而得以建立。當時,匈奴誕生了一位叫劉淵的大人物。
之所以以劉為姓,是因為漢朝公主嫁到匈奴,結下了姻親關係。劉淵以回去集結兵力為借口,離開了成都王的陣營,後被各部族擁立為「大單于」。他手下集結的匈奴兵有五萬,永興元年(304)十月,劉淵稱漢王,四年後稱帝,改元永鳳。
劉淵麾下不僅有同族,還有匈奴別部的羯族加入。羯族首領是個叫石勒的優秀人物。劉淵不僅要從晉獨立出來,還有取而代之的想法。既然決定要統治中原,官制上就沒有採用遊牧的匈奴那一套,而是基於漢朝制度所創立。劉淵的目標是拿下晉朝國都洛陽,但他在目的即將達成之前的310年死去。太子劉和被自己的弟弟劉聰殺死,雖說是發生了家族內亂,但劉聰被父親授予大司馬、大單于,掌握兵權,所以他可能就是比哥哥更有才能吧。劉聰將內部糾紛控制在最低程度,也並沒有受到父親之死的影響,仍然按原計劃攻下了洛陽。
輔佐晉懷帝(司馬熾)的東海王(司馬越)向全國發出檄文,但沒有一支軍隊前來救援洛陽。因八王之亂,國內基本上沒有像樣的軍隊。國家將亡,懷帝卻給心腹送去誅殺東海王的密詔。東海王抓住了送信的人,得知此事後悲憤而死,將後事托付給太尉(國防部長)王衍。
王衍不但沒有支撐國家的打算,反而策劃著從孤立無援的洛陽逃走。東海王之死是個好機會,他就有了守護靈柩返回東海(山東省)的借口。不過,皇族、貴族還有名門都嚷嚷著「我也要我也要」而申請隨行,人員數量達到十萬之巨。其中自然也有一般的市民。沒有人再留戀陷於飢餓和內亂中的洛陽。
十萬人的隊伍實在是太過於顯眼了。被劉聰派到并州(山西省)擔任刺史的石勒在寧平城(河南省)抓住了這一大群人,據說一個跑掉的都沒有。做了俘虜的王衍出身於琅琊王氏,所謂最高等級的名門。稍後出現的王羲之也是琅琊王氏中人。俘虜王衍對石勒說
——我從年輕時候開始就對政治不感興趣,也不管什麼事務。
儘管說不管事務,可王衍卻擔任了國防最高責任人的太尉一職。石勒大怒,說
——你身居要職,對政治不感興趣是怎麼回事?破壞天下的不是你還能有誰!
推倒土牆,把王衍他們壓死了。
攻擊洛陽的總司令是被劉淵稱作「我家千里馬」的侄子劉曜。洛陽城破,懷帝做了俘虜,劉曜把惠帝的皇后、絕世美女羊氏納為己有。時間是永嘉五年(311)六月,晉此時事實上已滅亡。
晉朝的皇族基本上都死了。只有曾被成都王追殺過的琅琊王司馬睿秘密地逃回封地。他聽從了琅琊王氏王導的建議,將建業(南京)作為自己的根據地。
洛陽陷落後,其實懷帝兄長的兒子司馬鄴曾在長安做了一陣子皇帝,稱為愍帝。這個愍帝也被抓,送往平陽並遇害。逃到建業的琅琊王此前一直自稱晉王,在確認愍帝之死後就稱帝了。為了避諱愍帝名字中的鄴,建業此後改稱建康。一般把這個新王朝稱為東晉,而把在洛陽和長安滅亡的晉稱為西晉。
東晉第一代皇帝司馬睿登基是在太興元年(318),稱為元帝。這個政權是靠在山東有超群經濟實力的琅琊王氏和當地土著豪強的聯合所維繫。如前所述,八王之亂以來,不少人士避難南方。東晉把北伐收復失地作為國策。
就這樣,中國再度迎來了分裂時代。南北時代的南方政權為東晉,而在北方,各民族建立了很多短命政權,共五族十六國。史家稱之為「五胡十六國」。因「胡」的稱謂有蔑視的意味,所以現代中國多把南方的東晉也算了進來,並稱東晉十六國時代。
4
司馬睿在建康登基的那年,劉聰死在平陽。太子劉粲即位,但被皇太后的父親所殺。劉粲是個沉湎酒色的昏君,還把手伸向了剛滿二十的皇太后。可能是把生母以外的父親妻妾納為己有的匈奴傳統還在吧。皇太后靳准的父親為此發怒,把留在平陽的劉氏悉數殺死。他向東晉派出使者,但沒過多久就被臣下所殺。南匈奴以劉氏為名,可見其正在漢化,但太子粲這樣的情形也反映出了匈奴的特點。
「千里馬」劉曜此時還在長安,他在去往平陽的途中被擁戴即位,於是折返,以長安為國都,立羊氏為皇后,改元光初。羊氏就成了晉朝司馬氏和匈奴劉氏的兩朝皇后。劉曜問羊皇后,自己和司馬兒(惠帝)哪個好。這真是個愚蠢的問題。
——陛下開基之聖主,彼亡國之暗夫,何可並言!
這是羊皇后的回答。被說成是暗夫,大概死去的惠帝也難以瞑目吧。
劉曜把國號由漢改為趙。他所屬的南匈奴屠各部,漢化度雖然極高,卻有很強的匈奴意識。那個很容易和漢族的漢混淆的國號,應該不會有人喜歡吧。劉曜曾被伯父劉淵立為中山王,而中山是從趙分出來的國家,因此他在應該算作秦地的長安,選擇了趙的國號。
同為匈奴的羯族石勒消滅了王衍十萬之眾,也在謀劃自立。劉聰死後,石勒回到河北省南部的襄國,在此即位。此地曾是趙的舊地,於是他也把國號定為趙。
就這樣,劉淵的匈奴帝國分裂為東西兩個趙國。二者同時存在,故而史家把先滅亡的劉曜政權稱為「前趙」,石勒政權稱為「後趙」。「千里馬」在即位後就開始墮落,成了一個大酒鬼。與此相對,曾是文盲的石勒設立「君子營」,集中了有學識的漢族人,建立秘書集體,認可各民族按各自的風俗習慣生活。
石勒確實是個明君,而他的侄子石虎非常勇猛,殘忍程度可稱得上是人間罕見的。石勒十三年(後趙不用漢的年號制,以即位幾年來稱呼。相當於328),後趙破前趙。原本的千里馬劉曜也因酒色成了駑馬,邊喝酒邊打仗,做了俘虜後被殺。
後趙的中山公石虎於次年捕殺了劉曜的太子劉熙,前趙就此滅亡。這一次,石虎在洛陽坑殺了匈奴屠各部五千多人。333年石勒死後,石虎殺了太子石弘,自己登基。做了皇帝的石虎可以說仍然是個惡魔。他把宮女的頭砍下來放在器皿中凝視欣賞,和牛羊肉一起煮食,殘忍殺人的時候甚至不會介意自己的兒女也在場。另一方面,他又崇拜出身龜茲的僧侶佛圖澄,做前面的事情是因為相信佛圖澄的詛咒術。
石虎曾在石勒的命令下,認了一個叫冉瞻的漢人做養子。據說冉瞻的兒子冉閔是個勇猛絕倫的人物。不管是劉曜還是石虎,雖說都是別人的侄子,也是養子。把優秀的人物收為養子,是打算把他當自家人使喚。養子的確都很活躍,但結局往往是政權被他們所篡奪。冉瞻的兒子冉閔也是這樣。石虎死後,十三個兒子中有八人因自相殘殺而死,還有五個被冉閔所殺。石虎的孫子共有三十六個,也被殺得一個不剩。不止是石虎的家族,冉閔懸賞收集匈奴羯族的首級,因此整個部族都被殺。可以說這是石虎在洛陽坑殺屠各部五千人的報應吧。
——高鼻,多須,濫死者半。
說當時雖然不是羯族,但因鼻高鬍鬚多而被殺的就有大半。中國史書中能零散見到人種方面的特徵,大致是從這個時代起才有的。
冉閔建立了叫魏的漢族王朝,但被鮮卑族的慕容氏打敗,三年後亡國,自己也被殺。
關於鮮卑有各種說法,《後漢書》認為鮮卑是曾在戰國時代讓匈奴頭疼的東胡分支。東漢利用鮮卑,實施了對北匈奴的討伐。鮮卑族出了個叫檀石槐的英雄後,轉眼之間就變強了。這也是遊牧民族一出英傑就瞬間強盛起來的一個例子吧。而在最初的利用過後,東漢也開始頭疼鮮卑族的侵犯了。檀石槐在和漢族接觸的過程中,認為鮮卑不能強大的原因之一是沒有世襲首領,於是他開啟了世襲制。然而也許是信不過兒子們的才能,他把鮮卑族分成了幾個部。他大概是預見到如果繼任者沒有自己這樣的能力,就無法統治整個鮮卑,所以才這麼做的。
魏晉的時候,鮮卑族分為慕容、宇文、乞伏、拓跋和段五部。結束五胡十六國林立局面的北魏,就曾是鮮卑的拓跋部。
而消滅了冉閔的鮮卑慕容部創立了稱為燕的政權。四世紀中葉,在中國北方最為強盛的,東有鮮卑諸燕(前燕、後燕、西燕、南燕),西有藏系氐氏前秦、羌族後秦等。
5
東晉屬於亡命政權。因是以客的身份進入江南,就需要對土著豪強實行上等政策。帶元帝到建康的所謂建國元勳王導,此時可謂順風順水。土著豪強有兩撥人。一撥是擁有吳越傳統、居住在文化水平較高土地上的豪強,如蘇州(江蘇省)和會稽(浙江省),另一個是相對後進的陽羨(江蘇省)、武康(浙江省)等地的豪強。王導通過對前者待遇更優的措施,使二者不能結為一體。蘇州和會稽的豪強對優厚待遇表示感激,就成了保皇派。而受到冷遇的後進豪強就有點反政府性質了。而反政府反得很厲害的話,對東晉朝廷也是不利的,但稍微給些差別待遇,作為分化戰術來用,對東晉就是有利的。
王導有個侄子叫王敦。王敦的丈人是武帝司馬炎,所以同樣是琅琊王氏,他和晉王室的關係更緊密。王敦是貴族,卻特意地舉止粗野豪放。
對元帝來說,在王導和王敦面前是抬不起頭的,所以要盡可能把他們支走。於是為了培養完全屬於自己的心腹,他和劉隗、刁協、戴若思、周顗等人走得很近。
王敦離開建康,到荊州(武昌)指揮軍隊。不過,他看了隨後元帝的人事安排,大概可以看出這是針對自己的佈局。劉隗以鎮北將軍的身份被派到淮陰(江蘇省),這些調動明顯反映出了元帝的意圖。
王敦以「清君側」為名在武昌起兵,所謂君側的奸臣指的就是劉隗和刁協。王敦起兵成功,刁協被殺,劉隗逃亡投奔後趙石虎。王敦入建康,當了丞相,掌握了軍隊。元帝在苦悶之中,於王敦起兵當年也就是永昌元年(322)十一月死去。皇太子司馬紹即位,這就是東晉明帝。明帝因長了黃鬍子而有名,但他在位僅三年。不過王敦在他在位期間死了,其黨徒也被清除。順便說一句,被譽為書聖的王羲之相當於王敦的侄子。
在五歲的成帝即位後,皇太后庾氏的哥哥庾亮領受遺詔,和王導共同輔佐幼帝。庾亮為了維繫東晉王朝,一心想防止軍閥的出現。東漢和魏都是被軍閥曹家、司馬家所取代,而東晉擔心的則是流民軍團的領導人變成軍閥。從北方逃到南方的流民的首領是蘇峻,庾亮計劃把他召到建康,和軍隊分開。知道了這一點的蘇峻拉起了造反大旗,佔領了建康。庾亮逃亡,庾太后身死。平定這次蘇峻之亂的是陶侃。
年輕的庾亮因躁進而導致失敗,這成全了老練的王導,他再度執政。庾亮曾在王敦駐紮過的武昌監督軍隊。他在指揮軍隊的時候,逐漸有了自信,屢屢提議發動北伐。但沒什麼人讚成,所以對他而言直到最後也只是個願望。
庾亮死後,有個叫桓溫的大實力派人物登場。庾亮曾那般擔心過的軍閥在東晉誕生了。桓溫從武昌向蜀出兵,討滅了四川氐族的成漢政權,武功震動天下,權威高漲。朝廷擔心個人的出類拔萃,令揚州刺史殷浩主持北府。東晉有西府(武昌)和北府(揚州)兩大軍事基地。北府是從流民軍團的駐屯地發展起來的,因此實力不如西府,這個人事舉動被認為是朝廷要培養一個和桓溫勢均力敵的對手。
石虎死後,北伐的好機會就來了。北府的殷浩率軍北伐,但被曾歸附東晉的羌族姚襄背叛,因而大敗而歸。戰敗的原因在於殷浩,他不僅妨礙姚襄立戰功,還把他的弟弟們當人質禁閉起來。桓溫立即上書彈劾殷浩,而丟醜的殷浩面對彈劾卻毫無反駁之力,被貶為庶人。就這樣,主持了西府的桓溫把北府的軍權也收入囊中。這就宣告了軍閥的誕生。
桓溫率軍北伐,一度攻到了長安附近。這裡已是氐族前秦的領土了。前秦早早就割完了麥子,因此東晉軍擔心軍糧不濟而撤回。這不是戰敗,必須承認進兵到關中本身就是個巨大的成功。兩年後,桓溫再次發兵北伐,收復了洛陽。
東晉皇帝都很短命。明帝終年二十七歲,他的兒子成帝終年二十二歲,成帝的弟弟康帝終年二十三歲。兩歲即位的穆帝(康帝之子)死於十九歲,而且沒有兒子。成帝的兒子二十一歲時被立,也在二十五歲時死了,被叫做哀帝。哀帝死後,他的弟弟司馬奕即位。司馬奕在位的太和四年(369),桓溫第三次北伐。雖然攻下了前燕,因西方的前秦向前燕派去兩萬步騎,桓溫不得不退兵。不過,桓溫把責任推到豫州刺史袁真身上,憤怒的袁真投降了前燕。為了略微挽回點顏面,桓溫廢了皇帝。他以身體有缺陷的理由廢了司馬奕(因此他沒有帝號,被稱為海西公),立會稽王司馬昱為帝。這就是簡文帝,即位時已經五十一歲了。桓溫打算讓這個老實的簡文帝把帝位禪讓給他,簡文帝卻在桓溫還未做好登基準備時死去,年過花甲的桓溫也在一年後死了。
之後,東晉進入了由穩健派謝安和桓沖領導下的安定期。
簡文帝的兒子司馬曜於372年即位,是為孝武帝。他在位二十四年,卻喜好飲酒,不管政治。北方的五胡十六國中有時還會出現明君,而在東晉,也有皇帝短命的緣故,卻無人可稱得上是明君。
在北方各國中最突出的明君,還是要數前秦皇帝苻堅,儘管他在最後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