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節

    伯爵夫人接到娜塔莎生病的消息時,仍未完全康復,身體虛弱,可還是帶著彼佳和全家來到莫斯科,這樣,羅斯托夫全家從瑪麗亞-德米特裡耶夫娜家搬進了自己的房子,並且永久在莫斯科居住下來。
    娜塔莎的病很嚴重,以致於她的病因、她的行為、她與未婚夫決裂的思想,都已退居於次要地位,這對她本人和她親屬倒是一樁幸事。她病得都使人不去想她在所發生的這一切事情中有多少過錯,她不吃不睡,眼見消瘦下去,常常咳嗽,從醫生的言談中可以感覺到她還在危險中。應該只想著幫助她。醫生們來給娜塔莎看病。有時會診,他們用法語、德語、拉丁語講了許多,他們互相指責,開出了醫治各類疾病的各種各樣的藥方;可是,他們中沒有一個想到那個簡單的道理,即他們不可能知道娜塔莎生的什麼病,正如不可能知道一個活生生的人患了什麼病一樣:因為每個活生生的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常有特殊的、自己從未有過的、複雜的、不為醫典上所載的疾病,不是醫典所記的肺病、肝病、皮膚病、心臟病、神經病等等,而是這多種器官上無數病症同時並發綜合症的一種。這個簡單的道理醫生們是不可能想到的(這就好比巫師不會去想他的巫術不靈),因為他們畢生的事業就是治病,因為他們治病可以掙錢吃飯,還因為在這事業上他們耗費了一生中最好的年華。但是主要的——醫生們所以想不到這個道理是因為他們看見他們無疑是有用的,對羅斯托夫全家也的確有益處。他們之有益並非是逼著病人吞下了大部分有害的東西(這種害處幾乎感覺不出,因為他們給的有害物質的含量很少),他們之有益、必需、必不可少(原因——現在總有,將來也會有江湖郎中、巫婆、順勢療法和以毒攻毒)是因為他們滿足了病人和關心病人的人們的精神需要。他們滿足了一種永恆的人類需要,在痛苦時減輕痛苦的需要、同情和行動的需要。他們滿足了那種人類的永恆的需要——在兒童身上表現為最原始的形式——撫摸一下那個撞痛的地方。小孩被磕著碰著,馬上就會投進媽媽或保姆的懷裡,希望能親吻和揉一揉疼痛的地方,揉了和親吻了那疼痛的地方後,他會覺得輕鬆些了。小孩不相信家中最有力、最聰明的人會沒有辦法幫助他消除疼痛,於是減輕痛苦的希望,母親撫摸他的紅腫處時的同情都安慰著他。醫生對娜塔莎是有益的,因為他們親吻和撫摸她的疼痛處,讓人相信,如果現在車伕去一趟阿爾巴特的藥店,花費一盧布七十戈比買一盒包裝好看的藥粉和藥丸,並要每隔兩小時用開水服下那些藥(不多也不少)就會藥到病除。
    他們怎麼可以什麼也不做地看著,如果不按時給丸藥、給溫和的飲料、雞肉餅、不遵守醫生對一切生活細節的囑咐(遵照醫囑做這些事是全家的慰藉),那麼,索尼婭、伯爵和伯爵夫人又能做些什麼呢?假如他不知道娜塔莎的病值得花去他數千盧布,並為挽救她不惜再花數千盧布;如果他不知道、假如她不見康復,他仍不惜花費數千盧布,送她去國外,為她會診;假如他沒有詳細講述梅蒂繼埃和費勒如何不懂醫道,而弗裡茨卻弄懂了,穆德羅夫診斷得更好,伯爵對愛女的病又如何忍受得了?如果伯爵夫人有時不為女兒不光遵守醫囑而同她吵吵嘴,那麼伯爵夫人又能做什麼呢?
    「像這樣你永遠也不會康復,」她說,氣頭上她忘了自己的痛苦,「如果你不聽醫生的話,不按時服藥!要知道這不是開玩笑的,會弄成肺炎的,」伯爵夫人說出這個不只是她一個人不明白的醫學術語後,已經感到莫大的安慰了。假如索尼婭沒有那種愉快的感覺:在頭三個晚上她不曾脫衣裳,準備嚴格按照醫生囑咐行事,且現在她也經常熬夜,為的是不錯過時機給病人服下那裝在金包小盒裡的有點毒性的藥丸,那她會怎麼樣呢?甚至對娜塔莎自己,她雖然也說,沒有什麼藥可以治好她的病,這一切都是胡鬧,可看見大家為她做了如此多的犧牲,她必須按時服藥也覺得高興。她甚至為她不遵醫囑,以表示她不相信治療,不珍惜自己的生命的行為而高興。
    醫生每天都來,號脈、看舌苔、不顧她悲傷的表情,和她開玩笑。可是當他走到另一間屋子,伯爵夫人也趕緊跟他出去的時候,他就換上另一副嚴肅的面孔,若有所思地搖著頭說,雖然有危險,他希望這最後一劑藥能有效,必須等待和觀察;多半是精神方面的病,但是……
    伯爵夫人盡力不讓自己和醫生覺察,把一枚金幣塞到醫生手裡,每次都懷著寬慰的心情回到病人那兒。
    娜塔莎的病症特徵是吃得少,睡得少,咳嗽,總是精神萎靡不振。醫生們說病人離不開醫療幫助,所以還是讓她呆在空氣窒息的城裡。一八一二年夏季羅斯托夫一家沒有到鄉下去。
    雖然服了大量的藥丸、藥水、藥粉,愛搜集小玩意的ma-dameSchoss收集了一大批裝藥的瓶「盒」,儘管缺少已習慣了的鄉村生活,但是青春佔了上風;娜塔莎的悲傷開始蒙上日常生活的印象,這種印象已不那麼痛苦折磨她的心了,痛苦開始變成往事,娜塔莎身體開始漸漸好起來——

《戰爭與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