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民間藝術很發達,很多種類的民間藝術早已享譽世界。中國民間藝術一方面表現了民間藝人過人的靈巧和智慧,另一方面則體現了廣大老百姓的生活願望和生活趣味。熱鬧、喜慶、團圓、富足、平安、吉祥是中國老百姓幾千年來始終不變的追求和渴望,正是這些構成了中國各種民間藝術的精神氛圍。這裡談其中的幾種。
景泰藍:閃著寶石光彩的工藝品
景泰藍是馳名中外的傳統工藝,集青銅藝術、瓷器和雕刻諸種工藝製作技巧於一身,是一門道地的北京絕活。它是收藏家收藏的佳品,又是人們居家使用的精美物品。
如一件清代的景泰藍壽意天球瓶,為景泰藍的傳世名作,瓶嘴、瓶肚、瓶座三段錘接燒焊成型,釉面上先鑲嵌銅絲,再用彩釉填繪,上面有九桃、蝙蝠等圖案,都具有福壽平安的象徵意義。
這項工藝始創於明代景泰年間(1450—1456),初創時的顏色主要是藍色,所以稱為「景泰藍」。到了成化年間(1465—1487),景泰藍技術進一步成熟,此期作品沉穩凝重又透明靈動,它的銅胎極為講究,一般用的是紫銅,再鑲嵌上取自天然礦物質的琺琅彩釉,看起來就像寶石一樣。今天流傳的明朝景泰藍遺物,以景泰和成化兩個時代為最多。
景泰藍,又名「銅胎掐絲琺琅」。它的製作過程很複雜,有三十多道工序。先要製作銅胎,用紫色的銅片敲打出要製作的物品形狀,並經高溫燒製後固定起來;然後在銅胎上作畫,一般作畫用的是筆,而工匠們用的是鑷子,用它夾起頭髮絲細的銅絲,在銅胎上拼製成各種優美的圖案,叫做掐絲;再在圖案上填上各種顏色的琺琅釉料,這叫做點藍。最後經高溫燒後而凝結。燒好之後,還要細細打磨,再經鍍金,一件景泰藍製品就完成了。
景泰藍到了清代又有發展,克服了明代時製作有沙眼的缺點,但在樸實厚重上不及明代。近代以來,由於產量過大,工匠的水平參差不齊,很難與明代相比。
年畫:渲染過年的熱鬧氣氛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一到春節,無論城市農村,家家戶戶,都要張燈結綵慶賀。張貼年畫,是春節的重要節目。用年畫將家庭佈置得熱熱鬧鬧,增加過年的氣氛。
年畫在內容上多表現祝福、吉祥和喜慶之意。如一幅廣為流傳的年畫《連年有餘》,畫一個胖娃娃,天真活潑,懷裡抱著一條大鯉魚,手裡拿著一束蓮花。「魚」和「余」在漢字中讀音相同,通過諧音,以表示生活富足、年年有餘。
中國幅員遼闊,年畫的風格上也有不同。北方的年畫最著名的要數天津的楊柳青,南方年畫最著名的要數蘇州的桃花塢。
楊柳青是天津西南郊的一個村鎮,三百多年前,這裡就以製作年畫出名,曾有過「家家點染、戶戶丹青」的歷史。楊柳青年畫採用的是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繪相結合的方法,人們稱之為「半印半畫」,這也是它的重要特色。它的製作方法是:先刻出木刻圖案版樣,然而印出圖畫,再用手工將紙上的輪廓描繪塗彩,最後裝裱成畫。每一幅畫都是由畫師手工製作的,而不是批量的印刷品。它將版畫中的刀法版味和手畫的筆觸感覺融合在一起,有一種獨特的風味。人們喜歡楊柳青年畫,在很大程度上是喜歡它是手工製作的。
楊柳青年畫 仕女嬰戲圖
年畫的喜慶氣氛,在楊柳青年畫中體現最為充分。這裡出品的年畫清新活潑,具有濃郁的生活情調。如一幅《母子圖》,畫湖邊的庭院,院子裡有湖石假山、花卉,媽媽站在窗前,拿著扇子,招呼著窗外嬉戲的兒子。胖胖的小傢伙穿著小肚兜,一隻手拿著一個小木棍,木棍的頂端有一隻小鳥。一片祥和溫暖的氣氛,是一幅溫情的生活畫面。
楊柳青年畫 母子圖
蘇州的桃花塢年畫則體現出江南纖巧細柔的特點,它採用傳統水印木刻的方法來印製。在選材上,桃花塢年畫除了吸收民間故事外,還大量採用文人繪畫的內容,其畫面多儒雅清淡,風格上不似楊柳青年畫那樣濃艷,更強調清雅流暢。桃花塢年畫曾傳到日本,影響了日本浮世繪的繪畫。在三百多年前,桃花塢就注意吸收西方銅版的雕刻風格,注意陰影的處理。桃花塢年畫中的仕女圖以其形象清新美貌而著稱,受到人們的喜愛。
剪紙:剪刀剪出的世界
剪紙是中國民間一門有著近千年歷史的獨特藝術。它要求的材料很簡單,只要有紙張和一把剪刀(或刻刀)就可以了。熟練的剪紙藝人剪紙的過程如同變魔術,他將一張紅紙在手上左疊右疊,然後用剪刀輕輕地剪幾下,攤開一看,就是一幅漂亮的圖畫。有的藝人根本不需要眼睛看,能在袖子裡剪出漂亮的圖案來。剪紙是一種即興式的藝術,剪紙藝人無須畫稿,就靠手中的一把剪刀,刀起圖出,每一次剪出的都有不同,所以它的表現力很強。剪紙藝術在農村地區尤為流行。
傳統剪紙之一
在西安附近,舊時人們的窗戶多是紙糊的,白白的紙,顯得過於單調,也不吉利。於是心靈手巧的女子就剪出紅色的四喜娃娃,或者剪一隻美麗的蝴蝶,貼在窗上,作為窗花,於是平凡的窗子便有了靈氣。
傳統剪紙之二
舊時姑娘家們做鞋子或者是做衣服,喜歡在上面繡花,繡花一般要有花樣子。這花樣子就是通過剪紙得來的。而中國的噴漆藝術,也需要剪紙作為模型。
圍繞剪紙,中國古代還形成了很多風俗。如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是春天來到的日子。為了慶祝這一日子,人們舉行各種儀式,剪紙在這裡就派上了用場,人們用畫圖來表現對春天到來的喜悅心情。姑娘們將剪紙戴在頭上作為飾物,迎春的人們將剪紙貼到了春幡——春天的旗幟之上,有的還將剪紙掛在柳樹上,以為迎接春天之禮物。
中國古代有製作燈籠的習俗,每逢節日和喜慶日子,必掛燈籠。有懸掛的大紅燈籠,有可以轉動的走馬燈,有放在水中的蓮花燈,有孩子們非常喜歡的獅子燈、金魚燈,等等。燈籠的製作有時是直接在上面作畫,但更多的是粘貼剪紙,各種花樣的剪紙,在燈光的襯托之下,越發有趣味。
刺繡:十指下的春風
中國是絲綢的故鄉,產生了很多與絲綢相關的藝術,刺繡就是其中的一種。從事刺繡的多為女子,所以刺繡又被稱為「女紅」。刺繡在中國有數千年的歷史,受到人們廣泛的喜愛。刺繡可用來裝飾衣物,如在衣服、被子、枕頭等上繡上美麗的圖案,也可製作成特別的飾品。
中國宋代就有錦院和繡院,集中了大量的編織和刺繡的專業人才,推進了絲織和刺繡的水平。明代大畫家董其昌說:宋人之繡,針線細密,用絨只一二絲,用針如發細者為之,設色精妙,光彩射目。刺繡上的山水、樓閣、人物、花鳥都極為生動。他讚歎說:「十指春風,蓋至此乎!」董其昌說的「十指春風」這四個字,正是對我國刺繡藝術審美妙境的極好讚揚。
中國有「四大名繡」,即蘇州的蘇繡、廣東的粵繡、湖南的湘繡以及四川的蜀繡,各種繡法不僅風格有差異,所選擇的內容也有不同。歷史上有「蘇繡貓,湘繡虎」的說法。粵繡擅長繡鳥類,以「百鳥朝鳳」最有名,而蜀繡則擅長繡山水人物。
在這其中,蘇繡最負盛名。上世紀初,蘇繡名手沈雲芝的作品《意大利皇后愛麗娜像》,曾作為國家禮品贈送給意大利,受到了極高評價。
蘇繡主要產生於蘇州一帶,也包括揚州、無錫、常州等地的刺繡。蘇州一帶盛產絲綢,民風又以細膩著稱,蘇繡因而大盛,蘇繡有以針作畫、巧奪天工的美名。近千年來,蘇州一帶從事刺繡的人很多,幾乎女子長大了,個個都會刺繡,有「家家養蠶,戶戶刺繡」的說法。據說蘇州的高超藝人繡一雙貓眼,要用二十多種顏色的絲線,千纏萬繞,從而突出炯炯有神的眼色。
皮影戲:燈和影的藝術
18世紀後半葉,法國曾經出現過一種叫做「法蘭西燈影」的戲劇形式,在巴黎、馬賽等地演出,一時引起轟動。那是傳教士將中國的皮影戲介紹到法國,法國的戲劇家在皮影戲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藝術形式。有趣的是,在2004年的中法文化年期間,中國的藝術家又把一部新創作的皮影戲《影之舞》送到了法國。皮影戲記載著中外文化交流的歷史。
在世界歷史上,要說中國文化對世界的影響,皮影戲是不可忽視的。這種創自中國的戲劇形式,在13世紀就傳到了中東,到了18世紀便有了世界性的影響。皮影戲曾經受到過歌德的讚揚,到了20世紀,卓別林的無聲電影也受到了皮影戲的啟發。
皮影 獅子旦人物(河南靈寶)
皮影戲產生於兩千多年之前,到了宋代,皮影戲已十分發達,中國皮影戲的主要形式此時都具備了。當時傳統戲劇並沒有成熟,但皮影戲已經相當成熟,利用皮影戲,就可以演出完整的三國故事等。當時很多城市都有皮影戲演出,節日的時候,皮影戲更成了重要的娛樂形式。明代僅北京一地,就有皮影戲戲班幾十個。至今皮影戲仍然受到人們的廣泛喜愛。皮影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動影畫藝術,它的成功給現代電影以很大啟發。
皮影戲之演出
皮影人物的製作非常考究。先將準備好的皮革,做成人的頭、四肢、軀幹等模樣,再用繩索將其串起,用連槓連成一體,成為顏色鮮艷的人物形象。在演出時,用燈光照射在皮革做成的人物上,形成活靈活現的剪影,通過他們的動作表演故事,若真若幻,賞心悅目。有一出傳統山西皮影戲《含嫣梳妝》,其中有一段描繪一個少女坐在鏡子前面化妝的情景。一邊是鏡子內,一邊是鏡子外,皮影藝人兩面照應,動作要求一致,有相當的難度。成功的表演,能使觀眾得到很大的滿足。
皮影戲的妙處不僅在於皮影的製作,更在於表演。表演時,幾個表演者站在一塊白布的後面,操縱著各種形狀的皮影人,同時演唱著故事,並配有打擊樂器或絃樂。陝西華縣的皮影戲很有名,他們形象地稱皮影戲為「五人忙」,五個人演了一台戲:「前聲」,是負責唱的,一人要唱生旦淨丑幾個角色;「簽手」,負責操縱皮影進行表演;「坐槽」,是負責敲鑼、打碗、打梆子等;「上檔」,負責拉二絃琴、吹嗩吶;「下檔」,負責拉板胡、長號,並配合簽手的工作。這樣五個人在台後忙得翻了天,共同演出一齣戲。
皮影戲表演水平的高低,取決於演員的唱功和「手功」。演員在幕後手提皮影人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往往一個皮影,要用五根竹棍操縱,要求演員手指靈活,好的演員常常玩得觀眾眼花繚亂。
皮影 戲劇人物(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