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外地名的外國坐標系統

古代中國雖未像希臘人一樣產生大地球形說與統一的世界地理理論,但描述海外地理的圖籍卻並不迴避異域的地理方位問題。同樣,中國古籍中所提及遙遠海域的名稱,往往包含其方位的概念。而言及地理方位則必然涉及地理坐標中心,即觀察原點,因此中國古籍中的異域海區名稱中潛含著坐標的概念,是值得分析的。

筆者以為,前述中國古代歷史上對西太平洋—印度洋—地中海海區命名的混亂,其原因在於地理坐標系的不一致,換而言之,古代漢籍中的域外海區名稱中內含的地理方位的坐標原點,即中心很可能不一致。那麼,為什麼會產生坐標原點不一致的問題呢?筆者認為,應與古代中國海外地理知識的來源有關。

俗話說,「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人們許多知識並非來自親歷親見,而是通過某種中介瞭解。一個人是這樣,一個民族也是這樣。以此觀之,我們不能以為,中國古籍中所記載的域外海區的一切知識,都來自中國舟師,即航海家的獨立觀察與調研。其實古代中國人的海外地理知識來源不一。有的來自中國旅行家、航海家的獨立觀察,其地理坐標中心,即觀察視角在中國本土,在這種坐標系下產生的海區名稱,我們可稱為中國土生海域名稱;而有的則受之於外人,其內含地理坐標中心點原本在異域。

從史料上看,在秦漢時代,中國土生的海域名稱一般指中國周邊近海,這與當時中國舟師駕船航行的範圍大致在中國近海有關。中國人的東南亞—印度洋—西亞地區的地理知識中有許多源於外國。受之於外人的,並非單源,也是多源的。筆者大致將其分為受之於印度人和受之於西亞人兩大類。

因此,古代中國對東南亞—印度洋—地中海地區地理名稱,也明顯地可以區分為中國土生的名稱和外國坐標系統兩大類,而外國坐標系又可大致地分為南亞系統和西亞—東地中海系統兩大類。

(一)南亞坐標系統

先說漢文史籍中以南亞為地理觀察中心點而產生的海名。南亞次大陸如一個巨大的半島伸入印度洋中,地處孟加拉灣和阿拉伯海之間。以印度為中心,孟加拉灣在東邊,故稱為東海或東南海;阿拉伯海在西面,故稱為西海或西南海。這種以印度為觀察原點命名海區的坐標系,筆者稱為南亞坐標系。印度的佛經中經常提到,恆河注入東海(或東南海),印度河流入西海(或西南海)。(註:參見拙文《徙多河考》,載《禪學研究》第1輯,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76—189頁。)而印度以南的印度洋海域則為南海。古代南亞人的這種地理觀念也隨著佛教輸入東亞。《敦煌石室遺書》所收之高麗僧慧超《往五天竺國傳》提到大實(按即大食)「常於西海泛舶入南海,向師子國取諸寶物」。慧超所言為印度事,「西海」即指今之阿拉伯海,而「南海」乃指今斯里蘭卡周圍海域。這種以印度為中心的地理坐標可以在許多漢文史籍中找到,例如:

「東海」:北魏時酈道元的地理名著提到「恆水東流入東海」。(註:酈道元著、王先謙校:《水經注》卷1(水一),巴蜀出版社,1985年,第55頁(葉十六)。)

「西海」:《後漢書·西域傳》中有關印度的文字稱:「從月氏、高附國以西,南至於西海……皆身毒(按即今之印度)之地。」《佛祖統紀》卷32《世界名體志》15之2所刊「西土五印之圖」中印度以西海域註明「西海」。

「南海」:義淨《南海寄歸內法傳》序中提到的「北天南海之郡,純是小乘」。「北天」指北天竺,「南海」指今之斯里蘭卡。《佛祖統紀》卷44《法運通塞志》第17和卷45第17之12所提到的「南海注輦國遣使來貢」等。「注輦國」即明代之「西洋鎖裡」,今印度東南海岸。「南海」指印度南部周圍海域。

不過古代中國人並不濫用印度系統的海名。一般只是中國人在敘述印度地理時,才常常套用印度人的地理觀念。

(二)西亞—東地中海坐標系統

早期漢文史籍中以西亞為觀察中心而命名的海名,集中在記述西亞、大秦國(佛林)等地的文字之中,其中主要是「西海」。以西亞為觀察中心點的「西海」的名稱產生得很早,在西漢時代已經見於史乘,司馬遷在記載大宛時,提到在「安息西數千里」的條支國「臨西海」。(註:《史記》卷123《大宛傳》。)後來「西海」這個地理名稱在漢文史籍中固定下來,為歷代史家所沿用。班固也說條支國「臨西海」,由此「乘水西行,可百餘日,近日所入」。(註:《漢書》卷96《西域傳》。)

至於西亞的「西海」的地望,班固在記載大秦國時說:「大秦國一名犁靬,在西海之西。」(註:《後漢書》卷88《西域傳》。)「犁靬」即今埃及亞歷山大城。單從字面上看,這裡的「西海」似指地中海。地中海位於西亞之西,可稱西海;而亞歷山大城因與西亞隔地中海相望,稱為「海西國」順理成章。但仔細查檢《後漢書·西域傳》發現,班固在敘述公元97年班超遣甘英出使大秦時提到,「從斯賓南行渡河,又西南至於羅國九百六十里,安息西界矣。由此南乘海,乃通大秦。其土多海西珍奇異物焉。」這裡的「斯賓」即波斯故都泰西封(Ktesiphon),於羅即希羅(Hira)古城,位於今伊拉克底格里斯河畔。而通往大秦國的海,即「西海」,應當就是波斯灣。「海西珍奇異物」乃指波斯灣、阿拉伯海和紅海以西地區的物產。《魏略·西戎傳》在介紹大秦時說:「其國在海西,故俗謂之『海西』。有河出其國,西又有大海。」這裡的「河」指今尼羅河,大秦以西的海,才是地中海。

由此可知,以西亞為地理坐標中心的「西海」,最初是指波斯灣、阿拉伯海北部和紅海這一片海域,不同於以印度為坐標中心的「西海」。換句話說,在古代漢籍中,兩個「西海」同名而不同地。它們同名,即均稱為「西海」的原因,不過是直接將域外文化體系借入的緣故。

「海西」的名稱在東漢時作為大秦的代名已經廣為人知。《後漢書》卷86《西南夷傳》在描述永寧元年(120)大秦幻人自撣國來朝時提到,這些大秦幻人「自言我『海西』人,『海西』即大秦也」。除了「海西」之外,《魏略》還提到了「海北」和「海東」的概念。所有這些「西海」、「海西」、「海東」和「海北」,都是以西亞為觀察中心而產生的地名。

當然,後來「西海」的概念漸漸發生一些變化,不再限於北印度洋水域的波斯灣—阿拉伯海—紅海,有時也指地中海。例如《隋書·裴矩傳》中描述敦煌通西域的三條道路中的後兩條道時說,從敦煌經蔥嶺、蘇對沙那、波斯達於「西海」;又說,從敦煌經蔥嶺、吐火羅、北婆羅門亦達於「西海」。這兩個「西海」分別是波斯灣和阿拉伯海,同於東漢時代的「西海」。而裴矩所述的第一條道卻說,從伊吾(今哈密)經南西伯利亞、歐亞草原至拂林國,達於西海。這裡的「拂林」乃指拜占廷帝國,而「西海」顯然是黑海或地中海。公元751年唐軍在怛羅斯為大食戰敗,大批唐軍被俘後被押往大食,《通典》的作者之侄杜環在行。他在大食留居達12年之久,返回中國後著《經行記》,提到弗林「常與大食相御,西枕西海,南枕南海」。這裡的「西海」也是指今地中海,而「南海」則顯然是指今「紅海」。

大食帝國興起以後,漢文史籍中的外來的西印度洋—地中海海區名稱也隨之變化,但以西亞—東地中海地區為地理坐標中心來命名的原則仍然存在。

最明顯不過的例子便是宋代周去非的《嶺外代答》所提到的「東大食海」和「西大食海」。關於所謂「東大食海」,周去非說,天竺以西有海「曰東大食海,渡之而西則大食諸國也」。唐代航海家們就已經知道,阿拉伯海之西岸皆屬大食。賈耽的「廣州通海夷道」提到「自婆羅門南境」,至波斯灣的烏剌國,皆緣海東岸行。其西岸之西,皆大食國。以賈耽之語與周去非所記相較,可見兩者甚為接近。稍知現代地理的人一望可知,周去非所謂「東大食海」,與賈耽所稱之位於婆羅門南境與大食之間的海為同一海域。此海乃指今之阿拉伯海、波斯灣與紅海。就是說,唐代舟師已知從印度南部向波斯灣航行,須循阿拉伯海東岸行,而此海以西則屬大食。

至於所謂「西大食海」,周去非說:「大食之地甚廣,其國甚多,不可悉載。又其西有海,名『西大食海』。渡之而西則木蘭皮諸國凡千餘。更西則日之所入,不得而聞也。」很顯然,這裡的「西大食海」就是地中海及與之毗連的北大西洋。「木蘭皮」即阿拉伯語maghrib的音譯,意為「西方」。「木蘭皮諸國」即今北非阿拉伯馬革裡布諸國。地中海是當時中國人地理知識的極限,「更西則日之所入。不得而聞也」。周去非所記當來自大食海商,可見地中海與大西洋的交接處,也是大食人的地理知識極限。

從地理學的角度觀察,所謂「東大食海」與「西大食海」的命名原則,乃是以阿拉伯帝國的重心今西亞地區的南部地區為觀察中心,即坐標中心點。周去非在提到「西大食海」這個名稱之後,接著提到「渡之而西則木蘭皮諸國」這一點提示我們,不僅「東大食海」、「西大食海」這一對海外的地理坐標是以西亞為中心,而且其名稱本身可能也是外來的。

公元12世紀斯加裡野國(今意大利西西里島)地理學家愛德利奚(Edrisi)於1153—1154年間著《地理書》,其中地圖注有海名Bahr al-Muslim al-Gharbi,意即「西穆斯林海」(註:烏馬裡:《眼歷諸國行紀》,克勞斯·來西阿拉伯語原文摘錄與德譯合璧本《蒙古世界帝國——烏馬裡在其著作〈眼歷諸國行紀〉中對蒙古帝國的描述》,威斯巴登,1968年(Masalik al-absar fi mamalik al-amsar,Das mongolische Weltreich,Al-『Umari』s Darstellung der mongolischen Reiche in seinem Werk Masalik al-absar fi mamlik al-amsar,ubersetzt von Klaus Lech,Wiesbaden,1968),第31l頁,注106;來西認為此即北大西洋,此圖現在從網上可以下載。),此海在元代阿拉伯史家烏馬裡的《眼歷諸國行紀》中寫作Bahr al-Gharbi(註:烏馬裡:《眼歷諸國行紀》,克勞斯·來西阿拉伯語原文摘錄與德譯合璧本《蒙古世界帝國——烏馬裡在其著作〈眼歷諸國行紀〉中對蒙古帝國的描述》,阿拉伯文原文,第77頁,第7行;德譯,第143頁。),意為「西海」。公元10世紀後半葉成書的波斯無名氏著作《世界境域志》中描述了「西海」的範圍,說它從蘇丹和木蘭皮(Maghrib)諸國的極邊開始,直至蘆眉(Rum,今小亞)海峽。(註:波斯佚名作者:《世界境域志》米諾爾斯基英譯本,倫敦,1970年(Hudūd al-『Alām,The Regions of the World,tr.by W.Minorsky,London,1970),第52頁。)

若將穆斯林地理圖志中愛德利奚的Bahr al-Muslim al-Gharbi即「西穆斯林海」、《世界境域志》及烏馬裡書中的Bahr al-Gharbi即「西海」,與周去非的記載相對照,可推知周去非從大食海商口中聽說的,很可能是Bahr al-Muslim al-Gharbi即「西穆斯林海」這個名字。換而言之,「西大食海」當系Bahr al-Muslim al-Gharbi即「西穆斯林海」的漢譯。阿拉伯地理文獻中還有「木蘭皮海」(Bahr al-Maghrib)或「蘆眉海」(「拜占廷海」,Bahr al-Rum)(註:《伊斯蘭百科全書》(Encyclopaedia of lslam,E.J.Brill,New Edition),第1冊,第933—936頁。),均指地中海。

周去非的「東大食海」亦可能有西域圖籍的背景。若查檢穆斯林地誌中有關印度洋的記載,可發現《世界境域志》描述過一個名曰「大海」(Bahr al-』Azam)的大洋,說它與中國相通,有五個海灣:

第一個海灣起始於阿比西尼亞,面對蘇丹,向西伸延,稱為「撥拔力」(Barbari)灣。按,此即今之紅海南端與阿拉伯海相接處之亞丁灣。

第二個海灣與第一個海灣相連,向北方伸延,直至埃及之境,越來越窄,北頭最窄處僅一海里寬,稱為「阿拉伯灣」。按,此海即今之紅海。

第三個海灣起始於法爾斯(Fars)海岸,向西北延伸。阿拉伯之地均位於此海與上述之「阿拉伯灣」之間。按,此海即今之波斯灣。

第四個海灣稱為「波斯」(Pars)海,起始於波斯之邊界,彼處很窄,延伸到忻都邊界。按,此海應即今之阿曼灣。

第五個海灣稱始於印度斯坦國邊界,向北方伸延,成為一個海灣,稱為「忻都」灣。按,此海似應為今之孟加拉灣。(註:《世界境域志》米諾爾斯基英譯本,譯文第52—53,179—180頁注3。)

波斯無名氏作者所提到的這個「大海」,除了其中第四個海灣以外,其整個地理範圍應當大致與周去非的「東大食海」相當。

《海路與陸路:中古時代東西交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