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菊人
唐德剛先生把他的文章交遠流出版,承出版社的游奇惠小姐叫我寫序,我答應了。此次出版一共兩部,就是《史學與紅學》與《書緣與人緣》。猶記得在二十多年前,我曾為唐先生的散文集《五十年代的塵埃》寫序,那時我還在《明報月刊》工作,正是精力最旺盛的壯年時期,此後歷經《中報》和《中報月刊》,再經《百姓半月刊》,至今退休在溫哥華,真是歲月滄桑。如今讀唐德剛先生這些文章,感到像是讀歷史一樣,然而又不像是在讀歷史,卻是像觀劇一樣,慨唐德剛先生寫歷史猶如重現人物和事件,使讀者讀來有如親眼目擊。
這是很不容易的,這種成就,來源於唐先生也喜歡文學,並且也曾從事文學創作,像他早期所寫的散文,也就是《海外論壇》上的文章,便是他的文學創作,收在《五十年代的塵埃》一書裡。現在這本《史學與紅學》則是學術著作,談的是重大的歷史事件,由於唐先生的文筆有文學筆底,寫得靈活,因而讓讀者不忍停下來,這就是文學筆法的功勞。
在本書裡,特別有《文學與口述歷史》的文章和《小說和歷史》的講稿,據唐先生的見解,歷史和小說是很難分別的,以魯迅所創造的阿Q為例,社會上本來並無阿Q其人,可是又似乎是實有其人,每個中國人都有阿Q的特性,所以唐先生說:「歷史是根據實人實事所寫的社會現象,小說則是根據實有的社會現象而創造出的虛人虛事,二者是一個銅元的兩面。」
唐先生創作了一部六十萬字的長篇小說《戰爭與愛情》,記述的是他的友人所說的大陸見聞,都是實人實事,只是格於這位友人的要求,不能用真名和實地,從1985年6月1日開始,在紐約《北美日報》連載。這是唐先生所言歷史與小說有時候不可分的證明,因為除了人名和地名之外,所說的都是事實,完全符合唐先生所說「小說則是根據實有的社會現象而創造出的虛人虛事」的通則。
《戰爭與愛情》這部小說,是說中國大陸上的人和事的,充滿辛酸與離奇,而本書實質上卻不是小說,而是論述,但論述當中卻可讀性甚高。其中《論中國大陸落後問題的秦漢根源——1987年在西安「周秦漢唐史學研討會」宣讀之論文》,儘管是在西安,但唐先生仍照直講話,極為難得。例如說:「『階級鬥爭』,便是中世紀『上帝』這一絕對真理的延續。概念既然絕對化,只容『信仰』,不許『探索』,則科學就變成了神學。」這樣大膽地說話,是要有學術求真的勇氣的。
唐先生是歷史學家,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及紐約市立大學教書,而在哥大之時負責口述歷史的工作,曾獲胡適、李宗仁、顧維鈞等親自口述其生平,這是非常有價值的。本書收輯有《撰寫〈李宗仁回憶錄〉的滄桑——〈李宗仁回憶錄〉中文版代序》,撰述《李宗仁回憶錄》事成及出版的經過。李宗仁能有機會暢談他的歷史故事,成為他晚年最重視並樂於做的事情。如果不是唐德剛先生主其事,李宗仁能夠暢所欲言、深自欣慰的機會就沒有了。李宗仁與中國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唐先生做了很有意義的工作。
《李宗仁回憶錄》是唯一有中文稿的,其他人,包括胡適、孔祥熙、陳立夫、顧維鈞、張發奎、蔣廷黻、陳光甫、蔣彝、吳國楨、李漢魂、何廉等人的口述自傳,均無中文稿,這是唐德剛先生個人循李宗仁之請,在正常英文撰述工作之外的「額外工作」。然而,無論英文稿還是中文稿之出版,都經過相當的周折,作者在文中已經詳細地說明了經過,在此就不複述了。
不過,有一點不能不敘述,那就是李宗仁的口述跟胡適的絕不相同。胡適是一位「無征不信」、「九分證據不講十分話」的大學者、考據家,所以他向唐先生所講的話,絕大部分是可信的,可以照錄的。但李宗仁的口述卻不然,他「信口開河,不能入書」,但他有堅強的信心,認為自己所講的無一不可以寫下。這就要唐先生先做說服的工作。唐先生用了極大的耐性,心平氣和,轉彎抹角,慢慢解釋,把與史實不符的地方,全給他「箍」掉了,再就可靠的史料,改寫而補充之。最初因為箍得太多,李宗仁有點怏怏然,但是經過唐先生的耐心解釋,他後來也接受了。我們可以想像,這一定費了唐先生的許多工夫,只有像唐先生這樣精通近代史而又有資料可以稽查的人才能勝任,否則,口述歷史的人又怎能心服口服呢?
除了對《李宗仁回憶錄》的成書過程作了清楚的交代以外,有篇文章也值得一提,這便是《殺一個文明容易建一個文明很難——對漢字拉丁化的意見》一文,這是唐先生的講演,是由湯晏先生整理的。在這篇講演中,唐先生是反對漢字拉丁化的,認為「這是大膽假設,但沒有小心求證,太誇大了,太渲染了。這種說法,我以前相信,但自從哥倫比亞大學轉來紐約市立大學教書後,就不再相信了」。
唐先生舉出了很有說服力的例證,是令人欽佩的。其中以羊字為例,英語裡羊總稱為sheep,公羊叫ram,母羊叫ewe,山羊叫goat,羔羊叫lamb,羊毛叫wool,羊肉叫mutton,中文我們一看詞便知詞義,但在拼音文字裡便各個詞不同,令人難以記認。而且主張漢字拉丁化的理由是方塊字不能搞計算機,唐先生認為這個理由似是而非。唐先生這篇演講作於1981年的年末,計算機之漢字化已經實現。唐先生以幽默的口吻說:「如果一定要廢漢字,則辦法很多,但漢字拉丁化或拼音化方案是最不足取的一種辦法,是最壞的一種途徑。因為創造一個拼音文字很難,不如來學一種現成的拼音語言來得更方便。」這最後一點意見是主張消滅中文、否棄中文了,當然為唐先生所不取。
本書還有多篇文章未及一一介紹,如論述《紅樓夢》的著作,如論讀《資治通鑒》,以及論《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及桃園縣的「下中農」的生活,等等,都是極可一讀的文章。前面說過,唐先生文筆好,極枯燥的題目也寫得十分動人,容易閱讀,這種優點是極難得的,而每篇每個問題都是為人所關心的,足以為我們解惑,這是唐先生的高明之處。
2003年8月25日溫哥華
(遠流版原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