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之義,以鄉議風評選賢,以踐孔門「無類」之心。就其出發點而言,品鑒人倫(清談之祖),即儒士核心價值觀之社會化;臧否時政(清流之要),即儒教核心價值觀之政治化。二者實為一物之內外層,絕非對立二物。故爾,成說「清流懼黨獄而絕,儒士逃於清談,相率棄社會責任於不顧,以談空說玄為逃避現實之術,自蹈於永嘉之禍。神州陸沉、百年丘墟皆根於此」[44]頗有似是而非之處。陳寅恪「吾國學術近於羅馬」即缺乏無涉政治、倫理之純粹學術,魏晉清談之所謂「中國哲學史或玄學史」,稍究其伏脈,即知其「黨性高於一切」。[45]
許靖、許劭兄弟之「月旦評」,即當時之顯學「人倫臧否」公認大師。東京儒學不承認公域私域自有界別,故而良治必出賢人,輿論高於政治。許氏之「亡我之心不死」,開關東牧守舉兵內向之漸,前已論及;然則尤為重要者,月旦之學,未嘗與許氏兄弟相始終,為官府、民間公認為選舉社會氣運所繫。就個案而言,選舉或有不當;就通國而言,拔人別無他術。當塗之九品中正,內容無非臨摹月旦,實清議臧否之國有化、系統化、制度化。魯肅之「付鄉黨」、譙秀之「辭辟命」是也,宋武帝之「清議所棄鹹與維新」是也。而士人之清議亦不因官家品第而息,「江左尚人物,關中尚冠冕,代北尚貴戚」餘風延及中唐。殷浩之「如蒼生何」、謝安之「東山養望」,顯系東京李黃陳郭(李膺、黃憲、陳蕃、郭泰)諸名士之「養望術」發揚光大,歷史連續性不以易代弒君、異族闌入而中斷。
回顧當塗、典午之際,所謂清談玄學問題,首在《四本論》,即才性離合問題。鍾會之才性論,欲翻曹公求賢三詔所定之「選舉標準答案」,即篡魏之先聲,大小中正視才性論,如宋代考官視《三經新義》問題,乃「考驗黨性」生死關頭。及於東渡,王導之清談,所以調和南北士類、共拒元帝父子君臣名法之士。殷浩、謝安、袁宏、晉簡文帝之清談,所以一君臣之德以拒上游。袁宏、桓溫之「運有興廢」辯,即布拉格「他們知不知道」之歷史責任問題 [46];謝安石「秦任商鞅亦清談之過」論,即「中國向何處去」論;劉毅之「正始出風流」,即江東名士存心晉室之最後掙扎;宋武帝之「清議所棄鹹與維新」,即反擊劉毅、司馬休之復辟,重申曹公、李豐、夏侯玄、王廣才性論之馬棰[47]宣言。是以易代百年,沈隱侯仍致不滿。
渡江名士致命之傷,在於從娘胎裡帶來的軍事軟弱性,門第異於封建者亦於此。王馬[48]所共之天下,軍事基礎遠不及孫吳,建鄴君臣懸命於藩鎮平衡術之手,百年不易。前後列朝視為營養保健品之政治太極,於彼竟為五穀不可一日無。清談者,修心養智靜氣精意之要,相業之基也。顧榮之逆陳敏,不發一矢,輕搖白羽扇(此物乃風流名士必備行頭,非諸葛武侯個人創意),以諸卿乃從老傭一語直撥敵營「樸素的階級感情」,賊眾自散,陳敏兄弟走死江干。[49]王導之為元臣,手無寸鐵,所賴之流民帥皆「階級敵人」,所恃亦唯清談。祖豫州(祖逖)縱兵白下,耀贓席前,即楚子觀九鼎之意。導之智急氣靜亦不下王孫滿,以空城計令流民帥莫測虛實,貼然北渡,去京師肘腋之患,樹北門金城之固。謝安之弈棋淝水,漫言「小兒輩大破賊」,以柔克剛,挫桓溫九錫之請。無往而非清談之政治運用,孰雲燕譚即逃避之遁詞哉!此術玄妙,「五分鐘作畫,須賴五十年練筆」者,知其形不解其神,僅效「五分鐘作畫」者,必至簣事。元規(庾亮)之待蘇峻,襲用王-祖舊本,而天子蒙塵矣。
玄辯所以析理,析理所以習智,佛學名理之精遠勝東土舊學,故而借清談而起。士人佞佛者往往基於愛智習辯,非以信仰,亦無非儒之心,非獨六朝,後世亦然。義理派(抽像派)儒生多好辯好智,多習二氏(佛、道兩家),荊公(王安石)、坡公(蘇軾)皆是;保守派(經驗派)儒生多稱許木訥,多疾異端,信史輕經,傅奕、溫公(司馬光)皆是。此義史家迄今尚未拈出。
南朝歷史軸線,存乎清流士大夫-流民寒人武裝集團之階級鬥爭。《世說新語》之階級對話如下:
「老賊何事急急?」
「我不急急,卿輩哪得坐談?」[50]
無武裝集團欲凌駕於武裝集團之上,太極內交學、輿論導向學[51]何可稍鈍?二者皆附清談而立,故清談衰而門第盡,門第盡而金陵王氣終於三百年矣。
王謝門閥之流民政策,以江表為絕對國防圈,為文人士大夫及其私屬宅地專用。非我類而已自成指揮體系者,以柔道驅之上流、驅之河淮,為王障虜,無論成敗,皆建鄴君臣之利。王羲之奏折即此義,實則乃祖久已「做得說不得」,孽孫偏取「說得做不得」,顯系技巧衰退,琅琊門第乏才,宜陳郡謝氏太極學代興。
流民諸帥不過無文,豈皆白癡?蔡豹、郭默,前車共鑒。抱血誠而萬里歸義、懷怨毒而反戈內向者,前後相繼。祖約之淮西集團、蘇峻之海岱集團、姚襄之秦涼集團,皆侯景之先驅。桓氏之雍荊集團、宋武之北府(徐州)集團、齊高之青齊淮北集團、梁武之樊鄧集團,終置馬棰於拂尾之上。
名士之太極、輿論二學,亦與時俱退。謝晦之易君蹈死,較清談伴友謝傅(謝安)、簡文(司馬昱)之從容默契,相去萬萬。謝朏[52]之舉燭默耳,唯求自保耳。迄於梁陳,名士化為膏粱,久矣不知「五十年練筆」為何物,目「五分鐘作畫」為作秀現場,是以洋相百出,為武夫所嗤。子山(庾信)受梁武帝特達之知,守朱雀橋,據皇城要津。以「江南多好臣,歲一易主」定理,因應政變,乃名士基本功、相業之根芽。衛主破賊,名垂竹帛固無不可;順天應人,以儒門看家本領「愚君政策」,令彼入我範圍,其功亦屬不細。而子山乃坐床食蔗,擺足顧榮、謝艾羽扇綸巾,王氏兄弟臨白刃而不動之造型,不意羯胡一矢及蔗,修心功底盡露,主帥棄橋狂奔,三軍解體,武帝餓死台城。王褒侍元帝,臨危以速降為奇策,署家奴以自免。王克迎湘東王師,北來降人(身即夷狄之畔臣)王僧辯有「甚苦,事夷狄之君」之譏,乃不知所答。百年卿相智不及武人,「重人物」之江左人物衰弊,時也數也。梁亡則南朝氣盡,陳家與蠻夷共治;一統則關隴與河北爭,江東不與。華夏之餘燼名存實亡,文中子志建鄴平毀[53],哀禮樂也。
輿論政治開闢門閥政治,輿論領袖由學閥而政閥,唯華夏有之。六朝門第非如錢穆所云「棄儒入道法」,實則門第自身及其命脈——家風家學家教皆儒學「賢人主義」「道德輿論主義」「禮樂價值觀」「政治倫理家族化」邏輯終點。「王氏青箱學」集儒化家族五百年之大成,「傳統中國社會結構」「唐式家族」「差序格局」「多子偏好傳宗接代主義」皆凝固於魏晉,大異秦漢原子化小家庭及其節育主義,唐人掠其美(或惡?)。[54]廢秦刑典,用周變秦,亦於魏晉之間。王郎之拒曹公,儒化刑政之最後勝利也。唐人通盤繼之,無所創益,面目迥異漢獄純用秦政、文法吏自成階級與儒生齊,列朝於唐僅補綴耳。
儒學和平演變,唯有自政治表層深入社會家庭日常生活,始能牢不可破。貌似拋棄政治者,實為民間設想轉為既成體制,已失爭議價值。無此日常儒學及其家族傳承主義,華夏未必不效羅馬,淪為地理名詞,奉山河於用通古斯語、信佛教,以普六茹、樹洛干為習用姓名之新邦。成敗臧否,殊亦難言。
附註:
六朝門第有「社稷之忠」理論,大意敷陳「晏子不死君難」說,以為君主有二身:死社稷者,社稷之臣從之;死私怨者,私屬膩友從之。為士人者,自署於私屬之列,不知廉恥也。南朝之多「好臣」於「歲一易主」之日,不斷運用上述理論。
六朝及初唐君主於此論不甚愜意,拔寒人、用蕃將為其抵制手段。貌似四肢發達頭腦簡單者忠誠度高,殺身殉君(秦繆所以為「繆」者)、事君以私,為太子所不甘為、儒臣所不能為,宋齊二明帝、梁武元二帝、唐太宗玄宗皆有切身體會和無限感慨。藩鎮多以蕃兵成,「我胡人也,忠一人耳,不知有他」台詞反覆現身,無論勤王拒畔,還是從主謀叛,皆以「忠一人耳」為理論依據。
延及後世,乃有金世宗、元世祖之「南人(漢兒)多智,畢竟自家骨頭根底」學說。北洋諸將之「北人誠樸忠信,是以得國,教部諸公新文化乃南人欲以機詐覆我民德」學說,現今之「知識分子就是心眼多(或上海人就是小聰明),還是工農幹部(或北人)靠得住」言論,可相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