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政策與戰爭時期

早在20世紀20年代,在《我的奮鬥》和當時尚未出版的「第二本書」中,希特勒就已經計劃好了自己的外交政策。其中包括修改《凡爾賽條約》、吞併奧地利、將捷克斯洛伐克和波蘭變成衛星國、在佔領俄羅斯前與法國作對、最後主導世界,而英國則是德國要保護的小夥伴。很明顯,至少在這個計劃的初始階段,希特勒需要德國保守民族主義分子的廣泛支持。實際上,1930年後,在布呂寧政府的領導下,外交政策已不再是施特雷澤曼時期較為謹慎的和解風格了。新的、更偏向對抗的外交風格發展起來,從多邊協定向雙邊政治和經濟協定轉變,主要以擴大德國在歐洲西南部和東部的影響為目標。1933年希特勒上台後,這種趨勢還在延續,但速度更快了,希特勒也更加野心勃勃。無論如何,將希特勒送上台的舊精英階層仍然與希特勒政權維持著原有的合作,並伴隨著一些矛盾和分歧,直到1937—1938年的冬天。

20世紀30年代,希特勒的總體策略是通過外交手段獲取盡可能多的利益,同時積極推進重整軍備計劃。從20世紀20年代晚期起,重整軍備一直在暗中進行,並向各方徵集擴大軍備的不同方法。希特勒在上台不到十天內,就向將軍和內閣表示了他的意圖。一開始,德國對重整軍備遮遮掩掩。1933年發行所謂的「半政府債券」(Mefo Bills),1933年7月克虜伯公司又委婉地將製造坦克說成是「農業拖拉機計劃」。1934年,德國生產炸藥、輪船和飛行器,這些行為均是《凡爾賽條約》所禁止的,但軍隊卻予以支持。1935年3月,希特勒向世界宣告,德國已經擁有了一支空軍,並公佈了總體的軍備狀況和徵兵制。同時,希特勒和一些國家單獨達成了協議,想要以此代替集體協議。他退出了日內瓦裁軍會議,並於1933年10月讓德國退出國際聯盟(League of Nations)。1934年1月,不顧外交部的勸阻,希特勒與波蘭達成了十年期限的《互不侵犯條約》。1935年1月全民公投後,薩爾蘭於3月回歸德國。1935年4月,德國的重整軍備遭到了英、法、意成立的「斯特雷薩陣線」(Stresa Front)和國際聯盟的譴責。但英國和德國在1935年6月的《英德海軍協定》中達成了一定的互相理解,德國依照協定,將擴大自己的海軍隊伍至英國海軍規模的1/3。雖然意大利和德國在奧地利事務上產生了衝突[奧地利的納粹黨試圖於1934年發動政變,陶爾菲斯總理(Chancellor Dollfuss)遇刺身亡],但希特勒還是希望改善兩國關係。他非常崇拜法西斯領袖墨索里尼,因此有一段時間在與奧地利有關的問題上十分謹慎。無論如何,斯特蕾薩陣線本身並不牢固。1935年10月,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亞,英國和法國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住了,同時兩國的國內經濟狀況越來越糟糕,群眾的不滿使政府的壓力越來越大。希特勒因此受到鼓舞,並抓住機會實施他在外交政策上的第一著險棋。1936年3月,德國向萊茵蘭派遣軍隊。儘管德國的士兵數量相對較少,但還是成功獲得了國內大眾的讚譽,而來自國外的批評則非常少,因為德國畢竟只是「進了自己的後院」。

1936年,希特勒宣佈德國必須在四年內為戰爭做好準備,並開始了由戈林負責的「四年計劃」。這標誌著德國的經濟政策不再是先前的前德意志帝國銀行主席亞爾馬·沙赫特(Hjalmar Schacht)領導下相對傳統的管理方式。1937年11月,因為與戈林的「四年計劃」產生了分歧,沙赫特又辭掉了經濟部長的職位。納粹積極推進重整軍備計劃,但國內消費者的生活水平並沒有因此下降。希特勒一直非常注意公眾的普遍意見和自己的支持率。外交政策的改變也令希特勒與他的保守派民族主義者的盟友關係變差了。1936年7月爆發的西班牙內戰將德國與意大利拉得更近[他們都支持佛朗哥(Franco)],建立了「柏林—羅馬軸心」。裡賓特洛甫(Ribbentrop)有一段時間在外交事務上嶄露頭角,他與外交部形成了競爭關係,並於1936年成為德國駐英大使,但最後並沒能使英德結盟。1937年,希特勒意識到自己必須放棄和英國結盟的計劃,並加強德意之間的關係。1938年,在裡賓特洛甫的影響下,日本成為軸心國的第三個成員。形勢變得越來越清楚,德國無法維持長時間的軍備競賽,必須早點宣戰。

1937—1938年冬,希特勒和一些舊保守主義者的分歧已經到了不可彌合的地步。1937年11月,根據希特勒的軍事副官霍斯巴赫(Hossbach)上校的備忘錄記載,希特勒與陸軍、海軍、空軍將領以及外交部部長、戰爭部部長舉行了會談。在這次會議上,希特勒發表了一段冗長的演講,介紹了他擴大德國生存空間的部分計劃。希特勒並沒能讓自己的聽眾信服,他們對這個計劃持保留態度,有的人甚至批評了這個計劃。但在12月,納粹的軍事計劃實際上已經變得越來越傾向進攻,而非防守。1938年2月,希特勒開始了對軍隊將領的清洗計劃,他除去了反對他的保守派將領,讓態度更為順從的軍官頂替他們。弗裡奇(Fritsch)被馮·布勞希奇(von Brauchitsch)將軍替代,14名高級將領被強制退休,另外46名將領必須更改自己的命令。原本擔任戰爭部部長的布隆貝格被直接免職,本來就是德國元首的希特勒自己兼任德國武裝力量最高統帥。國防軍最高統帥部取代了之前的國防部,凱特爾將軍成了國防軍最高統帥部(Oberkammando der Wehrmacht, OKW)新部長。1938年2月,裡賓特洛甫終於取代諾伊拉特成為外交部部長。這些改變意味著政權更加納粹主義了,不再受傳統德國民族主義者更為傳統的想法和目標的限制。

1938—1939年,希特勒能夠通過相對和平的手段,達成他兩個主要的外交政策目標。儘管德國在1936年重申了尊重奧地利的主權,這種做法也加快了德意之間的和解,但奧地利問題還是持續引發爭端。1937年,戈林主動施壓,奧地利問題終於在1939年春一發不可收拾。陶爾菲斯之後繼任奧地利總理的許士尼格(Schuschnigg)在1938年2月與希特勒舉行會談後決定,於3月舉行全民公投,想借此維持大局。希特勒和戈林想推遲並取消公投,將權力從許士尼格移交至納粹支持者塞斯—英誇特(Seyss-Inquart)手中。於是,在德軍歡欣鼓舞地踏入希特勒的祖國時,奧地利軍隊被勒令不許做出任何抵抗,人群夾道歡迎德軍。在這場不流血的入侵後,吞併(Anschluss)奧地利成了不可扭轉的事實。儘管這在《凡爾賽條約》中是被禁止的,但其他歐洲大國也沒有理由反對。對於生活在奧地利的猶太人來說,德奧合併的結果是災難性的。奧地利納粹主義者可怕的反猶主義像是脫韁了的野馬,奧地利的猶太人成了「希特勒的第一個受害者」,經歷了比他們在德國的兄弟姐妹更為悲慘的遭遇。

圖32 奧地利城市利恩茨(Lienz)將一個大廣場的名字改為「阿道夫·希特勒廣場」 (正如奧地利和德國的其他許多地方),利恩茨當時處於大日耳曼帝國境內。出處:作者收藏的當時的明信片。

拿下捷克斯洛伐克對希特勒來說就沒有那麼容易了。由於蘇台德邊境地區有大量的德意志民族居住,海萊茵(Heinlein)領導的右翼黨派在德國的支持下挑起了動亂。1938年夏,一場危機正在醞釀。一部分原因是,據一些並不準確的傳聞,捷克邊境有德國勢力在鼓動民眾,這導致了捷克人真的開始鼓動自己的民眾。在一周的矛盾衝突後,動亂基本平息下來。但對此的討論卻越來越多,英國首相張伯倫在協商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最後,在1938年夏的慕尼黑會議接近尾聲的時候,一些邊境地區被讓給了德國,張伯倫回到英國後,揮著希特勒簽署的一張紙,聲稱這意味著「我們時代的和平」。張伯倫所謂的「綏靖政策」自然遭到了許多人的批評,但也有很多人為其辯護,認為他幫助英國爭取了軍事準備的時間。當時,希特勒本人對不流血的成功感到非常失望,覺得原本可以打個勝仗,結果被騙了。相反,德國人看到戰爭的威脅消失了,反而鬆了一口氣,希特勒的國內支持率隨之上升。同時,捷克斯洛伐克失去了重要的防線。1939年3月,希特勒決定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剩餘領土,軍隊直接進入布拉格,沒有遭遇多少反抗。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成了「受保護國」,斯洛伐克則成了德意志帝國的衛星國。西方國家甚至不給這個他們不甚瞭解和關心的「遙遠國家」一點求救的機會。

入侵波蘭時,希特勒才遇到了西方強國較為認真的不妥協。立宛陶人放棄了梅梅爾領地,但波蘭人卻不放棄但澤。3月31日,英國向波蘭保證支持波蘭的主權獨立。儘管遇到點磕磕絆絆,希特勒卻建立起了對英國的認識,他認為英國是一個孱弱而且猶豫不決的國家,不會遵守自己的諾言。1939年8月23日,希特勒作出了令人驚訝的舉動,他和斯大林領導的蘇聯簽訂了臭名昭著的協定,要知道蘇聯一直是納粹在意識形態上的大敵。《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對希特勒和斯大林來說都是戰略性的,兩國在瓜分波蘭上具有共同的利益,斯大林需要時間進行軍備重整,而希特勒也想防止英蘇結盟,這樣他就可以集中精力打敗西邊的國家,而不用兩線作戰。1939年9月1日,德國軍隊入侵波蘭。9月3日,英法兩國為了兌現對波蘭的承諾,向德國宣戰。由德國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了。再反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發動時,德國人普遍帶著一種不祥的預感,大多數人對戰爭並沒有多大熱情。

地圖6.2 1935—1939年納粹德國吞併的領土

地圖6.3 1939年波蘭被瓜分

地圖6.4 1942年秋,希特勒的帝國

波蘭戰役讓德國人誤以為戰爭會很快結束。在一場閃電戰中,波蘭在三周內戰敗了。一部分國土被併入了德國,另一部分則劃歸德國政府管轄的「波蘭總督府」。緊接著,1939—1940年冬,英法兩國只有小規模的軍事衝突,被稱為假戰或靜坐戰(Sitzkrieg)。1940年春,希特勒迅速將注意力轉移到了北方和西方:先是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在挪威建立了吉斯林(Quisling)領導的傀儡政權;然後,1940年5月,德國通過荷蘭、比利時入侵法國,法國戰敗,北部和西部被佔領,安於現狀的維希(Vichy)法國就此拉開了帷幕。1941年春,德國進軍南斯拉夫和希臘。沒人預料到這些勝利來得這麼早、這麼迅速,希特勒在德國的支持率大幅上升,當時國民的生活水平還相對令人滿意。這些都給了希特勒一種不可戰勝的錯覺。戈林向希特勒進言,認為德國空軍具備一次性打敗英國的能力,於是對英國的一系列空襲開始了。但是英國比德國人預料的要頑強得多。希特勒等不及打敗英國並鞏固自己對西部的控制,就立馬將注意力東移。1941年夏,他認為是時候入侵蘇聯了,因此開始了他之前本想避免的兩線作戰。對蘇聯的戰役是災難性的。由於德國軍隊太過疲憊,裝備也不足,當蘇聯的冬天來臨時,德軍在寒風暴雪中凍得四肢僵硬。由於御寒衣物不夠,許多德軍被凍傷,有些甚至失去了生命。納粹國內的慈善募捐(冬季援助計劃,募捐錢物和一鍋煮的食物)讓許多德國人捐出了自己的靴子、大衣和滑雪板,但這些物資太少、也太遲了。希特勒軍事戰役中也有一些戰術上的錯誤,尤其是在進攻上野心太大終致無法維持。1943年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德軍遭受重創,再也無法掩蓋。國內的士氣和希特勒對自己不可戰勝的信心再也沒有恢復。

入侵蘇聯是戰爭的第一個轉折點。德國原本以為這會是一場短暫、迅猛的戰爭,因為後方物資根本無法支撐拖延到現在的戰事。1941年,隨著歐洲戰爭變成世界戰爭,第二個轉折點也就來了。從20世紀30年代早期起,日本就在太平洋激發了一些矛盾。1941年12月,日軍攻擊、摧毀了美國珍珠港海軍基地,結果美國對日宣戰。雖然德國和日本同為軸心國,但德國並沒有要幫助日本的衝動。不過,希特勒還是借此機會向美國宣戰了。權欲熏心的他,為了奪取世界的主導地位,不惜與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工業國家的強大的軍事和經濟力量抗衡,從而將德國此刻仍有希望贏得的歐洲戰爭變成了世界戰爭。

1942—1943年,戰爭形勢開始逆轉。北非有沙漠戰役,英國皇家空軍和美國空軍持續不斷地空襲德國,而1943年7月法西斯大議會廢黜墨索里尼後,意大利境內的戰爭還在繼續。德國三線作戰,而1944年6月6日,當蘇聯在東部進攻並配合西方盟國在諾曼底登陸後,德國的境況就變得越來越糟糕。國內士氣暴跌,人們擔心著前線的朋友和親人,忍受著國內不斷惡化的條件。希特勒自己幾乎成了個隱士,越來越少在公眾面前露面,退居到他在西普魯士的「狼穴」。大多數德國人被各種麻煩和憂慮所困擾,並沒有注意到此時正在發生的另一件事,而對於這件事,他們知道的比他們後來承認的要多得多。

《劍橋德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