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九章 子夏和商瞿

孔子要做一件什麼事?孔子要修編《春秋》。

什麼是春秋?古人記錄歷史,按每年春夏秋冬記錄,因此,春秋就是各國的歷史記錄,或者說,是歷史大事記。孔子要修編的,自然是魯國的春秋。

為什麼要修《春秋》?孔子說了:夏道不亡,商德不作;商德不亡,周德不作;周德不亡,《春秋》不作。《春秋》作,而後君子知周道亡也。(《說苑》)

簡單說,孔子要用歷史來告訴後人周朝是怎樣完蛋的。

【孔子修春秋】

要完成這項工作,需要兩個方面的準備:資料和人力。

資料並不複雜,孔子與魯哀公的關係很好,與魯國太史的關係也很好,很容易就把魯國的史料借了出來。

人力呢?其實人力也很簡單。

孔子決定由自己來做主編,找幾個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來做助手。自然,排第一名的是子夏。

魯國史料非常豐富,大致從魯國建國的時候就開始了。史料的內容無非是魯國的大事、世界的大事以及各種天文地理的變化。大致翻閱了一番,孔子覺得沒有必要全部記載下來,因此決定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開始,一直記錄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

孔子作《春秋》,實際上是對魯國春秋進行一個大規模的刪減,絕大多數史料被放棄,只錄下一些孔子認為重要的史實。並且,文字非常簡練,事件的記載也很簡略,但242年間諸侯攻伐、盟會、篡弒及祭祀、災異禮俗等,都有記載。

《春秋》是世界人類最早的有系統的編年史。

《春秋》最初原文一萬八千多字,現存版本則只有一萬六千多字。

孔子修《春秋》,前後只用了九個月的時間。

關於孔子修《春秋》,《史記》中記載最多。

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沒世而名不稱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見於後世哉?」乃因史記作《春秋》,上至隱公,下迄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據魯,親周,故殷,運之三代。約其文辭而指博。故吳楚之君自稱王,而春秋貶之曰「子」;踐土之會實召周天子,而春秋諱之曰「天王狩於河陽」:推此類以繩當世。貶損之義,後有王者舉而開之。春秋之義行,則天下亂臣賊子懼焉。

孔子在位聽訟,文辭有可與人共者,弗獨有也。至於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後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以上見於《史記》)

大致的意思就是孔子怕自己死後留不下什麼東西給後人,所以用魯國的史料修《春秋》。在《春秋》中,孔子借歷史來弘揚正義,宣傳周禮,譬如吳國楚國都是自稱王,《春秋》裡則稱吳王楚王為吳子楚子;踐土之盟分明是晉國召周王參加,可是《春秋》記為周王巡狩於河陽。凡此種種,都是要重申禮法。所以,《春秋》一出,「天下亂臣賊子懼焉」。

其實,所謂「天下亂臣賊子懼焉」不過是自欺欺人,《春秋》之後,天下還不是該篡位篡位,該瓜分瓜分,誰怕過?

按照《史記》的說法,整個修《春秋》的過程就是孔子一個人進行,子夏等人一句話也插不上。《春秋》修完之後,孔子說了:「後代的人們如果知道我,肯定是因為《春秋》這本書了;如果有人罵我,恐怕也是因為《春秋》這本書了。」

對於春秋這段歷史和歷史人物,孔子的看法確實非常獨到,有時候令人歎為觀止。譬如,孔子對於管子、晏子和子產的評價。孔子對這三個人都很敬重乃至崇拜,但是,對於這三個人的缺點,孔子也看得非常透徹。

有一次子游問孔子:「老師您極力讚揚子產的仁惠,可以說來聽聽嗎?」

「子產的仁惠不過是愛民而已。」孔子想了想,回答。

「愛民不就是德治了嗎?不僅僅是仁惠吧?」

「子產,對於百姓來說就像一個母親,能養活他們,卻不能教化他們。舉個簡單的例子,到了冬天,子產用自己的車幫助百姓過河,這就是只有愛民而沒有教化。」孔子說。

又有一次,子貢來請教問題。

「老師,管仲過度奢侈,晏子過度節儉,與其一起否定,不如區分一下誰更賢德,老師怎麼看?」子貢的問題歷來如此,他喜歡給老師出選擇題。

「管仲太奢侈了,比國君還要奢侈,這讓國君很難受;而晏子太節儉了,讓手下很為難。真正有才德的君子,應該既不讓上級難堪,又不上下級為難。」孔子的回答是各打五十大板,但是都非常有道理。

「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弊起廢,王道之大者也。故有國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讒而弗見,後有賊而不知。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經事而不知其宜,遭變事而不知其權。為人君父而不通於《春秋》之義者,必蒙首惡之名。為人臣子而不通於《春秋》之義者,必陷篡弒之誅,死罪之名。其實皆以為善,為之不知其義,被之空言而不敢辭。夫不通禮義之旨,至於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則犯,臣不臣則誅,父不父則無道,子不子則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過也。以天下之大過予之,則受而弗敢辭。故《春秋》者,禮義之大宗也。夫禮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後;法之所為用者易見,而禮之所為禁者難知。」(《史記》)

以上這一段,太史公司馬遷狂讚春秋,認為所有人都要讀《春秋》。

事實上,歷代以來,《春秋》都是一本官場紅寶書。

《春秋》與《左傳》

因為子夏是孔子修《春秋》的頭號助手,孔子因此讓子夏主攻《春秋》。等到孔子去世之後,《春秋》就傳給了子夏。

後來,子夏受魏文侯的邀請,前往魏國西河收徒教學,《春秋》是最主要的內容。

《春秋》之後,又有了三部專門講述春秋歷史的書,就是《左氏春秋》、《春秋公羊傳》和《春秋穀梁傳》。這三部書,都是在孔子《春秋》的基礎上寫成的,不過,後兩種主要是「釋義」,也就是解釋孔子的《春秋》為什麼要這樣寫,為什麼這樣措辭等等,註釋的含義更大。而《左氏春秋》不同,這本書主要是補充歷史細節,使這段歷史更詳盡更飽滿。因此,歷史上,《左氏春秋》的地位遠高於另外兩部,閱讀者也更多,對後代的影響也更大。

《左氏春秋》也就是俗稱的《左傳》。

後來所說的四書五經,《春秋》屬於五經。而《左氏春秋》分為經傳兩個部分,即每一年的開頭是「經」,也就是孔子《春秋》的內容;後面更加詳盡的歷史記述則是「傳」,所以整部書稱為《左傳》。

《左傳》的作者是誰?這歷來是一個懸案。不過,本書給出的答案是:《左傳》的作者就是子夏。

很長一段時間,甚至到現代,《左傳》的作者一直被認為是左丘明。左丘明是誰?古人臆斷是魯國太史,而唯一一段有關左丘明的歷史記載在《論語》中:「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這段話的意思是這樣的:甜言蜜語、和顏悅色、畢恭畢敬地去討好別人,左丘明認為這很可恥,我也這樣認為;心中藏著怨恨,表面上卻與別人很友好,左丘明認為很可恥,我也這樣認為。

左丘明是誰?孔安國的說法是魯國太史。其實,也有可能是子夏。不過這不重要,左丘明是不是子夏並不重要。

下面,我們來看看子夏是《左氏春秋》的作者的論證。

首先我們從「左氏」說起。

春秋時,衛國有地名為「左邑」,又叫「左丘」以及「左氏」,子夏的弟子吳起就是「衛左氏中人」,子夏很可能也是左氏或者左丘人。子夏晚年失明,司馬遷寫道「左丘失明,厥行《國語》」,說的應該就是子夏。

所以,左丘明就是子夏的可能性非常大,因為失明,所以自稱為左丘明。古人以地為名的情況非常多,譬如展禽,死後就被稱為柳下惠。因此子夏可能在死後被弟子們稱為左丘明,祝福他在另一個世界能夠看到光明。

至於《論語》上的左丘明,可能是魯國太史,更可能是子夏。

《論語》原本就是弟子們在孔子死後若干年整理的孔子師徒的言論,因此,子夏被以左丘明的名字記載是有可能的。而關於左丘明的那兩段話,恰恰是子夏的性格,這恐怕不是一種巧合。再想想看,孔子如果與魯國太史談論這樣的問題,似乎有些不大恰當。

下面,再來看更有說服力的證據。

要寫出《左氏春秋》,需要很多必要的條件,而這些條件,只有子夏一個人具備。

第一,此人手中要有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左傳》中運用最多的史料來自魯國和晉國,《春秋》的史料主要來自魯國,作為孔子的第一助手,這些史料子夏是具備的;而晉國史料從哪裡來?魏文侯以師禮待子夏,並且邀請他到魏國講學,魏國佔有原晉國首都,因此擁有晉國史料。即便魏國不擁有這些史料,當時三晉的關係非同一般的好,子夏要從韓國或者趙國借閱這些史料也是輕而易舉。相反,如果是魯國太史左丘明,他如何能拿到晉國的史料?

第二,此人的《詩經》一定非常好——是《詩經》,而不是《詩》。因為孔子修訂《詩經》,所以,如果不是孔子的弟子,不可能瞭解《詩經》。《左傳》中大量運用《詩經》裡的詩,都非常恰當,而內容又沒有超出《詩經》。作者不僅《詩經》嫻熟,而且一定是孔門弟子。而子夏恰恰是孔子學生中《詩經》方面的第一高手。如果是魯國太師左丘明,即便他精通《詩》,他也不能在《左傳》中把詩的使用控制在《詩經》的範圍之內。

第三,此人與孔子的關係非同一般,而且不僅僅是一般弟子那麼簡單。《左傳》中大量引用孔子的評語,證明作者曾經跟隨孔子修《春秋》。而子夏恰恰是孔子修《春秋》的頭號助手,如果是魯國太師左丘明,他如何知道孔子怎樣評價各個歷史事件的呢?

第四,《左傳》的才華四溢,顯示作者的才華非常出眾。事實上,子夏的才華是孔子弟子中最出色的一個。

第五,子夏的思想與孔子並不完全相同,更傾向於法家和權術的應用,而子夏的徒子徒孫恰好是一群法家,李克、商鞅等人是著名的法家,田子方、段干木等人則是一時的大賢。《左傳》中,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子夏的思想貫穿全文。而魯國太師左丘明的思想恐怕要保守得多。

譬如,孔子認為晉文公狡猾而不正直,齊桓公正直而不狡猾。在《左傳》中,並沒有這麼寫。

按《論語》。子曰:「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

第六,《左傳》中有大量關於孔子以及孔子弟子的記述,不僅大量記載子貢,甚至包括樊遲和有若這樣並不出色的弟子。恰恰子夏和他們關係不錯,而如果是魯國太史左丘明,他會記載孔子那些不知名的弟子嗎?

第七,《左傳》迅速流傳開來,說明作者是個大師級人物,子夏在西河講學,是當時最大的大師,再加上有許多弟子,因此作品被迅速流傳開來。而如果作者是魯國太師左丘明,他的作品首先在流傳上就有問題,因為他沒有任何渠道。

第八,《春秋公羊傳》和《春秋穀梁傳》的作者公羊高和穀梁赤都是子夏的學生。

以上的種種證據和跡象都指向一個結論:子夏就是《左傳》的作者。

《左傳》對中國歷史的影響其實遠遠大於《春秋》,也大於《論語》。《左傳》不僅記述了歷史,更記述了政治、軍事和文化。春秋這段中國歷史上最精彩的歷史,如果沒有《左傳》,將黯然無色。

所以,某種程度上,子夏對於中國文化的貢獻,並不遜色於孔子。也可以說,孔子最出色的弟子,就是子夏。

【孔子研究周易】

魯哀公十四年春天,魯哀公約三桓去打獵,結果叔孫家的御者射死了一頭怪獸,因為是怪獸,感覺有點不祥,於是就送給了主管狩獵場的場長。

孔子聽說射死了怪獸,覺得好奇,於是前去看是什麼怪獸,到了一看,別人不認識,孔子認識,是什麼?麒麟。

「給我吧。」孔子索要。

場長正不想要,於是贈送給了孔子。

回到家,孔子把麒麟莊重地埋葬了。

「吾道窮矣。」孔子慨歎,於是停止修《春秋》。

為什麼孔子發出這樣的感慨?因為麒麟是祥瑞之獸,在這樣的亂世來到人間,結果還被不幸地殺死了,這說明什麼?說明這個世界沒救了。

就這樣,修《春秋》九個月之後,孔子恰好修完,再也沒有心情去潤色了。

「天命啊,天命難違啊。」孔子回首自己的一生,自己很努力了,可是還是失敗,為什麼?因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那麼,什麼是命中注定?人能不能知道自己的命?

孔子眼前一亮,他現在不關心人事了,他要探究天命了。

探究天命,靠什麼?靠《周易》。

《易》原本是用來卜筮的,也就是算卦用的。最早的易由伏羲發明,也就是伏羲作八卦。後來周文王演化為六十四卦並且作了卦辭,之後周公作了爻辭。因此,後來的易就稱為《周易》。

孔子很早就對周易有研究,不過研究得並不深。直到七十一歲對天命感興趣,才開始下大工夫研究周易。

因為周易的卦辭和爻辭都很簡單,不容易理解,孔子就按照自己的理解和理念對周易的卦辭和爻辭進行進一步的解釋,而這些解釋就是彖、系、象、說卦、文言。

在《周易》,卦象、卦辭和爻辭被稱為易經,彖、系、象、說卦、文言被稱為易傳。如今的《周易》,是包含了經、傳的。

孔子研究《周易》非常刻苦,走到哪裡都帶著,隨時拿出來學習,因此穿竹片的繩子都斷了三次,叫做「韋編三絕」。後來孔子慨歎:「再給我數年時間,我就能精通周易了。」

按《史記》。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

孔子對周易的研究極有心得,應用起來似乎也很準確。於是孔子再次感慨:「要是再早一點,五十歲的時候就研究周易,那我後來就不會犯什麼大過錯了。」

《論語》。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孔子對易到了癡迷的程度,同時也有很多自己的理解。孔子認為,任何人都能在易中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所以孔子說:「仁者見之為仁,智者見之為智,隨仁智也。」(見於《周易乾鑿度》)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個成語出於這裡。

孔子把易和自己的道德觀結合起來,把易和周禮結合起來了,因此孔子版的《周易》不再僅僅是一個算卦的工具,同時也是勸善的教材,也是一個維護周禮的教材。

但是不管怎樣,《周易》總歸是一個用來預測未來的卜筮工具書,所以只要研究《周易》,必然地要相信鬼神的存在。孔子從前從來不說鬼神,到了這個時候,這個規矩也就破壞掉了。

按《論語》。子不語怪、力、亂、神。

可是這個時候,孔子就要講一講神了。孔子就在《易·系辭》中多次提到神,譬如「陰陽不測之謂神」,「蓄之德圓而神」,「神以知來」,「是興神物以前民用」,「聖人以此齋戒,以神明其德夫」,「鼓之舞之以盡神」,等等。

其實到了這個時候,孔子的思想已經滑向了老子的道家思想。

按《易·系辭》。子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

按《易·系辭》。子曰:神無方而易無體,一陰一陽之謂道。

上面的兩句話是孔子對於易的理解或者說概括,如果不告訴你是孔子說的,你會以為這是老子說的。事實上,老子的學說,也是脫胎於易經。

所以,自從研究了易,孔子就常常說「道」了。

按《論語》。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按《論語》。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按《論語》。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按《論語》。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

按《論語》。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按《論語》。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者,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按《論語》。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周易》被認為是中華文化的淵源,代表了中華文化。不論在道家還是在儒家,《周易》都是經典中的經典。對於《周易》,孔子的貢獻可以說無與倫比。

首先,孔子為《周易》作傳,並且將《周易》列入「六經」(詩、書、禮、易、樂、春秋),並且是眾經之首,傳授給學生們,對《周易》的保存和傳播起到了重大作用。

其次,孔子作《易傳》,從此把《易經》由一部占筮之書變為一部哲學、社會科學巨著。

【商瞿傳易】

刪《詩經》和修《春秋》,孔子都是讓子夏協助自己,因為子夏不僅聰明好學,而且有自己的觀點,對孔子的幫助很大。

原本,研究《易經》的時候,孔子也希望子夏來幫助自己。可是遺憾的是,子夏這個時候已經不在自己的身邊了。

原來,受冉有的推薦,子夏被任命為莒父宰。子夏的意思是不想去,可是孔子出於對子夏的前途考慮,極力說服他去,最終子夏很不情願地去了。

去之前,按著慣例,子夏也向老師告別兼請教。

「不要總想著快,太快了就達不到目的;不要只看見小利,貪小利做不成大事。」孔子說,又是一針見血。子夏聰明果斷,但是也往往急於求成。此外,子夏性格比較吝嗇,對小利看得比較重,所以孔子提醒他。

「老師的話,學生牢記在心。」子夏是個聰明人,知道老師話中的含義,也知道自己要改正。

按《論語》。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欲速則不達,這個成語來自這裡。

既然是自己極力鼓勵子夏去當莒父宰,怎麼好這麼快就叫他回來幫自己呢?

孔子有個弟子名叫商瞿,當初孔子剛從衛國回來的時候,商瞿也去了季孫家做家臣。那時候商瞿眼看奔四了,還沒有孩子,因此到處求醫問藥,準備為孩子奮鬥一把。

恰好這個時候,季康子派他去齊國出差,要幾個月工夫。商瞿不太願意去,生怕把生孩子給耽誤了。

為了這件事情,商瞿來找老師請教。孔子那時候給商瞿卜筮了一回,結果是商瞿命中應該有五個兒子。

「去吧,你命中有五個兒子,不用擔心。」孔子安慰商瞿,其實他也沒把握。

不管怎樣,商瞿就去了齊國,回來的時候,老婆肚子已經大了。之後,商瞿老婆的肚子越來越爭氣,一個勁地生。這下,商瞿算是對卜筮奉若神明了。

孔子作《易傳》,商瞿非常感興趣,整天跟著孔子學習,竟然成了孔子弟子中最精通《周易》的學生。到孔子死後,就把自己的《易傳》傳給了商瞿,之後商瞿再傳給自己的弟子。

就這樣,商瞿成了孔子《周易》的第一代正宗傳人,並且,為《周易》的流傳作出了巨大貢獻,商霍也因此被人們記住。

《賈志剛說春秋之七·孔子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