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神話傳說中,女媧被尊為華夏民族的偉大母親。她採石補天,解除了滅頂之災;團土造人,孕育了中華民族。歷史上真實的女媧是什麼樣的?女媧為人們做了哪些貢獻?原始先民為什麼將女媧奉為女神呢?
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
伏羲去世後,部落聯盟首領的位置由他的妻子女媧來繼承。
對於女媧,大家肯定是太不陌生了。中國有很多美麗的傳說都跟她有關,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補天了。在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中,《西遊記》和《紅樓夢》這兩本都跟這事兒有關。吳承恩雖然沒有明說孫猴子是女媧石變的,但那塊仙石的原型確實是雲台山(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境內)青頂峰上的女媧遺石。吳老爺子沒有註冊商標,這創意就讓曹雪芹給拿走了。於是,「通靈寶玉」和孫猴子就有了一段不清不楚的關係。
由此可見,女媧的地位非同一般。不僅我們是女媧造出來的,就連天破了這樣的大災難,萬物也是依靠女媧的力量,才渡過了難關。
關於女媧的傳說還有很多版本。有一種認為,女媧和伏羲的關係其實有點兒違背倫常。這兩人本就是同胞親兄妹——哥哥英武帥氣,妹妹嬌羞可愛,一家人過著滋潤的小日子。但是,突然有一天,天災降臨,大地上洪水滔天,幾乎把所有人都淹死了,只有這兩兄妹躲進了一隻大葫蘆裡逃過一劫。這大葫蘆,就是中國的諾亞方舟。
這只葫蘆在洪水中隨意地飄啊搖啊,飄著搖著,就來到了崑崙山。兄妹倆從葫蘆裡爬出來時,早就分不清東南西北了。家是回不去了,反正崑崙山上也沒別人,沒啥危險,倆人就在這裡住下來了。
就這麼過了幾年,兄妹倆漸漸長大。有一天,他們登上一座高峰,遠見天地蒼茫卻無一絲人煙,一種孤獨感油然而生。
伏羲內心很沉重,他扭過頭來對女媧說:「現在全世界就只剩咱們兩個人了,要是咱倆將來死了的話,人類可就絕種了。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咱們必須結婚。」
伏羲這麼想是脫離了低級趣味的,可女媧一時半會兒沒反應過來。她雖然覺得是這麼個理兒,但她還有血緣上的顧慮,所以左右為難,猶豫不決。
這個事兒畢竟太大了,光他們兩個人做主還不行,必須老天爺說了算。怎麼才能讓老天爺「說」呢?他又不會說話,更不會顯靈。於是伏羲和女媧就按照老部落的規矩,進行占卜。占卜一共進行三局,兩人約定三局兩勝。
第一局,伏羲和女媧分別在南、北兩個山頭各點一堆火,如果這兩堆火升起的煙能在空中匯成一股,就代表老天爺同意兩人結婚。結果火剛一點著,煙就升上高空匯在了一起,不分彼此。
第二局,伏羲和女媧各拿一塊石磨盤站在山谷兩側的崖上,然後同時鬆手。巨大的磨盤順著山勢滾滾而下,這要是撞上肯定得粉身碎骨。結果兩塊大磨盤在接觸的一剎那,居然靜悄悄地貼在了一起——看來天意果真如此啊!
本來說好三局兩勝的,但前兩次的占卜結果還是沒有打消女媧的顧慮。
她對伏羲說:「哥哥,這樣吧,我在前邊跑,你在後邊追,你要是追上我,咱倆就結婚,要是追不上,那就拉倒吧!」話剛一撂下,女媧就扭頭開跑。伏羲都沒反應過來,一看妹妹已經跑出老遠了,心想:「得,趕緊追唄。」
只見這倆人繞著樹林跑啊跑。女媧很機靈,雖然她體力上比不過伏羲這個大塊頭,但她身手敏捷,好幾次差點被追上了,哧溜一鑽,就又不見了蹤影。
伏羲覺得老傻追不行,得用計謀。他見自己的傻妹妹只知道樂呵呵地往前跑,就順著樹林邊緣往反方向追。女媧跑著跑著發現後頭沒聲了,扭頭一看哥哥沒影了,還以為他累趴下了。女媧正得意呢,就一頭撞進了伏羲的懷裡。
這下女媧是真的無話可說了,她只得遵從老天爺的意思,與伏羲結為夫婦。
這兄妹倆成親後不久,女媧就懷孕了,沒多久就生了。生的是胖小子還是胖丫頭?都不是,她生了一個血紅色的大肉球!
倆人一看,妖孽啊!仔細一琢磨,覺得這近親結婚確實有悖天理,要不然怎麼會生下這麼個怪物。於是兩口子用刀把這個肉球切成細小的碎塊,把它們包起來,想悄悄處理了。
結果這時候一陣大風吹來,把這些碎塊吹向了四面八方。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這些肉塊落在地上後竟然變成了人!原本空蕩蕩的世界也從此變得熱鬧起來。
更離譜的說法是,這些人是在哪兒變成人的,他們就以當地事物的名稱為姓氏:落在山上的姓山,落在石頭上的姓石,落在樹上的姓木……
當然了,這純屬瞎掰,中國人的姓氏根本不是這麼來的,日本人的才是——住大橋的姓大橋,住小橋的姓小橋,住山上的姓山上,住山下的姓山下,種地的姓山田……幸好那會兒沒有冰箱、彩電,要不然還得有人姓這些。
大咖也是倒插門
前面咱講過,伏羲創設八卦後,變成了大紅人,成了遠古時代的超級天王。作為一顆璀璨大星星,高富帥伏羲成為了許多小姑娘的夢中情人。特別是年輕的部落女首領們,都想得到伏羲的愛。
那時候的姑娘可不像後來的大家閨秀,瞧上個小伙子不好意思親自出面,只能找個媒婆去說道說道。她們都親自上陣,大膽追求。
一個女首領對伏羲訴衷情:「我的部落十分強大,咱倆結婚就是強強聯合,以後我這部落都聽你的,你就是頭兒,多威風!」
另一個說:「光強大有什麼用?長得跟老妖婆似的,跟她吃一回飯都得吐三回。我的部落雖然比不上她的,但我有天使的面龐和魔鬼的身材,咱倆才是郎才女貌,天造地設。」
……
一群姑娘自作多情,為爭伏羲打得不可開交。她們壓根兒沒想到,伏羲根本就沒看上她們。唯一能讓伏羲鍾情的神女子就是女媧。
伏羲為什麼鍾情於女媧,這個問題誰也說不清楚。愛情本來就不清不楚,什麼日久生情,誰能和誰一見傾心,都是說不准的事兒。總之,伏羲和女媧是郎有情,妾有意,倆人一拍即合。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好日子,新郎官伏羲穿戴整齊——多披了兩塊樹皮,腰上圍了圈新樹葉,帶著兩張鹿皮做聘禮,興高采烈地去女媧的部落辦酒席。婚禮舉行後,伏羲就留在了女媧的部落,成為了其中的一員。
伏羲這麼大咖的人物怎麼倒插門,成上門女婿了?前面提過,那會兒還是母系氏族社會,就應該是男子「嫁」出去。不過伏羲畢竟不是一般人,讓他結婚後完全在家當「小媳婦兒」是不可能的,所以雖然他「嫁」到了女媧部落,但是也分管了女媧部落的部分權力。
伏羲和女媧兩口子恩愛有加。他們先後生了四個兒子,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一家人其樂融融。
隨著伏羲的實力不斷增強,很多部落慕名而來,他們希望組成以伏羲為首的部落聯盟。就這樣,伏羲成了第一任部落聯盟的首領,女媧自然也升級為了「第一夫人」。
你是我的寶,我是你的家
女媧可不像後來的某些官太太,整天只知道遛狗、打麻將,叼個大煙卷就敢替老公受賄。前面講過,伏羲當上部落聯盟首領之後,對婚喪嫁娶做了一系列的規定,這裡邊就有女媧的功勞。
在母系氏族社會,男女青年有一大「福利」,就是可以不受限制地自由戀愛。說白了,就是想跟誰好,就跟誰好。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先祖們意識到,老這麼整不行啊,生下孩子算誰的?當時的孩子全是有娘生沒爹養的,一個母親獨自拉扯五六個孩子太正常了。男的呢?自由人,打完獵後可以隨時勾搭小姑娘。
對此女媧不樂意了:「這可不行,太亂了!冤有頭債有主,男女相愛之後就應該結為夫妻,在同一個屋簷下休戚與共,永不分離。女子是男子的『寶』,男子是女子的『家』。」
女媧主張男女結合後,女方到男方家過日子。這非常科學,為什麼呢?
那個時候,食物的主要來源有兩個,一是女子採集來的野果、野菜什麼的,二是男子捕獵,打點野豬、野鹿什麼的。
但是,大自然給的東西是有限的,萬一今天運氣不好,男的沒獵到動物,女的沒採到果子,這一家老小就全得挨餓。
挨餓的滋味可不好受,那怎麼辦呢?就只能搶了。所以那會兒為了爭奪食物、水源、草場等資源,部落之間經常打仗。
一打仗就得拚命,這可是個力氣活,男的肯定比女的有優勢,所以男子必須是保護者,女子理所當然是被保護者。兩個人相輔相成,共同支起一個家。
前面講過,打獵這個事兒,多半是看運氣,很多時候外出打獵的男子都是空手而歸的。並且,打獵還是個高危職業,狩獵不成反被獵,丟掉小命這種情況常見得很,所以男子的收入很不穩定。
女子負責採集就不一樣了,除了失足跌落懸崖,一般來講,她們總能帶回點兒東西。
所以,如此男女搭配,幹活不累。要打仗了,男子上,保護部落和家族;平時男子打獵毫無收穫,一家老小也能靠女子採集的野果填飽肚子。
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還能解釋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逛商場這件事兒對女人來說是極大的娛樂消遣。她們為什麼愛逛,而且逛半天都不買呢?一件衣服她明明看中了,為什麼還要多轉幾圈,再看看有沒有比它更便宜、更好看的呢?
其實,這習慣早在幾千年前,女人們采水果的時候就養成了:這邊有梨子,嘗一口,一般般,扔了;那邊有桃子,嘗一口,忒酸——還是回頭摘那梨吧。
男的就不一樣了。在商場看上哪件衣服,一問八百,立馬掏錢,買完穿上就走。結果沒走出兩步,遇見一件一模一樣的衣服,才賣四十,多掏七百多,那只能自認倒霉。
這跟打獵是一個道理。碰上老虎我躲,碰上大象我躲,好不容易碰上了一頭鹿,我不弄死它我等啥?你說後面還有更好的,那等著吧。等半天就來一隻兔子,還不夠一家老小塞牙縫的。所以,男人果斷出手這習慣,可能就是上古時代養成的。
弓箭和網發明後,情況發生了變化。「嗖嗖」幾箭出去,沒準兒就能射死一頭鹿,一張網一兜,沒準兒就能抓倆兔子,這些可比野果子有營養。
如此一來,大傢伙不僅能吃飽,還能吃好,男人的地位自然就得到了提升。所以女媧提出,男子應該保護女子,為一家老小供應食物。
聘禮原本只是保證金
既然保護是男子提供的,食物也是他們辛苦獵回來的,女子再像以前那樣戀愛觀過於開放就不合適了。男子也開始琢磨,不能自己白天累死累活地打獵,老婆卻和別人弄個野孩子回來。因此,女媧制定了一套嫁娶制度,來規範這些事兒。
制度的第一條是「正姓氏」。夫妻結合就要生兒育女、傳宗接代。為了使每個人都能找對祖宗,制度規定,孩子生下來要跟父親姓,這樣就能知道誰和誰是同一個爹生的,往後就是同一個爺爺生的,再往後就是同一個祖宗的後代了。
在當時,兩個人同姓,就說明這兩人或多或少有血緣關係,他們是不能結為夫妻的——經過長期觀察,老祖宗也琢磨出了近親不能婚配這個道理。
制度的第二條是「要通媒」,以此讓婚姻的形式變得鄭重起來。女媧覺得當時男女的結合太隨便了,就跟一場遊戲一場夢似的,結得快,分得也快。
因此,女媧提出,夫妻一旦結合,就應該享受永遠的幸福。結婚的事兒只讓兩個當事人決定不行,還必須通過媒人牽線,男女雙方的父母外加七大姑八大姨都覺得成,這倆小年輕才能談婚論嫁。
制度的第三條是男方要「下聘禮」,為什麼呢?因為從古至今都是陳世美多,潘金蓮少。既然要求女方住到男方家,服從男方,那就得保證男方不能輕易變心,所以聘禮的作用就相當於保證金。
不過,越往後發展,這玩意兒就越離譜了,有些甚至到了讓男方傾家蕩產的地步,這就違背了女媧娘娘的本意。
女媧制定了嫁娶制度,提倡媒人的作用,所以她成了媒婆行業的祖師爺,被後人尊為婚姻之神。
女老大也不好惹
伏羲死後,女媧就接了他的班,成了部落聯盟的首領。
這時,先祖們已經步入父系氏族社會了。女媧一個女人當了老大,就有爺們兒不服了。
不服的這個人叫共工,是個部落首領,實力強勁。這哥們兒自以為治水有功,惦記著伏羲沒了,這盟主的位置怎麼著也該輪上自己了,沒想到竟被女媧給搶了。
共工心中憤憤不平,越想越氣,一跺腳就領著自己的小弟們殺向了女媧的地盤。
別看女媧只是個女流之輩,剛坐上盟主的位置沒幾天,她之前可也是根正苗紅的部落首領,嫁給伏羲後,又當了多年的「第一夫人」,人家這積澱,這實力,哪是你想反就能反得了的?
所以,聽到共工造反的消息後,女媧只是冷冷一笑。她一面組織迎戰,一面給自己的堂兄祝融送信,準備夾攻共工。
祝融是燧人氏的直系後裔,跟火有著不解之緣,後來就被傳成了「火神」。
中國傳說時期的這次大規模群體事件,已經不是一幫原始人拿著木頭棒子打群架了,而是一場真正的戰爭。
女媧、祝融兩大部落聯手,共工哪還打得過?打不過就只能跑。可是這哥們兒不服啊,他心想:「有本事一對一單挑啊,找人群毆我算什麼本事!」
結果他回頭一看,弟兄們都掛著彩,追兵來勢洶洶,得了,還是趕緊跑吧。
就這樣,共工一口氣跑到了不周山,也就是今天甘肅省境內。一不小心,他還破壞了設在這裡的象徵王權的祭天中心。
女媧原本只想懲罰下共工,畢竟大家都是一個聯盟的,也不想把事兒做絕。沒想到共工這麼不識抬舉,打不過就搞破壞,所以女媧只好命令祝融和不周山附近的部落聯合起來攻打他,一直把他趕到了祁連山以北。
我捏,我捏,我捏捏捏
共工破壞了祭天和觀測天象的機構,導致人們沒法進行天氣預報。洪水一來,人們在毫不知情的狀況下,紛紛被洪水吞沒。
站在高處的女媧一看大洪水來了,趕緊組織身邊的人砍伐樹木,綁制木排,下山去救被困的人。
這一奮戰就是三天三夜,搶救出了數百名青年男女。這些獲救的人向女媧叩頭致謝,將她尊為「聖女」。
女媧率族人和洪水搏鬥的歷史,後來被人們神化了。
神話故事裡說,共工兵敗後,一腦袋撞向了不周山,而不周山是擎天柱,所以他這一撞驚天動地,撞得山體崩塌,大地向東南傾斜。
隨後,海水向陸地上狂灌,平原上的人被淹死了一大半。逃到山上的倖存者,又被野獸吃掉了一大半,人類瀕臨滅絕。
為了使人類增多,女媧以黃土和泥,雙手捏泥人。她先捏個男人,再捏個女人,沖它們吹口氣,泥人就變成了真人。
隨後,女媧讓他倆結為夫妻,兩人向女媧跪拜,尊她為始祖。
女媧非常高興,就一對一對地接著捏。男人呢,她都照著伏羲的模樣捏,女人呢,就照自個兒的模樣捏。她整天都在那兒捏,從日出捏到日落,廢寢忘食。
幾個晝夜干下來,女媧的身邊圍上了成百上千對男女,他們一絲不掛地向女媧跪拜。女媧覺得這不太雅觀,就抓了一把樹葉隨手一撒,所有的黃土人身上就多了一件樹葉做成的衣褲。
女媧心想:「這下行了,能見人了。」於是,女媧衝他們揮揮手,說道:「大家自行安家立業、繁衍子孫去吧,拜拜!」
後來,女媧捏累了。她看著眼前這一大堆黃泥,不耐煩了,不想再一個個捏了。於是她找來一根粗大的草繩,掄起來用力抽打這堆黃泥。泥點四處飛濺,飛出去就變成了人,密密麻麻地跪了一大片,向女媧叩頭,尊她為祖宗。
女媧用手捏成的人,後來就成了貴族;用草繩甩出來的人,就成了賤民。為什麼我生來就窮,你生來就富貴?因為你是女媧老娘娘捏的,我是女媧老娘娘甩出來的。所以自古都是有錢人少,窮人多。
女媧和她的族人在大洪水退後,回到故地生息繁衍。大家從此更加擁戴女媧,女媧也繼續順利地領導著整個部落聯盟,威望更勝從前。
女媧一直活到一百多歲才去世。甭說在當時,就是在今天,活過一百歲的也是「神仙」。
要知道,漢代的時候,人的平均壽命才二十五歲,唐代二十九歲,更別說傳說時代的了。那會兒的嬰兒夭折率多高啊!我們家生了十二個孩子,死了十個,我哥七十五歲沒的,我七十三歲掛的,加上那十個零,一平均,都進入不了青春期。
所以,女媧活了一百多歲,這太不容易了,同時也充分說明她是一個賢德之人,連老天爺都願意讓她多活點兒。
女媧一死,部落聯盟首領的位置就空了出來。那麼,誰能來接班,成為新的聯盟首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