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隋朝閃亮登場
姥爺奪了外孫的權
魏晉南北朝結束,中國歷史進入最強盛的時期——隋唐。
今天中國56個民族,最大的民族稱為漢族,海外華人聚居地China Town,叫唐人街,就是說漢唐是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兩個朝代,雄漢盛唐。漢的強大已經見識過了,那麼唐的繁榮是誰給它奠定的基礎呢?隋。
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楊堅,改國號隋,年號開皇,都長安。楊堅即隋文帝,隋文帝是北周的外戚。所謂外戚,就是指皇帝的母族和妻族,太后家的和皇后家的人。楊堅是北周靜帝的姥爺,他廢掉自己的外孫子自立,做了皇帝。
估計這個北周靜帝的爹北周宣帝,娶楊堅的閨女可能也是被迫的,外戚篡權都是這樣。王莽也是皇帝的姥爺,他篡了;曹操是皇帝的老丈人,他沒篡,但他兒子曹丕篡了,把自己的小舅子給廢了,自立當皇帝。和周宣帝一樣,當時漢獻帝娶曹操的閨女也是被迫的,因為原來的皇后被幹掉了。
楊堅在北周封隋國公,所以他自立之後定國號隋,年號開皇,都長安。公元589年,楊堅派他的次子晉王楊廣,用水陸50餘萬大軍滅陳,統一了南北。陳是南朝最後一個朝代,「南朝天子愛風流,盡守江山不到頭」,南朝政權更迭很快,文弱偏安,終致被滅。
火候到了動手吧
隋統一南北的原因,有這樣幾點:
第一是各族的融合。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北方想統一南方曾經有過好幾次。最驚心動魄的是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戰。十六國之一的前秦,統一了黃河流域。皇帝苻堅率90萬大軍南下,準備滅掉東晉,完成國家的統一,結果失敗了。因為那會兒民族矛盾非常尖銳,南方老百姓不願意被胡人統治。前秦是氐族建立的國家,而這90多萬大軍主要由漢族士兵構成,氐族人口一共才幾十萬。漢族士兵把東晉看做自己的祖國,不願意做「偽軍」打祖國,因此他們出兵不出力,終於導致戰爭失敗。
到隋統一的時候,隋和唐這兩個朝代雖然都有鮮卑人的血統,但是南方人已經不把他們看做異族了,無所謂了,民族已經融合了。北方已經完全漢化,跟中原王朝如出一轍了,所以南方人沒再把隋看做異族,便宜了楊堅。
原因之二,北方農業的恢復與發展,奠定了經濟基礎。
北方原來生產力水平就比南方要高,雖然有戰亂的破壞,但這個時候它已經積極恢復與發展了。打仗,說實在的有句老話,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打仗就是打錢,要不然美國能這麼牛嘛。戰爭需要有厚實的經濟基礎。
另外有個原因,從北向南打比較容易。
中國古代所有的統一戰爭,幾乎都是北方統一南方,唯一的例外是明太祖北伐,但也半途而廢,沒能徹底把北蒙殘元勢力消滅掉,所以明一代都受蒙古的騷擾。成吉思汗的子孫一直在做蒙古大汗,直到被皇太極打敗,末代蒙古大汗是林丹汗,從成吉思汗到林丹汗,482年共傳了35代。整個北元政權是跟明朝相始終的,最終滅掉北元的是後金,也就是清朝人,不是明朝。甚至連解放戰爭也是從松花江打到海南島。所以,歷史上這些統一戰爭都是自北向南,從上往下打的。
因為古代的時候北方經濟發達,打南蠻子方便。後來南方也發展了,但是北方人驍勇善戰,南方人好像文采風流,但是不經打。加上南方的地形多丘陵,支離破碎,便於割據,不像北方大平原很容易就統一了,統一之後形成向心力,集中力量就往外衝,南下掃蕩。
種種原因使得隋的統一是事半功倍,勢在必得。
02.子不類父
隋文帝工作很努力
隋文帝是雄才大略的一代英主。
中國歷史上的帝王,多半嬪妃一大票。其中數量最多的可能是天王洪秀全,一百多個,沒有名字只有編號,今天從一睡到七,明天從一百三睡到一百五。在這些皇帝中,有兩個皇帝沒有嬪妃:隋文帝和明孝宗。
明孝宗沒有嬪妃是因為他做皇子的時候就跟原配張皇后感情非常好,所以一登基就不願意娶了。隋文帝沒有嬪妃是因為太忙,顧不上了,那是真的工作努力。「勤勞思政,每一坐朝,或至日昃。」如果像電視劇裡演的,皇上天天上朝,那就累死了,清朝皇帝是十日一朝。但皇帝每天要處理政務,那是接見軍機大臣,就相當於見班幹部。老師不能天天開班會,一個星期開一回就完了,但老師可能天天要找班幹部,找個別同學談談心什麼的。清朝的時候,上朝不是在宮殿裡面,因為擱不下那麼多人,而是在乾清門,御門聽政。皇上在乾清門的洞裡坐著,大臣是在廣場上待著。零下三十度,皇上抱一個手爐,穿個貂裘,跟熊貓似的;零上三十度,華蓋罩著,有人打扇子。電視裡演的好玩,都在殿裡面上朝。清朝皇帝處理朝政都在養心殿,那個小屋能擱下幾個人?他見見軍機還行,因為軍機沒幾個人。但是康熙、雍正、乾隆這幾代英主,天天坐朝,整宿整宿不睡覺地處理朝政;觀書達旦,看書看一通宵,第二天不用休息接茬兒上朝,真來勁!
皇朝上朝的時間特別早,天還沒亮,四點多鐘就得起床,因為晚上睡得也早,八點半或九點肯定就寢了,那會兒沒電腦沒酒吧,天黑了就睡。皇帝也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四五點鐘摸著黑就起來上朝。隋文帝這一上朝直接上到日頭偏西,上一整天。
「五品以上,引坐論事。」五品以上的官,皇上就叫你來論事。清朝京官四品以上、地方官三品以上才能面君。五品的知府不行,三品的布政司、按察司才行。隋文帝那會兒是五品以上就能引之論事,可能是因為官少,不像清朝這麼多。
「宿衛之士,傳飧而食。」吃飯的時候皇上跟大家一樣吃盒飯,工作餐。一般皇帝吃飯永遠是吃獨食,不跟任何人一起進餐,避免下毒。比如說今天皇上邀請皇后共進晚餐,兩人不在一屋,皇上在乾清宮西暖閣,皇后在東暖閣,皇上吃醬肘子不錯,去給皇后送一碗去,皇后一看這個都想吐,還得謝皇上龍恩,根本不吃肉的你也得感謝皇恩浩蕩。隋文帝當時是跟大家一塊兒蹲地上吃,你想這個皇上多勤政。而且,他的皇后獨孤氏也是一代賢後,更加促使他整天忙於朝政,勵精圖治。
陳朝和隋文帝一比就下去了,極其腐敗。陳後主陳叔寶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亡國之君,「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玉樹後庭花》就是陳叔寶愛唱的,成了亡國之音。當隋軍打進陳皇宮的時候,陳叔寶投井。隋軍找不著,聽井裡有聲,隋朝將士就說,再不出來扔石頭了。裡面喊,別扔別扔,把我們拽上來!一拽怎麼這麼沉?拽上來一看仨人,除了陳叔寶,還有皇后和貴妃,抱一塊兒進去的。楊廣看上那個貴妃了,想收為己有。結果隋軍主帥韓擒虎說,陳朝滅亡不就是因為這玩意兒嗎?你還想要!卡!一刀給劈了。
楊廣的煩惱
隋滅陳之後,開始進行建設,主要表現在:
第一,興建兩都。
隋文帝營建大興城,不是今天北京南部的那個大興,而是長安。隋煬帝下令營建東都洛陽。隋唐都是兩京:西京長安,東都洛陽。
第二,廣設倉庫。
這個倉庫多到什麼程度?有一個隋朝的糧倉叫含嘉倉。考古學家在含嘉倉進行了挖掘,據不完全統計,含嘉倉有259個糧窖,其中一個糧窖裡面就發現了碳化的谷子50萬斤,那259個可想而知有多少。而且這還不全,不止一個含嘉倉,還有洛口倉、京洛倉等。修了這麼多的糧倉,可見當時隋朝的糧食儲備很生猛。
糧食儲備豐富到什麼程度呢?能供天下五六十年。隋朝38年就滅亡了,所以到唐朝建國20年,吃的糧食都是隋朝攢下來的。《文獻通考》上說:「古今稱國計之富者莫如隋。」從古至今,要說哪個朝代官府最有錢,誰也比不上隋朝,隋朝是典型的藏富於國。
第三,開通運河。
隋煬帝開通的,分成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四段。以洛陽為中心,北通涿郡,南達餘杭,是世界上最早最長的大運河。
第四,修築馳道。這個很像秦朝。
隋滅亡原因也和秦朝一樣,隋煬帝的暴政導致了隋的滅亡,也是二世而亡。
隋煬帝是個暴君,不是昏君,他幹的那些事兒並非都沒有好處。像運河,這個和秦修的長城一樣大氣磅礡,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但是相比秦始皇修長城,運河的作用要大得多,長城你花這麼多錢,搭進去這麼多條人命,卻擋不住少數民族。運河就不一樣,在20世紀初津浦鐵路通車以前,運河都是南北交通大動脈。因為中國的河都是從西向東往海裡流,南北交通就不便了,這條大運河的出現正好解決了南北溝通問題。天塹變通途,這是好事兒。但問題是這些好事不能攢一塊兒干,你受得了,老百姓受不了。寫兩本一百萬字的小說也得分幾個月,你熬夜一個星期把兩本都幹出來,腦細胞不夠用,人就over(完)了。
隋煬帝在位時,三征高句麗,營建東都,嚴刑酷法,事兒實在太多了,沒幾件辦得風光圓滿的。
隋煬帝三征的是高句麗,中國東北的一個地方政權,包括今天朝鮮北部。它桀驁不馴700多年了,頭400年都城在吉林,後300年在平壤。所以我們說高句麗是中國的政權,韓國說是它的政權……煬帝三次打高句麗,用了100多萬大軍,生還了2700人。因為高句麗對付隋軍的戰術,就跟俄羅斯對付拿破侖和希特勒似的。天氣晴朗萬里無雲的季節我不跟你打,我撤、撤、撤,一到冬天我反攻,還沒打你,你自己就凍死了。為了打高句麗,光從陸上興兵不行,還得走水路,走水路就需造戰船。工匠整天在海裡泡著折騰,腰部以下半個身子腐爛生蛆,不下去的話就斬首。
隋煬帝的暴政使生產遭到破壞,老百姓忍不了了,爆發了農民起義。
03.戰火中的「親情」
替表哥報仇
隋朝時有個叫王薄 的農民,做了一首《無向遼東浪死歌》,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別去遼東白白送死歌》,發表之後,把農民都鼓動起來造反。評書裡什麼瓦崗寨、程咬金、秦叔寶,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狼煙,都是被《別去遼東白白送死歌》鼓舞起來的。
最後在江都,就是今天的揚州,禁衛軍嘩變。隋煬帝一看時辰已到,死吧,就從身上解下絹帶遞給部將,讓部將將他勒死了。公元618年,隋朝滅亡。
隋煬帝在位14年,13年待在揚州,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在南方待的時間很長的皇帝。由於他老在揚州待著,所以有人說,他修運河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想上那玩兒去。不是,說話要負責任,還是以溝通南北為主。
隋滅之後,就是唐朝。
公元618年,唐朝的開國皇帝李淵在晉陽起兵,稱帝,即唐高祖,國號唐,都長安。李淵是隋煬帝的表弟,他們倆的母親是親姐倆,所以他們倆等於是姨表親。李淵當時是唐國公,晉陽留守。
他一開始起兵攻進關中長安後,曾立隋煬帝的孫子為皇帝,這就是隋恭帝,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由他攝政。這樣一來,李淵起兵的理由就有了,因為隋唐兩朝是表親。後來他表哥隋煬帝被殺,李淵還給表哥發喪,隆重安葬,然後按叛變罪處理了殺死隋煬帝的那些人。
玄武門之變
公元626年,李世民即位,即唐太宗。
李世民即位的過程是很慘烈的,雖然慘烈但也乾淨利落,那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玄武門之變。在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把他哥哥太子李建成、弟弟齊王李元吉全都做掉,逼著老爹退位,動作雷厲風行。然後他還篡改史書,現在的歷史書一寫到李建成、李元吉,就是倆混蛋、花花公子。倆花花公子怎麼可能取得這麼高的戰功,一琢磨就是胡說。因為史書被李世民改了,沒法看了。
而且一般來說,皇帝說的每一句話,都有史官給記錄下來。那會兒雖然沒有錄像,但是史官在朝廷上,皇上說的每一句話他都現場記錄,成為皇帝的實錄。皇帝本人應該不能看這個實錄的,明清的時候夠專制了吧,明清的皇帝都不看實錄,因為實錄就是記錄他的每一句話,尤其在朝廷上跟大臣講的話(跟妃子說的不能寫),實錄不能改。可李世民他就看,不但看還改,這句話說的不合適,你給我刪了,你不刪的話,弄死你。
不過,甭管李世民即位的手段多野蠻、殘酷、血腥,多麼令人不寒而慄,但是他在歷史上貢獻很大。
隋煬帝是唐太宗的表大爺,不但是他大爺,還是他岳父,唐太宗有一個妃子就是隋煬帝的女兒。等於說唐太宗是親眼看到他大爺兼岳父是怎麼滅亡的,這麼厲害的隋朝,中國歷史上第二次的大一統,結果是38年,二世而亡,跟秦朝有一拼。秦朝15年,隋朝從統一到滅亡也才30年。所以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訓,強調存百姓。
04.往昔榮光又重現
貞觀之治
唐太宗眼見表大爺被消滅,知道是因為遭到了百姓的拋棄。秦朝、隋朝太不拿老百姓當回事兒了,才會超快速滅亡,所以他強調要存百姓。
史籍記載,貞觀五六年的時候,「天下大稔,米鬥不過三四錢」,一斗米是十升,才三四文銅錢,那就是糧食太賤了。表示農業生產發展得很好,有的是錢。
「流散者鹹歸鄉里」,原來打仗逃離的人全回來了。
「歲斷死刑二十九人」,一年判死刑二十九個。中國古代判死刑必須得皇上本人批准,而且大臣要求情三次,表示慎殺,不能隨便殺人。一年才殺二十九個人,那證明社會治安好。
「九州道路無豺虎」,行旅自長安越海表,從長安出發到廣州,不帶糧食,當然也不用帶錢,「取給於道路焉」,你走到哪兒就吃到哪兒,因為誰家都很富裕,都熱情地招待你,糧食吃不了餵豬還不如餵你!出門也不用鎖門,外戶不閉,家家都富,我偷你幹什麼?這簡直就和共產主義差不多。
唐太宗知人善任,虛懷納諫。
知人善任是唐太宗的一大優點。他認為為政之要,唯在得人。這個人指的是人才,一般老百姓叫民,民為邦本,本固邦寧,人和民不一樣。他的這個覺悟,使得朝裡朝外冒出一大批人才。
玄武門之變
賢相有房玄齡、杜如晦。哥兒倆一個多謀一個善斷,有「房謀杜斷」之稱。名將有李靖、李。李靖就是托塔李天王,哪吒他爹。中國古代十大兵書裡面,有一個《李衛公問對》,衛國公指的就是他。他曾以三千鐵騎大破東突厥於陰山,俘東突厥頡利可汗。李,就是評書裡講的徐懋功。80歲高齡掛帥,滅高句麗,破吐谷渾,所以這兩位名將不得了。
經濟方面輕徭薄賦,勸課農桑,興修水利,戒奢從簡。
長孫皇后帶頭,衣不錦繡,裙不曳地。穿衣服不穿繡花的,也不穿錦緞的,而且當時沒有棉,穿的是麻布。為了節省布料,裙子做得超短,不能拖地。皇后這個樣,嬪妃能越得過皇后去嗎?一個比一個短吧!那文武百官能越過嬪妃去嗎?太省錢了。
文化方面則興科舉,以儒為師,大辦學校。
唐太宗在位時,政治清明、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國力增強,百姓生活得到改善,史稱「貞觀之治」。
唐太宗的「鏡子」
唐太宗最大的優點是虛懷納諫。
唐太宗的諫臣是魏征。魏征本是太子李建成的舊臣,魏征當時老跟太子說,要把秦王李世民幹掉,秦王有異志,早晚必圖之。你幹掉他,不然他會坐大,會發達。結果太子不聽,顧及手足之情,於是被弟弟秦王幹掉了。然後秦王就把魏征抓來,你看都賴你吧,你小子挑撥離間,你想怎麼死,自己挑一樣死法吧!魏征說,你要是用我的話,我能像忠於太子那樣忠於你。李世民覺得這個主意不錯,那你就給我提意見吧!
結果魏征給皇上提意見到什麼程度?廷爭面折,當廷跟皇上爭,撅皇上面子,氣得皇上一抖袖子,不玩了,散朝。那會兒君臣坐而論道,皇上在台上坐著,大臣在底下坐著,坐得很不舒服,因為屁股壓在腳後跟上,實際上跟跪著差不多。皇上不爽了轉身就走,魏征一下子站起來衝到台階上,一把拽住皇上袖子,你別走,咱們還沒說完呢!皇上說,鄉巴佬,你等著,我宰了你,你信不信,我宰了你。
魏征是農民軍出身,所以皇上罵他鄉巴佬。你聽有些評書裡講,中國古代總是推出午門斬首,午門是殺人的地方嗎?明朝在西四,清朝在菜市口,哪兒能動不動去午門斬首。除了朱元璋的明朝外,別的朝代哪兒能隨便打罵大臣,更不能隨便殺大臣了,尤其有修養的皇帝,野皇上難說。所以,唐太宗罵完鄉巴佬後也只能回到宮裡去生悶氣,一邊嘟嘟囔囔地說,這個鄉巴佬,非宰了他不可。
賢後長孫氏忙問,你跟誰生這麼大氣?皇上說,魏征,他揪著我袖子,我不宰了他行嗎?皇后把皇上扔在那兒生氣,讓女官侍候皇上。她回到寢宮,穿著上朝的大禮服,帶著嬪妃出來參駕。皇上特奇怪,怎麼了?今天祭祖啊?皇后說,我向陛下道賀。皇上說,我有什麼可賀的?皇后說,主明臣直。魏征這麼直,因為你是明君聖主。隋煬帝時誰敢這樣,別說抓袖子,抓鞋帶就早宰了,所以我為陛下道賀。再說,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皇上本來就不容易聽進不同意見。大家都拍你馬屁,不敢說真話,只有魏征這樣的人說真話,這簡直是朝廷社稷之福啊!
唐太宗一聽,還是我們家「政委」覺悟高。於是唐太宗就重用魏征了,封到二品御史中丞,專門負責監察,給皇上提意見,還跟他結成兒女親家,公主嫁給他兒子,兒子最後也升到二品。後來魏征提意見就更來勁了,一生提了200多條。皇上玩兒鳥,沒見過外國進貢的麻雀,叫鷂鷹,正玩兒呢!魏征進宮來奏事兒,皇上一看,他看見我玩鳥的話,肯定得說我玩物喪志,就塞到懷裡了。結果還是被魏征看到了,魏征就想,不能讓皇上玩物喪志啊,要對君主負責任,所以他就在這兒沒完沒了地說。皇上好不容易把他打發走了,鳥也悶死了。
等魏征病重了,皇上過府探望,拉著他的手依依不捨,你可不能死啊。但是天不假年,魏征50多歲就死了。唐太宗感慨地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子殂逝,遂亡一鏡矣。」魏先生一死,少了一面好鏡子。
窩囊廢當太子
太宗皇帝在位20多年後病死,他死之後是高宗李治繼位。這個高宗真的很高,血壓高,經常頭暈目眩,他的高血壓是讓他爸給嚇的,這個驚嚇的過程有具體的來龍去脈。
當時太宗的五兒子李佑,和太宗那個倒霉弟弟李元吉一樣被封齊王,所以也不知道是他找倒霉還是倒霉找的他。有一天(貞觀十七年)李佑就夥同一幫古惑仔造反了,反自己的爹。李世民那麼猛,哪兒能被自己的兒子反?立馬就鎮壓了。本來事兒過去了,但在審問叛逆的過程中,牽扯到了太子李承乾,順籐摸瓜,發現太子也在謀反。
李承乾是長孫皇后所生的嫡長子,兩歲的時候就被立為太子,而太宗皇帝當時才20多歲,春秋正盛。太子越長越大,心裡就著急,我都發育了,皇上還身體倍兒棒,我太子就是儲君,你老不死的話,我儲到什麼時候才能當皇上?自力更生吧,我幫你死!於是太子就在宮裡面找一幫巫師,先在那兒集體扎針,然後密謀造反。
太宗皇帝派人調查屬實後,就把李承乾廢為庶人,幽禁起來。這樣,嫡子還有濮恭王李泰和晉王李治。
按照感情,太宗應該立李泰為太子,因為這小子特別聰明,才華橫溢,是塊當皇帝的好料,而李治是個溫吞鬼,什麼事都不出挑。可是恰恰因為這個原因,最後李治被立為太子。太宗的意思是,如果李泰當太子,這小子忒有乃父之風,跟老子太像了,估計一登基為了了卻後患,會立馬殺了李承乾和李治。這種殺兄害弟的買賣在建國之初可以幹幹,太平年代干多了肯定不好。而李治繼位後,雖沒有李泰能幹,但絕不至於害死李承乾和李泰。為了社稷,太宗就把自己最喜歡的孩子李泰也幽禁了。
這樣一來,長孫皇后生的兒子就剩下晉王李治,長孫皇后38歲就病死了,當時李治才18歲,嫡子就剩他一個,剩下的都是庶出。所以皇上說該你當太子了,派人來傳旨,準備冊立他為東宮太子,免冠磕頭。李治一看,不幹不幹,誰愛干誰幹,我不幹,嚇得哭昏過去了。
李治太怕他爸爸了,老爸多狠,殺哥哥宰弟弟,滿門抄斬;逼老爹退位,把倆兒子(不管喜歡的還是不喜歡的)都幽禁起來。現在輪到他了,他害怕,所以每次看到太宗就嚇得說不出話來。太宗就更不喜歡他了,窩囊廢一個,半點兒不像我。
妻為夫之綱
李治最後就落下這麼一個病根,不能理政。不能理政就只好讓武則天掌權。武則天本是先帝的才人,14歲入宮,這個丫頭特別倔,皇上不喜歡她。太宗晚年病重,武則天侍候的時候,正好李治前來問安。既然太子前來問安,武則天就打蛇隨棍上,傍上太子了。論輩分武則天是太子的媽,論歲數比太子小四歲,想來想去還是論年齡吧,論輩分不方便勾搭,論年齡就勾搭上了。太宗皇帝駕崩後,按照中國古代的禮法,明朝以前凡是先帝駕崩,不能生育的嬪妃一律殉葬,武則天也應該勒死殉葬的。
但是皇上捨不得,就把她弄到感業寺出家,暫時避避風頭,後來接了回來。還是皇后把她接回來的,皇后要對付蕭淑妃,利用武則天來爭寵。只不過武則天一得寵,淑妃是完蛋了,皇后也完蛋了。武則天把自己親生的公主掐死,嫁禍於皇后。皇帝哪兒知道這女人能這麼「大義滅親」,當然上當,把皇后廢了,立她當了皇后。
武則天當上皇后,李治哪兒是她的對手,一下就掌權,後來就稱帝,改國號為周,滅了唐朝。就這樣,她成為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則天一共生了四個孩子,逼死了倆,後面那兩個,就是中宗李顯和睿宗李旦。過去史學家罵她牝雞司晨,母雞打鳴,就是說她女人稱帝是母雞學公雞叫,而且心狠手辣,掐死親生女兒,逼死兩個兒子。甚至,中宗李顯和睿宗李旦當了皇帝之後,也很快就被廢了,特別是中宗李顯,被廢為廬陵王,貶到江西。
李顯他們家房樑上永遠懸掛著一根繩,隨時準備上吊。只要長安一有宮使來傳旨,他第一個反應就是我媽讓我死,我上吊吧!幸虧他的王妃韋氏說,你先等會兒別著急。您先聽聽,萬一賞你,你急著上吊不是虧了啊?
有人還說武則天穢亂宮廷,生活作風也不好,但這些都是小節。她心狠手辣,有李世民狠嗎?她生活作風不好,皇上有生活作風好的嗎?武則天雖不是一夫一妻,但比洪秀全強多了。論帝王功過,關鍵還是看她在歷史上干了哪些事兒。
女皇帝武則天的統治,有利於社會的進步、國家的發展。她發展農業生產,破格用人,發展科舉制度,使社會經濟繼續發展,國力不斷上升。因此綜合看來,她應該被肯定!有人說,武則天的統治「政啟開元,治宏貞觀」。開元是唐玄宗的年號,也就是說,他認為武則天在太宗、玄宗之間是一位承上啟下的人物,她的統治有貞觀遺風。武則天死了以後,並不是以帝禮下葬,而是以皇后禮,與唐高宗合葬於乾陵。而且她本來是皇帝,「則天大聖皇帝」,則天是她的尊號,但她最後下葬還是以皇后禮下葬。她在位15年後,讓自己的兒子繼位,李唐皇室又恢復了。
武則天死後給自己立了一座無字碑,她立無字碑的原因是知道自己是一個爭議性人物,所以千秋功罪,任人評說。我不評論我自己,我把自個兒吹得很好,後人把我碑給磨了,多沒勁,讓後人去評說吧。
明君賢相很般配
武則天去世後,他的兒子中宗李顯二次即位(曾被廢)。中宗在位的時候,韋皇后和安樂公主專權亂政,臨淄王李隆基起兵誅滅韋氏一黨,然後擁立自己的父親即位,就是睿宗李旦,武則天最小的兒子。睿宗在位時,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 又作亂,想倣傚她的母親稱女皇。李隆基起兵又把他的姑姑幹掉了,充分體現了他的治國之才。
公元712年,李旦頒詔,讓位給皇太子李隆基,李隆基就是唐玄宗,又稱唐明皇。
唐玄宗即位後需要治國之才,就找來了姚崇做丞相。姚崇說別忙,我有十條建議,你要聽我的,我做;你不聽,我閃。玄宗說,你且講來。
姚崇的十條很厲害,一是廢苛法,施仁政,對百姓要好。
二是十年之內不與邊境作戰,因為之前被吐蕃打得夠戧。
三是宦官不得干政。
四是皇室宗親不能任高官。這兩條都是針對之前宦官亂政,親戚內耗亂打架亂謀反的歷史教訓提出來的。
五是親近之臣犯法,要依法治罪。某個親信寵臣犯了罪,一樣要依法幹掉,不能因為他陪你打乒乓球打得好,就妄縱他。
六是除了租、庸、調等賦稅外,其他一切額外徵收都須取消。
七是禁止建造寺觀宮殿,那玩意兒太勞民傷財。這兩條也是為百姓計。
八是對臣下以禮相待。
九是允許群臣實話實說,哪怕是批評類諫言也要容忍。
十是嚴禁外戚干政。只要這十條你都能聽,我就當丞相,要不然bye-bye。
唐玄宗說行啊,你這十條不都是丞相應該提的嗎?你這不是提前上位了嗎?來吧來吧我都答應,你明天來上班。
在姚崇的幫助下,唐玄宗開始勵精圖治。他選賢任能,改革吏治,親自考核縣令。唐朝得有多少個縣,一天考一個縣令,都得一千多天,可見皇上進賢退不肖的決心。然後,他發展生產、限制佛教、實行募兵制、大興文治。好皇帝該干的他全都干了。
有一年天下鬧蝗災。大臣跟皇上說,蒼天示警,皇上你得沐浴更衣,齋戒請罪。皇上說,蝗蟲是我的味兒招來的嗎?跟我洗不洗澡有什麼關係?到地裡看看去,打蝗蟲去。到地裡一看沒法打,太多了,結果皇上拿起一隻蝗蟲,擱嘴裡給嚼了,活的,腿還動呢!說「爾食朕百姓五穀,如食朕之肺腑」。你吃老百姓的莊稼,就跟吃我心肝肺似的,你吃我,我先吃你,卡,給嚼了。文武百官也好,黎民百姓也好,見到這一幕,感動得鼻涕都出來了。都來這個吧,高蛋白嘛!所以雖然鬧蝗災,沒有人去反抗朝廷。
唐玄宗統治前期,政治清明,國家強盛,經濟空前繁榮,史稱「開元之治」或「開元盛世」。「開元之治」比起「貞觀之治」來,經濟上更繁榮。杜甫說,「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隨便一個小城都有一萬多戶人。「公私倉廩俱豐實」,公家和私人的倉庫全豐實。看隋朝富吧?但是它是官府有錢,老百姓沒錢,藏富於國。開元之治則是藏富於民,對社會的發展來說,比藏富於國更有好處。再加上有一套完整的稅收制度,大家就齊活了。
中國古代很少有哪一朝能做到這一點,它要麼就是藏富於國,像隋朝,很快就滅亡了;要麼就藏富於民,像北宋,但是缺乏合理稅收,下面的人有錢收不上來,國家則積貧積弱。宋朝的GDP占當時世界的80%,可惜錢都在底下這些大官手裡,不在國家手裡,也完蛋。只有唐朝的時候,是公倉私廩俱豐實,老百姓也有錢,國家也有錢,國力空前強盛。
05.皇老闆那是相當精明
皇權相權大博弈
隋文帝在中央確立了三省六部制,即皇帝下設三省,中書省、尚書省和門下省。
中書省負責起草政令,門下省負責審核政令,尚書省負責執行。負責起草政令的,負責審核政令的,負責執行政令的,這個叫做三省。在尚書省之下,設立了六部:吏、戶、禮、兵、刑、工。
六部職能各不相同,吏部負責官吏的考核任免,相當於我們今天的人事部、組織部。戶部負責戶口和財稅,相當於民政部跟財政部加上國家稅務總局,類似於這種機構。這六部裡邊最肥的就是戶部,和珅那麼能貪污,就是因為他做了20多年的戶部尚書。
六部尚書理論上講是吏部尚書最大,因為他管官嘛!但是實際上在清朝的時候,按照六部尚書晉陞的順序,最後做到戶部尚書才是最牛的,戶部要調任吏部,則有點兒降官的感覺。
禮部管禮儀和教育,甚至還承擔一部分外交的職能。兵部管軍政,包括武將的考核任免,軍政就是軍隊的招募、訓練之類的,但不能指揮作戰。刑部管刑法,司法刑獄。工部管建設。這就是三省六部制,由隋文帝開創,唐朝的時候完善。比如說,戶部原來叫民部,為了避李世民的諱改叫戶部。
三省的分工,使相權一分為三,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世界歷史上也有三權分立,但人家那個三權分立分的是皇權,總統的權,最高統治者的權,咱們這個分權則是分相權,一者為了削弱獨裁,一者為了加強獨裁。因為相權對皇權的威脅太大了,秦漢時期的丞相,權力非常大,有封駁諫爭之權。什麼叫封駁諫爭呢?皇帝的聖旨、草擬的政令,需要丞相批准,如果丞相覺得不妥,就不批准,封起來,駁回去,把自己的意見寫在後面,照我這個改,這和報社編輯審稿似的,有權修改或槍斃稿子。皇帝跟丞相兩個人春遊,在外面碰上了,都要下車互相行禮,尤其是拜相的時候,宰相行禮,皇上還禮。宰相每次行完禮,皇上都要還禮。當時是君臣共治天下。
建立漢朝,誰的功勞最大?蕭何的功勞最大。劉邦是一個痞子,無賴出身,出道的時候什麼也不會。也不知道這幫人幹嗎保著他,他自己說,我這個人什麼都不會,統軍百萬,攻必克,戰必取,不如韓信;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不如張良;安撫百姓,運送糧餉,不如蕭何。但是這三人都聽我的,所以我得天下。但是,沒有蕭何,張良、韓信管什麼用?打仗就是打錢,蕭何安撫百姓,安撫後方,又給前線送糧食,把整個國家大局把握得井井有條,他的功勞是最大的。
所以蕭何拜相,皇帝賜他三項特權:見君不趨,稱臣不名,劍履上殿。
見君不趨:以前皇上擱那兒坐著,你進殿來得小跑過去才算對皇上顯示出敬重。但蕭何可以大搖大擺,爺來了。
稱臣不名:在中國古代,你叫人家的名,跟罵人一樣,只能叫他的字。你看咱們這些電視劇裡,叫譚嗣同為嗣同兄。這樣嗣同兄非抽你不可。你這麼叫,你挖人祖墳不是?《走向共和》裡李鴻章那麼大歲數,見了梁啟超,也是「卓如啊」而不是「啟超啊」。馬超給蜀國皇帝上書,孟德殺我全家百餘口。他殺了你一百多口,你還得叫他孟德,要不然證明你這個人沒文化。公瑾如何如何,孔明如何如何,你不能說諸葛亮怎麼著、周瑜怎麼著,那不行。名是自稱,別人不能叫,只有皇帝是可以叫你名的,並且參見皇帝也必須自報其名。而蕭何見駕可以不報名,只要說臣見駕就完了,不用說臣蕭何見駕。這也是特權之一。
劍履上殿:可以穿著鞋,帶著寶劍上殿。因為那會兒都席地而坐,進門都應該脫鞋的。
以後只要丞相一牛,皇上都賜這三個特權,所以丞相的權力很大。
丞相的屬官叫十三曹,相當於國務院辦公廳,是國家的正式機構,主官秩千石,國家給發工資的,跟縣令是同級的。
皇帝的屬官是尚書檯。尚書,顧名思義可能就是原來給皇上管文書檔案的,相當於皇上的秘書。尚書檯主官秩六百石,比十三曹少四百石。等於皇帝的屬官比宰相的屬官級別還低,不但低,還不是國家給發工資,是皇上自己掏腰包,你要不掏,你就甭雇他。
一個是國務院辦公廳,一個是總統私人助理,你這個身份跟人家沒法比。如此看來,還是表明相權之大。
那皇上怎麼削弱相權呢?就是有什麼事兒,我都跟這些尚書商量,尚書檯設立尚書,門下省設立侍中。這些人品級雖然低,但整天跟皇上泡在一起,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到了東漢,丞相基本上就成了一個虛銜兒了,真正掌實權的人,必然要加這麼個銜兒——大將軍錄尚書事,大將軍掌握武將,錄尚書事管文官,基本上都這樣。
但是,這個大將軍錄尚書事還是一個人。它雖然不叫丞相了,實力卻相當於一個丞相,對皇權還是構成了威脅。那時候君臣共治天下,丞相跟皇帝,誰的權力更大,完全靠兩個人的個性。要是秦皇漢武時期,肯定是皇權大,你要趕上那個皇上窩窩囊囊,又愛玩兒什麼的,不理朝政,那就大權旁落。所以在隋朝以前,權臣篡位的事兒,史不絕書,多有記載。往往做了丞相就有機會篡位,曹操做了丞相,基本上等於篡位了,他兒子幫他完成了這個舉動。接著曹魏幾十年之後,被丞相司馬氏篡了。尤其在魏晉南北朝亂世的時候,你要是做了丞相還不篡位的話,老百姓都替你著急。
隋文帝楊堅也是做了丞相後,篡了北周的位,所以他一當皇帝,就怕這種事兒發生在子孫身上。為了大隋江山千秋萬代,怎麼辦呢?削弱相權。
名義上把相權削弱,說是一分為三,實際上不止。三省的正副長官都是丞相,都入政事堂。而只要可以入政事堂議事的官,實際上就相當於丞相。三省的正副長官大致是這些:中書、尚書兩省的長官叫令,副長官叫僕射。中書令、尚書令、中書左僕射、中書右僕射、尚書左僕射、尚書右僕射。門下省的長官叫侍中,副長官叫侍郎。六部的長官叫尚書,副長官也叫侍郎,分左右,兵部左侍郎、兵部右侍郎。這樣一來,三三得九,一人之權瓜分為九。當然,並不是每個皇帝在位的時候都設立得那麼全,比如李世民做秦王的時候,當過尚書令,所以等李世民繼位之後,唐代就不再設立尚書令了,因為當年太宗皇帝做過這個職務,你們誰還配做這個?就此取消。
宰相成了臨時工
無論如何,宰相一般也得有四五個、六七個。到了高宗、武則天之後,皇帝設立了一個職務,叫同中書門下三品。這個職務是臨時性的,不管你現在是幾品官,只要給你加上這個銜兒,你就相當於宰相。皇上若要提拔你,給你加這個銜,入政事堂議事,你就相當於宰相了。如此說來,宰相就由固定的變成了臨時的。它的好處是,正式任命的宰相如果要罷免,是有一套嚴格程序的,現在這個是臨時宰相,這個臨時工皇上能說撤就撤。
比如說,國家公務員的晉陞應該是逐級的:科長、副處長、正處長、副局長、正局長、副部長、正部長,應該這樣有序晉陞。但是後來你別晉陞了,我給你加一個銜兒就完了。假如你現在是處長,我給你加一個同中書門下三品,你就一下子相當於副總理了。優點就是哪天我看不上你,我把這個銜兒一摘,你就又回去接著當你的處長去,特方便。所以之後,既然設立了同中書門下三品,三省的長官就變成了虛銜,甚至設而不授。
中書令該退休的時候,本來要任命一個新的,現在就不任命了,空著不設。即使設了,也都是給那些還有兩年就快死的老臣,讓他榮譽一下。一把年紀了也不入政事堂議事,也議不了事,連自己姓什麼都忘了,老到那個份兒上的,給你個太師中書令,也是位高權不重。
真正掌權的,是同中書門下三品這幫臨時替換,來去全由皇帝秉斷的人。中國古代的官員一、二品穿紫袍。《紅樓夢》裡說:「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三、四、五品是紅袍,六、七品官是藍袍,也就是青袍(「江州司馬青衫濕」),八、九品的官就是綠袍了。中國有一個成語,形容一家全是當大官的。就說他們家滿門朱紫,除了紅的就是紫的。現在所說的紅得發紫,意思也大致相同。
這樣的話,充當臨時丞相的如果是小官,穿青衫的,給你加個同中書門下三品的銜,你只要換個顏色的官服穿就是了,從青衫變成紫紅的。等什麼時候皇上不待見你了,這個銜兒一摘,你還回去穿你處長的官服去,紅袍的還是紫袍的給脫下來,換青的上去。
說了這麼多,就是為了說明隋唐時期皇帝想出來的削弱相權的辦法。它不但將相權一分為三,更關鍵的是後來把丞相之職演變成了臨時工,成了皇上的打工仔。中國古代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宰相由一個變成一窩,由獨相發展到群相。
天下英雄盡白頭
孔子提倡素質教育,現在我們也提倡素質教育,中間這上千年的應試教育是怎麼來的,就是從隋唐開始的。
當時隨著士族門閥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興起,魏晉以來注重門第的九品中正制無法繼續。再靠士族地主壟斷官職,已經不行了。所以隋文帝開始想別的招兒,廢九品中正,開科舉士。隋煬帝始建進士科,科舉制 形成,從隋煬帝開始,整整1300年,一直到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才廢止科舉考試。科舉制雖然廢止,但這一千多年的卷子已經把中國知識分子考習慣了,所以現在的學生做卷子做得腦袋大是因為隋朝的時候被擺了一道。
雖然說紙上得來終覺淺,但當時這個制度還是十分客觀有效的。
唐朝貞觀時,以進士、明經兩科為主。武則天創武舉,不光文的可以科舉了,武的也可以。另外還開創了殿試,就是皇上親自考你。明清兩朝,殿試都是在紫禁城的保和殿,像康熙、雍正、乾隆這三代聖主,基本上都是皇帝自己出題、自己監考。
開元年間則是高官主持考試。電視劇《宰相劉羅鍋》一演就老是和珅去主持考試,和珅相當於宰相。這樣一來,科舉制經過隋文帝、隋煬帝、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幾代皇帝,就逐漸形成了。
科舉制形成的作用有這麼幾點:
第一,衝破世家大族壟斷仕途,以前是王、謝、袁、蕭這幫傢伙壟斷仕途。現在不行了,科舉抑制門閥,擴大了官吏的來源,實際上也起到了緩和階級矛盾的作用。因為庶族地主能夠通過科舉做官了,不再嫉妒高門大閥裡那些一生下來就能當官的窩囊廢,以後純靠本事吃飯。
第二,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它把讀書、考試跟做官聯繫了起來。原來那種目不識丁的人,再做官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當然唐朝選拔官員實際上還是以士族子弟為主,並不以科舉制為主,而且即使科舉制也有身份限制,農民就不行。到了宋朝才開始英雄不問出處,誰都可以參加,挖完煤去考一考,考上了照樣飛黃騰達。
另外,在唐朝科舉考試不是你想考,一考就能考上的,它非常難。當時分進士、明經兩科。明經科就是填空,子曰什麼時習之,你填一個「學而」就完了。雖然明經好考,但是考上之後也做不了大官。
進士科就特別不好考。詩詞曲賦,時務策,國家大政方針,該不該開奧運?你得寫一篇論文。唐朝人講話:「五十少進士,三十老明經。」30歲考中明經屬於老明經,因為那玩意兒簡單,50歲考中了進士卻屬於年輕的進士,因為那個難。唐朝人平均壽命是29歲,要50歲考中了進士,那是什麼概念?得跟人拼壽命吧。等你把別人都拚死了,你活得最長,叼著人參做完卷子考上之後,回顧起來等於是一輩子都在考試。文人一輩子全都去考試了,還有工夫琢磨怎麼造反嗎?讀書人不琢磨造反,剩一幫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的文盲,就更別反了!
唐太宗最愛幹的事兒就是巡查考場。科舉考試不像現在高考似的,年年都考,考進士是三年一考。唐太宗每次去看考場,一看大家興高采烈地來了,然後垂頭喪氣地回去;三年後又興高采烈來了,然後又垂頭喪氣地回去;三年後再來一次。眼瞅著這幫人黑頭髮給考成了白頭髮。唐太宗身心十分愉悅地說:「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你們都上當了,掉我的圈套裡了。唐朝人寫詩:「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你讓他考試,讓他考不上,給他一個希望,他又考不上,這個哥們兒整天幹這個,把頭髮都干白了。
畢竟像洪秀全這樣幹了幾次沒幹上就造反的人特別少,因此有人說科舉考試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牢籠志士。特別是到了後來,宋朝農民都可以參加考試的時候,階級矛盾就進一步緩和了。農民百姓想當官的話,不用去造反去搶了,只要六經勤向窗前讀,幹這個就可以了。所以中國的古代傳統社會,為什麼頑固,為什麼那麼長時間不可動搖?就是因為統治階級的力量太強大了。
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的時候,中國的科舉制被介紹到了歐洲,形成了今天歐洲的近代文官制度。再後來又傳回到中國,叫國家公務員考試,實際上就是科舉制。比如我是學歷史的,如果我們黨競選贏了,我就能夠擔任國防部長。一個學歷史的怎麼能擔任國防部長呢,你懂得業務嗎?我不需要懂業務,副部長懂就行,因為副部長是考上來的。考試考得最高就考到副部級,正部就是政治家了,副部往下是官僚,它是職業的。
政治家不專業沒關係,國防部長是拿大政策的,底下一幫考上來的專業參謀給拿大政策的提意見就行了。而且國防部長的主要任務是到國會要錢,要經費,不真指望著他去打仗,所以誰都可以幹這個。日本的內閣更迭多快,首相一年完蛋,一完蛋部長就全換。這種大換血,國家怎麼沒事兒?因為副部一級穩定,換再多不專業的部長都沒有關係。所以近代文官都是由科舉制考上來的,因而政局特別穩固。
06.紅紅火火好日子
有地,你就給我繳稅
隋朝一開始沿用了北魏的租調製,規定民年五十,免役收庸。以庸代役的制度開始部分推行,但是這個有年齡限制,50歲以後才可以納絹代役,不到50歲的話,該服徭役的你還得去。
唐朝以輕徭薄賦的思想改革賦役制度,實行租庸調製。穀物叫租,絹和布叫調,在服徭役的期限內如果想不去服役的,用納絹或布代役叫庸。唐朝的庸不再有50歲的年齡限制,甭管多大的人,只要不想去服徭役,都可以納絹代役。本來,在農忙季節如果大規模征發徭役,就沒有人種地,會誤了農時,現在不願意去的人可以納絹代役,留著勞動力去種地,多有好處。
租庸調有一個前提,我給你交租、交庸、交調,但是你得給我土地。你不給我地我拿什麼交租子,布帛是地裡種出來的嘛,得種麻才能紡麻布,種桑樹才能有絹子。但是中國古代的土地是私有的,歸地主所有,那麼國家要給百姓分配土地,這個待分配的土地是從哪兒來的?顯然不能把地主的地給沒收了再去分。途徑只有兩個,一個是新開墾的,再一個就是大規模戰亂、人口大量死亡後所形成的無主荒地。不過,隨著國家承平日久,人口增加,無主的荒地幾乎沒有了,新開的地也夠戧,能開的差不多都開完了,那要去哪裡拿土地來分給百姓呢?
這時候,政府有了新的應對措施。它規定,每個成年男子20畝永業田、80畝口分田。20畝永業田可傳之子孫,80畝口分田死後得歸還給國家,然後國家好拿去再分配。想得是挺好的,問題是到了天寶年間,土地買賣和兼併之風盛行。
土地本是私有的,這些大地主大官僚佔有大量土地之後,還兼併農民的土地,沒等農民死,他這一百畝地就沒了,被兼併了。這一被兼併,國家就找不著口分田再往下分了,新出生的人就沒地了。沒地了,我的租庸調就交不了了,農民就只能逃亡,逃亡後,政府的租庸調就收不上來,國家就沒錢了。整個連鎖反應就是,政府直接分配的土地減少,均田制無法推行,租庸調製也無法維持,直接影響到了國家的財政收入。
為了解決財政困難,國家就得想招兒,不能再按照租庸調這種方法來收。公元780年,唐玄宗的曾孫唐德宗接受大臣楊炎的建議,實行兩稅法。每戶按資產交納戶稅,按田畝交納地稅,一年分夏秋兩次徵收,兩稅指的就是戶稅跟地稅。另外,還有一個意思就是一年收兩回。
兩稅法改變了自戰國以來,以人丁為主的徵稅標準。以資產為宗,不以丁身為本,表明朝廷對農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鬆。原來的租庸調製,收稅標準是以人丁計算,每個成年男子授田一百畝,每年為國家交比如150斤糧食、兩丈四尺絹布。有你這個人,就有國家的150斤糧和兩丈四尺絹布。這意思就是,哪怕當年國家分給你的地已經被兼併了,地都沒了,但是只要你人在,照樣得交。那你唯一的選擇只能是逃亡。
那麼被兼併的地到哪裡去了?到我這兒了,因為我勤勞致富。我們家八個兒子,你們家就兩個丫頭,所以你們幹活幹不過我們家,最後我們家發了財了,把你家的地兼併過來了。但我怎麼交稅?我還是按照我的人頭走,就算我現在有四千多畝地,我還是按照兩丈四尺絹布、150斤糧這麼交,因為我就一個人,你也是一個人,我交的和你一樣。
所以兩稅法以前是按人丁為主徵稅,而現在則按照土地財產為主,你有地的你多交,你沒地的就少交,甚至不交。沒有土地的商人,交總資產的1/30。這就表明國家對農民的人身控制放鬆了,原來租庸調製下不允許人口流動,你這一百畝地在海澱,你人跑朝陽去,我跟誰要稅去,你的地在海澱,人必須在海澱,地在人在。現在無所謂了,你愛上哪兒上哪兒,因為誰佔了這一百畝地,我就跟誰徵稅,你可以隨便流動。如此一來,你在這兒沒有地,可以上有荒地的地方開發,在海澱的地被兼併了,你可以去昌平、平谷,這就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對生產發展是有利的,兩稅法實行的好處就在這裡。
兩稅法一實行,國家不再管這個地在誰手裡了,這也就意味著土地兼併不受限制了,麻煩也開始出現。從唐朝以後,田制不立,願意兼併就兼併,農民沒有土地就只能去租種地主的土地,一租種地主的土地,地主就把稅賦轉嫁到農民身上了。比如,我是一個血汗工廠的廠主,是生產聖誕樹的,全世界的聖誕樹都是我們生產的,我廠裡的工人每個月的工資是700塊,每天要勞動11個小時,每個月可以歇3天,你看我夠仁慈的吧!現在國家提高了我的企業所得稅,那我怎麼辦呢?我只能讓你們每天工作12個小時,1個月歇1天,工資600塊,3個月不發。實際上我為國家交所得稅,為希望工程捐款(我是一個多麼有愛心的企業家啊),都是你們出的這個錢。我該坐遊艇坐遊艇,該環遊世界就環遊世界。其他所有負擔都是你們掏的錢,可想而知,這樣一來,國家雖然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但地主又給農民加上去了,客觀上還是加重了農民的負擔。
經濟大繁榮
隋唐時期,國家統一強盛,交通發達,陸上、海上絲綢之路暢通,前期的統治者輕徭薄賦,勸課農桑,讓國內各民族交往密切,政府對外開放。這些原因促使隋唐兩代成為中國古代經濟空前繁榮的時期。
農業的發展表現在:第一,江南地區的土地資源進一步開發。魏晉南北朝的時候,南方經濟跟北方的差距縮小,安史之亂以後,經濟重心開始南移。但是也有壞處,圍湖造田和向山要田,對自然生態平衡有影響,所以中國的生態問題出現得很早。第二,農田灌溉和農具的改進。出現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車,另外還有用於耕作的曲轅犁。第三是農產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比如說茶葉,魏晉南北朝的時候貴族才飲茶,到唐朝,百姓也開始飲茶了。有的電視劇裡,漢朝就讓老百姓一進門給你捧出茶來,甚至春秋戰國就捧出茶來喝,很好玩,那會兒是沒有的。那會兒應該一進門喝酒,不應該喝茶,唐朝才開始大規模飲茶。
手工業發達,具體表現在中國能造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有的書記載說通過波斯灣時必須換小船,這就有點兒扯了。這船主要是在洪州造,洪州是江西南昌,不靠海,在江裡湖裡造出來後再拖進海裡,這個船能有多大?我記得,美國航空母艦都能進波斯灣,如果那時中國造的船進波斯灣就要卡住,那得多大,你以為波斯灣是北海公園哪?
唐三彩 為後代的彩瓷開闢了道路。唐三彩其實是冥器,給死人陪葬的,大量燒製,不計其數,所以不值錢。我如果是唐朝貴族,我生前住的莊園,我騎的馬,我用的桌椅板凳,侍候我的丫頭,都給燒製成唐三彩,埋到墳裡去接著侍候我。所以這個玩意兒在唐朝大量使用,太多了。唐三彩不像青瓷中的秘色瓷,全國就那麼幾件,你得一件,子孫萬代吃不窮喝不窮。秘色瓷只有到了陝西扶風縣法門寺的博物館親眼看到,才能明白它有多美,當然現在早失傳了,做不出來。原來認為唐朝根本就沒有,後來從扶風縣法門寺地宮挖掘出來了,才看出來是有的。
唐三彩這種冥器,到了宋朝覺得它浪費,改扎紙人紙馬。民國的時候,農民要刨地刨出這個來,就摔了。歷史劇《孝莊皇后》裡多鐸戴著一隻大耳環,一看就要吐。你見到過清朝王爺戴耳環的嗎?你以為是歌星啊?他還說我這一路到中原來,得了不少寶貝,拿出來一看全是唐三彩。開玩笑,誰把紙人紙馬擺家裡,應該給你爺爺燒的,你覺得特漂亮弄家擺著,你爸不抽死你才怪。
咱們現在無神論了,無所謂,家裡才擺這個。反正我們家不擺,誰給我唐三彩我堅決不要,兵馬俑擺它幹嗎?電視劇裡還讓太后寢宮裡掛一幅柳永的《雨霖鈴》,妓院裡才掛柳永的詞呢!到故宮裡看一眼,慈寧宮裡應該掛列祖列宗的聖訓,弄一個《雨霖鈴》掛著,整天讓太后「寒蟬淒切」,太后還守得住嗎?
當然,唐三彩也有它的好處,因為它相當於唐朝的歷史照片。它都是真的,照著生前的樣兒做完了埋在裡面,挖出來一看就知道,原來唐朝的房子是這樣的,原來唐朝的人都長這樣,胖乎乎的,跟壁畫的作用一樣。
唐朝絲織品有波斯的風格,波斯就是今天的伊朗。
中國現在特別常見的作為吉祥物的動物有兩種,一種是大象,一種是獅子。衙門口立著的獅子,皇帝寶座兩邊是象徵太平有象的大象,這兩種動物全是從波斯進口的。中國最古老的動物形象,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東方青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青龍白虎大家都知道,朱雀就是三足烏 ,玄武就是一條蛇纏在龜上,也叫龍龜。最早中國出現的動物形象是這四種,沒有獅子和大象。後來有一段時間倒是有,那是在「文革」以前,之後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插隊,把大象都插緬甸去了;原來中國境內也有東北虎,現在都跑俄羅斯去了。
神鳥三足烏
銀行現雛形
隋的錢幣,鑄的仍然是五銖錢。秦朝的錢叫半兩 ,漢朝叫五銖 ,一直沿用到隋。學歷史有一個特別重要的途徑是以詩證史,因為古詩裡面有大量的詠史詩。
劉禹錫的《蜀先主廟》中說:「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勢分三足鼎,業復五銖錢。得相能開國,生兒不像賢。淒涼蜀故伎,來舞魏宮前。」光復漢室天下(當然是偏安一隅),歸功於諸葛亮,劉禪阿斗是一個笨蛋,所以造成蜀國的滅亡。其中他說的那個「業復五銖錢」,就是漢朝的錢。
唐高祖時流通的開元通寶錢,到現在幾毛錢就能買一個,以後歷代的貨幣都以它為範式。開元通寶的「開元」意思可能是國家剛剛建立,開闢新紀元,它不是年號,否則的話開元通寶就成了唐玄宗的錢了。以年號鑄錢是從北宋開始的,北宋以前有唐一代,鑄的錢都叫開元通寶。
唐朝城市裡有固定的交易場所,叫市。市中有邸店和櫃坊,設有官員管理。
邸店,兼營旅店貨棧、交易場所。電視劇《大馬幫》裡,他們到哪兒都能住的就是邸店。這個地方還可以存他帶來的貨——煙葉子,在現場進行交易。
櫃坊是我國最早的銀行雛形,比歐洲早幾百年。銀行的出現證明了商品經濟發達,貨幣需求量大。金屬貨幣過於沉重,攜帶不便,才有了銀行。
電視劇《碧血劍》裡面,一個小姑娘背著兩千兩黃金,從岸上嗖一下就跳到河裡的一隻小船上,那是不合理的。第一,她背得動嗎?古時是十六兩一斤(所以有半斤八兩之說),那麼兩千兩就是一百多斤,一百多斤背著還跳那麼遠,開玩笑,奧運會要是在那時候辦,金牌就沒有懸念了。她武功高強我不懷疑,即使她背得動,但她背了一百多斤的錢從岸上嗖一下跳到河裡的船上,那船就跟被大口徑榴彈炮命中了一樣,不沉有鬼啊!明顯違反物理定律。
另外,電視劇裡還有很多從袖子裡摸出一錠銀子的人,說這是50兩銀子。第一,50兩的大元寶只可能是官府的官銀,百姓一般不帶這樣給的,他沒有渠道,弄不到。再者,50兩銀子是三斤多,你擱什麼袖子裡,走路不打晃都會抽到自己的大腿,沒走幾步就把袖子扯壞了,除非袖子是用防彈背心材料做的。當時真正掏得出來的銀子應該全是碎銀子,十兩以上就要給銀票了,哪兒見過給那麼大錠真銀子的。《鹿鼎記》裡韋小寶動不動就拿幾千兩銀票來送給敵人,用來解圍。要是他身上的幾十萬兩銀票都換成銀子,他得身體倍兒棒。如果這五六千斤他能扛得動,天地會總舵主就改他當了。
所以那時候大筆買賣全是用銀票,銀票的意思就是我把錢存在一個地方,那地方給我開個證明,跟存款單似的,我拿這個證明到下一個地方把它取出來。發展到北宋,就出現了紙幣,我也甭去取它了,我直接給你紙幣就完了。隨著經濟發展,到現在紙幣的需求量太大了,攜帶不便,動輒成千上萬,而且容易弄髒弄破,傳染細菌,於是開始刷卡。中國還沒有大量普及,有些小店買東西的時候先得問能不能刷卡,要在美國的話,買東西之前得先問人家你收現金嗎?因為他們一般都用信用卡和旅行支票,很少有地方收現金的,所以歐元、美元,尤其日元,取出來都是嶄新的,這就證明它很少流通。中國人民幣的紙幣太舊,就是流通量太大了,淨是拿膠水粘的、膠帶粘著的、缺一個角的。
要做生意規矩多
現在你做買賣,想幹到幾點就干到幾點,24小時沒人管,那會兒不行。官府不允許,有限定,一些繁華的大城市裡才有夜市,農村只有草市。
還有一個特點是胡商遍佈。那會兒中國是很開放的,沒人抵制這貨那貨,沒人抵制外商,外商來華的特別多,胡商就是外商,也有西域少數民族的,主要是阿拉伯人、波斯人。
隋唐兩朝長安、洛陽是全國最大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商業大都會。長安城內有坊有市,坊市分開。坊是住宅區,相當於我們的居民小區,有圍牆,有門;市是商業區,做買賣只能在市裡。
市有東市、西市,你只能在這兩個地方做買賣,這跟今天的情況一比,又證明了當時的商品經濟不夠發達。今天如果北京就兩個地方能做買賣,一個西單、一個東單,你們家如果在懷柔,想吃餃子買壺醋,打車去西單吧!打車錢都夠你吃牛排了。
難道古時候的人吃餃子不吃醋嗎?他也吃,自己釀的。那會兒什麼都可以自己做,比如像我小時候,家裡自己擀麵條,自己做包子,自己蒸饅頭,自己做花卷,這些玩意兒現在在超市都能買著。這就說明今天的商品經濟比我小時候發達,更別說比隋唐時候了。那時候的市場是一擊鼓,大家就開始來做買賣,一打鑼,就得散。一般太陽一下山就開始打鑼,然後就開始打靜街鼓,靜街鼓800響,鼓聲一響,趕緊往家跑。鼓聲一停,你還在大街上,鞭子抽。冬天太陽走得早,四點多鐘就下山了,那四點多你就回家悶著去吧!古代都是這樣,一到晚上就靜街了,怕你聚眾謀反,不在家的、上街的人都得有腰牌,比如官員才可以上街。在唐朝,晚上上街也沒事兒干,因為所有商店都關門了。
長江流域的商業都市,以揚州、成都為兩個中心。揚一益二,揚州第一,益州第二,益州就是指成都。
在唐朝,揚州就跟咱們今天的香港地位相似。所以你看唐朝人寫唐詩寫到揚州的地方太多了,比比皆是。李白的「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另外還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人生只合揚州老」、「寧求死看揚州月,不願生歸駕九龍」。什麼都是揚州的最好,月亮也是揚州的圓。那個地方經濟之所以如此發達開放,是因為它不像長安、洛陽,有條條框框那麼多限制。
繁華看揚州
07.條條大路通大唐
收編東突厥
唐朝的疆域三面都靠著水域,東到大海,西到鹹海,南到南海,東北到外興安嶺、庫頁島,極盛的時候是1600萬平方公里,可惜只維持了三年。鹹海雖叫海,實際上是一個湖,在今天的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之間;外興安嶺,今天叫斯塔諾夫山脈,在俄羅斯境內;庫頁島今天叫薩哈林島,也在俄羅斯境內。隋唐時期,中央王朝的統治者,尤其是唐朝前期的統治者,比如唐太宗,比較重視民族關係,實行了開明的民族政策,交通的發達也使得中原邊疆往來密切。北方有突厥和回紇,西南有吐蕃、南詔先後建立政權,他們開發了祖國的邊疆。
突厥興起於阿爾泰山,它可能是匈奴的後裔或者別種。阿爾泰山是今天蒙古國跟新疆交界的地方,它又叫金山,產黃金,所以蒙古人一誇你,就說你純潔得跟阿爾泰山的金子似的。現在估計也沒了,都是沙土了。6世紀中期,生活在阿爾泰山的人建立了突厥汗國。到隋朝初年,分為東突厥、西突厥,其中東突厥特別強大。
貞觀初期,唐太宗大敗東突厥。唐朝名將李靖以三千鐵騎,大破突厥於陰山。頡利可汗正喝酒呢,李靖神兵天降,俘虜頡利可汗,東突厥滅亡。
東突厥降眾有好幾十萬人,這要怎麼處理?魏征上奏皇帝,突厥狼種,這幫人是狼的後代,因為他們的國旗就是一個大狼頭,不可以仁義教,不可以刑法威。這幫人軟硬不吃,所以建議殺盡其酋首,分散其子民於大江南北。另一個大臣給唐太宗建議,把他們移到內地來,好監視他們,弄到山東。就像唐朝滅了高句麗,滅了百濟,都把人遷到中原內地來了一樣。
但是要把他們移到內地來,就產生了一個問題,他們的故地怎麼辦?把突厥人從陰山移過來,陰山那地方怎麼辦?派漢族人去駐守,誰都不願意。如果放棄不要,被別的遊牧民族佔領的話,如何保證佔領該地的遊牧民族一定跟唐朝是友好的?所以又有大臣給他出主意,「全其部落,順其土俗,以實空虛之地,使為中國捍蔽」。這叫興滅繼絕。眼看這個國家已經快滅亡要絕種了,你興滅繼絕是最積德的,在中國古代是最高尚的事兒。唐太宗採納了他的建議,突厥的可汗、貴族還都是在長安居住,但讓當地人任都督,管轄當地自己的部落。我打敗了你,我還讓你當官,我還讓你管轄,就跟諸葛亮七擒孟獲一樣,以夷制夷。
唐太宗不改變原有部落組織風俗,設都督府管轄,所以這些人對朝廷感恩戴德,尊唐太宗為天可汗。可汗是北方各族對君長的尊稱。唐太宗自己講:「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我對他們一視同仁,他們才把我當做父母。
李唐王朝大有胡人氣,皇帝都有鮮卑語的名字,其實唐太宗本就是鮮卑人和漢人的混血。唐太宗說過這麼一段話:「漢武窮兵三十餘年,疲弊中國,所就無幾,豈如今日綏之以德,使窮發之地盡為編戶乎?」漢武窮兵三十餘年,長城萬里盡烽煙,結果也沒拿到什麼好處,還不如像我一樣,以德服人,把落後的少數民族地區收編,全都作為國家的編戶,入了版圖,我比漢武帝還厲害吧!其實唐太宗這話有點兒大了,你不是先把他打敗了才收編的嗎?如果不把他打敗了,不先以武服人,後面哪兒能那麼容易以德服人?沒有武力光有德,誰理你呢,那幫人都是缺德人,不打服了不行。先以力,後以德,才能將他們徹底征服。
東突厥處羅部的可汗阿史那杜爾,為叔父所迫,率部投奔唐太宗,配以南陽公主,授大將軍,歷侍太宗、高宗兩朝,一生戰功卓著,堪與李靖等名將比肩。他橫掃西域,殺得那些突厥同族哭天喊地;滅大小國24個,為唐朝安西、北庭兩大都護府的創立者。太宗每天晚上讓阿史那杜爾佩刀執槊站在寢宮門口,給自己站崗,他不在那兒站崗,唐太宗睡不著。阿史那杜爾拿著長矛,挎著刀戈站著,如果他心中想起國仇家恨,進去一下子,唐太宗就完了。皇上躺在那兒,一會兒一聽,呼嚕聲響起來了,不是考驗你呢!真睡著了。對他這麼信任,阿史那杜爾對皇上能不感恩戴德嗎?所以,阿史那杜爾為唐朝出生入死,死後陪葬昭陵,也跟皇上埋在一塊兒了。
唐王朝,開闊、宏博、多彩,各個民族、各個國家的人,都有在唐朝當官的。突厥人、契丹人、回紇人、朝鮮人、日本人、伊朗人、阿拉伯人,都能在唐朝當官。所以唐太宗一去世,北方各族君長如喪父母。戳瞎自個兒眼的,拿刀割自個兒臉的,腦袋上點香的,自殺殉葬的什麼樣的都有,無法形容自己心中有多悲痛。由此可見,唐太宗處理民族關係非常開明。
打敗西突厥
東突厥滅了以後,還有西突厥,當時在新疆地區,控制著天山以南各國,影響絲綢之路的暢通。唐太宗先征服高昌,置安西都護府。到公元657年,唐高宗派蘇定方等征討西域。蘇定方是個猛人,之前曾經和李靖一起滅了東突厥,現在又俘獲賀魯,滅了西突厥。
那個時候朝廷對西域特別重視,因為絲綢之路是中國對外交往的唯一通道。東南都是海,北邊是蒙古大沙漠、大戈壁,你翻過去幹嗎?西南青藏高原你翻得過去嗎?陸上只能從西域那疙瘩走。
朝廷在西邊設立的管轄機構一般叫都護府,這個就是維護絲綢之路的,用漢族官員擔任都護。東邊設立的管轄機構一般叫都督府,任用當地民族的人擔任都督,實際上是一種懷柔羈縻之策。武則天時置北庭都護府,與安西都護府分治天山南北。
都護府是有品級的,朝廷正式命官。「胡天八月即飛雪……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侯騎,都護在燕然。」都寫都護,表示那個地方受都護府管轄。北庭都護府,顧名思義,肯定是管天山北邊了。安西都護府管南邊,主要是今天的新疆地區。安西都護府下轄四鎮:疏勒、龜茲、于闐、碎葉。李白就出生在碎葉鎮,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所以要按出生地定國籍,李白是吉爾吉斯斯坦公民,三歲才回到中原內地。但是吉爾吉斯斯坦好像沒人知道李白,也不以這個為驕傲,不然可以申請一下,說李白是他們國家傑出的公民。
突厥人被打敗了之後,就往西遷了,其中的一支遷到了今天的安納托利亞高原,皈依了伊斯蘭教。在首領奧斯曼率領下建立了國家,就是奧斯曼突厥帝國,又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土耳其和突厥發音很相似,其實是一回事,「土耳其」是英語發音,「突厥」是突厥語發音,就跟「China」和「中國」是一個國家似的。
土耳其建國,地跨歐亞非,縱橫三大洲,盛極一時,但從17、18世紀開始走下坡路。它跟中國一樣,比中國衰落得還早,苟延殘喘了那麼多年,屬於西亞病夫。
到了20世紀初,青年土耳其黨進行改革的時候,為了重振土耳其的國威,一部分人就提出來,歷史上突厥民族曾經統治過從日本海到黑海的龐大領土,使整個日本海到黑海都使用亞洲北部民族的語言,都屬於突厥語系。所以他們就認為,凡是講突厥語的地方,全都應該統一建立成一個國家,等於整個亞洲北邊都應該歸他們管,這種思想被稱為泛突厥主義,屬於極端民族主義。後來跟泛伊斯蘭主義、極端宗教勢力相結合,形成了今天的東突問題。為什麼現在這幫民族分裂分子主張建立什麼東土耳其斯坦,這個東土耳其斯坦從哪兒來的?就是極端民族主義跟極端宗教主義相結合的產物。
實際上我們知道,維吾爾人是回鶻人的後代,他們並不是突厥人的後代。回鶻語雖然屬於突厥語系,但屬於突厥語系的語言多了。漢語還屬於漢藏語系呢,但是漢語跟藏語有相同的地方嗎?
回紇人很聰明
唐朝時期,蒙古高原的民族先是突厥,然後就是回紇,後來改為回鶻。回紇原居色楞格河一帶,色楞格河在今天的蒙古國境內。唐太宗的時候,設立瀚海都督府 ,冊封回紇首領為瀚海都督府的都督。瀚海一般指沙漠,「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8世紀中期,骨力裴羅統一回紇各部,唐玄宗冊封他為懷仁可汗。懷仁這個詞明顯是漢語,表示回紇可汗是受唐朝的冊命。安史之亂時,回紇還助唐平叛過。當然回紇助唐平叛是有條件的,不是白幫你,破賊之日,土地城郭歸大唐,金帛子女歸回紇。就是說收回來的這些地歸你,裡面的人和東西我全拿走。回紇連人口都拿走的話,唐朝收回來的都是一座座空城,那有什麼用?這就是安史之亂導致唐朝由盛轉衰的原因。
唐肅宗時期,開始同回紇的可汗和親。肅宗是玄宗的兒子,玄宗安史之亂奔蜀地的時候,肅宗於靈武登基,遙尊玄宗為太上皇。唐玄宗的晚年是很淒涼的,因為肅宗怕他復辟,一直看著他。
回紇比較聰明,總結了從匈奴到突厥滅亡的教訓,得出一個結論,就是不能與中原王朝為敵,因為中原王朝國力強盛。就是說,除非少數民族武力強大到一戰就能把中原王朝給滅掉,如果滅不了,只要中原王朝緩過勁來,他就可以弄死你,因為他經濟強大。打仗就是打的經濟,北方遊牧民族是畜牧經濟。大雪災一來,你的草全被蓋住了,牲畜沒得吃,全凍死了;人住的帳篷是靠畜皮搭的,衣服是獸皮做的,喝的奶也好,吃的肉也好,都是靠畜牧。如此說來,一場雪災或者一陣龍捲風,就能要一個政權的命,就能造成政權滅亡。
所以,他們雖然武裝力量強大,但是經濟基礎太薄弱,離不開中原王朝的支持。回紇就聰明在絕不與中原王朝為敵,唐朝和回紇的關係,大概是歷朝歷代中原王朝跟北方民族關係最好的,雙方在邊境都不設防,不以對方為假想敵。回紇一百多年,一共傳了十二位可汗,這十二位可汗裡面,有十位娶的是唐朝公主,等於回紇的可汗都有漢族的血統。
史書記載「是時,可汗上書恭甚」,回紇可汗給唐朝皇帝上書,非常恭敬。合骨咄祿可汗說「昔為兄弟,今婿,半子也」,原來咱倆是哥們兒,現在我成你女婿了,所以我是半個兒子,對你很恭敬。「陛下若患西戎,子請以兵除之。」你要是覺得吐蕃討厭,兒子替你打去!
公元8世紀的時候,回紇改為回鶻。
9世紀,回鶻遭到了外族的進攻,又遇到了嚴重的天災,所以回鶻汗國瓦解,部分西遷新疆的回鶻人就是維吾爾族的祖先,西遷甘肅的就是裕固族的祖先。
7世紀中期,生活在中國東北地區的是靺鞨人分為黑水、粟末兩部,黑水在北,粟末在南。
粟末族在松花江、黑龍江流域,以漁牧為生。其實粟末靺鞨就是今天滿族的祖先。
粟末政權始建於公元698年,由大祚榮建立。玄宗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這樣一來,粟末靺鞨就變成了渤海政權。今天韓國跟咱們爭,說渤海是他們的政權,我們就說是我們東北少數民族建立的,其實應該是兩個民族共有的歷史。因為當時跨地而居,到底屬於哪兒沒法評說。渤海國一直存在了將近300年,到公元925年,被遼所滅。但是渤海人一直還有,皇族姓大。當年岳飛抗金,金朝有一員名將叫大托卜嘉,就是渤海人。
南詔的崛起是在7世紀前期,它後來發展成了兩個現代民族:彝族和白族。南詔的「詔」是當地語「王」的意思。當時一共有六詔,其中蒙捨詔比較強大,首領皮邏閣在唐玄宗的支持下,統一了六詔,建立了南詔政權。玄宗封皮邏閣為雲南王。皮邏閣請封時,唐玄宗念其地悠遠,彩雲之南,所以封他為雲南王,雲南這個省的得名,就是因為這次冊封。南詔政權極盛的時候,領土不僅包括今天的雲南、貴州,可能還包括今天的老撾、柬埔寨、泰國一部分。有學者認為,今天的泰國王室也是南詔的後裔。
兩大公主去和親
吐蕃,就是今天的西藏。
中華雖有56個民族,但不可否認他們的發展程度是不一樣的,有些少數民族的發展程度比較落後。1949年時,有的還處在原始氏族階段。56個民族裡面文明程度最高的是漢族,剩下和漢族文明有一拼的,其實就應該是藏族。漢文的書籍有多少,數不清吧?跟天上星星一樣多,浩如煙海。藏文書也差不多,當然這是說古籍,藏文古籍非常古老,一直傳到今天。藏族的神話傳說當中,人是神猴和羅剎女結合生下來的,這個傳說是最符合達爾文進化論的。
而這個文明程度很高的藏族,祖先就是吐蕃。吐蕃的王叫贊普,松贊干布就是吐蕃贊普。他統一青藏高原,定都邏些,就是拉薩,拉薩作為西藏的政治中心,到現在都沒變過。他倣傚唐朝官制,還創製吐蕃文字,吐蕃文字是在梵文字母的基礎上創製出來的。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入吐蕃,代表了唐朝,吐蕃和親。金城公主 也嫁給了吐蕃贊普,但不是跟文成公主一塊兒過去的。金城公主是唐中宗的時候過去的,嫁的是吐蕃的尺帶珠丹贊普。
公元9世紀初,唐穆宗在位時,吐蕃與唐會盟,史稱長慶會盟。「患難相恤,暴掠不作。」暴掠不作,證明這事兒以前沒少做。唐朝、吐蕃打了那麼多年的仗,吐蕃四次攻入長安,安西四鎮全部淪陷,都被吐蕃給佔了。吐蕃帝國極盛的時候,疆域非常遼闊。當時的大食帝國,也就是阿拉伯帝國,在向東擴張的時候遭到了制止,正是由於吐蕃帝國的存在。驍勇善戰的吐蕃人擋住了阿拉伯人,避免了中國的伊斯蘭化。
身在異鄉老想家
隋唐時期,對外交通發達。
陸路從長安出發,可達朝鮮。當然陸路要是往東也只能到朝鮮,再往東就掉海裡了。向西經絲綢之路,可達印度、伊朗、阿拉伯及歐洲、非洲的許多國家。海路,從登州、揚州出發,可達韓國、日本。登州就是山東蓬萊,韓國人跟咱們套瓷兒的時候,就說中韓兩國隔著淺淺的一道海,天氣晴朗的時候,我們能夠聽到山東半島的雞叫聲,也不知道什麼雞,叫那麼大聲。然後從廣州出發,經海上絲綢之路,可達波斯灣。海上絲綢之路,在漢朝的時候只能到印度最南端,到唐朝就可以抵達波斯灣了。
唐政府鼓勵外商來中國貿易,允許他們在中國居住、任官、通婚。唐朝前期強大的時候,平均每個皇帝在位時做官的外國人多達三千,波斯人官拜宰相;高麗人官拜大將軍,當然高麗人我們認為是自己的民族,不過韓國人認為高麗人是韓國人,那就算韓國人吧!高麗人高仙芝是安西節度使,相當於蘭州軍區司令。
最有名的是一個日本人,阿倍仲麻呂。他19歲來華,唐玄宗非常喜歡他,給他起漢名叫晁衡,在中國官居秘書監監正。用我們今天的話講,就是國家圖書館和國家檔案館館長,從三品。這個位置太重要了,你想國家檔案歸他管,這都是國家絕密和機密。晁衡在中國30多年,娶妻生子,他兒子可能二三十歲才知道父親是日本人。原來我爹是日本人,日本在哪兒?你給我講講日本吧!晁衡覺得自己年事已高,就向唐玄宗辭行,想回日本。唐玄宗不放,晁卿歸國朕不捨得,不讓他走。那年中秋節,皇上在興慶宮大宴文武,群臣賦詩,輪到晁衡的時候,他作詩云:「翹首望長天,神馳奈良邊。三笠山頂上,想又皎月圓。」我人在長安,心在奈良,我家鄉的那座山,頂上的月亮也升起來了,月亮圓的時候人也團圓。玄宗見他既然這麼想家,那就回去吧。他這才跟著遣唐使的船回國。
晁衡跟李白、王維都是哥們兒,他走的時候,李白、王維都給送別,依依不捨。王維賦詩《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積水不可極,安知滄海東。九州何處遠,萬里若乘空。向國惟看日,歸帆但信風。鰲身映天黑,魚眼射波紅。鄉樹扶桑外,主人孤島中。別離方異域,音信若為通。」晁衡一出海就遇到風暴,傳回消息說晁大人遇難,李白都快哭死過去了,揮淚作《哭晁卿衡》:「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後來傳來消息沒死,給刮到越南去了。那會兒的船是帆船,風一刮,又沒指南針,就只好跟著感覺走,登陸之後一看是越南。晁衡說明身份,安南都護一看,原來你是秘書監晁大人,趕緊給送到長安去了,結果繞一圈又回來了。晁衡後來終老長安,客死在中國,終生沒能回到日本國。因為你再出海,刮到印尼去就完了,越南當時好歹是中國領土,屬於安南都護府管,你要是刮印尼去,當時那邊不是中國地兒,麻煩了,再讓土人吃了你。
晁衡是中日交流的典範,日本有很多這樣到中國來做了官的留學生。
韓國曾經是這樣
唐朝朝鮮半島的主要國家叫新羅。隋朝時朝鮮半島上還是三個國家:高句麗、新羅和百濟。其中高句麗是最大的,今天中國東北都有它的領土,而新羅和百濟就是在今天的韓國,半島的南部。三國鼎立。
隋朝的時候,煬帝三征高句麗無功而返。唐太宗征高句麗也是無功而返,他赫赫武功,征高句麗的下場和隋煬帝相同。可能主要原因就是那個地方太冷,交通不便。唐高宗時,一開始打高句麗也多次失敗,曾派唐朝的名將蘇定方帶領猛將契苾何力多次征討。以蘇定方之能耐,雖然把高句麗軍打敗了無數次,但最終都因為天寒路遠,功虧一簣。於是唐高宗改變了外交策略,遠交近攻,聯絡新羅去攻高句麗和百濟。
唐高宗的「娘」兼老婆武則天掌權時,派薛仁貴和李最後一次往伐,當時李已經73歲高齡了,掛帥出征,終於把高句麗給滅了。滅掉高句麗之後,高句麗的王族勳臣就遷入中原,擱在山東,最終融入漢民族。後來朝鮮歷史上又出現一個高麗王朝,那個高麗王朝是當地朝鮮人建立的王朝,跟高句麗完全不是一回事,只不過打著高麗的旗號而已。
唐朝還跟新羅聯手滅了百濟,唐羅聯軍一共是19萬,其中唐軍15萬,新羅軍4萬,所以主要是唐軍滅的百濟。今天韓國人供奉的民族英雄,一個是李舜臣 ,那是抗日的,確實值得供奉;還有一個叫階伯 ,韓國有很多他的畫像、銅像,相當於韓國的文天祥,他就是百濟的大將。當唐羅聯軍19萬進攻百濟的時候,百濟王都投降了,就階伯率五千勇士抵抗,最後全軍覆沒,戰死沙場。
新羅是在唐王朝的幫助下完成的統一,所以新羅跟唐朝的關係在邊界確定後非常友好。新羅王朝的領土,不是今天全部的朝鮮半島,當時唐朝和新羅的邊界並不在鴨綠江,而是在大同江。今天的平壤以北,在當時還是中國的土地。中國皇上一過生日,新羅的女王都給皇上繡衣服,還寫贊詩,很恭順。唐朝的留學生中以新羅的最多,最有名的是崔致遠 ,在揚州當過地方官。關於留學生問題,好像今天也差不多,你看哪個學校一說招外國留學生,基本都是新羅的。在韓國高考,壓力比咱們中國更重,所以那幫人哪兒也考不上,只好跑中國混,混好了混一個北大。咱們中國的大學也不值錢,像哈佛、牛津、劍橋、麻省理工,這樣的學校會因為你是外國人、你有錢就能讓你上嗎?北大無所謂,等於是賤賣了,韓國人給錢就來吧!於是出現了現在的狀況,新羅的留學生最多,哪兒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