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 六國年表第三

太史公閱讀《秦記》這部文獻,讀到其中記述犬戎部族打敗周幽王,周家的京都往東遷徙到洛邑,秦襄公因為護送周平王東遷開始被封為諸侯,他因此建築西畤用來祭祀上帝等內容的時候,就發覺秦國僭越的端倪已經顯現出來了。《禮》規定說:「天子可以祭祀天地的社神,諸侯只能夠祭祀他們土地領域內名山大川的神靈。」現在秦國還混雜著戎翟民族的習俗,尊崇暴戾的武力手段,貶黜仁義等道德教化,處在天子藩臣的地位卻在祭祀的陳設上等同於天子的郊祀,有道德的君子們感到害怕呀。等到秦文公跨越隴山,抗禦著夷狄部族的侵犯,尊奉陳寶(陳倉的寶石),在岐、雍之間的地區進行營建,又到秦穆公的時候修明政治,它的勢力發展東部邊境已經到達黃河西岸,就和中原的齊桓公、晉文公這樣的諸侯首領的地位和影響都相齊同了。從這以後各個諸侯國家的臣子掌握了政權,大夫已經世世代代享受爵祿,范、中行、智、韓、趙、魏六卿專斷了晉國的權力,在征伐和會盟等的作為和交往中,他們的威勢已經比諸侯還要重。等到田常殺了簡公以相的身份獨斷於齊國,對這樣的背逆行為各個諸侯國都表現平靜,沒有人來出面討伐,天下就已經在戰功方面爭強鬥勝了。韓、趙、魏三國終於完全瓜分了晉國,田和也滅亡了姜姓齊國並專有了它,魏、韓、趙、楚、燕、齊(田齊)六國的興盛從這個時候就開始了。各國都致力於加強軍隊兼併敵人,謀詐的主張被採用而縱橫家關於政治短長的學說由此興起。矯稱君命的狀況像蜂一樣大量出現,誓詞盟約彼此之間也不相信,雖然是設置了質子、剖分了符節還是不能約束誰的行動。秦國開始的時候只是一個小國,僻處在西方遙遠的地帶,各個中原諸侯國家都擯棄它,把它比做戎翟一類的部族,到了秦獻公以後它常常在諸侯國家中間稱雄。就秦國的德義程度而論它還不如魯國、衛國的暴戾措施,衡量一下秦國的兵力它也不如韓、趙、魏三國加起來那樣強大,然而秦國最終併吞了天下,其原因不一定就是險固的地理位置方便和形勢條件對它有利,大約好像是上天對它有所幫助哩。

有人說「東方,是預示著萬物開始生長;西方,是標誌著萬物最後成熟」。興起事業的人一定會出現在東南方,收到事業實際功利的人常常是出現在西北方。所以夏禹興起在西羌,商湯起事在亳地,周家稱王天下是由於用豐、鎬做基地討伐殷朝,秦國稱帝是因為從雍州興事,漢家的興起是出自蜀漢。

秦已經稱心如意,燒掉天下的《詩》《書》,諸侯各國的歷史記載燒得更加嚴重,這是因為它們對秦國有些譏刺的緣故。《詩》《書》能夠重新見到的原因,是它們大多收藏在平常人家,而歷史記載是惟獨收藏在周家朝廷,所以被毀滅。可惜呀,可惜呀!只單獨有《秦記》,又沒有記載日月,它的文辭簡略不完備。然而戰國時代的權謀變化也有可以大加采錄的,為什麼一定需要上古的文獻。秦取得天下的手段是多用暴力,然而社會發生了異常的變化,事業取得的成功特別大。書傳上說「要傚法後代的王者」,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的時代接近自己而且習俗的變化相類似,議論卑淺並且易於認識施行的緣故。儒家的學者們受到自己聞見局限的拘泥,看到秦在建立朝廷方面的時日非常淺短,不認真考察它發展的始終,因而拿出它的所有方面都來加以嘲笑,不敢於稱道,這是和那些用耳朵吃飯不能辨識滋味的人沒有兩樣。真可悲呀!

我於是根據《秦記》,接續著《春秋》後面,起自周元王元年,表列六國時代的史事,直到秦二世三年,總共二百七十年,著述各方面所聽說的政治興壞的端緒。以後有君子,可以用來瀏覽觀察呢。

《白話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