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三 禮書第一

太史公說:偉大崇高是禮的美德啊!主宰制約天地萬物,奴役驅使廣大民眾,難道僅僅是人的力量嗎?我到過主管禮儀的大行官署,考察夏、商、週三代禮制減少或增加的情況,才知道根據人情來制定禮節,依照人性來規定儀式,這種情形由來已久了。

做人的道理駕馭著人們千頭萬緒的行為,禮儀規矩沒有一處是不貫通存在的。用仁義來誘導人們進取,用刑罰來約束人們越軌,因此,道德修養高的人地位尊貴,俸祿優厚的人備受榮耀恩寵,這是統一海內,使萬眾步調一致的方法呀。人的身體以安然地坐乘車馬為舒適,就為此在車子上裝飾黃金,在橫木上繪畫彩紋,用來增加繁多飾物;人的眼睛喜歡五彩繽紛的顏色,為此在服裝上刺繡花紋和圖案,用來滿足視覺功能;人的耳朵愛聽鐘磬的音響,為此調和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種音響,用來激盪追求的心願;人的嘴愛好五味,為此調製甜辣酸鹹各種滋味,用來達到美食的目的;人的常情喜好珍貴美好的東西,為此雕琢打磨圭璧等玉器,用來舒通自己的旨意。所以,古代帝王祭天用大路車蒲草蓆,戴鹿皮帽穿布衣裳,演奏用底部有孔的紅弦瑟,祭祀用清肉湯、淡水酒,這是因為要防止淫濫奢侈,挽救過於講求雕飾排場的弊病。因此上至朝廷君臣的禮儀、尊卑貴賤的秩序,下至黎民百姓的車馬、衣服、住房、飲食、嫁娶、喪祭的等級區分,萬事都有適當的分寸,萬物都有節制條文。孔子說:「魯國的禘祭禮,從第一項獻酒往下,我就不想看它啦。」

周朝衰敗以後,禮儀被荒廢,樂制遭破壞,大小等級互相超越,管仲家是大夫,就富貴兼備,娶了三姓婦女為妻。循規蹈矩守法正派的人在社會上備受欺侮,奢侈過分越級懸殊的人被說成是顯貴榮耀。從子夏起,這位孔子門下的高才生,還說「出門看到許多繁華美麗的事物就十分快樂,回來聽先生傳授道理也十分快樂,這兩種快樂在內心鬥爭,不能自己決定取捨」,何況那些中等以下的普通人,逐漸失去教化,天長日久被世俗所浸染呢?孔子說「一定要正名」,是由於他在衛國居住看到了許多不合禮儀的事。孔子死後,那些接受禮樂教育的學生們沒有作為,大多湮沒不能振作。有的人逃到齊國、楚國,有的人入居黃河、東海之濱,難道不痛心嗎!

到秦代佔有天下以後,全部接受六國禮儀,採納選擇其中好的施用,雖然不合乎聖人的制度,但是它尊貴君主,抑制臣僚,朝廷上下很有秩序,還是依照古代沿襲下來的禮儀。

到了漢高祖,光復而擁有天下以後,叔孫通對禮儀頗有些增加或刪改,大體上都是沿襲秦代原來的禮制。從皇帝稱號下到輔佐的官僚以及宮室官府名稱,很少有改變的地方。孝文帝登上皇位,主管部門建議要重新制定禮儀,孝文帝愛好道家清靜無為的學說,認為用煩瑣的禮儀裝飾外表,對治國安民沒有益處,身體力行進行節儉教化又怎麼理解呀,因此停止討論這事。孝景帝時,御史大夫晁錯明白社會政務、精通刑名的學問,多次求諫孝景帝說:「諸侯是國君的屏障和輔佐,與臣僚屬於同列,這是從古到今的制度。現在大的諸侯國專權治理,施行和朝廷不統一的政治,有事也不稟告京城,恐怕不可以讓它傳給後代吧。」孝景帝採用晁錯的削藩計策,六國借口反叛朝廷,名義上是要誅殺晁錯,皇上就殺死晁錯來解除危難。這件事詳細記在《袁盎晁錯列傳》的文字裡。從這以後,當官的人都只培養交情,安享俸祿罷了。沒有誰敢再議論禮制的事了。

當今皇上登臨帝位,招引通曉儒學的人士,下令共同制定禮儀,十多年沒有辦成。有的人說,古代太平盛世,萬眾和睦安樂,吉祥兆頭紛紛出現,於是採集各地風情民俗,確定禮儀製作。皇上聽了這些話,頒發制書詔告御史說:「凡是接受天命做帝王的人,各自都有興盛的條件,不同的道路共同歸到一個原則。那就是根據民眾實際制定禮儀,追隨民情風俗建立制度。討論禮制的人都稱道遙遠的古代,今天的百姓還能看到什麼呢?漢朝也是一家帝王事業,自己的典章法度不能流傳下去,對我們的子孫又說什麼呢?教化深遠崇高的典儀,氣魄恢宏廣博;治民目光淺薄的典儀,表現偏頗狹隘,可以不自勉嗎?」於是從太初元年起,改用正月為一年的開始,改換服飾崇尚的顏色,封禪泰山,確定宗廟祭祀和百官的儀制,作為漢朝常用的典章制度,流傳給後人。

禮是由人產生的。人生有慾望,慾望得不到滿足,那麼不能沒有怨憤,怨憤到沒有分寸限度時就爭鬥,有爭鬥就混亂了。古代聖王厭惡這種混亂局面,因此制訂禮儀用來調養人的慾望,滿足人的要求,使人的慾望不在企圖佔有物質方面沒有窮盡,物質也不因為滿足慾望顯得缺少,物質和慾望兩者互相協調才能長久,這就是禮產生的原因。因此禮就是調養。稻米高粱等五味食品,是用來調養口腹需要的東西;椒樹蘭花等芬芳香草,是用來調養鼻子需要的東西;鐘鼓管弦彈奏的音樂,是用來調養耳朵需要的東西;雕刻鏤制的花紋圖案,是用來調養眼睛需要的東西;大房子座椅几案臥席,是用來調養身體需要的東西。所以禮就是一種調養。

有道德修養的人已獲得了調養,又認為調養要有區別才好。所謂區別,是指高貴的和低賤的人應有等級,年長的和年幼的人要有差別,貧窮的富貴的,輕微的重要的要與身份相稱。所以天子乘大路車用蒲草蓆,這是用來調養身體的需要;車子兩側裝載香草,這是用來調養鼻子嗅覺的需要;車子前面的橫木畫著交錯的彩圖,這是用來調養眼睛視覺的需要;和鈴與鸞鈴的叮噹聲,慢走時合乎《武》《象》音樂的節奏,快走時合乎《韶》《K》音樂的節奏,這是用來調養耳朵聽覺的需要;龍旂上繡著九條籠,這是用來培養天子誠信的需要;車輪和伏軾上裝飾著伏臥的犀牛和猛虎,馬肚帶裝飾著鮫魚,車轅裝飾成龍的樣子,這是用來培養威嚴的需要。所以大路車的馬匹,一定老實,達到馴良聽話,然後才可以用它乘駕,這是用來提供天子安全的需要。誰能知道有志的人犧牲生命要求樹立名聲節操,就是為了養護生命的需要;誰能知道減少費用支出,就是為了養護財貨的需要;誰能知道對人恭敬辭讓,就是為了養護自身安寧的需要;誰能知道禮節仁義文章道理,就是為了教養性情的需要啊。

人如果只重視生命,像這樣的人一定死亡;人如果只重視利益,像這樣的人一定受害;人如果把怠惰看成安逸,像這樣的人一定危險;人如果把任情好勝視為安分,像這樣的人一定毀滅。所以聖人用禮儀來統一一切,那麼情和理兩者都得到了。用性情來統一一切,那麼情和理兩者都失掉了。因此,儒家是要使人兩者都得到,墨家是要使人兩者都失掉。這便是儒、墨兩家的區分。

禮是人際等級關係的最高準則,國家強盛穩固的根本,威嚴施行的途徑,功業聲名的總集。帝王三公遵循禮治才可以統一天下,使諸侯臣服;不遵循禮治,就要毀棄國家。所以說,堅硬的鎧甲、鋒利的兵器不能完全保證勝利,高聳的城牆、深深的護城河不能保證堅固不破,嚴苛的法令、繁複的刑罰不能完全保證威權。遵循禮治的道理就通行,不遵循禮治的道理就失敗。楚國人用鮫魚皮、犀牛皮製作鎧甲,堅硬得像鐵和石頭一樣,用宛城的鐵打製長矛,刺人像蜂蠍一樣鋒利迅速,士兵像疾風一樣突然湧來。然而在垂涉楚懷王全軍潰敗,大將唐昧陣亡了。從莊L起兵作亂,楚國分裂成四國來看,楚國難道沒有堅硬的鎧甲、鋒利的武器嗎?大概是它統治的手段沒有按照禮治的緣故吧。楚國憑汝水穎水做天險,岷江漢水做護城河,靠鄧地山林阻擋敵人,憑著方城山做外圍。然而秦國的軍隊到了鄢城郢都,攻打楚國就像搖動一片枯葉那樣容易。這難道是沒有堅固的要塞和險要的阻隘嗎?還是它統治的手段沒有按照禮治的緣故呢?商紂王曾剖開比干的腹腔挖心,囚禁箕子,想出了炮烙肉刑的主意,嚴刑殺害沒有罪過的人,當時大臣以下的人戰戰兢兢,沒有誰一定能保全性命。但是,西周的大軍一到,桀紂的命令在臣民下面就行不通了,百姓再也不聽他使用了。這難道是紂的政令不嚴,刑罰不重嗎?也是他統治的手段沒有按照禮治的緣故吧。

古代的兵器,只有鐵戈、長矛、彎弓、羽箭罷了,但是,敵國不等使用任何武器時就投降歸服了。城郭不勤修,護城河也不挖掘加深,不建設堅固的要塞,機關巧變也不張設,然而國家卻平安無事,不怕外敵入侵且很穩固,沒有其他原因啊,那就是因為能明白禮義的道理並且均衡地處理人際關係,按時間規定使用民力且真心地愛護百姓,那麼臣下百姓響應起來就像影子一樣跟隨著。有個別不服從政令的人,然後用刑罰對待他,那麼百姓便知道罪過服刑了。所以處罰一個人,天下的人都順服了。罪犯不責怪上級,知道受刑錯在自己。因此,嚴刑處罰少,政令有權威,執行起來像流水一樣暢通,沒有其他原因,乃是遵循禮治道理的緣故。所以遵循禮治道理就通行,不遵循禮治的道理就失敗。古代堯帝治理天下,只是殺了一個鯀,處罰了共工和驩兜兩個人,天下就治理得很好。古書傳文講「威嚴雖然厲害但是不輕易採用,刑罰儘管設置但是盡量不使用」。

天地是生命的本源,祖先是家族的根本,國君師長是治國的基礎。沒有天地宇宙怎麼會有萬物生命?沒有先人祖宗怎麼會有子孫後代?沒有國君師長怎麼會有國家的治理?這三條偏失或者廢棄,那麼就沒有什麼可以讓百姓安居樂業的了。所以禮是上面敬奉天,下面敬奉地,尊敬先人祖宗並突出國君師長的地位,這是禮的三條基本原則。

所以做帝王的人把天和先人祖宗相配,加以祭祀,諸侯不敢有這個想法,士大夫有一定的宗法,目的是分出高貴和低賤的差別。高貴的人低賤的人不亂,這樣便得到禮治的根本了。郊外祭天的儀式只有天子才有資格舉行,諸侯只許進行社祭,社祭包括諸侯和士大夫,這種規定是為了區分尊貴的人應該敬奉尊貴的人,卑賤的人應該事奉卑賤的人,適合做大事的做大事,適合做小事的做小事。所以佔有天下的帝王可以敬奉七代祖先,有一國的諸侯可以敬奉五代祖先,有五乘土地的大夫可以敬奉三代祖先,有三乘土地的士可以敬奉二代祖先,有一牛而耕像農工食力的庶人不允許設立宗廟祭祀祖先,這種規定是用來區分功業深厚的人恩澤流布廣闊,功業淺薄的人恩澤流布狹窄。

隆重的先王祖祭,供上清水酒樽,俎上擺著生魚,先上不加佐料的骨肉湯,表示重視食物飲用的本源。隆重的祭祀供上清水尊同時也用淡酒祭祀近祖,食物用帶皮的黍稷穀物,同時祭食也用稻米和高粱米飯,祭祀中雖然供上不加佐料的骨肉湯,但也供上各種美味的菜餚,表示既重視飲食的本源又兼顧到親人的享用。重視飲食的本源叫做有思想,兼顧親人享用叫做懂情理,這二者結合成禮儀條文,歸結到天地自然,這才叫至高無上完美的盛典。因此尊敬地供上清水尊,俎上放著生魚,瓦豆裡盛著不加佐料的骨肉湯,道理是一樣的。禱告完了,酒沒有喝進口,祭禮完畢俎上的祭品不嘗,祭享的過程中,先後有三個陪侍對接受祭享的代屍勸食,三勸之後,勸食人自己就不享用了。盛大的婚禮沒舉行儀式之前,或在太廟裡代表受祭的屍沒進去之前,親人剛死沒舉行入棺儀式之前,人們的心情是一樣沉重嚴肅的。帝王乘坐的大路車用白絲帷帳,郊外祭天戴麻帽子,弔喪服裝不修飾,腰間散紮著麻帶子,這質樸的道理是一樣的。三年守孝哭吊親人,哭聲直號,演唱《清廟》歌時,一個人領唱,三個人跟著詠歎,不擊懸掛的一口大鐘,還是敲打鍾格,發出深沉的聲音,樂器用有紅色絲絃的底下穿孔的瑟,演奏聲音舒緩低沉,這道理也是一樣的,要古樸本色才好。

一般地說,禮從簡略開始,加上修飾完成,最後使人樂意接受。所以最完備的禮,應該是人情和形式都盡善盡美;其次是或重視人情或重視形式,再次是人情形式全沒有,達到遠古混沌的狀態。天與地依禮調和,太陽和月亮依禮明亮,四季依禮有順序,星辰依禮運行,江河依禮奔流,萬物依禮昌盛,喜好厭惡依禮得到節制,高興惱怒依禮處置恰當。下面百姓依禮相待就和順,上面帝王依禮行政就英明。

太史公說:最高境界啊!建立盛大的禮儀,作為協調人際關係的最高準則,天下沒有誰能增加或減少它了。禮的根本原則和形式相順合,最後和開始相呼應,達到既有文飾又有等級區別,達到既明察事物又和悅人心。天下人服從禮治就太平,不服從禮治就混亂;服從禮治就安定,不服從禮治就危險。小人依據實情,想不到傚法禮儀呀。

禮的內涵實在深邃啊,鄒子「堅白同異」的明辨,進入禮的範圍來討論問題就顯得軟弱無力了。那禮的內涵實在廣大呀,擅自製作典章制度堅持偏狹淺陋理論的人,進入禮的範圍來討論問題就望而卻步了。禮的內涵實在高遠啊,粗暴、傲慢、任性、放縱、輕視禮俗而自認為高明的人,進入禮的範圍來比較就顯得渺小卑下了。所以墨繩彈畫以後,就不能進行欺騙說曲道直了;秤錘掛平以後,就不能進行欺騙說輕道重了;圓規曲尺擺在那裡,就不能進行欺騙說方道圓了;有道德修養的人小心地按禮辦事,就不可能受欺詐虛偽的蒙騙。因此,墨繩是正直的最高標準,秤是公平的最高標準,圓規曲尺是方和圓的最高標準,禮是做人處事的最高標準。然而那些不遵循禮法的人不懂得滿足禮儀的要求,叫做無道的流氓;遵循禮法懂得禮的要求,叫做有道的人士。切合禮義,能夠思索探求,可以說能考慮問題了;能考慮問題又不輕易改變觀點,可以說能固守信義了。能考慮問題又能固守信義,加上由衷的愛好,那就是聖人了。天是高的頂點,地是低的頂點,太陽月亮是光明的頂點,沒邊的宇宙是廣大的頂點,聖人是遵行禮道的頂峰了。

禮用錢財物質表現饋贈,用服飾文彩表現貴賤,用多少區別等級不同,用厚薄表現親疏遠近。儀文形式繁富,人情慾望收斂,這是禮隆重的表現;儀文內容簡約,人情慾望繁多,這是禮薄的表現;儀文和人情互相作為裡外的形式和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這便合乎禮儀的要求,就可流行不息了。有道德修養的人用大禮達到隆重,用小禮盡力簡約微薄,用中禮又能合乎情理要求。輕重緩急都不超出禮義的範圍,所以有道德修養的人內心才能常守禮義呀。在普通人住的地方能知道禮義的界限,這種人士就是有道德修養的人了。行為超出禮義的範圍,就是普通的人了。在這樣的普通人中間,徘徊周旋,對錯都能按禮的程序去做,這就是聖人了。所以道德修養深厚的人,是平時積累禮義的結果;偉大的人,是平時廣施禮義的結果;崇高的人,是平時推重禮義的結果;聰明精細的人,是平時對禮義盡心研習的結果。

《白話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