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七 衛康叔世家第七

衛國康叔名叫封,是周武王的同母小弟。康叔下邊還有冉季,冉季最小。周武王已經滅了殷紂王,重新把殷代的余民封給紂王的兒子武庚祿父,他的地位和諸侯相等,以便供奉他祖先的祭祀,世世代代不斷絕。因為武庚尚未徹底歸順,恐怕他懷有異心,武王就讓他弟弟管叔、蔡叔輔佐武庚祿父,來安撫他的百姓。武王已經逝世,成王年幼,周公旦代替成王治理,主持國家的政治。管叔、蔡叔懷疑周公,就聯合武庚祿父發動叛亂,想攻打成周。周公奉成王的命令興師討伐殷國,攻殺武庚祿父、管叔,流放了蔡叔,把武庚祿父的殷代余民封給康叔做衛君,居住在黃河、淇水一帶舊商朝的廢墟上。

周公旦擔心康叔年紀小不能肩負大任,於是告誡康叔說:「一定要尋訪殷地的賢人君子和德高望重的老年人,向他們瞭解殷代興起的原因、滅亡的緣由,而要致力於愛護百姓。」告訴他紂所以滅亡是因為沉溺於酒,好酒貪杯造成的過失,導致寵信婦人,所以紂的亂亡是從飲酒開始的。又寫了《梓材》,揭示君子施政可以傚法的準則。所以稱這些文告為《康誥》《酒誥》《梓材》,用來教育康叔。康叔到達封國,既有周公的教導,所以能安撫他的百姓,百姓非常喜悅。

成王長大後,親自處理政治,周公推舉康叔為周朝的司寇,成王賜給衛國很多寶器、祭器,以表彰康叔的功德。

康叔去世,兒子康伯接續繼位。康伯去世,兒子考伯繼位。考伯去世,兒子嗣伯繼位。嗣伯去世,兒子 伯繼位。 伯去世,兒子靖伯繼位。靖伯去世,兒子貞伯繼位。貞伯去世,兒子頃侯繼位。頃侯用重金賄賂周夷王,夷王策命衛國為侯爵。頃侯在位十二年去世,兒子矨侯繼位。矨侯十三年,周厲王出奔到了彘地,共和行政的局面出現。二十八年,周宣王即位。

四十二年,矨侯去世,太子共伯餘登位為國君。共伯的弟弟和深得矨侯的寵愛,矨侯給了他很多財寶;和就用這些財寶賄賂武士,在矨侯的墓地襲擊共伯,共伯跑進矨侯的墓道自殺。衛國人就把他埋在矨侯的墓旁,謚號叫共伯,而扶立和做衛侯,這就是武公。

武公就國君位,修復康叔時的政令,百姓和睦安寧。四十二年,犬戎殺死周幽王,武公率兵前往幫助周室平定戎亂,功勞很大,周平王策命武公為公爵。五十五年,武公去世,兒子莊公揚繼位。

莊公五年,娶齊國女子為夫人,夫人長得很美卻沒有生兒子。又娶陳國女子為夫人,生了兒子,又夭折。陳夫人的妹妹也得幸於莊公,生了兒子完。完的母親早死,莊公讓夫人齊女撫養,立為太子。莊公另有寵妾,生了兒子州吁。十八年,州吁已長大,他喜好兵事,莊公任命他為將領。石道勸諫莊公說:「庶子喜好兵事,任命他為將領,禍亂將從這裡興起。」莊公不聽。

二十三年,莊公去世,太子完繼位,這就是桓公。

桓公二年,弟弟州吁驕橫奢侈,桓公罷免了他的職務,州吁外出逃亡。十三年,鄭伯的弟弟段進攻他的哥哥,沒有取勝,逃亡,州吁就要求和他結成朋友。十六年,州吁收集衛國的逃亡人員來襲殺桓公,州吁自立為衛國國君。為了鄭伯的弟弟段,打算討伐鄭國,請求宋國、陳國、蔡國和他一起行動,三國都答應了州吁。州吁剛登位,喜好兵事,襲殺桓公,衛國人都不愛戴他。石道就借助桓公的母親家是陳國人,假裝跟州吁親善。州吁到達鄭國郊外,石道和陳侯共同謀劃,派右宰名叫醜的給州吁進獻食物,趁機在濮水殺死州吁,從邢國迎接桓公的弟弟晉而立他為國君,這就是宣公。

宣公七年,魯國殺死他的國君隱公。九年,宋國華父督殺死他的國君殤公及孔父。十年,晉國曲沃莊伯殺死他的國君哀侯。

十八年。當初,宣公寵愛夫人夷姜,夷姜生了兒子亹,就把他立為太子,讓右公子輔導他。右公子替太子娶來齊國的女子,還未入室成親,宣公看見這個將要作太子媳婦的齊國女子長得漂亮,很喜歡,就自己娶過來,而另外替太子娶了其他女子。宣公得到齊國女子,生了子壽、子朔,派左公子輔導他們。太子亹的母親去世後,宣公的正夫人和朔共同讒毀陷害太子亹。宣公自己也因奪了太子妻,心裡厭惡太子,想廢掉他。等聽到讒毀太子的惡言,大發脾氣,於是派太子亹出使齊國,暗中命令盜賊在國界攔截殺死太子亹。宣公給太子白旄標誌的旗子,告訴在邊界上等著的盜賊看見手持白旄的人就殺死。太子將出發,子朔的哥哥子壽,是太子的異母弟弟,知道子朔陷害太子而且宣公想殺太子,就對太子說:「邊界盜賊看見太子的白旄旗,就會殺太子,太子可千萬不要去。」太子說:「違逆父親的命令而求生存,不可以。」就起程了。壽見太子不聽勸告,就偷了他的白旄旗而先行奔馳到邊界。邊界上的盜賊看見持白旄旗的人到來,立即把他殺了。壽已經被殺死,太子亹又趕到,對盜賊說:「應該殺的人是我呀。」盜賊又殺死了太子亹,去向宣公報告,宣公就把子朔立作太子。

十九年,宣公去世,太子朔繼位,這就是惠公。左、右公子對子朔的繼位憤憤不平。惠公四年,左、右公子怨恨惠公讒殺原先的太子亹而取代了君位,就起兵作亂,攻打惠公,擁立太子亹的弟弟黔牟為國君,惠公逃奔齊國。

衛君黔牟即位八年,齊襄公率領諸侯奉周王的命令共同討伐衛國,護送惠公回國,殺了左、右公子。衛君黔牟逃奔到周,惠公復位。惠公登位三年出國流亡,流亡八年回國復位,前後通算共計十三年。

二十五年,衛惠公怨恨周室容納安置黔牟,和燕國聯合攻伐周。周惠王逃奔到溫地,衛國、燕國擁立惠王的弟弟頹為周王。二十九年,鄭國又護送惠王回到周京。三十一年,衛惠公去世,兒子懿公赤繼位。

懿公登位後,喜好養鶴,荒淫逸樂,奢侈放蕩。九年,翟人進攻衛國,衛懿公想發兵抵抗,有的士兵背叛。大臣們說:「國君喜愛養鶴,鶴可以聽令去抗擊翟人!」翟人於是就攻佔了衛都,殺死懿公。

懿公登位,百姓、大臣都不服從。自從懿公的父親惠公朔讒殺太子亹取代君位,傳到懿公,百姓和大臣常常想推翻他們,終於滅了惠公的後代,改立黔牟的弟弟昭伯頑的兒子申為國君,這就是戴公。

戴公申元年去世。齊桓公因為看到衛國多次發生變亂,就率領諸侯討伐翟人,替衛國建築楚丘城,擁立戴公的弟弟燬為衛君,這就是文公。文公因為內亂的緣故逃到了齊國,齊國人把他送回衛國。

當初,翟人殺死懿公,衛國人憐憫他,想要再立在宣公前死去的太子亹的後代,伋的兒子又已死亡,而代替伋去死的子壽又沒有兒子。太子亹同母弟弟二人:一個是黔牟,黔牟曾經代替惠公為國君,八年後又失去君位;一個是昭伯。昭伯、黔牟都已在這以前死去了,所以立昭伯的兒子申為戴公。戴公去世,又立他的弟弟燬,就是文公。

文公剛剛登位,減輕賦稅,平斷獄事,親自參加勞作,和百姓共度艱苦,以此收攬衛國的民心。

十六年,晉國公子重耳經過衛國,文公不以禮相待。十七年,齊桓公去世。二十五年,文公去世,兒子成公鄭繼位。成公三年,晉國想向衛國借道援救宋國,成公不准許。晉國改從南河渡過,前去救宋國。晉國向衛國徵集軍隊,衛國的大夫想答應,成公不肯。大夫元咺起兵進攻成公,成公出國逃奔。晉文公重耳率兵討伐衛國,把衛的部分土地劃歸宋國,報復以前經過衛國時的不禮貌及不救宋國的危難。衛成公於是出逃到陳國。兩年後,成公到周室請求護送回國,和晉文公會面。晉國派人用毒藥殺衛成公,成公賄賂周室主管下毒的人,讓毒性稀薄點,得以不死。不久,周室替他向晉文公請求,終於護送他回到衛國,殺死大夫元咺,衛君瑕逃奔國外。

七年,晉文公去世。十二年,成公朝見晉襄公。十四年,秦穆公去世。二十六年,齊國邴歜殺死他的國君懿公。三十五年,成公去世,兒子穆公]繼位。

穆公二年,楚莊王討伐陳國,殺死夏征舒。三年,楚莊王圍攻鄭國,鄭君投降,又釋放了他。十一年,孫良夫援救魯國討伐齊國,重新收回被齊國侵佔的土地。穆公去世,兒子定公臧繼位。定公在位十二年去世,兒子獻公絗繼位。

獻公十三年,獻公讓曹樂師教宮妾彈琴,妾琴彈得不好,曹樂師鞭笞她。妾依仗獻公寵愛她,在獻公面前惡語讒毀曹樂師,獻公也鞭笞曹樂師三百下。十八年,獻公告訴孫文子、寧惠子一塊吃飯,二人都前去等候。天色已晚,獻公仍沒有召請他們,卻要到苑囿射雁。二人跟他到苑囿去,獻公不脫射服就和他們談話。二人發怒,前往宿邑。孫文子的兒子多次侍候獻公宴飲,叫曹樂師歌唱《巧言》的末章。曹樂師又怨恨獻公曾經鞭笞他三百下,於是唱了那章詩,想用來激怒孫文子,去報復獻公。孫文子告訴蘧伯玉,伯玉說:「我不知道。」孫文子就進攻並趕走了獻公,獻公奔逃到齊國,齊國把衛獻公安置在聚邑。孫文子、寧惠子共同擁立定公的弟弟秋為衛君,這就是殤公。

殤公秋登位後,把孫文子林父封在宿邑。十二年,寧喜和孫林父為爭寵互相憎惡,殤公讓寧喜攻打孫林父。林父逃往晉國,接著請求晉國護送原來的衛獻公回國。獻公住在齊國,齊景公聽到這個消息,便和衛獻公到晉國謀求送獻公回衛國。晉國為了討伐衛國,誘騙衛國訂立盟約。衛殤公前去會見晉平公,平公逮捕了衛殤公和寧喜而重新護送衛獻公回國。獻公在外流亡十二年然後才回國。

獻公後元年,殺死寧喜。三年,吳國延陵季子出訪路過衛國,見到蘧伯玉、史鰍說:「衛國有很多君子,這個國家不會有大的變故。」經過宿邑,孫林父替他擊磬,他說:「不快樂,聲音太悲傷淒涼,使衛國出亂子就在這裡了。」這一年,獻公去世,兒子襄公惡繼位。

襄公六年,楚靈王會見各國諸侯,襄公謊稱有病不去。

九年,襄公去世。當初,襄公有個賤妾,愛幸她,懷了孕,夢見有人對她說:「我是康叔,讓你的兒子一定當衛的國君,命名你的兒子叫『元』。」妾感到奇怪,詢問孔成子。孔成子說:「康叔,是衛國的始祖。」等到生下孩子,是個男孩,就把做夢的事告訴襄公。襄公說:「這是上天安排的。」就給孩子取名叫元。襄公夫人沒有兒子,於是就立元為繼位人,這就是靈公。

靈公五年,朝見晉昭公。六年,楚公子棄疾殺國君靈王奪取王位,就是平王。十一年,發生火災。

三十八年,孔子來到衛國,給他的俸祿和在魯國時一樣。後來有嫌隙,孔子離開衛國。以後孔子再度來衛國。

三十九年,太子蒯聵和靈公的夫人南子關係惡化,蒯聵想殺死南子。蒯聵和他的黨徒戲陽]謀劃,趁上朝時,讓戲陽]殺死南子。戲陽]後悔,沒有動手。蒯聵多次向他使眼色,被夫人發覺,夫人恐懼,大聲呼叫:「太子要殺我!」靈公發怒,太子蒯聵逃奔到宋國,不久又到了晉國投靠趙氏。

四十二年春天,靈公到城郊遊玩,讓子郢趕車。郢,是靈公的小兒子,字子南。靈公怨恨太子蒯聵出國逃走,對郢說:「我將要立你為太子。」郢回答說:「我的才德不夠,恐怕有損國家,君父另選他人吧。」夏天,靈公去世,夫人命令立子郢為太子,說:「這是靈公的命令。」郢說:「逃亡人太子蒯聵的兒子輒在這裡,我不敢擔當太子之位。」於是衛國就立輒為國君,這就是出公。

六月乙酉日,趙簡子想護送蒯聵回衛國,就讓陽虎找來十幾個人扮成衛國人,身穿喪服,假裝來迎接蒯聵,趙簡子護送蒯聵回國。衛國人聽說後,發兵阻擊蒯聵。蒯聵沒能進入衛國即位,退回宿邑自保,衛國人也罷兵。

出公輒四年,齊國田乞殺死他的國君孺子。八年,齊國鮑子殺死他的國君悼公。孔子從陳國來到衛國。九年,孔文子向仲尼詢問兵事,仲尼不予回答。以後魯國派人迎接仲尼,仲尼返回魯國。

十二年。當初,孔圉文子娶了太子蒯聵的姐姐,生了兒子悝。孔氏家的僕人渾良夫長得漂亮英俊,孔文子去世後,渾良夫和孔悝的母親通姦。太子蒯聵住在宿邑,孔悝的母親派渾良夫到太子那裡去。太子對渾良夫說:「如果能設法使我回國即位,我將厚報,叫你乘坐大夫的車子,並免你三種死罪,把穿紫衣、袒裘、帶劍從死罪中除去。」和他訂立盟約,並答應把孔悝的母親嫁給他為妻。閏月,渾良夫和太子蒯聵進入衛國,藏在孔氏家的外園。天黑,二人穿上婦女的衣服,用頭巾蒙面,坐在車上,由宦官羅趕車,到孔氏家去。孔氏的家臣欒寧盤問他們,謊稱是婚姻親戚家的妾。就進了孔院,到達伯姬氏(孔悝的母親)的住處。吃罷飯,孔悝的母親手持戈矛先到孔悝住所,太子蒯聵和五人披甲,車上載著一頭公豬跟隨。伯姬把兒子孔悝逼到屋角,強迫他訂立盟約,然後劫持他登上高台召集衛國群臣。欒寧準備喝酒,下酒的肉還沒有烤熟,聽說發生變亂,派人告訴孔家邑宰仲由。大夫召護駕著乘車,一路邊喝酒邊吃烤肉,奉送出公輒逃奔到魯國。

仲由將要進入,正遇上子羔將要出來,說:「門已經關閉了。」子路說:「我暫且到門前看看。」子羔說:「來不及啦,不要硬往災禍裡鑽。」子路說:「拿人家的俸祿,就不能見難而逃避。」子羔就出去了。子路要進去,走到門前,公孫敢關上門,說:「不要進去做什麼了。」子路說:「你是公孫先生吧?求得利祿而躲避災難。我不這樣,吃了人家的俸祿,一定要拯救他家的禍難。」有一個使者出來,子路才乘機進去。說:「太子逮住孔悝有什麼用?即使把他殺了,一定會有人接續他反對太子。」並且說:「太子膽小。如果放火焚燒高台,一定會釋放孔叔。」太子聽到這話,很害怕,下令石乞、盂黶抵抗子路,二人用戈刺子路,削斷了他的帽纓子。子路說:「君子死的時候,帽子不能落地。」撿起帽纓子連結好而死去。孔子聽說衛國發生變亂,說:「唉!高柴也許他會回來吧?子路也許他殉難了。」孔悝終於擁立太子蒯聵為衛君,這就是莊公。

莊公蒯聵,是出公的父親,長期居住在國外,怨恨大夫們沒有誰迎接他回國。元年即位,莊公想把大臣都殺了,說:「我居住在國外很久了,你們也曾聽說過吧?」群臣想作亂,才停止。

二年,魯國孔丘去世。三年,莊公登上城牆,望見戎州,說:「戎虜為什麼建築這座城?」戎州的戎人聽了很害怕。十月,戎州人告訴趙簡子,趙簡子出兵圍攻衛國。十一月,莊公再度出逃,衛國人擁立公子斑師為君。齊國出兵攻伐衛國,俘獲斑師,改立公子起為衛君。衛君起元年,衛國石曼緁驅逐他的國君起,起奔逃到齊國。衛出公輒從齊國回來再次即位。原先,出公即位十二年逃亡,逃亡在國外四年再返回。出公後元年,賞賜跟他流亡的人。出公在位二十一年去世。出公的叔父黔攻打出公的兒子奪取君位,這就是悼公。

悼公在位五年去世,兒子敬公弗繼位。敬公在位十九年去世,兒子昭公糾繼位。這個時候晉國的韓、趙、魏三家強盛,衛國像個小侯,從屬於趙氏。

昭公六年,公子亹殺死昭公奪取君位,這就是懷公。懷公十一年,公子頹殺死懷公取代了君位,這就是慎公。慎公的父親是公子適,適的父親是敬公。慎公在位四十二年去世,兒子聲公訓繼位。聲公在位十一年去世,兒子成侯]繼位。

成侯十一年,公孫鞅進入秦國。十六年,衛國又貶爵號稱為侯。

二十九年,成侯去世,兒子平侯繼位。平侯在位八年去世,兒子嗣君繼位。嗣君五年,再次貶爵號稱君,僅據有濮陽了。四十二年,嗣君去世,兒子懷君繼位。懷君三十一年,去魏國朝拜,魏國囚禁並殺害懷君。魏國改立嗣君的弟弟,這就是元君。元君是魏國的女婿,所以魏國擁立他。元君十四年,秦國攻佔了魏國的東部地區,秦國開始設置東郡,同時把衛君遷到野王縣,而把濮陽併入東郡。二十五年,元君去世,兒子君角繼位。君角九年,秦併吞天下,嬴政登位為始皇帝。二十一年,秦二世廢君角的爵號貶為庶人,衛國斷絕了祭祀。

太史公說:我讀《世家》的記載,讀到衛宣公的太子因為婦人被殺,弟弟子壽爭著替哥哥去死,兄弟互相禮讓,這和晉國太子申生不敢說出驪姬的過錯一樣,都是怕傷害了父親的心志。然而終於死亡了,多麼悲哀啊!有的父子互相殘殺,兄弟互相攻滅,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白話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