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編 重振傳統節日體系

人們常用「像過節一樣」形容美好日子。誰心中沒有兒時過節的愉快情景呢?成人尤其是老人,許多往事已經如煙,而過節的溫馨仍藏在心底,歷久不磨。是的,節日是生活長鏈中閃閃發光的珠寶,是記憶長空中遠遠閃爍的星光,它未必給人強烈的震撼,卻深深嵌入生活、浸入情感、沁入心田,對人的精神和心理產生潛移默化卻是刻骨銘心難於磨滅的影響。

節日是人們祈願的生活狀態,具有特定的文化內涵、豐富的理想因素,具有提升精神的作用。它有幾大優勢:首先是廣泛性,群體性參與,覆蓋面廣;其次是週期性,每年週而復始,不斷重複強調,入心至深;再次是歡娛性,寓理於樂,而且有豐富的感情色彩,以情動人。節日是好載體,即使從文化普及和教育推廣來說,節日也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傳統的歲時年節體系萌芽於先秦時期,成長於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成形於隋唐兩宋時期,元明清時期又有重大發展,近百年受到衝擊,但民間鄉土社會一直堅持著,延續至今。

現在是我們重振中華傳統節日體系的時候了。精神是要有體系的,有個體系,精神才有歸依,才有一個坐標,人才明白自己在這個坐標中間是處在什麼位置,才能夠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歸宿。我們要共建精神家園,就得要建設體系,有體系才有精神家園。我們要建設好中華節日體系,讓政府管理好時間,讓公民安排好生活,使中華節日體系成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組成部分。

四大傳統節日放假是怎麼來的

節日體系隨時代發展而發展。我國傳統社會有傳統節日體系。建國初制定了年節紀念日放假辦法,放假的傳統節日只有春節一個,獨木難成林,傳統節日體繫在制度層面被廢置。

中共十六大有了關於「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決策,2003年3月在新任有關領導人與七位高級專家座談時,筆者發言認為傳統節日既是民族精神的載體又是培育民族精神的沃土,應當重視傳統節日。領導人當即肯定,其後多次批示要研究傳統節日。中央文明辦多次邀請筆者參加有關研討會,筆者的意見編為簡報上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以上每位領導人,送中央「兩辦」,發中央文明辦副局長以上領導幹部。2004年起筆者就率先連續在全國政協提案籲請重視傳統節日,建議清明、端午、中秋、除夕要放假。這些都為中央出台關於傳統節日的正式文件作了鋪墊。2005年,中央五部委出台了《關於運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的意見》(以下簡稱「關於傳統節日第一份意見」),大政策已定,2006年回答筆者提案時已持肯定意見,到2007年終於採納,國務院頒布了對《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修改,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四大傳統節日都放假(筆者被媒體稱為傳統節日放假的推手)。看起來只改了幾個節假日,實際上體現出節日體繫在變化。這個變化是不是就已經定型了?筆者覺得不是,這是漸進過程中的一個階段。這個節日體系還在與時俱進,還要再發展。

七大傳統節日:4+1+1+1

本世紀初葉筆者親歷了這種發展:現在放假的是原「四大傳統節日」即春節、清明、端午、中秋。2005年中宣部等五部委制定「關於傳統節日第一份意見」時,筆者參與了,重要傳統節日在「四大節」之外加上重陽節,成了「五大節」。當時央視拍《我們的節日》電視系列片,筆者就主講重陽節。主編中央文明辦組編的《我們的節日》書時,筆者堅持增加七夕節,被採納了,2006年6月正式公佈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已將七夕納入成「六大傳統節日」。筆者又建議元宵節應獨立出來,也被採納了。9月,《國家「十一五」期間文化發展規劃綱要》,已經列出「七大傳統節日」: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而且說要充分發揮這七大傳統節日的作用。《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也補上元宵節。所以筆者寫了一篇短文叫4+1+1+1,短短兩年我們國家認定的重要傳統節日,由原來的四個,2005年加了一個重陽,變成五個,2006年6月加一個七夕,變成六個,2006年9月又加了一個元宵,變成七個。就這兩年我們認定並寫入中央正式文件的重要傳統節日就由四個變成七個。至此,我們已經復建起中華傳統節日體系的大框架,並恢復顯現了這個體系的特色:

以天時地氣為憑依、與生命節律相呼應,以人倫精神為靈魂。

一句話:循天時重人倫。以下分兩方面闡述。

循天時而立節

中國傳統節日是在天人合一的主導觀念中氤氳化育成的。中國傳統文化認為,人類是大自然所化生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幾十萬年的陰陽轉化化育人類,人身上有著大自然的密碼,人類和自然界有統一性。《易傳》就提出:「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人要與自然的「四時合其序」,要相互適應,相互協調。中國傳統節日基本上是按天人和諧的精神設立,按時令順序相繼排列的,與大自然的節律相適應。「節」是天地時氣的交合之處,是「天」、「地」、「日」、「月」的節奏,因此,也應當是「人」的節奏。它區隔出一年生活週期中的各個階段,展現出一年生活中各個階段的涵義,有如生命成長過程中各個階段,是連通自然節律與人生節律的「節點」。大自然有陰陽,人也要講究陰陽的消長平衡。這種理念明顯地體現在傳統節日體系中:自然時間(節氣時間)的過程與人文時間的意識有機結合,人的生命活動與自然的節律和諧共振。

中華傳統節日循天時而成俗,它成形於農業文明時期。農牧業是在自然條件下進行生產活動的,跟天候、物候、氣候的週期性轉換的大自然律動關係非常密切。傳統年節體系兼顧天、地、人:太陽、月亮與地球、人類的關係,農耕社會民眾勞逸結合的需要與自然節奏、氣候週期的關係。從時序安排上傳統節日宛如一條由自然節氣生成而貫穿春夏秋冬的農耕操作鏈。

重視個體生命與自然節氣和諧,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特點。傳統節日體系是傳統社會人們生活的統一時間體系,既按照自然的時序,又與生命時序、人生的自然階段相呼應。我們可以透過傳統節日的內涵,闡述其與個人生命中每一特定成長階段的相關性。對這種關聯性的詮釋,不僅教會我們懂得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還能喚起我們對生命本身的體悟,掌握自然的節奏與律動,主動安排自己生命的途程,做好自己生命的主人,發揮好自己生命的價值。

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說:「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程頤把「元亨利貞」相對於春夏秋冬,他說:「元者萬物之始,亨者萬物之長,利者萬物之遂,貞者萬物之成。」參合以上,我們把天人合一在一年四季的特徵概括為:春生、夏長、秋收、冬成。這也恰可比擬為個體生命一生的途程。

四時各有當令節慶、合令節俗。例如:新年迎春,元宵節是過年的壓軸大戲,狂歡熱鬧後就投入新的勞作。清明時節生機勃發春意盎然,在春播春種之時感恩先人和大自然母親、生身母親賜予生命和生機。端午迎夏,生命加速成長繁茂,百蟲也孳生,及時辟災驅疫、衛生健身。夏末七夕節銀漢秋光,瓜果成熟在望,愛情和婚姻也充滿期望。中秋節秋收有成,祈願人月兩圓共享成就。九九重陽,陽極將轉陰,惜秋敬老,感恩父祖輩和師長。入鼕鼕閒,以過年為中心安享一年勞動成果,並積儲能量迎接新年新春。這個年節體系,蓋以自然節氣的規律性變化為依托,宛如一幅自然節候的流程圖,也恰是生命的流程圖。這是在天人合一宇宙觀下人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充溢天人之情的民族生活時間坐標,而且恰與人類生命、自然生命的節律相呼應。無怪乎人們把春天比作勃發的少年,夏天比作快長的青壯年,秋天比作有成的中老年,冬天則進入安享的老年繼續培養新一代。以下是各主要傳統節日與人類生命、自然生命節律相呼應的略表:

中華年迎春生命的萌發元宵迎春生命的起步清明春生生命的傳承勃發的少年中華母親節母教子孝生命的養育端午夏長生命的成長和保健快長的青壯年七夕成熟生命的茁壯和婚戀長成的青壯年中秋秋收生命的成就有成的中年中華教師節尊師愛生生命的教育重陽敬老以及人之老生命的登高熟年轉老年除夕冬成生命圓滿育後人安享的老年

增強人倫主題節日形成九大節

中華傳統節日,感自然節律而起,孕人文精神而豐。它從歷史長河中走來,不斷融入人文內涵。

在精神文化層面,西方文化重宗教,中華文化重人倫。這也體現在傳統節日文化中。西方傳統節日大都與宗教有關,英文holiday或holyday一詞是「神的日子」或「奉獻宗教的日子」,如聖誕節是慶祝耶穌誕生的節日,復活節是紀念耶穌復活的節日等等。

中國是無「國教」,而有「國德」:沒有國人普遍信仰的宗教,而有國人普遍崇尚的倫理道德。西方提到信仰,首推宗教信仰;儒家提到信仰,首重人倫道德。最明顯的物態表現如:西方傳統的村鎮設教堂,我國傳統的村鎮有祠堂。祠堂記錄著血緣傳承、倫理次序,是倫理文化的載體,尤其在我國南方非常發達,至今很多年輕人成婚要進祠堂。

在中華文化裡,「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是上帝造人,人是娘生父母養的,是祖宗一代一代傳下來的。所以華人特別感恩父母和祖先,所謂「慎終追遠」的「追遠」,就是一代一代追尋上去,追本溯源,尋根問祖,認祖歸宗。這就是尋根意識,敬祖意識,「祖宗崇拜」。華人的人生價值觀之一是光宗耀祖,至少不辱沒祖宗,不做對不起祖先的事。連祖宗都忘了,叫「數典忘祖」,這是不齒於人的。這種以血緣親情為根基生發出來的感情,是與生命意識血肉相連的感情,是植根在人性中的感情,是最自然的感情,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比那種以利益為權衡的感情,要崇高得多。這種意識代代相傳,不斷強化,積澱成倫理型的中華文化,最注重人倫道德。由這種人倫文化熏陶,形成中華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流淌在華人的血液中,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鑄成中國心、中華魂。無論走到天涯海角、異國他鄉,永遠保持著中國心,永遠是中華兒女、炎黃子孫。華人都同種同祖、同根同源,血濃於水!

華人把祖傳姓氏放在個人名字之前,而不像歐美那樣把自己名字放在最前頭,這也是華人文化心理結構的一種反映。而死後如果有魂靈的話,也不離開家庭,而是世世代代地堅守住家庭,護佑著子子孫孫,至少逢年過節必回家與子孫團聚、接受子孫的供奉。所以傳統家庭家裡都設祖宗的牌位,讓祖宗有個位置,至少反映自己心裡有先人的位置;逢年過節要上供,至少是反映自己不忘先人。筆者到台灣看到三個親戚家裡都有祖宗牌位,令人十分感動。

在文化系統中,倫理道德是對社會生活秩序和個體生命秩序的深層設計。中國哲學是倫理型的,倫理道德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和優長,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倫理道德是做人的根基,我們以倫理道德作精神家園,我們的精神家園不在彼岸的天堂,而在此岸的天倫。天倫之樂,這是華人的「福」,華人的天堂。

最近托名某大國某著名智囊公司者誣稱:中國的「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道德觀,勢必導致自私、冷酷。」這是從根上抹黑中華文化,也有悖於西方有識學者向來的談論,例如:17—18世紀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被稱為「千古絕倫的大智者」,他說中國「有一個極其令人讚佩的道德」,「我們從前誰也不信世界上還有比我們倫理更美滿、立身處世之道更進步的民族存在,現在從東方的中國,給我們以一大覺醒!」黑格爾說:「中國純粹建築在這一種道德的結合上,國家的特性便是客觀的家庭孝敬。」斯賓格勒把道德靈魂當做中國文化的基本象徵符號。二戰之前,歐洲學者曾經探討,世界四大古文明為何只有中國文明屹立至今,他們推論:「可能是中國人特別重視家教。」達爾文就說:相對於其他文明,中華文明更具有典範意義。美國學者埃德溫·賴肖爾認為:在科學知識及應用領域,現代西方文明確佔優勢,但對人生終極目標和最高意義的洞察上,西歐文明卻遠非中國文明那樣深刻。他在《中國的問題》一書中說:「在有益於人類幸福的所有方面,中國文明都優於歐洲文明。在中國,……若能獲得適當時機,他們就能使自己返老還童,創造出較之西歐機械文明遠為優秀的文明。」英國史學泰斗湯因比1974年在同日本學者池田大作進行的「展望21世紀」的對話中斷言:中國文化將是21世紀人類走向全球經濟一體化、文化多元化的凝聚力和融合器。最需要的精神就是中國文明的精髓——和諧,尤其是天人合一式的保持人與自然平衡的和諧。

人倫關係,是建立在倫理的基礎上通過人們的情感信念來處理的關係。重視倫理道德和人倫情感,是中華文化對人類文明最突出的貢獻之一。連美國前總統布什都承認這點,他在任的一次中華年時,對華人講話說:中國對世界的貢獻很大,其中一個貢獻就是家庭倫理。

中國自古便以家庭為社會的細胞。現代中國的家庭結構已經過歷史巨變,《紅樓夢》時代、巴金《家》時代的家長制大家庭已經解體,造成家庭文化有負面作用的歷史環境和人為因素已基本消失,現在應當重建新型的家庭文化。現在絕大多數小家庭只有直系的親子關係和一對夫妻關係,培育子女成為生計之外的家庭生活中心。

人之初,從家教始。親子之互愛出諸人的自然天性,是不計功利的,是不計「支出」、「收入」的,與市場上的買賣交易是截然不同的。這種親子間的天然關愛和無私慈孝精神,是其他人際關係所無法比擬的,這是人類愛心的最初種子,是起點和基石。教育就是從這裡開始的,所以也是道德啟蒙的起點和基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愛之心,博愛精神,都是這種愛心的推衍和昇華。《孝經·天子》云:「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中華文化「立愛自親始」但從來不停留於「親親」,孟子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以家庭和血緣為主導的「親親」擴及「仁民」,再擴及「愛物」,乃至具有「民胞物與」的胸懷。《禮記》說「以天下為一家」,中國人早就把家這個基本關係擴大了,已把人類的愛心和德行由本義屬於家庭的親子之愛,推廣到對所有的人、乃至天地間所有的物的更為廣泛普遍的愛,把人倫的觀念貫徹到天地萬物之中。從愛親走向「泛愛眾」,從家庭走向社會、走向自然。愛是道德的基礎,珍惜這種愛親的情感體驗,把它培育起來,推展開來,就會養成健康發達的愛心和德性。以此為根而繁衍的價值觀和價值體系,應是天然而富人性的。情感是構成人性的基本元素之一,如果沒有這種淑世情懷,而讓單純「以利相交」、以利益為取捨的處世原則主宰人世,那麼,見利忘義的世風就難拂去。

中華文化從來就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對家庭的責任感、整體感中培育對國家民族、對天下的責任感:「位卑未敢忘國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家庭是培育愛心和責任感的全天候學校,受益的卻不僅是家庭,而是全社會,是為社會培養合格的人。如果說我們現在的道德狀況令人擔憂的話,其原因不是人倫道德多了,而是人倫道德削弱了。

我們的傳統美德本來就深深扎根於百姓日用倫常之中,我們的道德建設應當繼承傳統美德的這一優良傳統,從百姓日用倫常抓起,從每個人自小怎樣待人接物抓起,下大力氣建設新倫常規範。

我們要建設的人倫關係,是在人格平等的基礎上,雙向互惠互動的倫理關係。我提出,現代應優先建設三大人倫關係:親子關係(血緣倫理)、夫妻關係(婚姻倫理)、師生關係(層級倫理代表之一)。要構建和睦共榮的血緣關係、和美共生的婚姻關係、和諧共進的層級關係。具體而言可落實到:親子愛、夫妻情、師生義。我們繼承發揚優秀傳統文化,應當大力建設好這三大人倫關係。

龍門農民畫中的夫妻親子

中華傳統節日就是培育人倫道德的沃土,是人倫教化的好載體。2015年2月17日在春節團拜會上國家主席致辭說:「春節是萬家團圓、共享天倫的美好時分。遊子歸家,親人團聚,朋友相會,表達親情,暢敘友情,抒發鄉情,其樂融融,喜氣洋洋。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重視家庭、重視親情。家和萬事興、天倫之樂、尊老愛幼、賢妻良母、相夫教子、勤儉持家等,都體現了中國人的這種觀念。……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緊密結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促進家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促進老年人老有所養,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

我國的傳統節日一般都是綜合性、多義性的,缺少單項突出的人倫主題節日,而現代社會又很有表達單項人倫感情的需要,於是西方的此類節日就乘虛而入。但異質文化的人倫節日難於承擔傳承中華人倫傳統之任。而且長此以往,勢必影響中華文化的主體地位,不利於民族精神的弘揚和培育。所以筆者一直建議主動設置植根中華文化土壤的以夫妻、親子、師生三大人倫關係為主題的中華人倫主題節日。中華情侶節、中華父親節可以分別疊加在七夕節、重陽節上(詳下說)。中華母親節當在春天,以孟母生孟子而成母親的農曆四月初二為基準日。教師節當恢復清雍正五年以降的傳統,定在「萬世師表」孔子的誕辰日。加此二節後共成九大節。

重振傳統節日體系

傳統節日體系是按農曆設置的,與農曆關係至密。人類各民族創製的曆法主要有三:

一種是陽曆:我們現在採用的公歷,即格裡高利歷,繫在古羅馬儒略歷基礎上加以改進的結果。它只考慮地球與太陽的相互關係,因而是一種純陽曆。它的每月日數和月的大小,都是人為設定的,和月亮的運行沒有關係。格里曆簡便易行,得到公認,成為今日地球人公認的公歷。另一種是陰曆:伊斯蘭民族的回歷是一種純陰曆,它只考慮月亮的圓缺(即朔望月),以初見新月的那天為每月的第一天。純陰曆的回歷年與地球繞太陽的週年運動(回歸年)也沒有關係。

第三種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曆法陰陽合歷:古代中國人很早就知道太陽和月亮(太陰)各自的回歸週期規律——陽曆和陰曆,自有文字記載以來,中國的曆法就已經是陰陽合歷。天干配地支,天干是太陽運行規律,地支是月亮運行規律。從陽曆部分來說,《尚書·堯典》就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節氣的劃分,也就是「二分二至」。至遲在春秋時代,又有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也就是「四立」。二分二至和四立合稱「八節」,分別表示春夏秋冬四時的開始和到達一半的節點。「四時八節」構成了中國傳統曆法中陽曆的最基本的部分,從戰國到漢初,已發展成為完整的二十四節氣,即將回歸年平分為24等份,這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對天文、氣象、物候進行觀測、探索、總結的結果。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5—104)頒布《太初歷》,引二十四節氣入歷,從而奠定了中國傳統曆法的基本格局。

再從陰曆部分來說,人們對朔望月的認識還要更早些,至遲在西周開始有了「朔」的概念,是指月亮與太陽同出沒,在地球上看不到月光的月相(月亮與地球、太陽成一條直線)。由朔日到下一個朔日就是一個朔望月。由於十二個朔望月的長度比回歸年少11日多,因而必須置閏,即每隔一定時間增加一個閏月。春秋時代人們就已經掌握了「三年一閏,五年再閏,十九年七閏」的置閏規律。二十四節氣就是運用陽曆(所以與公歷的對應日期基本固定),朔望月就是運用陰曆(所以與公歷的對應日期就不能固定),陽曆一年365日,陰曆一年354日,兩者相差相當於11日,三年就相差約一個月,為了兼顧二者,我們先人編製出一套陰陽綜合的年歲曆法——農曆,用分別加插閏日和閏月來彌合。它既考慮地球繞太陽的週年運動(回歸年),也考慮月亮的圓缺(朔望月)。它是一種獨特的陰陽合歷,過去有人稱之為陰曆,這是不對的,現在我們稱之為農曆。

由於同時考慮太陽與月亮各自的運行情況,所以農曆與公歷的對應日期就不能固定,這並不是由於我們傳統曆法不科學,而是由於我們祖先的哲學觀念與西方人不同。西方哲學強調對立,其曆法就以太陽為唯一依據;中國哲學強調和諧,陰陽調和,才能生生不息,所以我們的曆法對太陽與月亮並重。中西兩種曆法的不同反映了中西兩種哲學的不同,這是一個文化選擇的問題。中華文化講「究天人之際」,必須提高到天地自然的高度與廣度,才足以論中華文化。以農牧業生產為主,「一年之計在於春」的中國,其春夏秋冬語序早已深植於中華民族的時間順序基因之中。對自然存在的思維方式決定了各民族的傳統節日。農曆曆法三要素的年月日全是依據日(太陽)月(太陰)天象得出。西漢《太初歷》確立了中國陰陽合歷的基本格局,中國的陰陽合歷是天、地、人三者和諧統一的偉大創造!是我們先人所編串的時序長鏈,其上設置著閃爍了幾千年的彩色明珠:中華年、元宵節、春分、清明節、端午節、夏至、秋分、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都順應並反映著自然的節律、生命的時序。這是中華民族觀象授時的智慧結晶、人類文明的瑰寶。

中華傳統節日是傳統文化的結晶和載體。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文明傳承中形成的傳統年節體系,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已經成為民族生活、民族靈魂、民族根基的有機組成部分;積澱著中華文化的價值取向和理想追求;凝聚著中華文明的精華,是中國人的自然觀、哲學觀、倫理觀、審美觀、愛情觀的體現。

中華傳統節日體現著中華民族的和諧理念與道德理想。其體系的形成兼顧太陽、月亮、地球的運行規律,包含著天文、氣象和物候的知識,體現了適應自然節奏、人與自然和諧的自然觀,體現了天人合一、重視陰陽平衡、順應自然而又有所作為的哲學觀。節日活動因時制宜,華年迎新、元宵歡鬧、清明踏青、端午備夏、七夕觀星、中秋賞月、重陽玩秋:親近自然,感激自然,愛護自然,融入自然,萬物共融,與大自然的節律保持一致,與生態環境保持和諧。同這種自然觀相協調,形成人與社會和諧的社會觀。在節日裡,通過禮節和儀式,營造普天同樂、與人為善的和氣人際氛圍,營造骨肉情深、天倫樂融的和睦家庭關係,體現人與人和諧的人際觀、倫理觀。傳統節日所蘊涵的和諧理念與道德情操,是構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應當借助的巨大文化資源。

中華傳統節日是民族生活中的典禮和儀式,是民族情感的黏合劑,「每逢佳節倍思親」,其中充盈著親情情結、敬祖意識、尋根心理、報本觀念,最容易喚起對親人、對家庭、對故鄉、對祖國的情感,喚起對民族文化的記憶、對民族精神的認同,喚起同宗同源的民族情、文化同根性的親和力,理所當然地受到全世界華僑、華人的喜愛。一個人、一個民族對自己故鄉、故土、親人、民族歷史的記憶和追思,無疑是精神家園的重要組成部分。重振傳統節日體系,顯然有利於培育民族情感、增強民族團結,有利於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有利於祖國統一大業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海外華人身處異國他鄉,他們面對的主流社會文化和我國文化是截然不同的,他們中的很多人早已加入了當地國籍,在政治意義上是不折不扣的外國人。但是,他們堅持過春節,堅持繼承春節民俗。原因何在呢?海外華人通過春節民俗活動,就是要重新確證自己是一個文化上的中國人!

過節是人類社會的共同需要和普遍存在的亮點,而各個民族的節日又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以無比豐富的多樣性,匯成萬紫千紅的世界節日文化百花園。我們應當汲取人類文明的積極成果,包括節日文化的積極成果,但不是讓「洋節」取代中華節,讓西洋文化取代中華文化。有個比喻:「吃了牛肉人變成牛」,那就喪失了國家民族的主體地位,被同化;「吃了牛肉比牛更牛」,那就強筋健體,增強國家民族的主體性。

節日的「去中國化」,那是中華節日的悲哀,中華文化的悲哀,中華民族的悲哀!某國前總統在《不戰而勝》一書中說:「當有一天中國的年輕人已經不再相信他們老祖宗的教導和他們的傳統文化時,我們……就不戰而勝了。」撇開冷戰思維不談,此話也值得我們深思。民族文化不僅是民族的身份證,而且是民族身份的護身符,從社會層面上說,文化存,民族存,文化亡,民族亡。希特勒就曾說:「要消滅一個民族,首先瓦解它的文化。」我們不能數典忘祖,我們不能不傳承自己民族的優良文化傳統,不能不盡心竭力使傳統節日充盈時代精神而理性回歸。

普天下華人對自己的傳統節日多懷有溫情、懷有親情,因為它跟中華民族的歷史存在方式密切相關,深深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和中華民族的精神人格需求緊密相連,蘊含著我們祖先幾千年的精神承傳,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長期積澱的產物,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世代相傳的最重要的載體之一,滋養著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推動著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歷久彌新、不斷發展壯大。

傳統節日是我們祖祖輩輩共同擁有的安享天倫之福的時光!是養我育我的中華母親文化。衣帽不時髦了可以換,民族傳統節日可不是衣帽,那是我們的血脈,是我們生命的有機元素!十指連心,割傷了是會痛徹心扉的!俗話說「子不嫌母丑」,是的,不能嫌親娘不時髦就換個洋媽媽,那是不齒於人的勾當,我們只能克盡孝愛煥發母親的青春活力,讓世世代代哺我育我的中華文化煥發光彩!

當今中國的節日體系主體包括兩大方面:有按公歷(陽曆)計的現代紀念日(主要是政治性的):元旦、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五一國際勞動節、五四青年節、六一國際兒童節、七一中國共產黨建黨紀念日、八一建軍節、十一國慶節等;有按農曆計的傳統歲時文化性節日和植根傳統文化和風俗的人倫主題節日:中華年(簡稱華年,也叫春節)、元宵節、清明節、中華母親節、端午節、七夕節(中華情侶節)、中秋節、教師節、重陽節(中華父親節)等。本書只介紹傳統節日和植根傳統文化和風俗的人倫主題節日。以下分冬儲迎春、春生時節、夏長養生、秋收時節四編分別介紹九個節。

本書的出版承中華書局、各「範例」作者以及鮑林春前進英才基金會的大力支持,特致謝!

《傳統節日的奧妙:我們怎樣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