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先民遺風到迎夏防疫
中國傳統節日的節俗,有的可以溯源到原始社會,是部落先民的某種遺風。如前所述,清明節前的寒食,是先民換季改火的遺風。端午節的龍舟,則與水網地區先民(如吳越族群)對龍圖騰的崇拜和祭祀有關(傳統認為龍是管水的)。風俗一旦形成便有其相對獨立的生命流程,在人類社會的代代流傳中,隨著生存環境的變遷而不斷發展變化,後代人往往模糊了先民遺風的真正動因,而根據自己時代和地域的生存環境和意識,對先民遺風作出合乎自己邏輯的解說和發展。
中國傳統節日是在天人協調的主導觀念中氤氳化育成的。端午鄰近夏至,夏至是每年中白天最長之日,這日陽氣最旺,當其時生命萬物的生長成長最快,但陽極會傷人,需要避毒。《禮記·月令》說:「仲夏,陰陽爭,死生分,君子齋戒」,這是大自然節律的節點,也應是人生節律的節點。「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仲夏天氣日益濕熱,又值汛期,百蟲和細菌繁殖快,疫病易生。2003年的「非典」流感、2009年的甲型流感都是證明,所以人們需要一個全民的迎夏「衛生防疫節」——端午節。
在古代的條件下,端午節人們主要採用自然植物來防疫。灑掃庭院剷除蟲菌孳生地,用雄黃水、雄黃酒消毒,佩戴防疫健體的各種香囊荷包,採集各種藥材備用,燒藥草湯洗浴……富有民俗特徵的最數「艾虎」和「蒲劍」。
艾,入中藥可以祛寒濕,干艾搓成繩點燃可以驅蚊蠅,艾絨做成炙條可以治病。艾灸至今仍廣泛應用於臨床,而且傳至國外。將艾葉剪為虎形,或將艾葉貼在虎形的彩紙上,借「虎」張威,就叫「艾虎」,人們佩戴或張掛,祈以辟邪驅瘴。
蒲,即菖蒲,含揮發性芳香油,葉子中間有脊線,狀如寶劍,以「劍」張威辟邪,或插或貼於門楣,「蒲劍」可以散發芳香,清除污濁空氣,還可通竅醒腦,驅趕飛蟲。
2003年春,當「非典」肆虐時,艾蒿、菖蒲等又光臨百姓家中,古老的端午習俗又回到人們的記憶。我國某重要醫療機構經四十多年的研究認定,菖蒲提取物可以殺滅二十多種病毒、細菌,證明古老的端午習俗是科學的。端午節來臨之際,應舊俗新用,提倡開展夏季愛國衛生大活動,發揚端午文化的優良傳統。
1.斗百草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群嬰斗草圖》,其玩法大抵如下:比賽雙方先各自採摘具有一定韌性的草(多為車前草),然後相互交叉成「十」字狀並各自用勁拉扯,以不斷者為勝,這叫「武鬥」。還有「文鬥」,就是對答花草名,《紅樓夢》第六十二回中,香菱和幾個丫頭各採了些花草,斗草取樂。「這個說我有觀音柳,那個說我有羅漢松。那一個又說我有君子竹,這一個又說我有美人蕉。這個又說我有星星翠,那個又說我有月月紅。……豆官說,我有姐妹花……香菱說,我有夫妻穗。」
2.戴香包
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有用碎布縫成的,內裝香料(用中草藥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製成),佩在胸前,香氣撲鼻。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辟蟲的雄黃粉,發展成中草藥香料;形狀愈益豐富,製作愈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術品。
3.立蛋
「立蛋」是指端午節當天正午十二點時,俗信說是陽剛正氣彙集之極,所以平日不易豎立的雞蛋在此時便可直豎站立。從科學原理上說,因端午節當天太陽照射在北半球,正午時分太陽引力與地球引力互相拉扯,使得立在平面上的蛋很容易平衡站立。立蛋成為端午節孩童最佳的嬉戲項目之一。同理也可說明此時的繡花針為何可浮在水面上,稱「浮水針」。
在中國古代陰陽五行的思維結構模式中,講究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陰陽和諧均衡。端午是陽極陰衰之時,根據陰陽平衡的和諧理念,需要扶陰抑陽。「水」屬陰性,所以端午的許多紀念人物和活動都與水有關,意在增強陰的力量,冀求陰陽和諧均衡。龍舟競渡和祈雨最初固與祈求水神保佑有關;就是粽子,也與陰陽觀念有瓜葛,粽子古稱角黍,黍又稱「火谷」,古人認為屬於陽性,而菰葉生於水中,屬陰性,以陰裹陽,象徵陰陽和合,陰陽調和。許多地方端午節令食品有鴨蛋,那也是因為鴨子是水上動物,屬於陰性。而冬至則相反,需要吃陽性的狗肉。節令食品都講究陰陽調節,這裡面大有學問,是很需要研究和開發的。
注入人文精魂——剛烈的端午諸賢的故事
中華傳統節日因天人相應而立節成俗,對此人們總要作人文的解說。各地區的「解說」又往往與紀念本地域的先賢掛上鉤,形成民間傳說。如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包粽子,楚人掛上屈原,吳人掛上伍子胥,越人掛上孝女曹娥或越王勾踐,湘西和桂林等地掛上伏波將軍馬援……總是傳揚傳統美德和高尚人格,而端午諸賢的故事多具有剛烈精神。精神文化不可偏於柔弱,端午節是傳統節日中富有剛健氣息的節日,也是社會性較強的節日。
1.紀念屈原
經過歷代的選擇,屈原越來越突出出來,甚至被說成端午節「起源」於營救和紀念屈原。屈平字原,通常稱為屈原(公元前340—前278)。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屈原雖忠事楚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自沉汨羅江。南朝吳均《續齊諧記》和宗懍《荊楚歲時記》記載傳說,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正下雨,湖面上的小舟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百姓又怕屈原被蛟龍所困,為了驅走蛟龍,也為了保住屈原遺體不被魚蝦所食,家家戶戶都把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從此每年五月初五,人們都要划船、投粽子,逐漸形成了賽龍舟、包粽子的習俗,遂形成端午節。
這當然只是傳說,但中國人民選擇屈原,是有豐富人文內涵的。屈原是中華民族第一位偉大的詩人,他以自身的高潔人格譜寫了偉大詩篇,他以偉大詩篇表現了自身的高潔人格。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憂國憂民,休戚與共,不僅「太息」,而且「掩涕」,愛得多麼深沉!
「鳥飛返故鄉兮,狐死必首丘。」雖被謗放逐,仍眷念故土鄉國不忍離去,懷鄉戀國的鄉土深情、鄉國情懷,可以轉化、昇華為愛國精神。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追求真理,求索不懈,堅持正義,矢志不移。精神價值提升生命的意義。這樣的詩句千年傳頌,參與鑄造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格。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堅持高潔的人格,以香草自喻,不與惡草為伍,不與卑鄙者同流合污,而且不受惡濁世風的習染,不隨風俯仰,不做不合理「潛規則」的俘虜,寧死不污,身殉理想,九死不悔,堅貞不渝。
屈原精神成了端午節的節魂,吃粽子也有了文化意義,我們的傳統節日絕不像有些人講的只是吃吃喝喝,我們是很重視人文精神的。屈原是詩人,端午節又成為「詩人節」,屈原就是詩魂。端午節前後,報刊、網絡等媒體湧現出許多好詩歌。我們繼承端午節的優良傳統,發揚屈原的人格節操和愛國主義精神,舉辦各種層次、各種規模的「端午詩歌朗誦會」、「端午詩歌大賽」,不是既合傳統又合時宜嗎?
2.紀念伍子胥
伍子胥生活的年代比屈原早二百餘年。宗懍《荊楚歲時記》和《後漢書》等就記述端午節為紀念伍子胥。伍子胥形象在《左傳》中就已經出現過,司馬遷《史記》卷六十六《伍子胥列傳》對後世影響最大。
伍子胥的父親伍奢是楚國楚平王時的太子太傅,負責教導太子建,太子建被少傅費無忌所誣陷,伍奢也受到了牽連。費無忌對楚平王說:「伍奢有兩個兒子,都有才幹,不殺掉將成為楚國的禍患。可將他們的父親作為人質把他們召來。」楚平王派使者對伍奢說:「你若將你的兩個兒子召來可免你一死。」伍奢說:「(大兒子)伍尚為人仁厚,召他一定會來。(小兒子)伍員(伍子胥)為人剛烈暴戾,忍辱負重,能成大事,他料到來後會一起被擒,一定不會來。」平王不聽,派人召伍奢的兩個兒子。
伍尚要去,伍子胥說:「楚王召我兄弟,並不是為了讓父親活命,我兄弟倆一到,父子三人就會一起被殺。去了便不能報仇雪恨,不如投奔別國,借力來雪父親的恥辱。不能一起束手待斃。」伍尚說:「我知道應召前去也不能保全父親的性命,可是父親召我們而我們不去,以後又不能報仇雪恨,到頭來豈不被天下人恥笑。」又對伍子胥說:「你可逃走,你可以報殺父之仇,我將安心就死。」伍尚束手就擒。使者來捕伍子胥。伍子胥挽弓搭箭對著使者,使者不敢上前,伍子胥就逃走了。伍尚到後,楚平王果然將伍奢伍尚父子一起殺死。
伍子胥幾經周折逃往吳國,途中過陳國欲出昭關,昭關守衛正在到處抓拿他(京劇《文昭關》就是演伍子胥此時愁得一夜之間鬚髮全白的故事)。
伍子胥出了昭關,後有追兵,前有大江。正著急時,江上有個老漁夫划著小船過來,把他渡了過去。伍子胥感激萬分,解下身上的寶劍,交給老漁夫說:「這把寶劍是楚王賜給我祖父的,價值百金。送給你,聊表我的心意。」老漁夫回答說:「楚王捕你,出了五萬石糧的賞,還加上大夫的爵位。我不貪圖賞金、爵位,難道還會貪圖你的寶劍?」
伍子胥逃亡路上,貧病交加,拖著病軀,沿路乞討,歷盡磨難,時刻不忘父兄冤死郢都之恨。到了吳國,闔閭繼王位後,就重用伍子胥。不久就攻入楚國的郢都。此時楚平王已死,伍子胥就掘開楚平王的墳墓,挖出屍體,抽打三百鞭,終於報了冤殺父兄之仇。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與越王勾踐大戰中箭傷重不治,死前囑子夫差報仇。並托伍子胥輔佐少君,封他最高爵位,稱相國公。夫差繼位後,打敗了越國,越王勾踐投降,伍子胥認為應一舉吞滅越國,以絕後患。但夫差為伯嚭所惑,不聽伍子胥的主張。伯嚭受越國重賄又乘機進讒言,誣陷伍子胥有謀反之心。公元前484年,夫差便贈劍賜死,令他自盡。伍子胥仰天長歎說:「唉!讒臣伯嚭為亂,王反而殺我。我使你的父親稱霸諸侯。在你還未被立為太子時,幾位公子都爭立,我為你向先王冒死力爭。你立為太子後,想將吳國分一部分給我,但我並不敢有這種奢望。可是如今你竟聽信奸佞小人的讒言而殺害長輩。」伍子胥憤恨自刎之時,留下狠話,要身邊人於他死後,「把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都東城門上,我要親眼見證吳國如何被越國所滅!」——死不瞑目,留下一雙眼睛看報應!
吳王夫差聞之大怒,五月初五把伍子胥的屍首用皮革袋子裹著拋到錢塘江中。吳國人同情他,在江邊為他修建了祠堂,把這個地方命名為胥山。後來吳國果然被越王勾踐所滅。
太史公司馬遷總結說:「向令伍子胥從奢俱死,何異螻蟻?棄小義,雪大恥,名垂於後世,悲夫!方子胥窘於江上,道乞食,志豈嘗須臾忘郢邪?故隱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稱讚伍子胥是「烈丈夫」。在司馬遷的影響下,後世多有詩贊之,如:「留得子胥豪氣在,三年歸報楚王仇。」如今我們有取於伍子胥者,不在復仇而在豪氣,在血性:為伸張正義,堅忍不拔,矢志不渝,豪氣不餒,血性不衰,剛烈不屈。
相傳當年,伍子胥「相土嘗水,像天法地」,構築姑蘇古城,因而蘇州又稱胥城;在輔佐兩代吳王中也做了許多好事,贏得吳人的感戴,他被冤沉屍贏得吳人的同情,人們相繼為他立祠於江邊,在民間信仰中逐步奉其為江神、潮神、濤神,至今已有2500年歷史。相傳他被沉屍正是五月初五,端午節就成為吳人紀念他的節日。王充《論衡》說:「子胥恚恨,驅水為濤」,錢塘江之怒潮也是因他之大怒,他正是「波濤之神」。而傳說夫差在吳亡後,羞於在陰間見到伍子胥,用白布蒙住雙眼後才舉劍自盡。其後,歷史轉向讚揚忍辱負重,臥薪嘗膽,務致國強的勾踐。
習俗反映民情,在蘇州人心中,對於伍子胥和那段歷史的推崇,早已成為一種揮之不去的情感,深深扎根在人們內心深處。今天,行走蘇州城西,沿著一條胥江,方圓數百里處的村落,都留下了伍子胥深深的烙印。胥口,地名就因伍子胥而設,這是伍子胥被拋屍入江所在地,當地百姓為了紀念他,建起了伍子胥墓和胥王廟,並把伍子胥率領開挖的運河命名為胥江,把附近的小山命名為胥山,瀕臨的太湖命名為胥湖,城門有胥門,等等。
不僅蘇州,在江蘇、上海、浙江一帶的吳國故地,廣有關於伍子胥的傳說和遺跡。例如位於高淳的胥河,相傳就因紀念率領開挖它的伍子胥而得名,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運河。投金瀨也出於伍子胥的故事:伍子胥由楚逃吳途中,於瀨水向一位浣紗(擊綿)的史姓姑娘乞食,食畢囑對方為他的行蹤保密。史女以伍見疑,即投水自盡以示貞信。伍子胥傷感不已,咬破手指,在石上血書:「爾浣紗,我行乞;我腹飽,爾身溺。十年之後,千金報德!」後來,伍子胥報仇之後,果然不忘報恩,但苦於不知史姑娘家址,於是就把千金投入她當時跳水的地方。這就是「投金瀨」的由來。高淳人說高淳米糕也是起源於伍子胥固城築城牆。
3.紀念孝女曹娥
東漢邯鄲淳《曹娥碑》就是記孝女曹娥之事。曹娥(130—143),浙江上虞人。其父曹盱溺於舜江中,十四歲的曹娥晝夜沿江號哭尋父,數日裡活不見人,死不見屍。五月初五日,她想了個辦法,把自己的衣裳拋入江中,雙膝跪地對江禱曰:父親有靈,讓這衣裳在您所在的位置沉下去吧!此衣隨江漂流一段後竟在一個漩渦處沉下去了。曹娥認定那是父親所在,便縱身投江救父。五天之後,父女倆在下游浮出江面,雖都已冰涼,曹娥仍緊緊抱住父親,不肯放鬆。百姓見狀,無不震驚敬佩,傳為神話。地方為她立石碑,由邯鄲淳撰寫碑文。人們為了紀念她,把她捨身撈父之江,改名曹娥江,建起曹娥廟。曹娥當年所居住的村子,改名為曹娥村,還在浙江紹興建起曹娥墓。曹娥孝親救父的美德,傳遍大江南北,因此每逢端午節,人們在紀念屈原、伍子胥的同時,也要傳頌孝女曹娥的動人故事。曹娥廟至今香火不斷。上虞弘揚孝德確有成績,2012年筆者參與代表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上虞「孝德文化之鄉」的榮譽稱號。
龍舟競賽團結奮進
龍舟競賽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可能起源於原始社會末期。考古學的發現證實,許多端午節習俗早在戰國之前已流傳,例如其中一個來自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鉞,便刻有龍舟競渡圖案。龍舟最早當是古越族等水網地帶族群祭龍神、水神的一種祭祀活動。祭祀的古風遺留至今,例如1991年6月16日(農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並為龍頭「開光」(即點睛)。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汨羅江,奔向龍舟賽場。
端午節岳陽龍舟賽
隨著生命意識的發展,賽龍舟增加進古代的禳災驅瘟的祈願,隨著人文精神的發展,又演繹出追悼屈原等人傑的文化意義,同時發展成為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1980年,賽龍舟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2010年於廣州舉行亞運會,龍舟競賽首次成為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2011年起年年舉辦中華龍舟大賽。龍舟賽也百花齊放,有速度賽、馬拉松賽、技術賽、表演賽等。
龍舟賽的根深深紮在民間。請看民間的賽事場景:「龍舟頭上都安裝有各式各樣的木雕龍頭,色彩絢麗,形態各異,有金龍、黃龍、白龍、烏龍等。開賽號令一響,只只龍舟猶如離弦之箭、出山之虎,奮勇爭先,一往無前。比賽時,只見鑼鼓手坐在龍舟前端,一聲聲號子,一槌槌鼓點,有板有眼,時急時舒。橈手們聽令而動,揮橈划槳;招子手穩立舟尾,眼觀八方,把舵定航,一副勝券在握的智者風範。如果聽那鑼鼓點子「咚鏘、咚鏘、咚鏘」越來越急促,和著那兩岸吶喊震天撼地,定是賽事進入激烈的時刻,只見龍舟劈江斬浪,直飛目標。舟上的健兒傾盡力氣邊划水邊呼喚,鼓鑼喧天,喊聲陣陣,你追我趕,力爭上游。……」兩岸吶喊助威的群眾,人頭攢動,群情昂奮,有的隨舟奔跑,為自己村莊或群體的龍舟呼號助威。口號響成一片,吶喊聲震天動地。扣人心弦的龍舟競賽,向來是端午的一項最熱烈、最富激情的節俗,把節日氣氛推向高潮,體現了中華民族團結奮進、拚搏向上的精神,煥發出集體主義光采和昂揚鬥志。
在湖南鳳凰縣,端午賽龍舟的成績是一種至高榮譽,因此每年參加的賽隊很多。得勝的村寨、街道或單位,在長時間內都是人們的談論話題。在廣東高要市金利鎮的顯學村,村中高大的祠堂正中,安放的不是神位牌匾,而是數十年賽龍舟得來的錦旗,擺放著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獎盃。顯學村人對賽龍舟的榮譽如此看重,讓人深深感受到村民對賽龍舟的熱愛。金利賽龍舟在農曆五月初一至初五舉行。比賽前15天,各村的龍舟就紛紛下水,又叫起龍舟,即開始比賽前的強化訓練。期間,整個村子非常熱鬧,每天傍晚龍舟隊訓練結束,全村男女老少都要聚集到祠堂裡與運動員們一起吃飯,加油鼓勁,營造出大賽前濃厚的氛圍。龍舟競賽讓金利人民「團結拚搏,奮勇挺進」的龍舟精神得到昇華,成為金利人民一種獨特的精神支柱。
龍舟賽最容易調動群眾的節日熱情,激發集體榮譽感,彰顯齊心協力、奮勇爭先、拚搏向上的昂揚精神。這是端午文化精神,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當我們歡度端午節時,我們正在感受中華文化的滋潤,分享中華節日帶給我們的快樂。端午節可以成為龍舟節、民俗體育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