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間:2005年3月17日
地 點:馬甸文聯宿舍張宗堯家
訪談者:定宜莊
在場者:張莉、張宗堯、吳效蘭注122
[訪談者按]前面談過,京城有數重,內城之內還有皇城。皇城始建於明,很像是北京內城的城中城,在有皇帝的時代,也是京城這個中心的中心。皇城四至,據《燕都叢考》:「正陽門之內向南者曰中華門,東南曰長安左門,西南曰長安右門,東曰東安門,西曰西安門,正北曰地安門。」如今除地安門僅留地名之外,其餘幾門都早已不見蹤影了。注123
陳允莊女士住過的納福胡同和恭儉胡同,就都在皇城之內,只不過在民國十七年(1928年)遷都之前,前者叫內府庫,後者叫內宮監,皇城內的地名類皆如此。另如上文提到的米糧庫,還有惜薪司、司禮監、織染局等,都是當年的內官衙署。對於將這些地名改成納福胡同一類,當時人就很有意見,認為這是歷史觀念薄弱且不學無術的表現注124,卻也反映出皇城中民居已經多過官署的現實。當然如今對皇城的誤解甚多,未必是因改名導致的不知源起所致。
明代的皇城是民間不得出入的禁地,清朝卻是民居列肆之所注125,史籍雖言之鑿鑿,卻很少有人注意及此。大多數寫北京城的人,都想當然地認為這裡居住的都是滿族權貴或者八旗人家注126。事實上,清代八旗各有駐地,都僅限於皇城之外,皇城之內反而允許商人開舖和民人居住,這當然不是由於清廷比明廷更為寬容,而是因為無論宮廷還是內城旗人,都需要有人為他們的衣食住行服務。陳女士的訪談中說這一帶平民多,拉三輪、拉排子車的多,搖煤球的多,確實是當時的真實場景。在1928年北平市社會局對內外城郊赤貧、極貧人數所做的統計中,內城「赤貧」者超過人口10%的有3個區,位於皇城的中心一區、中心二區就佔了其中的2個,也是由皇城內居民構成的這一特點決定的注127。
陳允莊是吳效蘭的表妹,但不是旗人,而且她也是本卷所有被訪者中唯一不是旗人的一位(前面張宗堯、張碧君兄妹也是漢人,但對他們的口述,我是作為附錄放在吳效蘭口述之後的)。我是通過她,才注意到在京城的分佈格局中,還有皇城這樣一個與其他諸處不同的所在,並進而注意到居住於這裡的人們的生活方式的。
陳女士訪談中引人注目的重點,是她家族中幾位女人的婚姻與遭遇。她的父母及幾個姑姑的婚姻都集中於皇城這一地域之內,是當時婚姻地域圈緊密狹小的一個例子。至於前面對張宗堯先生的訪談中所談到的,北京人的生活水平在日本佔領時期一落千丈,在此篇中也為陳女士3個姑姑家庭的敗落所證實。陳女士從女性的角度對她幾個姑姑遭遇的講述,則能使人對這種敗落造成的後果,得到更深切的體會。
對陳女士訪談的另一重點比較輕鬆,是談老北京人的家常菜。由於地處北方,北京人的餐桌不可能像南方那樣四季常青,但生活在天子腳下,北京人在「吃」的方面卻絲毫不肯苟且。這就造成北京家常菜的特點,即用料便宜普通,不外乎蘿蔔白菜之類,但做法特別精細講究,家庭主婦為此殫精竭慮,不惜時間,這點在陳女士的講述中有具體和充分的體現。在本書其他諸篇,還會不斷談到各家各人所做的口味不一的家常菜,可以比較參照來看。
由於老北京家常菜吃的是功夫,吃的是時間,所以在當下這種喧囂浮躁的年代,打著「老北京家常菜」的飯館,就或者賺不到錢,或者因做不出真正的味道而招不來客。反倒是用料昂貴、做工較為簡單的某些南方菜館,可以大行其道,也就不足為奇了。
陳允莊,女,1949年出生。
恭儉胡同(定宜莊攝於2005年)
納福胡同東口與臘庫胡同南口交叉處(定宜莊攝於2005年)
[吳效蘭(指向陳允莊):她是我表妹,她的父親是我親舅舅。我舅媽90多歲才去世,她老跟她聊。她對北京的民俗比我瞭解得多,有些她經歷的,有些她聽說的。所以我主動把她約來了。]
陳允莊(以下簡稱陳):我們這三家兒住得都不遠,他們當初住米糧庫的時候,我們住的是恭儉胡同。她(指吳效蘭)媽是我姑姑。
定:我很想向您請教請教有關北京的民俗,但我今天來主要不是聽您聊民俗,我想聽聽您的家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