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道家思想與道教

緒論

儒道兩家底思想可以說是整個中國思想底兩方面。儒家注重實際底生活,而道家則重玄想,這是人人都知道底。從我國人日常生活底習慣和宗教底信仰看來,道底成分比儒底多。我們簡直可以說支配中國一般人底理想與生活底乃是道教底思想;儒不過是占倫理底一小部分而已。

道家思想是與漢族文化同時產生底。史稱少昊之衰,九黎亂德,天下相惑以怪,家為巫史,民瀆於祀,帝顓頊乃命重為南正,司天以屬神;命黎為北正,司地以屬民;因此,巫史底職守就有了專責。南正所司底事體是關於天志底,是巫祝或道家思想所從出。北正所司底是關於天人感應底事實,為巫史或儒家思想底根據。我們要明白道教,不得不先知道巫祝。哲學思想底起源可以說都是巫祝們玄想或妄解底結果。因為他們底責任就是要將玄渺無端底天則來解釋或規定這陵亂發展底人事。這原始底哲學在各種文化底初期,都可以找出來。《國語·楚語》載巫底才能說「古者民神不雜。民之精爽不攜貳者,而又能齊肅衷正:其知,能上下比義;其聖,能光遠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聰,能聽徹之。如是,則明神降之,在男曰巫,在女曰覡」。巫祝底聰明聖知都超過常人,所以除去降神以外,還有解夢、預言、醫病、卜筮等等能幹。史底職分本與巫差不多,不過他所注重底多在記錄過去底經驗與事跡而已。

巫與史有一本共同底典籍,但各有各底用法。那本便是《易》。從巫底眼裡看,它只是一本占卜底書;從史底眼裡看,它是一本記載民族經驗底跡象和字書。其實,《易》乃是華族擁有最古底字典,「開物成務」之書。古巫每以文字可以啟示天志,凡有待決底事,皆向字書索取,日久成例,而占卜之辭與《易》經文就難以分辨了。

《易》是中國宗教與思想底源頭,故研究道家與道教不可不先學《易》。《易》底八卦相傳出於《河圖》、《洛書》,這兩種文字大概是居於河洛兩岸底初民所遺留底。英人黎弗卡慝(J.H.Rivett Carac)以為《河圖》、《洛書》是在河洛岸上底穴居人鑿在石上底「杯紋表幟」(Cap-Mark)。他說這種表幟在石器時代最為普遍,歐、亞、非、美各洲都有,歐洲以在意大利及西班牙所發見者為最多。在原始的文化中,刻在石上底「○」形與「●」形,乃是表示初人對於生生能力底信仰,故在瑞士古洞裡找出有這種表識底石名為「嬰石」(Babies Stone)。《河圖》、《洛書》也包含兩性的道理,後來因為記載底方法與材料進步了,乃由○●而變為--,可是陰陽、父母、男女等等觀念,仍繼續地留傳下來。(詳見Cup-Mark as an Archaic Form of Inscription,J.R.A.S.1903,pp.517—543)

一、原始的道家思想

道教底淵源非常複雜,可以說是混合漢族各種原始的思想所成底宗教。但從玄想這方面看來,道教除了後來參合了些佛教思想與儀式以外,幾乎全是出於道家底理論。道家思想底淵源也與儒家一樣同出於《易》。從傳說方面,我們知道在現存的《周易》以外,還有《連山》與《歸藏》兩種。三《易》不同之點,在乎對於卦底安排次序。學者又以為《歸藏》是殷朝底《易》,為道家思想之所從出;《周易》是周人用底,儒家思想本於它而來。《周易》底《系辭傳》雖然說是孔子作底,但其中引申《歸藏》底意思比較《周易》似乎多一點。《系辭傳》當成於先秦時代,與《呂氏春秋》、《道德經》、《禮運》等先後出現於世。如將這幾本書用比較的方法去研究一下,定然很有興味。

由巫進為術數,由術數進為陰陽,後來又進而為五行,由五行而進為黃老道家,推其原始也出於《河圖》、《洛書》,故亦可視為解《易》底一派。《河圖》、《洛書》是陰陽與術數學底雛形,《易》就是從這兩樣脫形出來底。股《易》為陰陽象數之學,全書所有解釋都不外乎此。鄭康成以為「《易》一名而含三義:易簡,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這三面的意義為道家思想或道教玄學之所從出。《系辭傳》上載:「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無論對於什麼事體,總要把這個簡易底道理明白了,然後可以成德立業,然後德業可以久大。

簡易底道理在《道德經》裡更說得明白。「易」本是要人生趨到無思無為底境地,故為政者當存我無為而民自治底心,不必用什麼法律道德,風俗等等,來約束人民,政府越管得簡易,人民越覺得安適。「治大國若烹小鮮」,小鮮不必,也不能用力去煮它,猶如國君不必用權勢去治國一樣。人民所以能治是順乎自然底性情而來,如果用權勢去壓迫或勉強他們順從一件事情,那就是違反了自然。在自然裡頭自然有一種不可摧滅的勢力,它底自身能夠成壞事物,毋須人去激發它。可惜我們曰常的生活已經失了道德之自然狀態,而被仁義禮教所約束及壓迫,因此人民越難治。慾望便是從使用不自然的權勢去治理人民才會產生出來底。人民底慾望越多,越不能知足,不知足,則國越難治,災禍就隨著發生了。要滅絕這種不自然的權勢,自然得從寡慾知足做起。而知足寡慾必要與外界接觸底機會少,所處底社會簡單才能辦得到。所以小社會是最理想的國家。

小國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丹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道德經》下八十)

能夠實現返到原始的小社會去過那簡易的生活,自是道家底政治理想。從這點,道家立了柔弱與清靜底教義,因為這兩點是簡易生活底要素。柔靜是坤道,是稟承天道底自然,本來含著剛動底能力,自然調和,人若跟著它進行,也不致於失掉剛柔動靜底調和生活。《莊子》所說「慎守女身,物將自壯」(《在宥》),也是表明人如能承順自然,保守天地所賦與底性情,一切事物都要自己調和地發展了。

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後得主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易·文言傳》)

道家之所謂「道」與儒家之所謂「道」,其不同的地方在前者以為人生應當順從天地之道與萬物同流同化,故立基在陰陽、動靜、剛柔、強弱等等自然相生、自然相剋底觀念上頭,而忽視人為底仁義;後者偏重於人道底探索與維持,故主張仁義。我們或者可以說道家與儒家皆以順應天道為生活底法則,所不同底在前者以地道為用,後者以人道為用而已。地道是無成無為底,故《易》(《坤》)有「地道無成而代有終」底說法。地底德不在創作,而在承順天道以資生長養萬物,所以常是站在靜底或消極底地位,凡天所賦與底事物,它都不必費力去改作,只能保守便夠了。假如必定要說地道也有「作」,那麼,這個「作」必是「作成」,「作成」不過是就所有現成底事物去培養它們,使它們長成,故仍是屬於保守底。「保守」是道家對於生活底態度,因為保守比創作簡易,也合乎地道底柔弱靜止底品性。《系辭傳》(下)說:「夫乾,確然示人易矣。夫坤, [造字。左耳旁,右邊「貴」。]然示人簡矣。」又說:「夫乾,天下之健也,德行恆易以知險。夫坤,天下之至順也,德行恆簡以知阻。」知是守最重要底事情。《道德經》(二十八)說: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全部《道德經》都是教人怎樣知,和怎樣去守,而這個「知」就是《系辭傳》所謂「乾知大始」底「知」,「守」就是《坤卦》底「順」。道家所謂順乎自然,及無為而治,都是本乎地道而來底。道一有造作,便有所私;有所私,則不能長久。《道德經》(七)說: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假使天地有所造作,那就有恩有為,而物失其本真了,故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所謂「長生」,就是萬物柔和地順從自然。人從自然而來,本是能與天地同其久長底,為何人生不過百年就要歸於死亡呢?因為人愛護自己的虛形,比愛住在內裡底「真人」更甚,為他創造許多娛樂受用。在創造中,根本地說,就有創造底苦;在進

行中,難免奪人所有以自饒益,結果便成此得彼失。既然有得失,便不能免於生死。死亡底存在,只是私心和「創造的衝動」所致;故說天地「不自生,故能長生」。天地本於自然化育萬物,故「萬物持之而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愛養萬物而不為主」。自然並非有所創作,因為一說到「作」便是不自然了。天地本著自然底進行長養萬物,表面上似乎有所作為,其實是極無所作,也無所私,無所享受,故說:「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在人與人相處底時候,如柔弱能讓,便是順乎自然之理。讓底反面是爭,故聖人要使人不爭,必得使他們少有接觸底機會更好。為國也是要本著這自然底道理,使為政者「無為而民自治」。「自治」雲者,是人民自己解決自己的生活問題,無須要什麼政府來替他們立仁義,製法度,作禮樂。

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視顛顛。當是時也,山無蹊隧,澤無舟梁。萬物群生,連屬其鄉。禽獸成群,草木遂長。是故禽獸可系羈而游;鳥鵲之巢可攀援而窺。夫至德之世,同與禽獸居,族與萬物並,惡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無知,其德不離;同乎無慾,是謂素樸,素樸而民性得矣。及至聖人,蹩躠為仁,踶跂為義,而天下始疑矣;澶澶為樂,摘僻為禮,而天下始分矣。故純樸不殘,孰為犧樽?白玉不毀,孰為珪璋?道德不廢,安取仁義?性情不離,安用禮樂?五色不亂,孰為文采?五聲不亂,孰應六律?夫殘樸以為器,工匠之罪也;毀道德以為仁義,聖人之過也。(《莊子·馬蹄》)

民與民相疑相爭都由於聖人為他們立仁義,作禮樂。人若順著自然,守著天地所賦與固有的性情,一切的需要本已齊備,何必再與外境交通,去要求什麼供給呢?民人相爭相攘至於死亡,都是因為他們底要求過於他們所需要底,後面又有一個強有力的聖人或國家去替他們出力,替他們維持,使他們遂意,於是貪得底心就發達到不可制止的地步。「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剖斗折衡」是根本解決底方法,因為沒有人代人規定權衡,貪得貪利痛心也就消滅了。

生活要求簡易,慾望要盡量排除,就是道家所謂「葆真」底工夫。人一有了慾望,便想去求滿足,從欲而「得」,從得又想多得一些。欲得之心日盛一日,不安寧的生活因之而生。「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就是清心寧志底工夫。世間一切的作為都是根於「我想做」這個念頭來底,故越有作為,越多慾望。所得愈多,慾望愈大,對於所作愈不知足,而精神上底苦痛常敵不住獲得時底愉快。一不愉快,心便亂了。從需要方面說,所造作底愈多,需要之量也隨著增加起來。人本是可以簡易地過日子底,但因我們底祖先對於物質上底要求不已,以致形成今日煩瑣的生活,使人與外境底關係越來越深切,甚至有缺乏了些少便有不能生活底情形,《老子》說,「少則得,多得惑」(二十二)便是這個意思。譬如水是日用必需的,從前幾家共用一口井,所關係底板小,縱使一旦井枯了,還可以想法子,生活猶不致於受多大的累。今日住幾十萬人底大城市,水底供給集中了,從用水方面看固然利便得多,假使水源一旦斷絕,全城人民所受底痛苦比起從前用井底時代就大多了。故人民與公共事業底關係越大,越是危險,越發痛苦。生活越繁瑣,人物彼此底關係大有拔一發而動全身底光景,「有什佰人之器而不用」底話,正是為此而發。如我們今日用一副機器可當千百人底勞力,可是他已使千萬人變成物質及機械底犧牲了。「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五十七),也就是這個意思。是故聖人當使民無慾。無慾並非有欲以後用強力去壓制底意思,乃是根本地排除它,使人各樂其生而安其居。要這樣,才能保持「三寶」(六十七)。無慾故不爭,不爭故無傷害,而能「慈」。無慾故生活簡易,簡易故省物力,而能「儉」。無慾故靜,靜故謙讓,「不敢為天下先」而能長久。

明白了返到自然及簡易底道理,我們當再進一步去研究道家對於宇宙底見解。道家以為宇宙底進行即是「造化」底現象。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由於一造一化循環地遷變,並沒有什麼成就。這就是《易》始於《乾》終於《未濟》底意思。造化本無全功,成就與失敗,禍患與福利都是互相循環底。我們所見宇宙底現象沒有一樣不是由造而化,由化而造,故可以說道只是不斷的造化。老子說,「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五十八),莊子更進一步說,「道通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凡物無成無毀,復通為一」(《齊物論》)。成敗生死是存在天道與地道裡頭循環底造化。

聖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靜而與陰同德;動而與陽同波。不為福先,不為禍始。感而後應,迫而後動,不得已而後起。去知與故,循天之理。故無天災,無物累,無人非,無鬼責。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不思慮,不豫謀。光矣而不耀;信矣而不期。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神純粹,其魂不罷。虛無恬淡,乃合天德。(〈以莊子·刻意》)

這與《易》所謂「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同一意義。所謂感應就是在虛無恬淡中理會造化循環之理,既然知道這個現象,事物底成毀自不能有何影響,來擾亂我底心神。

凡一種事情底成就皆有它底來由,並非由於一朝一夕之故。所謂「成功」或者是從許多失敗積下來底,或者是從許多小成功結成底。積涓滴成海,積沙石成山,積愚成智。但海有時也會枯,山有時也會平;今日之智,未必不是將來之愚:故成海成山成智底「成」只是相對的話,絕對的成就究竟不能得著。道之所以大,在乎虛空不積,雖積而不見,不理會其積。老子說:「三十幅,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十一)車行因於轂之虛空,而轂底自身並沒有車底功用。莊子更申明這個意義。

天道運而無所積,故萬物成。帝道運而無所積,故天下歸。聖道運而無所積,故海內服。……夫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聖人休焉。體則虛,虛則實,實者倫矣。虛則靜,靜則動,動則得矣。靜則無為,無為也,則任事者責矣。無為則俞俞,俞俞者,憂患不能處,年壽長矣。夫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萬物之本也。(《天道》)

原始道家底「長生說」並非戀世主義,只是要隨著造化底玄機運轉,自然能夠年壽永久。人所以會衰老底原故是由於憂患;憂患由於心不虛靜恬淡,一味去求知。這個「知」,與上頭知白守黑底「知」不同,乃我們底心對於事物底解釋,即是平常所謂「知識」與「智慧」。從我們心中或經驗中所生底知與智並非真的,故應當捨棄掉。道在於無,有心則非,吾人求知,均賴心識,故欲去知,先當虛心。人所以求知底原故,必是由於一種成法不適宜,欲知其所以然,進而求其處治之方。在這種情形底下才會產生聖人。聖人之生在於道德淪亡之後,而仁義底建立,權利底分別,都是知所以處置當前的情境底結果。但是,「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十八);智本以防害,而害反因之而彰,仁本以成德,而德反由之而墜,仁義智慧究竟是靠不住。社會越知道防止盜賊底方法,不見得就能把盜賊撲滅,有時反可以養成他們的機巧。知本是靠不住,又是一件無底止的事,縱使用一生底心力去探求也不能有多少把握,甚至產出許多煩惱來。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以(《莊子·養生主》)

自然底道本是大智,不必用人心去思慮知覺就能夠使生活安適,壽命久長。故老子以為「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十九)。大道具有無限知識,可是永遠沒曾表示出來,天地所以能夠長久地存在也是在此。人如能傚法天地,就可以長生了。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是故至人無為,大聖不作,觀於天地之謂也。(《莊子·知北遊》)

知愈多,性命愈疲,故聖人治國務使人返樸還淳。人生底最大困難是在生活底機械化。用知愈多,則是非、取捨、去就等等愈明,而機械愈繁。所謂「經常」或「法則」,都是社會積了許多經驗知識才能成立底。但社會一有了這些機械的法則,人們便不能自由,必要時常受它底轄制。機械的生活,總一句說,都是知底毛病。所以我們要由自然得著解放。自然是不立何等法則,不有何等知識底。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暇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老子》二十七)

二、道教思想底形成

原始的道家思想底梗概,既略如上述,現在我們當研究道教與它有什麼關係。「道家」具說當作「道德家」,因為他主張棄絕仁義返到自然的道德生活。老莊底思想只代表道德家底思想,本與後來的道教沒有直接的關係。道教思想遠源於術數和巫覡底宗教,到後來才採用了道德家底玄學。

道教底成分非常複雜,我們從宗教與思想方面可以明白地回溯到它底許多根源。今將道教底源流先列出一個簡表,再依次略說一下。

[加入圖表]

在先秦時代,最初與道家思想結合,成為道教底宗教教義底便是陰陽家。

陰陽家者流蓋出於羲和之官,敬順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此其所長也。及拘者為之,則牽於禁忌,泥於小數,舍人事而任鬼神。(《前漢·藝文志》)

這就是歷來傳說底陰陽家底來歷。陰陽家底首創者據說是鄒衍。他約生於公元前四世紀,稍後於孟子底時代。司馬遷記孟子之前後,齊有三騶,鄒忌在孟子前,其次為騶衍,在孟子後。「騶衍睹有國益浮侈,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於身,施及黎庶矣,乃深觀陰陽消息,而作怪迂之變,終始大聖之篇十餘萬言。其語閎大不經,必先驗小物,推而大之,至於無垠。先序今,以上至黃帝,學者所共術。大(次)並世盛衰,因載其 [造字。是示字旁加一個「幾」。見153]祥度制,推而遠之,至於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稱引天地剖判以來,五德轉移,治各有宜,而符應若茲。……」(《史記》卷七十四《孟子荀卿列傳》)

陰陽底說法是騶衍時代底流行思想。《易》「十翼」與《莊子》書中說陰陽底地方很多,

騶衍所用來立一個學派,所增底是他底推尊黃帝,篤信 [造字同上。]祥和五德轉移等等主張。陰陽家推尊黃帝,後來與道家對於事物消長順逆之理參合,而成為秦漢間最流行的「黃老道」底要素。「牽於禁忌,泥於小數」,信於 [同上造字。]樣,是黃老道底特點。陰陽思想是道家成為道教之樞紐。司馬談論六家之要指說:「嘗竊現陰陽之術大祥而眾忌諱,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道家使人精神專,動合無形,瞻足萬物。其為術出.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至於大道之要,去健羨,絀聰明,釋此而任術。夫神大用則竭,形太勞則蔽,形神騷動,欲與天地長久,非所聞也。夫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 [註釋:八位謂八卦之位。十二度即十二次,謂日月交會所在底星次。《書·堯典傳》:「寅日析木,卯日大火,辰日壽星,巳日鶉尾,午日鶉火,未日鶉首,申日實沈,酉日大梁,戍日降婁,亥日娵訾,子日元枵,丑日星紀。」]二十四節,各有教令,順之則昌,逆之者不死則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夫春生、復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弗順則無以為天下綱紀,故曰「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道家『無為』,又回『無不為』,其實易行,其辭難知;其術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無成勢,無常形,故能究萬物之情。不為物先,不為物後,故能為萬物主。有法無法,因時為業;有度無度,因物與合;故曰『聖人不杇,時變是守』。」從司馬議底評論中,我們可以看出道家與陰陽家同主「大順」之道而以「因循」為用底。陰陽底教義在道教裡頭極其重要,幾乎沒有一樣宗教行為不與它有關係。

占道教思想與中國的人生觀底大部分,次於陰陽,就是五行說。五行或者也是陰陽家採用舊說或從當時一般的「五德轉移,治各有宜」底見解加以符應底說法而來。「五德轉移」即五行相生相剋底說法。在《莊子·外物》、《說劍》,《鶡冠子·夜行》,《墨子·經下》、《貴義》等章都有陰陽五行之說,而《貴義》所記很足以代表騶衍以前民間對於五行與實際生活底關係底見解。

子墨子北至齊,遇日者。日者曰:「帝以今日殺黑龍於北方,而先生之色黑,不可以北。」子墨子不聽,遂北至淄水,不遂而反焉。日者曰:「我謂先生不可以北。」子墨子曰:「南之人不得北,北之人不得南,其色有黑者,有白者,何故皆不遂也?且帝以甲乙殺青龍於東方,以丙丁殺赤龍於南方,以庚辛殺白龍於西方,以壬癸殺黑龍於北方,以戊已殺黃龍於中方,若用子之言,是則禁天下之行者也。是臥心而虛天下也。子之言不可用也。」

從這一段看來,五行說已為當時底日者所應用,《荀子·非十二子篇》說子思「案往舊造說,謂之五行」,可以見得這種見解底淵源很長。陰陽五行,有些學者以為中國古代從波斯底星學傳來底,用五色來分星次和方向也是西方諸古國所有,故這種說法我們雖不能准說是外來的,然而為天文家所主張是無可懷疑底。因為東方蒼龍,南方朱鳥,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各星宿底顏色不同,以致各方對於顏色底好尚也不同了,所謂夏尚黑,殷尚白,周尚赤,都是從分野而來底。

天文家所主張底五行,講《易》底人將他與《河圖》、《洛書》底「數論」參合起來,便成為後來中國人一般的見解。「數」底理論,依《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由「三」推到無盡,變化隨其數之增減交互而起。《系辭傳》上所謂「通其變,遂成天地之文,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即是此義。從「三」回溯到「一」為一切現象界底原狀,《老子》所謂「聖人抱一」(二十二)即是此「一」,故說,「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為天下貞」。(三十九)「道』堤無形的宇宙本體,數是宇宙底現象,但不是物質。物質是從「數」再行綜合而起底。物質底起源,照後來的五行家及讖緯家底說法是由於天地底數互相配合而成。《易緯·乾鑿度》有天一地六生水,天七地二生火,天三地八生水,天九地四生金,天五地十生土之說,這五種就是萬物底最根本的原質,就是叫做五行。五行因相生相剋之故便產出宇宙一切的事物。《大禹謨》雖載「水、火、金、木、土、谷」六府,《甘誓》和《洪範》雖有五行底名字,究竟是後人附會底,故不盡與陰陽的「數論」相符合。五行相生相剋底說法,《春秋緯·文耀鉤》和《春秋繁露》都記載著。董子解五行底意義說:「行者,行也,其行不同,故謂之五行。五行者,五官也;比相生,而間相勝也(五行相生)。」他解「比相生」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照他所說,五行底次序是木、火、土、金、水。「間相勝」即五行相勝底情形,就是「水勝火,火勝金,金勝木,木勝土,上勝水」。《白虎通·五行》所載底也差不多。五行相生相剋之理,不但是騶衍一派底人喜歡說,就是先秦諸子也都很喜歡說。《莊子·外物》也載:「木與木相摩則然。金與火相守則流。陰陽錯行,則天地大統於是乎有雷有霆。水中有火,乃焚大槐。」這也是不完備的五行相生相剋底見解。《管子·五行篇》說:「作立五行,以正天時;五官,以正人位。人與天調,然後天地之美生。」這也是五行說成立底本誼。

在一般中國人底哲學裡,陰陽五行永遠佔著很大的勢力,凡人生日用等等事物都呈現相消相長相生相剋底現象。一言以蔽之,凡歷史上的進程,無非是從陰陽五行所生底「運氣」底流轉。時令、歷史或「天運」,在中國人底感覺中是很容易領受底。「運氣」底吉凶可以應用到一切天時、地理、人事上頭。但運氣是什麼呢?「運」是從陽底性產出底,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氣」是從陰底質構成底,所謂初、二、三、四、五、終六氣。五運六氣底說法,依《內經素問》(卷十九)《五運行大論》及《六微旨大論》說,甲己為土運,乙庚為金運,丙辛為水運,丁壬為木運,戊癸為火運;六氣應五行之變,天氣始於甲,地氣始於子,子甲相合,命曰「歲立」,謹候其時,則初、二、三、四、五、終六氣可以知道。看來,「運氣」或者是歷譜家底舊說也不一定。

我們底曆法是用干支底互配而成。干支底由來,依舊說,也是從《河圖》、《洛書》來, [註釋:道教對於《河圖》、《洛書》底見解,見《文昌大洞仙經》(《道藏》,冬上)。]前者生十干,後者生十二支。時今底運轉是根於干支底相配。干支含有陰陽動靜、五行生剋底性質在內。「性」屬陽,是五行底本體;「質」屬陰,是陰陽五行綜錯所生底六氣。六氣在時令上自「初氣」至「終氣」循環周流,終而復始。陽性隔五行隨著陰質底六氣運行,因其高下相合,升降相因之度而有變化,而有吉凶。故五運六氣底流轉,就是宇宙裡萬有底現象。運氣底流轉是有法則的,自一時、一日、一月、一年、一紀運(六十年),乃至一元(十二萬九千六百年),都有一定的運氣。時間上運氣底吉凶,並不是人力所能改移,因為那是宇宙進行中除舊布新必要的歷程。

六氣到後來,由初氣、二氣等,變為胎、生、壯、老、死、化六個宇宙進行底時期。[註釋:見《性理會通·洪範皇極內篇》。「胎、生、長、老、化」,或者是道士假借印度僧伽瑜伽學派所持宇宙六段「有變易」底說法而來。六者:一、生;二、有;三、長;四、變;五、衰;六、化。]宇宙在一「元」底時間中都具有這六種運氣。現在的「元」底運氣,照王圻《三才圖會》底算法,今年是第六萬八千九百四十四年。元是天地終始消息底運氣,其計法以三十年為一世,十二世為一運(三百六十年),三十運為一會(一萬零八百年),十二會為一元。這與《春秋緯·元命苞》所記自開闢至春秋獲麟凡二百二十六萬七千歲,共分為十紀底說法不同。要瞭解我們現在的元底歷史進程,可以看下列底圖表。

[插入圖表]

圖表中,鏃形表示時間進行底方向。菱形上表本元六氣,下表十二會。開即子會,閉為丑會,建為寅會,除為卯會,滿為辰會,平為巳會,定為午會,執為未會,破為申會,危為酉會,成為戌會,收為亥會。菱形者,表示宇宙萬物從過去元入於虛無,從虛無進化直到壯為廣延極盛時期,過此則漸次收縮復至於虛無。為是漲縮,周流無盡。

今表中,表示天地底運氣自虛無入於子會,至「甲」而天成;入丑會,至「乙」而地立;至寅會第六千年「丙」,而人始生,那時人得天地之氣未足,形狀性情只與禽獸略異。到了巳會第六千年「丁」,而黃帝出。現在是午會,「戊」是今年,民國十六年,天地底運氣已漸漸入到衰老底時期了。過此以後,入未會第三千年至「己」,就到了地老天荒之運。到了酉會第六千年「庚」,而人與神仙俱滅。到了戌會第三千年「辛」,日月星辰不行,第五千年天大昏,六千年天闔,一萬年「壬」而無壞盡。亥會第六千年「癸」而地壞。過此,則天地人俱滅壞,復歸於無,循環到未來的子會,再紀新元。這樣的見解很合於天文家對於日星生滅底推測,雖然所計底年數不對,但在非科學的時代,我們底古人能夠這樣想,就算了不得。

一元底始終就是三才底「大生死」。生死就是造化,故說「造化以日新為德,正須迭用生死」(《快書·秋濤》)。拉丁諺「死是生之門」(Mors janua Vitae),正是道教底生死觀。在每年、每月、每日、每時底運氣中也各有各店生死,陰陽家和建除家因此立「月建十二神」配十二辰於十二日,週而復始,觀其所值以定吉凶。他們以為在這十二日底運行中,各日都和宇宙萬有日月星辰等有關,故每日都有值日底星辰。十二神即建、除、滿、平、定、執、破、危、成、收、開、閉。「建除」之說,依《淮南子·天文訓》說,「寅為建,卯為除,辰為滿,巳為平,主生;午為定,未為執,主陷;申為破,主衡;酉為危,主杓;戌為成,主少德;亥為收,主大德;子為開,主太歲;丑為閉,主太陰」。又《六韜》有「主開牙門背建向破」之說,《越絕書》(七,外傳記范伯)有「黃帝之元執辰破巳」之文,其起源雖托於黃帝,其實是秦漢間陰陽家底成說。《王莽傳》載「以戊辰直定,御王冠,即真天子位」,師古注「於建除之次,其日當『定』也」。可見建除底應用, [註釋:建除之法,以年統計,以時統月,以月統日。如民國十六年,陰曆為丁卯年,正月大,建壬寅,以壬寅日(十二日)起建,順行至庚寅日(二十四日)復值建日。每月交節,則疊兩值日,如正月初四立春,為定日,此定是疊初三底定,又如二月己亥日為驚蟄則初三與初二同為成日,余類推。坊間通行底歷書可檢閱。]在漢時已經是很普遍了。十二神有吉凶,吉是除、危、定、執、成、開;凶是建、破、平、收、滿、閉。故訣說:「建、滿、平、收,黑(黑道);除、危、定、執,黃(黃道);成、開,大吉立;破、閉,不相當。」

建除之意:建為一月之始,故從建立起義。建次為除,為除舊布新之意。「一生二,二生三」,三為數之極,故名滿。過滿則溢,故必使之平。平則定。定則可執,故繼之以執。執所以守其成,故繼之以成。物無成不毀,故繼之以破。既破而後知危,故繼之以危。心能知危,事乃有成,故繼之以成。既成必收效,故繼之以收。自建至收而數全,但數無終極,當以理開,故以第十一底「開」為首。開即開始,一始,自此數到三,復為建。故建實生於開。開即是生氣。氣始萌芽,不閉則發洩淨盡,而物不能生,故受之以閉。惟其能閉,故能建立,於是第十三復為建日。自建到閉底歷程便是一切萬物進行底公式,故每日做事底宜忌都要照著值日底建除而行。 [註釋:古時又有「叢辰說」。星命及選擇家以二十辰所隨底眾辰有善神惡煞之別,如兵福、小時為建;吉期、兵寶為除;福德、天巫為滿等。詳見《協紀辨方書》。叢辰家對於吉凶宜忌與建除家言互有出入,但通俗都不用前者底說法。現在的通書都用建除說。道書中,《神樞經》、《洞源經》專講此義。]這於《易》理,應用得何等精密!最流行的《玉匣記通書》、《諏吉便覽》等,都把這星占底式例列得很詳細。他如屬於太乙、 [註釋:太乙,星名。取太乙數以行九宮,故名「太乙數」。《史記·日者傳》記術數九家,太乙居其一。《漢書·藝文志》,五行家典籍中有《泰一陰陽》二十三卷。大概此術在戰國時已經有了。現在通行的書有唐王希明底《太乙金鏡式經》十卷。太乙數法以「一」為太極,因而生「二目」,二目生「四輔」,又有計神與太乙合成「八將」。以歲、月、日、時為綱,以八將為緯,三基、五福、十精為經,占內外災福。九宮者:天蓬星,太乙,坎水白,天芮星,攝提,坤天黑;天衡星,軒轅,震木碧;天輔星,招搖,巽木綠;天禽星,天符,中土黃;天心星,青龍,乾金白;天柱星,咸池,兌金赤;天任星,太陰,艮土白;天英星,天一,離火紫。]六壬、 [六壬:五行始於水,故稱「壬」;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故稱「六」。此法本《易》六十四卦列為六十四課。《隋書·經籍志》已載其書,現在最通行的為明人撰《六壬大全》十二卷。]遁甲、 [遁甲,又作「循甲」。此法起於《乾鑿度》太乙行九宮法,盛行於南北朝。法以十干中底乙、丙、丁為「三奇」,以戊、己、庚、辛、壬、癸為「六像」,以甲統領它們配於九宮而視察其加臨之吉凶,使人知道趨避,故名「遁甲」。因乙丙丁在九宮中為三奇門,故此法又名「奇門遁甲」。]禽演 [禽演者:以星禽推知人事底吉凶及其嗜好情性。唐宋以來,此術極為盛行。此書多列入《道藏》。普通所見,有《演禽通纂》二卷。]等書,都是一般星相家底寶典。坊間所刻通書為各家所必備,雖然不識字,也得買一本擱著,干支對於我們日常的生活是何等的大!

干支影響於歷史人事既如上述,它與人身底關係最顯著的是「十二辰肖」底說法。這是秦漢間方士所倡。 [十二生肖或者不是中國舊說。趙翼《陔余叢考》(三十四)說:「此本於北俗,至漢時呼韓邪款塞,入居五原,與齊民相雜,遂流傳入中國。」看來此說乃從西北胡人介紹入來底。西域及天竺、緬甸諸國都有十二生肖之說,肖獸有不同,而大意不異。印度人對於此說,可參看《十二緣生祥瑞經》,又中國原有「困敦」、「赤奮若」、「焉逢」、「端蒙」等干支名,都不像中國話,像是突厥的方言,他日學力稍足,當再從事研究。]其立說宗旨,大概是因各支底性質選立一禽以為標識。這個陰陽家叫做「求象」。求象底事實最初因於時令,說如《鶡冠子·天權》「四時求象,春用蒼龍,夏用赤烏,秋用白虎,冬用玄武」。《月令》「季冬出土牛」也是以牛為「丑」底表識。《說文》以「巳」為蛇底形象。求象底事實在漢時已大行,故王充於《論衡·物勢篇》辯論五行相用相害之氣底荒謬兼反駁十二辰肖和星辰與人生感應之理。但那時這種信仰已很普遍,甚至有人說人底身體各官也和星辰有關,《內經素問》專闡明這個道理《漢書·翼奉傳》說奉治歷律陰陽之學,曾上封事與元帝,論歷律與性情底關係,有「觀性以歷,觀情以律」底話。性有五而情有六。五性即五行干支在身體裡底性,其說為:「肝性靜,靜行仁,甲己主之。心性躁,躁行禮,丙辛主之。脾性力,力行信,戊癸主之。肺性堅,堅行義,乙庚主之。腎性智,智行敬,丁壬主之。」六請即廉貞、寬大、公正、奸邪、陰賊、貪狼是。

五行干支底運氣不但影響於人身,即如地底形狀也與它有關。講求這種知識便是「風水」,或堪輿學、形學。「堪輿」二字,人多解為「天地」,孟康說是造圖宅書底神名。《漢書?藝文志》載有《堪輿金匱》十四卷,列入五行家底典籍裡頭,足見風水之學也是從五行家倡出來底。所謂「堪輿」,是說人生於土,歸於土,故卜居、卜葬,當合乎五行底運氣。堪輿家以為地是方的。這方是翕於天中一個六面體的方形,故四維能上應列宿之位。列宿底布列,古今有異:現在以星、張、翼、軫、角、亢、氐為東方七宿;房、心、尾、箕、斗、牛、女為北方七宿;虛、危、室、壁、奎、婁、胃為西方七宿;昴、畢、觜、參、井、鬼、柳為南方七宿。因為天運底差移,所以吉凶底遭際也就古今不同了。這樣的差移也影響到「龍脈」上頭,故地理底災祥,今與古亦不同。甚至一年一日底運氣也可以影響到地理上頭。一歲之運為春生、夏榮、秋枯、冬死;一日之運為晨溫、晝暖、暮涼、夜冷;故堪輿之興替當因樞斗旋轉而異,地理不能離開天象。

堪輿與形法也有關係。《漢書·藝文志》載:「形法者,大舉九州之勢以立城郭室捨,形人及六畜骨法之度,數器物之形容,以求其聲氣貴賤吉凶,猶律有長短,而各征其聲,非有鬼神,數自然也。然形與氣相首尾,亦有有其形而無其氣,有其氣而無其形,此精微之獨異也。」所述相宮宅地形就是現在堪輿家所做底事。他們以山底形狀附會五行,如以直形為木(Λ),尖形為火(Λ[此處見163頁]),橫形為土(⌒),圓形為金(∩),曲形為水( [見163])是。他們說人所居處底宮室也與五行有關,以為各宅都有其陰陽八卦,干支底方位。乾將三男(震、坎、艮)屬於陽位,坤將三女(巽、離、兌)屬於陰位。以東面為辰南,西面為戍北之位,從此斜分為陰陽之界;因宅底坐位而有陽宅陰宅之別。凡有所建築,當以該宅底陰陽與本年星宮底運轉對勘,如有沖犯就避免或用法祈禳。相地時當視察金、木、水、火、土五星和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左輔、右弼九曜與卦氣相值時吉凶底現象為趨吉避凶之計。王充於《論衡?四諱篇》辯「西益宅不祥」之誤,於《詰術篇》駁圖宅術之非,足見相宅之法,在漢時已很盛行了。至於卜葬乃始於古時相土之法,本不求與天運相孚,但自漢魏盛倡風水, [漢魏六朝人信堪輿家言者,見《後漢書·郭鎮傳》、《袁安傳》,《魏志·管輅傳》,《晉書·徐邈傳》等。]這種信仰於是大行。有名青烏先生者,作《葬經》,相傳他是漢朝人,精於地理陰陽之術。在他之前,還有秦朝底樗裡子、朱仙桃。樗裡子有傳,載入《史記》;朱生平不詳,《地理正宗》載他作《搜山記》。晉郭璞也著一部《葬經》,闡風水之理,說:「所謂葬者,乘『生氣』也。夫陰陽之氣,噫而為風,升而為雲,降而為雨,行乎地中而為『生氣』。生氣行乎地中,發而生乎萬物。人受體於父母,本骸得氣,遺體受蔭。蓋生者,氣一聚,凝結而成骨,死而獨留。故葬者反氣內骨,以蔭所生之道也。……《經》曰:『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陰陽之生氣運於地中而生萬物,子孫底身體與祖宗底遺骸是一氣所貫,所以禍福也能互相影響。這就是風水信仰底根本。

在術數之外,匯流入於道教思想底有方技家底神仙說。《漢書·藝文志》對於神仙家底評論說:「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於其外者也。聊以蕩意平心,同生死者之域,而無怵惕於胸中。然而或者專以為務,則誕欺怪迂之文,彌以益多,非聖王之所以教也。」方士底長生理想與原始的道教不同,因為前者偏重在尋求肉體不死底方法。傳說自周穆王時,海上神山底存在,已為一般人所樂道,王於是遍行天下,為要找著那「不死底國」,卒在西方得遇西王母。穆王后四百年間,是靈王御宇底時代,求神仙底人日見其多。當時所謂東方三神山即是現在的日本,故出海向東去求仙底人很多。秦始皇二十八年乃從事於大規模的尋求,遣徐福領了幾千童男女出海。日本栗田寬作《氏族考》稱述蕃別 [日本姓氏,彼邦人士向分三別,一為神別,二為皇別,三為蕃別。蕃別為外國人在彼落戶者之子孫。]姓氏中底山田、御井、志我、長野、廣野、三宅六氏為靈王后裔,章炳麟說是太子晉之胄,因「王子求仙海,但確有可靠之處。[參看《太炎文錄》一,《太子晉神仙辨》,日本蕃別姓氏中今日還有些少周秦漢底姓,如林、周、田、宋、秦、吳、南、梅等是。但他們底初祖是否很早就到東國就很難說了。]

神仙思想底起源本出於燕齊方士。這兩國為當時近海底開明國,海邊底景象,如蜃樓雲氣等,給他們一神仙山底暗示。自方士底神仙思想盛行後,一般學「道」底人因為它底「不死說」與老氏底「長生論」名字上適合,順著時勢底趨向,遂將它與道家合而為一。故此後所謂「黃老」, [黃老之名當起於漢初,依夏曾佑說當以竇太后為本派之初祖,漢時民間凡壬、禽、占驗之術皆目為黃帝書,見《中國歷史》。]無不與神仙有關係。神仙家深信肉體不死之說,主張用藥力來補充後天的缺陷。這與原始的道家底「真人」思想就不同了。《莊子?大宗師》說:「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若然者,過而弗海,當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慄,入水不濡,入火不熱。是知之能登假於道也若此。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噫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機淺。古之真人不知說生,不知惡死,其出不?,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來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終。受而喜之,忘而復之,是之謂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謂真人。若然者,其心志,其容寂,其顙 [造字,見165頁。],淒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時,與物有宜,而莫知其極。」原始的道家以為在這「虛形」裡頭有個與大化同流底真我,能超然於物質之外,忘形於時間之中,如莊子《逍遙游》所說底姑射神人一樣。故初期的道士只說「屍解」,「蛻化」,並沒想到「白晝飛昇」這一層。道家底「真人」思想,不但不是肉身永生說,並且主張身體底生死是必需的。《莊子·大宗師》說:「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明生死是理所常具,何能逃避得了?所以要注意寄寓在這虛形裡底「真人」要使他(真我)回到自然底道裡頭。道是「有情有性,無為無形」底,所以它能超脫一切空間時間底牽制,而自由去來。

道家底長生思想,不是貪生逃死,乃是為知生而生,知死而死。宗教能夠成立都是在乎對付生死。對付人生,有倫理學就夠了。要有「人死觀」加在人生觀上頭,才能說得上宗教。世人無一不死,卻沒有一個善於死底。這都是因為他們不善於養生底原故。道家底修養就是要預備死,故要「究理盡性而至於命」來理會生生死死底真際。求長生不過是我生底時間短,不能盡量享受罷了。但百年底壽命不為長,千萬年底壽命亦何嘗長得了多少?時間不過是真我因住在虛形中而生底主觀感覺,在道裡頭,本無此事。造成時間底主因,是在我們底虛形中可以感得血脈底跳動,事情底繁簡,光陰底更迭等等。凡我感得繁雜迅速底事物,便覺得時間短,而簡慢的便覺得長。監裡底囚犯,下床盼暗,上床盼明,在獄中度日如年,沒有什麼事情可做,故他們底時間比別人底長。市場裡底商人,收幌子底時候,總覺得剛掛上不多時,因為他底生活忙,所以覺得光明如箭。「黃粱夢」底經過只在瞬息間,而其經歷已是幾十年底工夫了。因為夢中情事純是主觀的,沒有外界情境與它比較,故能於一瞬間周歷幾十年。這樣看來,真時間便是無時間,因為時間是從虛形中造出來愚弄人底。「山中七日,世上千年」還不是真時間,要能「體道合變,忘心於寒暑」才可以。故莊子說「天時,非賢也」,明要把時間忘掉乃可以為真人,為賢者。一個人能夠事無所事,心就虛靜,而無憂慮;無憂慮,故沒有年壽不永底恐慌,那麼,日月就可以延長了。不能長生底原因就是犯了「時病」。進一步說,肉身底生死,本不礙於長生;就使肉身不死,也不過是「與天地同休」, [註釋:《神異經》載「九天玉童玉女與天地同休息」,道教徒都信神仙底壽命是如此。]天地還有休滅的時候,何況肉體?「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況於人乎?」(《老子》)故《太玄經》說:「忘於目,則光溢無極;泯於耳,則心識常淵。兩機俱忘,是謂太玄。」又說:「養其真火,身乃長存;固其真水,體乃長在。真真相濟,故曰『長生』。天得其真放長;地得其真故久;人得其真故壽。世人所以不得長久者,養其外,壞其內也。」 [註釋:《道藏·洞真玉訣》,收下。]

自神仙辟榖服丹之說加人道教,於是所謂「真人」一變而為肉體飛昇說。這樣的思想無疑是受了佛教輪迴論底影響,並且變本加厲。《鐘呂傳道集》裡,鍾離權對呂巖說:「人生欲免輪迴,不入於異類軀殼,當使其身無病者死苦。頂天立地,負陰抱陽而為人,勿使為鬼。人中修取仙,仙中升取天。」《傳道集》以陰陽定人鬼仙三途,說鬼是純陰無陽,人是陰陽相雜,仙是純陽無陰。故人可以為仙,也可以為鬼。仙有五等,所謂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是。 [註釋:這樣說法,也許與印度思想有關。印度人對Rishi(仙人)底見解也是神通過人,且其數常以七為率。《楞嚴經》(八)所舉底十種仙也不是純粹印度思想,但自六朝以後,佛教相互底關係卻很顯然。]修到鬼仙還不為功,到人仙乃為小成,地仙為中成,神仙為大成。鬼仙不免輪迴,人仙與地仙只可免死,要到神仙方能身外有身,脫質超凡。天仙是得「道」後,傳道人間,仙行圓滿返到洞天底神仙。這個明明是採取佛教對於菩薩底見解。

人所以不能長生底原故,因為他犯了三種毛病,就是時病,年病,身病。時病是勞逸過度,冒寒涉暑,其結果為「患」。年病是恣情縱意,散失元陽,其結果是「老」。身病是精神消散,其結果是「死」。人要解脫愚、老、死,就當修養。最先當要絕了時病底根源;要免身病,先要使年病不生。所以修養的工夫要貫注在年病上,使身體不老,然後不死可求。這個就產生了「煉丹」底方法。

六國和秦時的方士早已講求「不死之藥」底製法。《鹽鐵論?散不足》載秦始皇好神仙,信 [同上文前面,造字,示字旁,右邊為「幾」]祥,於是「燕齊之士釋鋤耒,爭言神仙。方士於是趣咸陽者以千數;言仙人食金余珠,然後壽與天地相保」。「金余珠」即是從金中所得底「丹」。初時底丹不過是從石類中底硃砂取汞(後來名為砂子、陽龍),從金類中底黑鉛取銀(所謂銀母、陰虎),使銀汞相合,取其精為「金余珠」。後來更附會以陰陽五行之說,以龍虎居坎離之位,離上坎下為水火未濟,坎上離下為水火既濟,水火交和則丹成。方士以為人身底構造本應天機,一身之中乃是一個小天地,故當依著陰陽升降之理煉就純陽,使之脫質升仙。他們有外丹、內丹,或煉形、煉氣兩樣丹法。

外丹所以煉形。照道士們底講究,採藥後,精選入爐,用從日取得底真火,從月取得底真水鍛煉。丹爐三層,外方內圓,一切都依卦氣而造,共高二十七寸。藥放在爐裡煉過三年為小成,服之可絕百病;六年為中成,服之可以延年;九年為大成,服之可升舉。煉到第九年底丹名「白雪」,又名「玉液」;第十二年名為「神符」。《銅符鐵券訣》:「一粒一服三期後,週身九竅自光明。白雪人口身生羽,神符吞下足生雲。」言服了第十二年底丹便能得駕起雲頭上九天底本領。又有所謂「紫金丹」, [註釋:《石函記·聖石指玄篇》說求仙向東,東為扶桑,出金烏之精,生得紫金丹。]乃得自扶桑,服之能使聾者聰,瞽者明,枯骨生肉,頑石成金,河化乳,華不落,等等功能。自古以來,煉丹服丹底那麼多,現在應當有無數神仙駕著雲頭游來游去才對,但實際上,我們只見雲而不見仙!這是什麼原故?道士又給我們一個解釋,從鍛煉上說,丹本沒煉成,修者倉卒服了。丹所以不成底原故,第一是藥材不好,第二是火候不足或不對,第三是時機不合。從修煉底人身上說,他還短了煉氣底工夫,因為單煉形是不夠底。《靈飛經》、《銅符鐵券》、《靈寶畢法》、《火蓮經》諸書不過是教人煉形,並沒注重到煉氣那層。修者過於注重煉形,雖專用許多「旁門小法」如齋戒、體糧、采氣、漱咽、離妻、斷味、禪定、不語、存想、采陰、服氣、持淨、息心、絕累、開項、縮龜、絕跡、看讀、燒煉、定息、導引、吐納、採補、佈施、供養、救濟、入山、識性、不動、授持等,終不能飛昇;必須形氣並煉,用內視法,先使身心達於清靜虛無之境,然後鍛煉內丹,使外內調和才可以。內觀者,先於「無中立象,以定神識」,繼則「一念不起」,以保其「清」,使「靈台無物」,以保其「淨」。能夠這樣,才可以講內丹底修煉。《性命圭旨》專講煉形煉氣之法,但已融通三教,不儘是道教玄理。

人身是個小天地,所以萬物皆備於其中,無需再向外求。身體裡有三個區域,所謂三丹田,是神、氣、精寄寓底地方。上丹田為神捨,中丹田為氣府,下丹田為精區。三丹田中自有妙藥,能夠自煉自還。所以內丹底講究在「還丹」,即將丹田煉成底藥(龍虎)還到丹田。這丹藥是要降伏心腎底龍虎,即制色慾忿怒使心火下降,腎水上潤。制色止怒即是降伏龍虎。身中底水火,乃從腎生真水,心生真火。水為乾父,生奼女;火為坤母,生嬰兒;二者交媾而生黃芽,即真龍真虎是。由此存想內觀,以應陽升陰降之象,乃至絕念無想。自凝神息慮,歷過小還丹、大還丹、七返、九轉、金液、玉液,諸還丹後乃得真念與真空,然後可以入到超脫底境界。還丹是還吾身中底日月去和天地造化同途底意思。內丹之法,歸根是要「煉精合氣,煉氣會神,煉神合虛」。一到虛無,生死自了,而仙境可得。這比配金精石液為夫婦,得「河車」而飛行天外底丹法就強多了。看來,內丹也和禪定或定息底方法沒甚分別,大概是採用佛法底結果。

煉內丹不成是因為道上身心中有九難十魔底阻礙。九難者:一是衣食迫逼,二是尊長攔阻,三是恩愛牽掛,四是名利縈絆,五是災禍橫生,六是師長約束,七是議論差別,八是志意懈怠,九是歲月蹉跎。十魔是:賊、富、貴、情、恩愛、患難、聖賢、刀兵、女樂、女色。能避掉這九難十魔,方能修仙煉丹。

講還丹底書最好讀《參同契》,現在將其註釋中引一句來做結語。「人之一身,法天象地,與天地同一陰陽也。人知此身與天地同一陰陽,則可與論還丹之道矣。」(元俞琰《周易參同契發揮》)

在神仙家之外,還有兩派屬於方技底醫家與房中也與道教有關係。從中國醫書中所立陰陽底理論可以看出其中底道家思想。醫藥一科在道主底功課上也是很重要的。房中之術,《漢書·藝文志》雖列八家,但其書已不傳,小說中載道士擅於此術底不少。[房中術附於道教,但後來煉丹者有些不主張此法能得長生,故「采陰」、「御女術」等為修內丹者所排斥。參看《石函記·太陽元精論》、《修真十書》等。]

上頭所說只在道教對於修養之方法及宇宙人生底見解,現在當略述其對於神靈底信仰。這是使黃老道成為今日的道教底關鍵。原始的道德家並沒有明白地說這世界有沒有主宰它底神。天地在他們底心目中只是一副大機械,也可名之為「玄機」,作善作惡底果報乃是自然的機械性使它如此,並非由於大神底賞罰。漢初底道家還有些依照舊說底,如淮南子說:「禍之來也,人自生之;福之來也,人自成之。禍與福同門;利與害為鄰。」又說:「有陰德者必有陽報;有陰行者必有昭名。」(《人間訓》)這還是《易·坤》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同一語氣。鄒衍雖談五德組始之運,卻也沒有說到天志。《鶡冠子·學問》所記底「九道」,似為秦朝前後底道士所必學,其存到今日底還可以找出「道德」、「陰陽」、「天官」、「神征」四道來。神征是講天人感應底,這與道家底思想是很晚出,也不是固有的。

天人感應在先秦時代主張得最熱烈的便是墨子。墨家思想在漢時為儒家所壓制。當時能與儒家抗衡底便是黃老道,許多派別都在它底蔭下得以保存,故墨者也就歸附在裡頭。道教和墨教底關係在它底感應論。我們將《太上感應篇》來和《墨子》底《法儀》、《天志》、《明鬼》諸篇比較一下,就覺得其中相同的觀念很多。》墨子·非攻》文裡列舉許多 [同前文造字。示字旁,右邊「幾」]祥,《天志》明告以「知天鬼之所福,而避天鬼之所憎,比求興天下之利而除天下之害」。《明鬼》說:「今吾為祭祀也,非直注之於污壑而棄之也,上以交鬼之福,下以合歡聚眾,取親乎鄉里。」《感應篇》開首一句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這與《法儀》「愛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惡人賊人者,天必禍之;日殺不辜者,得不祥焉」是一樣的意思。又祈福底事,亦為墨者所不禁,這在《天志篇》裡說得很明白。祈禳本為宋國所重,墨子生於宋,故他底門徒多習祝史之事。道德家本不主祈禳,因為這是巫祝底事,不是學清靜無為底人所當為。但自墨道參入後,祈禳幾乎佔領道家實行方面底全部!秦漢間底方士都能祈禳,《淮南》有土龍求雨之文,董子甚且以儒家實行這事。祈禳之法到後來越盛,依《神仙傳·王遠傳》所記,則漢桓帝時,學神仙底已教人用符法禳災治病了。漢魏道教徒所知底神仙不過如《神仙傳》所載九十二人, [註釋:葛洪底自序中提到秦時阮倉所記有數百人,劉向所撰又七十餘人。]著者把墨子也入仙班,是一件很可注意的事。到五代時候,道士中還有會「墨子術」底,我們在史乘中找出底下一段話。

是時魏州妖人楊千郎用事,自言有「墨子術」。能役使鬼神,化丹砂水銀。莊宗頗神之,拜千郎為檢校尚書郎,賜紫。其妻出入宮禁,承恩憲,而士或因之以求官爵。(《新五代史》卷十四,太祖子)

墨子曾否能使役鬼神,化丹砂水銀,我們不知道,但從傳說中,我們知道他底技術很好,能做木鳶和軍用的器具。宋道書中還有《太上墨子枕中記》一卷,言慝形幻化之術,可見墨子也被道教徒當做神仙看待。

黃老道家既和墨家信 [同前文造字。示字旁,右邊「幾」]祥祈禳和感應說,於是後來底道教做出滿天神靈來。道教今日所奉諸神,一方面是從古代的神話流衍下來,一方面是從陰陽五行底禳星禮斗發展出來。中國古人底崇拜對像說是天地,其實是以日為主,故《祭義》說「郊之祭,大報天而主日」。日是天底代表形象,是生生之本,故為祭祀底主體。所以天子封禪每祭日,盟會諸侯時亦指日為誓。古時祭日應在東方,時間在春,因為東方是「震」地,為《說卦》所說萬物出生之向。拜日星底禮,由來是很早的。古時致祭之地多在高處,《史記·封禪書》說:「自古以雍州積高,神明之隩,故立畤郊上帝,諸神祠皆聚雲。蓋黃帝時嘗用事,雖晚周亦郊焉。其語不經見,搢紳者不道。」那時所祭底帝是「東君」、「東後」、「東皇」,即後來五行說流行時底「青帝」。自秦襄公為諸侯(周平王元年),始因雍州舊畤作西畤,祠白帝;秦宣公時,國基已固,始僭禮祭青帝於密畤;靈公三年(周威烈王四年)作吳陽上畤、下畤以祭黃帝、炎帝:於是雍東四畤具備。

秦最先祀白帝,大概是秦底世系出於少皞,再溯源而祭太皞、軒轅、神農,初不過是本著舊時祖先崇拜底形式,所謂嚴父配天之老例,本沒有什麼以木德王或以士德王等說,到齊宣威之世,五德終始為五行家所倡之後才有五行配五色帝底說法。秦始皇因為五行家與神仙家底說法,也就採用了「陰陽主運五行相次」底理論。五行相次自然引起天上五行星底敬仰。道教底成立,從秦漢間拜星底禮儀得了許多幫助。漢人也是篤於祭祀求福底,桓寬在昭帝時亟論其過於注重,說:

古者庶人魚菽之祭,春秋修其祖祠,士一廟,大夫三,以時有事於五祀,蓋無出門之祭。今富者祈名岳,望山川,椎牛擊鼓,戲倡舞像;中者南居當路,水上雲台,屠羊殺狗,鼓瑟吹笙;貧者雞豕五芳,衛保散臘,傾蓋社場。

古者德行求福,故祭祀而寬;仁義求吉,故卜筮而希。今士俗寬於行而求於鬼;怠於禮而篤於祭;嫚親而貴勢,至妄而信日,聽馳言而幸得,出實物而享虛福。

古者君子夙夜孳孳思其德,小人晨昏孜孜思其力,故君子不素餐,小人不空食。世俗飾偽行詐,為民巫祝,以取厘謝,堅 [造字。左邊「名」,右邊「頁」]健舌,或以成業致富,故憚事之人,釋本相學,是以街巷有巫,閭裡有祝。(《鹽鐵論·散不足》)

重祭重巫就是促成道教成為一個有組織的團體底原因。當時底巫祠很多,都是與五行有關係底。

漢高帝二年因秦未立畤祀黑帝,乃立北畤以湊足五帝底數目。劉氏,據《左傳》所記世系出自高辛,並非高陽,依五行論,他是以火德王,應當祀炎帝,依祖先崇拜,應當祀帝 [造字。見174],故知立北畤只為湊足五帝之數而已。我們因此可以知道用青、黃、赤、白、黑諸名加於古帝名上是出於五行論盛行之後。由祖先而附麗於方位,由方位而上同於五星,故漢代祭祀底對像幾乎全是星辰。高祖四年所立底祠,除河巫祠底祠,南山巫祠祠秦二世外,其餘如蚩尤祠、梁巫祠、晉巫祠、秦巫祠、荊巫祠、九天巫祠乃至各郡國縣所立之靈星祠都是以祭星為主底。武帝時方士又奏打太一,說:「天神貴者太一,佐曰五帝。」太一依《春秋合誠圖》和《樂汁征圖》,是紫微垣底一星,因其居北極天樞,為眾星所拱,大有君臣之象,所以說五帝為太一佐。

漢朝拜星與現在道教所奉諸神有關係。群星底人格實現,是漢人最普遍的信仰。《拾遺記》載劉向校書天祿閣,有黃衣老人自言是「太一之精天帝」;《搜神記》載董永取織女, [註釋:董永傳說是董仲舒之父。《異聞錄》說蔡州西北百里平輿縣界有仙女墓,為仲舒為母追葬衣冠處;又說是仲舒藏神符靈藥及陰陽秘訣之所。]諸如此類,不能細述。張角作亂,亦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辭。蒼天、黃天即九天巫祠所祠,實際也是祭星底。祭星禮斗為漢人一般的宗教,道教湊巧成立於這時候,因此用來號召百姓。現在所謂「玉皇上帝」、「文昌」。、「斗姆」、「司命」、「福德」等等,無一不是從那時候底拜星禮節留下來底。關於道教底神聖,名號無數,尤其是在佛教密宗傳入後,道士們為要與佛爭雄,隨意造了許多難知難解的天尊與元君底名字。《諸師真誥》、《上清眾經諸真聖秘》、《三洞讚頌靈章》等書滿填了他們底名字,有工夫底人可以一讀。

方士講長生用藥方和祈禳是開道士用符咒底先河,道教有今曰的組織也是在此。《後漢書》(一百一)《皇甫嵩傳》載鉅鹿張角奉事黃老道,自稱「大賢良師」,畜養弟子,跪拜首過(懺悔)。他用符水咒說療疾,因百姓底信服,乃遣弟子於四方傳「善道」數十年。又《劉焉傳》(《後漢奶一百五)載張陵之孫張魯於順帝時客於蜀,學道於鶴鳴山中,造作符書,受其道者出米五斗,故名「五斗米道」。此道傳自張陵(第一代天師)。陵傳子衡,衡傳於魯,遂自號「師君」。學者初名「鬼卒」後號「祭酒」,領部眾多者曰「埋頭」,皆教以誠信,不聽欺妄,有病但令首過而已。諸祭酒各起義捨於路邊,專懸米肉以給行旅,以為食者當量腹取足,過多,鬼就能使他生病。熹平中,妖賊大起,其中以漢中有張修持五斗米道,張角持太平道是最著。太平道師特九節仗為符祝,令病人叩首思過,因以符水給病人喝,若病好了就是信道,若是不好,便是不信底征驗。張修則施靜室使病人思過,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使人都習,號「奸令」。又立「鬼吏」,使主為病人祈禱,書寫病人名字,說服罪之意,使病家出米五斗為公用。這兩派底道教才是現在道教底正祖。道教底天師世居江西龍虎山,傳到六十三代張錫齡,於民國十六年,為政府驅逐,去天師號,天師底流傳從此可算斷絕了。

道教思想和道教底形成我們已在上頭略知一二,我們從所知底看來,道教底成分,雖然非常地複雜,可是教中一切禮儀與思想都可以找出他們底來源。好像北京底磨刀匠,同一是種職業,而他們當中有搖驚閨葉底,有吹喇叭底,從他們底幌子可以知道前者是從前為閨秀磨鏡或繡剪底,後者是從前為軍營磨軍刀底,現在兩樣職都變一樣了;道教底形成也是如此。中國一般的思想就是道教底晶體,一切都可以從其中找出來。

《道教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