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聽書看戲,茶館劇院不侍候,請去廟裡拜佛【公眾娛樂】

穿越到寺廟裡當了和尚尼姑的唐穿團客人您,在經歷過煩瑣嚴肅的出家儀式和清苦枯燥的修行生活以後,今天我們來說說佛寺裡的一些歡樂時光吧。

場面最盛大的活動當然是——過節!什麼新年、端午、冬至之類的俗家節日,百姓來逛廟就不說了,單說三個跟佛教關係最緊密,而且從寺裡發展到寺外成了全民狂歡活動的節日。這三大佛教節日是:四月初八佛誕節(浴佛節)、七月十五盂蘭盆節、十二月初八佛成道節(臘八節)。 

這其中最有中國特色的要算是七月十五盂蘭盆節了,在俗世裡這個日子也叫「中元節」。不過在佛寺裡,當這一天到來,您可別一不小心脫口歡喜讚歎:「今天是中元節啊!」否則老和尚會「啪」給您腦袋上來一戒尺:「不得妄語外道!」

您揉著光頭上的包,可能會很迷惑不解,為什麼師父不願意聽到「中元節」這個詞?哈哈,原因很簡單,因為「中元節」是佛家的對頭——道教的節日。

早在東漢末期,人家本土宗教道教就開始尊奉天官、地官、水官三神祇,大約到北魏時期,這三官又與「正月、七月、十月之望日為三元日」的說法結合,七月十五就變成了中元日——地官赦罪日。而佛教呢,雖然在印度半島也形成得很早,但是「盂蘭盆節」在原生地卻是沒有的,是傳入中原以後我天朝人民自創的具有中國特色的一個佛教節日,南北朝中後期才在南方地區流行開,比道家的中元節要晚一些。

雖然兩個節日的名稱不同,但都在七月十五這一天舉辦,而且節日的內涵也驚人地相似,都是為死去的親人祈福赦罪、準備供奉品餵飽陰間餓鬼以使親人靈魂免遭罪。由於漢語的「中元節」比譯自梵語的「盂蘭盆節」聽著親切順口,所以名稱上是道教的「中元節」更普及些,但是因為佛教在下層廣大群眾中的基礎遠遠比注重走上層路線的道教穩固廣泛,所以這一天的活動主要集中在佛寺而不是道觀。

作為一個勤學好問的小僧人,您不妨問問廟裡的師父,「盂蘭盆」到底是什麼。大和尚如果有耐性,會把您帶到佛殿中寺院裡放置的一座座供物堆前,指著那些內置幡花、燈燭、衣裳、鮮花、水果、點心、素菜的一個個大盆說,這就是了。

原來唐朝的「盂蘭盆」真的是一個個盆子啊······其實「盂蘭」這個外來語音譯詞的本身含義是「倒懸」,指的是鬼魂在陰間受煎熬的苦痛感覺。佛經裡有一部《佛說盂蘭盆經》,裡面有個「目連救母」的故事不知道您聽說過沒。沒有,那請去問自己的師父讓他好好教你唸經謝謝······按經文的敘述,目連為了消解母親因生前罪孽在地獄中所受的苦難,按佛祖的指點,「七月十五日······具飯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錠燭、床敷臥具、盡世甘美,以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德眾僧」打通了這一關。因為這個故事跟我國自古以來特別推崇「孝道」的文化傳統相契合,所以我漢地信眾居士們就生生造了這個節出來折騰。

好,七月十五的熱鬧要開始了,您趕緊洗臉刷牙穿好法衣,聽從師父師兄們安排,準備迎接各種儀式活動。如果您是在首都長安裡的一座皇家寺院裡出家,說不定還能見識到皇帝老兒給父母祖先做供養的盛大場面。

浩浩蕩蕩的「送盆官人」隊伍進寺啦,皇室氣派當然不同於常人,您看那隻金鑲點翠的大盆子,鑄造裝飾再加上裡面供奉的珍寶花果食物得花費上百萬錢呢。「盂蘭盆」後面跟著七副神座,就是唐高祖、太宗再加上當朝皇帝的爹、爺爺、曾祖父、高祖父等五代先人,這些神座和盂蘭盆周圍都被幡節、龍傘、衣裳等簇擁著,七位皇帝祖先的廟號寫在長幡子上用來識別。這一路隊伍是從皇宮裡抬出來的,用了全副儀仗,百官都立在光順門內外夾道相送,一路上被圍觀得水洩不通,敲鑼打鼓歡呼迎接地送到寺裡陳設一天,過了中元節再抬回去完事,年年如此。

即使在一般的非皇室寺院,盂蘭盆節這一天也會有很多人送內裝各種供物的大盆子到佛前供養,順便行香、拜佛、偷瞄別人家的供盆暗自較勁、參觀寺裡的樓閣庭院花木、跟和尚們打打機鋒、跟文人朋友吟詩作對、跟來拜佛行香的女眷們眉目傳情偷閒約會。在山門內外,還會有小販們挎籃子叫賣「瓜子可樂礦泉水」——錯啦,是「胡餅酒漿果子點心」——中間摻雜著「郎君娘子行行善」的哀告乞丐們,平時冷清莊嚴的禪院清修之所一下子人頭攢動熙熙攘攘起來。

您覺得光人多也不算什麼?那好,聽,那邊殿前的琵琶笛子鼓聲響起來了,有富貴人家覺得光在佛前供奉香花果菜還不夠虔誠,還帶來了「伎樂」,也就是樂隊和舞蹈班子,就在廟裡奏唱起了歡樂熱烈的民間小曲,沒準兒那些跳舞的美女還穿得頗為暴露。這當然會吸引大批民眾圍觀,喝彩之聲此起彼伏,至於「為親人洗罪超度」的目的能否在這麼歡實的活動裡達到,已經沒啥人關心了。

這家現場秀勁舞,那一家也不甘示弱,帶了一堆玩「百戲」的雜技演員進寺,什麼頂竿的,拋刀的,走繩的,玩相撲的,耍木偶的,舞獅子的,現場鋪陳演出,更是熱鬧非凡。您覺得還不夠過癮?沒關係,大家玩得開心了,還可以抬著佛像和各種大盆裡的供品,一起出寺上街遊行,伎樂百戲幡花雲傘都跟在隊伍裡巡遊全城,所到之處傾城轟動,一直狂歡到天黑為止。

盂蘭盆節這一天,你們這些平時清苦的僧眾,不但能看到很多奇妙物,還能大飽口福。那些由施主檀越供奉的水果點心素菜,從佛前撤下來以後,自然就進了你們的肚子。雖然一般也不會有什麼大魚大肉,但對於常年就著鹹菜喝粥的你們來說,這已經是難得的受用了。

除了七月十五這一天外,另外還有兩個比較重大的佛教節日,分別是「浴佛節」和「臘八節」,您大概在現代也聽說過,特別是後者,所以只簡單介紹幾句。

「浴佛節」是為了紀念佛祖釋迦牟尼的出生和第一次被洗澡,這個日期曾經有四月初八、二月初八和十二月初八好幾種說法,到了元朝才在全國統一定為四月初八。在唐朝呢,北方一般都認為四月初八是「佛誕日」,於是每年到了這一天,你們這些和尚尼姑穿好法衣,舉行完儀式以後,要把寺廟裡大大小小的佛像都用浸了香料的水擦洗一遍,洗過的剩水,不,聖水,還要往自己身上滴和給虔誠信眾大香主滴灑一些以求福佑。參加這個活動的信徒們大多都會向廟裡捐獻衣食財物等,隆重熱鬧的儀式舉行完,僧俗眾一起吃唐朝「浴佛節」特有的食品「糕糜」。如果年歲太平,官員百姓興致很高,也有可能在這一天抬著佛像上街巡遊,前後都有雜技鼓吹等。

「臘八節」您就更熟悉了,每年十二月初八,釋迦牟尼悟道成佛日,這天早上恐怕你們都是被臘八粥的香氣誘醒的。頭天晚上,寺裡空地上的大鍋就支起來啦,各種由施主捐贈的糧食雜果攪在一起咕嘟咕嘟煮出大量臘八粥,不但供應僧眾施主,還可以施捨給來蹭飯的窮人,同時寺裡也會再做相應的法事。

一年過三個大節,您覺得其餘的日子還是很無聊?那還有別的熱鬧活動呢,比如「開俗講」。

顧名思義,「俗講」是相對「僧講」而言的,後者算是寺院內部僧人們的學習進修活動,一群和尚在一起學習宣講經文奧義相互切磋啥的,目標是提高僧人們的業務水平。而「俗講」呢,主要針對的對象是大眾百姓,目的則是——阿彌陀佛,請施主們多多捐獻供奉財物吧。

在多數寺院裡,「俗講」至少一年開三次,春夏秋三季各一次,日子也是精心選擇的,比如夏天那次往往選在七月十六日,也就是「盂蘭盆節」的歡樂剛過去,僧俗眾還覺得意猶未盡想繼續熱鬧兩天的時候。除了這三次固定時間的「俗講」,如果遇上了特殊事件,比如當地富紳家裡有人去世做法會,應大香主的要求,寺裡老和尚們也不會吝於多開幾次俗講多賺幾次錢。

好吧,七月十六日早上,您摸著頭天吃飽了撐著的肚子,整頓儀容,穿好法衣跟著師兄弟們來到佛堂前院子裡,只見虔誠的百姓信徒們早早地來到場子裡,前排的席地而坐,後排的站著擠著,搖著扇子扶著樹,大家臉上的表情……您覺得有點奇怪?不像是聽佛經時那種莊嚴肅穆感,反而都喜笑顏開、指手畫腳的樣子,一個個跟準備看猴戲似的。這信徒們也太不講究了。

其實真不能怪他們,一會兒您就知道了,這「俗講」跟你們僧團內部嚴肅枯燥的「僧講」差別相當大。

一聲「升座」,鼓磬齊鳴,只見今天主講的大和尚從邊門出來,拜佛行禮畢,坐到佛堂中間專門為講經僧設置的一具「高座」上。音樂止息,法師啟齒高誦佛號,講經開始。

理論上,俗講也像僧講一樣,應該有作梵、禮佛、唱釋經題、說經本文、入經說緣喻、回向、發願等程序。但程序是為目的服務,堂下擠過來聽俗講的大眾百姓可不耐煩老是聽僧人們唱誦半懂不懂天書一樣的經咒,大家喜歡聽的是淺白易懂、情節曲折的押座文、講經文、變文。比如拿昨天中元節上講誦的《佛說盂蘭盆經》來說,僧人們自己唱誦是這麼唱:

「······見其亡母,生餓鬼中,不見飲食,皮骨連立。目連悲哀,即以缽盛飯,往餉其母。母得缽飯,便以左手障缽,右手搏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

這些句子是文言散句,也不見得押韻,僧眾們閉著眼睛拖長了腔調搖頭晃腦地唱著,除自己人以外,恐怕大部分觀眾都聽不明白他們在說啥,很不吸引人。所以到了開「俗講」的時候,大和尚就得換一種方式了。

還是上面那段的內容,講師搖身一變,神情語氣模擬成中年婦人的樣子,先是一段白話敘述:

「······慈母告目連:『我為前生造業,廣殺豬羊,善事都總不修,終日咨情為惡。今來此處,受罪難言。漿水不曾聞名,飯食何曾見面。渾身遍體,總是瘡疾。受罪既旦夕不休,一日萬生萬死。』慈母喚目連近前,目連,目連啊······」

說到這裡連呼兩聲,法師敲著木魚開唱啦:

「我緣在世不思量,慳貪終日殺豬羊,

將為世間無善惡,何期今日受新殃。

地獄每常長飢渴,煎煮之時入鑊湯,

或上刀山並劍樹,或即長時臥鐵床。

更有犁耕兼拔舌,洋銅灌口苦難當,

數載不聞漿水氣,饑羸遍體盡成瘡……」

一邊唱著,一邊以袖掩面做淒苦拭淚狀。您再看堂下聽講的百姓信眾,特別是那些心軟命苦的婦女,早已哭成一片啦,一邊哭一邊紛紛摘首飾擄戒指手鐲捐獻給寺廟。這也難怪,當時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十分貧乏,別說電視電影電腦了,連書本都很貴且少見,大部分人又都不識字,難得看一場文藝表演,再粗陋簡單也能輕易感染人。法師們以說學逗唱模仿擬聲種種手段演出的六道輪迴故事、因果報應故事、勸善勸捐故事,往往都會受到當地民眾的瘋狂追捧,收穫的捐獻供奉物也會很豐厚。

除了宣講內容通俗易懂、形式生動活潑,和尚們的「俗講」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盡量使用當地的方言口語,比文人士子讀書和高僧誦經都「三貼近」[注33]多了。到了後來,「俗講」的內容除了佛經故事,還有民間寓言、歷史傳說、詩歌文賦,甚至宣揚當地統治者的威望治績等,儼然成了當地的文娛演藝中心。

這就帶來了一個什麼樣的後果呢?如果您所在寺院處在繁華富裕地區,比如首都長安城內吧,「俗講」的次數密集到了一定程度以後,某天早上您起了床正在幹活,突然聽到寺廟圍牆那邊傳來叮叮噹噹的噪聲,走過去一看,雪白的圍牆上用紅漆畫了個圈,圈內一個大大的「拆」字``````

呃,開玩笑的,反正是一群建築工人開始施工了,要搞一塊跟寺院連通的場地,有錢的話場內還要築起台樓來。您問這是在蓋什麼?為首的工頭很淡定地告訴您,要建一座「戲場」。

對,您沒聽錯,就是像後世現代的戲園子、音樂廳、歌劇院、大舞台甚至電影城那樣的娛樂場所,就在寺院裡開建,而且人們也一般稱之為「某某寺戲場」。這個「戲場」除了供寺裡的和尚師父們做法事開俗講用,平時還會經常上演各種伎樂、百戲、傀儡、參軍等文藝活動,甚至大而平坦的場地還可以用來蹴鞠、打馬球,總之附近地區的所有演出大都會在這裡舉行了。

大的寺院戲場火爆到什麼程度呢?有一天您偷空跑來看雜戲,突見一騎絕塵,黃衣使者白衫兒直入場內,向著坐在行障後也在看戲的某衣飾華貴美女耳語,美女帶著奴婢匆匆離去。後來您輾轉聽說,那是當今天子的親生女某公主,看戲那天她的小叔子臥病在床,當嫂子的公主不去照顧也就算了,居然還有心情跑寺裡來看戲,而且運氣糟糕到這事被她的天子老爹得知,當下就大怒把公主召回宮裡好好罵了一頓。

為什麼連金枝玉葉都要跑到寺裡來看戲?那是因為當時社會上沒有別的類似專門性娛樂場所啊。您上街化緣的時候,如果遇到一個穿越眾,張嘴就問「我想聽評書看戲,請問茶館戲園子怎麼走」,您也別跟他(她)廢話,直接指點回寺的道路就行了。唐朝就沒什麼獨立經營的「戲園子」,在茶館裡進行曲藝表演的風俗也還沒出現,「評書」啥的更得晚好幾百年才有。

不過說到「看戲」,有一個特別容易被誤會的地方,就是穿越眾們經常以為唐朝的「戲」也是像京劇、昆曲、外國歌劇那種多人分角色飾演的有複雜故事情節的戲劇。很遺憾,那種文藝表演形式在唐朝最多只有個萌芽狀態,基本看不到。

您往戲場中間檯子上瞅瞅,唐朝流行的「戲」,要麼是像「二人轉」「對口相聲」似的雙人表演的「參軍」,要麼是像木偶劇似的弄「傀儡」,或者乾脆就是被稱為「百戲」「雜戲」的各種雜技表演。這些在當時已經算是高級演出了,鄉人村民一輩子也見不到幾次。而你們這些本應清苦修行的僧人近水樓台先得月,沒事兒來晃兩圈都能站著看一會兒,有絲竹之亂耳,無修習之勞形,怎麼樣,日子過得挺舒服吧?

可惜啊,寺廟裡兼開戲場,特別是風靡一時的「俗講」,在唐朝滅亡不久就不再流行了。北宋真宗曾經明令禁止大和尚們搞這種「三俗」演藝事業,南宋以後就徹底消失了。不過「俗講」的子孫支脈仍然在民間代代流傳,如宋元話本中的「說經」一類,還有鼓詞、諸宮調以及盛行於明清的「寶卷」「彈詞」等,都受到俗講的直接影響。

如果您覺得出家以後雖然有吃的,有玩的,有聽的,有看的,但各種清規戒律還是太煩人,住寺內唸經吃素的生活也太枯燥,那麼還有更好的消息等著您呢。

敦煌出土資料顯示,當地的僧人尼姑們很多住自己家裡,結婚生子,種地經商,繳稅當兵,寺院有活動臨時通知他們,他們跟俗人的區別只有——可以通過做法事賺錢。即使住在寺院裡的僧尼,平常也不管飯要自己餵飽自己,甚至房子都要自己修造,產權歸個人所有。

在這種情況下,「出家」已經成為了一種純職業行為而不是生活方式了。這一現象估計在中原江南地區的一些較偏僻縣鄉也廣泛存在,而且東延日本、下傳明清民國近現代。如果您還想對此有更深刻的認知,可以閱讀汪曾祺先生代表作《受戒》,體味近代江南水鄉的僧人生活。

本篇主要參考資料&深度瞭解推薦:

郝春文.唐後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會生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王景琳.中國古代寺院生活.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1

李富華.中國古代僧人生活.北京: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1996 

李艷茹.唐代小說呈現的佛教寺院社會生活圖景.香港: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2011

注33:「三貼近」:即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

《唐朝定居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