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華麗家族

「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在中國古代,不少人家的大門兩側都會貼有這副對聯。這句話實際上道出了中國古代家族在文化修養、政治地位等方面的傳承性。由於有著先天的血緣關係,家族成員對前代精神文化遺產的繼承是自然而然的,這也造就了不少名垂青史的家族,如趙奢和趙括、司馬談和司馬遷,等等。

趙奢和趙括

趙奢是戰國後期趙國的名將。趙奢最初擔任徵收田賦的小官,他大公無私,一視同仁。當時權高位重的平原君家人拒不交租,趙奢毫不留情,殺了9個當事者。平原君問罪,趙奢則說:「如果您不奉行公事,那麼國家就會衰弱,那樣您的地位也難以保持了。」平原君見他不同凡響,就推薦他管理全國的賦稅,從而使國力不斷增強。後來趙奢被任用做將軍,其比較有名的戰役是解閼與(今山西和順縣)之圍。當時秦軍圍困閼與,趙奢率軍出邯鄲30里後就安營紮寨,做出無意進兵之狀。秦軍派間諜來探,趙奢也把他放走,以迷惑秦軍。然後他突然下令西進,很快就到了閼與附近,接著搶佔了北山制高點。秦軍十分被動,結果大敗,閼與之圍解除。回國後趙奢被封為馬服君。作為將領,趙奢愛兵如子,賞罰分明,有很高的威信。他從不固守教條,而是靈活應變,這與其子趙括恰成鮮明的對比。趙括對兵法爛熟於心,又博聞強識,理論水平很高。但是,他僅僅是空談其父所傳授的兵法,卻無絲毫的實戰經驗。趙奢生前即對此有深切的體察,而他死後趙括率大軍抗擊強秦,結果在長平之戰中被全殲。

司馬談和司馬遷

西漢的司馬談是一個知識淵博的學者,對於天文、歷史、哲學都頗有研究。他著有《論六家要旨》一文,對先秦到漢初6個主要學術流派作了簡要而精闢的分析,為後人所稱道。司馬談任太史令,也就是史官,負責管理皇家圖書和搜集史料。他曾計劃寫作一部通史,但尚未實現即逝世了,臨終時將此事托付給了其子司馬遷。司馬遷在史官家庭中長大,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他10歲開始學習當時的古文,後來跟著董仲舒、孔安國學過《公羊春秋》《古文尚書》,基礎十分堅實。20歲時他曾漫遊東南,飽覽名山大川,搜集了許多趣聞逸事,對一些歷史典故有深切的體驗。擔任太史令後,他有條件看到大量的圖書文獻和國家檔案。從上古的典籍到西漢司馬相如等人的辭賦;從諸子百家的著作到各代的史料,他都認真閱讀。這些工作為司馬遷撰寫《史記》做了充分的準備。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他正式開始編寫史書。幾年後,漢朝與匈奴兵戎相見,漢將李陵作戰時被圍,因矢盡糧絕而投降匈奴。司馬遷為李陵辯解,認為李陵已經盡力。漢武帝十分震怒,於是對司馬遷處以宮刑。遭此奇恥大辱,司馬遷痛不欲生,但是他忍辱苟活,最終完成了《史記》的寫作。《史記》兼史書與文學作品於一體,是我國紀傳體史學的奠基之作,同時也是我國傳記文學的開端。曾被魯迅贊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謝安一家:「舊時王謝堂前燕」

唐朝詩人劉禹錫有《烏衣巷》詩,詩中有「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一句,其中「謝」指東晉的謝氏家族。謝氏以謝鯤起家,爾後其子謝尚、從子謝奕、謝萬等陸續出任要職,謝氏逐漸興旺發達。謝氏家族中最著名的是謝安。謝安,字安石,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他名望很高,但是多次謝絕徵召,直到將近40歲時才出仕。後來官至侍中,獨攬朝政大權,聲譽日隆。東晉太元八年(383年),前秦在統一北方之後,大舉南下,進攻東晉。謝安一面命人加強防守,穩固後方;一面命其弟謝石,其侄謝玄、謝琰等率軍前往前線抗敵。最初東晉戰事不利,後來見前秦軍隊未能全部集中,於是主動出擊,扭轉了戰局。然後又及時渡過了淝水,進行猛攻。而此時前秦軍已經軍心渙散,一敗塗地。這就是著名的「淝水之戰」,此戰留下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典故。戰後謝安被封為廬陵郡公,謝石被封為南康公,謝玄為康樂公,謝琰為望蔡公。一個家族之中居然有4位公卿,實屬罕見,謝氏家族至此達到了全盛。到東晉末年,皇族開始回收皇權,謝安、謝玄等人逐漸受到排擠,謝氏家族開始衰微,但仍然屬於名門望族。

諸葛亮兄弟各為其主

三國時候諸葛家族顯赫一時,其中諸葛亮三兄弟在複雜的社會形勢中做出了不同的選擇,各自大顯身手。

諸葛亮,字孔明。他自幼父母雙亡,跟隨叔父諸葛玄生活於荊州。叔父去世後,諸葛亮和弟弟諸葛均隱居於隆中,靜觀時局變幻。諸葛亮博學廣記,胸懷大志,被人稱為「臥龍」。後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見他為賢明之主,於是答應出山輔佐。諸葛亮按照自己三分天下的戰略部署,聯合東吳,抗擊曹魏。後赤壁之戰大勝,諸葛亮與劉備趁機西進,佔領巴蜀,建立了蜀國,諸葛亮為丞相。劉備死後,諸葛亮輔佐後主劉禪,七擒孟獲,平定南方。後又多次北伐,為重複漢室而鞠躬盡瘁,最後因積勞成疾而死。諸葛均後來也為蜀國效力,任長水校尉。諸葛瑾為諸葛亮的兄長,字子瑜。他因躲避戰亂而到了江東,官至大將軍、左都護等要職,是吳國政壇的重要人物。諸葛瑾氣度過人,直言敢諫。同僚們對他十分尊重,吳主孫權也對他十分看重。他絕不因私廢公,雖與諸葛亮常年不見,但因為各事其主,所以在出使蜀國時只與弟弟在商量公事時相見,可見其品性。

蔡邕和蔡文姬

蔡邕,東漢陳留圉(今河南杞縣)人,文學家、書法家,精通音律,造詣頗高,聞名於當時。東漢桓帝時專權的宦官聽說後,就奏請天子令,讓他入京。但蔡邕到了偃師後就以得病為借口,不再前行。靈帝時為議郎,校書於東觀。他定「六經」文字,親自寫經文,立於太學門外,即是有名的《嘉平石經》。蔡邕是大書法家,其字嚴整中見靈動,肅穆中顯生氣,筆力剛健,古樸天然。另外,蔡邕精於天文數理,也是有名的辭賦家、散文家,他共有詩、賦、碑、誄、銘等共100餘篇。

蔡文姬,名琰,字文姬,蔡邕女。蔡文姬從才華橫溢的父親處受到了良好的藝術熏陶,也是多才多藝。她既解音律,又能詩賦,是歷史上有名的女詩人。她所作的琴曲《胡笳十八拍》,感人肺腑,催人淚下。蔡文姬的詩中最有名的是《悲憤詩》。這首詩所記述的是她被胡人擄走直至回國的親身經歷,紀事、抒情、議論,水乳交融,將時代的動亂、個人的不幸用真切的筆觸寫出,讀後動人心弦。

蔡邕

蔡文姬

(范松義)

《中國文化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