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嘉漢學

清朝雍正、乾隆兩代,對知識分子實行高壓和利誘兩手政策,殘酷的文字獄促使大批知識分子脫離政治、逃避現實,鑽進古書堆中,興起對經書的文字、音韻、名物、訓詁和古代典章制度的考據。復興的這種漢學,經學史上稱為漢學,亦稱「樸學」、「考據學」,因其盛行於清代乾隆、嘉慶兩朝,又稱為「乾嘉學派」。

乾嘉學派重視考據、訓詁,學風平實、嚴謹,以經學為中心,衍及文字音韻、名物訓詁、史籍考訂、方輿地誌、天文歷算、金石樂律等各個方面,通過校勘輯佚古代文獻,對中國幾千年的傳統學術進行了系統的整理與總結,業績卓著,超越以往,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的傳承做出了重要貢獻。乾嘉學派分為吳派和皖派兩支,稍後,又有揚州學派。吳派得到皇帝的支持,皖派得到學術界的推崇。吳派即蘇州學派,以惠棟(1697-1758年)為開創者。惠棟的學術是從曾祖惠有聲、祖父惠周惕、父親惠士奇四代積累的文化資源中派生出來的。惠棟憑借自己家庭的「古學」和「經書」倡導漢學,並傳授給惠氏家族以外的學者,創建了蘇州學派,即吳派。嘉定士子王鳴盛、錢大昕於1750年到蘇州求學,以後成了乾隆年間知名的漢學家。常州人趙翼也是吳派名家。皖派即徽州學派,以戴震(1723-1777年)為創始者。戴震的思想、學說還影響了揚州劉氏家族。

吳派和皖派,作為清代漢學的兩大派別,他們治經的特點,雖然專以漢儒經學為宗,推崇東漢許慎、鄭玄之學,但二者又各有不同。吳派治經提倡復興漢儒經說,以漢儒之是非為是非,凡古皆真,凡漢皆好,固守漢儒之說,而滋煩瑣流弊。皖派治經雖也尊漢儒經說,但多注重發揮己見心得,善於通過文字訓詁明經釋義,求真求實,少盲從拘守之弊。就清代漢學總體而言,他們治經,都迴避了通經致用的為學宗旨,成為為考據而考據的專門學問。但是皖派代表戴震等人,則又能由故訓以明義理,治經典而求治社會,又不同於吳派經學而關注社會問題。

揚州學派也是此期的學術流派,是乾嘉漢學的重要分支,其學術淵源遠師顧炎武,近承乾嘉學派的吳派、皖派兩方面,形成於清乾隆、嘉慶時期,在經學、小學、校勘學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其研究將乾嘉漢學推向巔峰,並在歷史轉折時期開啟了近代學術之先河。揚州學派的前期學者在治學方法上較之吳、皖兩派有很大改進,他們把輯佚、校勘、註釋等研究手段熟練地加以綜合利用,兼顧訓詁與義理,解經更具精確性。他們不僅講究貫通群經,而且追求經學與諸子學及史學的融會。注重經世致用,為晚清經世派的先驅。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江藩、汪中、劉台拱、凌廷堪、焦循、阮元、任大椿、王念孫、王引之、朱彬、劉寶楠、劉文淇、薛傳鈞、汪喜孫、焦廷琥、劉恭冕、劉毓崧等。

乾嘉學術之所以被稱為「樸學」,就是因為其文風樸實,重視實證。每考證一義,必要搜集大量相關材料,旁徵博引,鍥而不捨,然後得出結論。在諸經的校訂疏解中,取得了超越前代的成就,對古籍和史料的整理,具有較大的貢獻。

(吳淑娟 洪秋蘭)

《中國文化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