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建築

佛寺

寺廟是我國佛教建築之一,是中國宗教建築的主要類型,也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寺廟、佛塔、石窟被稱為三大佛教建築,這些建築記載了中國封建社會文化的發展和宗教的興衰,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一般認為,佛教是公元1世紀前後的東漢初年由印度傳入中國內地的,隨之出現了佛寺。當時中國建築體系已經形成,匠師們不但積累了豐富的技術和藝術經驗,而且已建造過許多祭祀禮儀建築和高層樓閣。佛教建築包括佛寺、佛塔、石窟寺等,從一開始就受到這些傳統因素的影響,與佛教中國化的進程相適應,佛寺的中國特色也逐漸加強。

佛寺建築採取了中國傳統建築的院落式佈局。寺中的單體建築除了某些磚石結構的塔以外,也大都採取了木結構建築方式,而磚石塔也大多模仿木結構建築的形象。因而使佛寺的藝術面貌在整體上和世俗建築沒有太大差別,除了殿堂裡的佛像、宗教陳設、壁畫和裝飾的宗教題材以外,佛寺建築本身與宮殿、衙署、住宅等十分相似。

中國最早的佛寺建築是東漢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的洛陽白馬寺,是由原來接待賓客的官署鴻臚寺改建的。東漢末年,笮融在徐州建造了規模很大的佛寺浮屠祠。經三國到南北朝,由於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社會動亂,再加以統治階級的提倡,佛教和佛寺發展很快,僅北魏統治範圍內,孝明帝正光(520-525年)以後,就建有佛寺3萬多所,僅北魏都城洛陽就有1300多所,南朝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市)也有500多所。

早期佛寺已經採用了院落佈局,有兩種方式:一是以佛殿為中心,和一般世俗建築沒有多大不同,主要見於中小型佛寺或由官署、住宅改造而成的佛寺;二以塔為寺院中心,在大型的新建的佛寺中較多,如東漢白馬寺、浮屠祠和《洛陽伽藍記》中記述的北魏洛陽永寧寺。

按《後漢書·陶謙傳》記載,徐州浮屠祠中心一塔,「堂閣周回」,可以容納三千多人。永寧寺中心木高達九層,據稱遠在十里外就可以看見;前為寺門,後有佛殿,四周廊廡,有僧房樓觀一千餘間,院牆覆瓦,四面各開一門。中心塔式寺院來源於佛教徒繞塔旋轉以示崇敬的戒行禮儀要求。

隋唐以後,佛教更重義理,為滿足宣講義理的需要,以佛殿和法堂等殿堂建築為主的佈局更見盛行,寺內不一定有佛塔,即使有也常常建在寺的後部和中軸線以外的別院。唐代都城長安有佛寺約百數座,一般都很大,有的大盡一坊之地,規模宏偉,連《唐會要》也稱其「僭擬宮殿」。唐代後期,佛寺發展更快,與皇帝發生了經濟矛盾,唐武宗下詔「滅法」,一次即拆毀官寺4600餘座、私寺4萬餘座。這也可見當時佛寺建築之盛。

佛塔

現存的佛教寺廟絕大多數是明清時期建立或重建的,據統計,總數有數千座。佈局大都是正中路前為山門,山門內左右為鐘鼓樓,正面為天王殿,殿內有四大金剛塑像,後面是大雄寶殿,再後便是藏經樓。正中路左右佈置有僧房、齋堂等建築。一般寺院都有大雄寶殿,是寺院內最主要、最龐大的建築。

如今,中國佛寺除了仍舊是宗教活動的場所外,在很大程度上也具有文化和旅遊建築的性質了。

我國的古塔大都是屬於宗教建築,一般稱佛塔。

「塔」是梵文「stūpa」的音譯略寫,有時又借「Bu-ddha」(佛)的譯音浮屠、浮圖,是隨同佛教一起從印度傳入的。「塔」的原意是墳墓,早在釋迦牟尼以前就已存在。釋迦牟尼死後,遺骨分葬在多座「stūpa」中,從此「stūpa」就具有了宗教紀念意義。

佛教傳入中國內地時,中國的木結構建築體系已經形成,積累了豐富的技術和藝術經驗,建造過迎候仙人的重樓,當時人們又常以神仙的概念來理解佛。所以,佛塔從很早起就開始了以傳統重樓為基礎的中國化過程。中國的重樓成了塔的主體。這種塔屬樓閣式。塔的另一重要形式是密簷式,多為磚石結構。密簷式的各簷也是對重樓各簷的模仿。

唐代以後,以佛殿為主體的佛寺佈局漸佔優勢,塔多數置於殿後或在中軸線以外,這和佛教向注意義理的方向發展有關。唐宋以前的樓閣式塔大多是木構建築,但由於木塔不易保存,又創造了磚石建造仿木塔形式的樓閣式塔。

五代宋遼時期的塔遺存至今有很多,方形平面已極少見,八角形最多。這個時期還留下了一座古代僅存的樓閣式木塔——山西應縣木塔。在南方,還流行了磚身木簷的混合結構方式。塔的細部造型已漸趨細膩,並更多地表現了地方風格的不同。

元明清時期,傳統佛塔已趨衰落,有藝術成就的不多。塔的早期開始還有一種單層塔或稱亭式塔,在敦煌、雲岡等石窟的北魏壁畫石刻中即可見到。

在塔的發展演變中,融合了民族的建築藝術特點,把中國原有的亭台樓閣建築中的一些特點,運用到塔的建築中,從而創造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塔。

我國的佛塔不僅能在塔內供佛像,有的還可以登臨遠眺。西安的大雁塔古今許多文人學士到那裡登高賦詩,抒發情懷,留下了大量名言佳句。

我國佛塔不同於諸如佛教的壁畫、雕刻、佛曲等藝術形式,很少體現佛教象徵主義、神秘主義的美學思想。其比例合度、結構精密、宏偉壯觀、靜穆安閒,給人以崇高的美感。我國佛塔還巧妙地與自然的景色相融合,以自身的挺拔英俊,對佛寺組群和城市輪廓面貌都起到一定的裝點作用,達到了藝術美和自然美交相輝映的審美境界。佛塔與自然景色高度統一的美學特性,使遍佈於全國各地的佛塔成為風景美的點睛之筆。

石窟

石窟是中國佛教寺廟建築的一種。佛教石窟寺首見於印度,隨著佛教的傳入,中國古代也開始進行建造。我國古代的石窟是仿照印度的石窟開鑿的,主要用來供奉佛和菩薩。

雲岡石窟

中國古代最早鑿建石窟寺的是今新疆地區,專家考證有可能始於東漢,十六國和南北朝時期經由甘肅到達中原,形成高潮。唐宋時期除在原有的某些石窟群中續有鑿建外,又出現了一些新的窟群;元明以後鑿窟之風才逐漸停息下來。現存石窟寺的分佈範圍西至新疆西部、甘肅、寧夏,北至遼寧,東至江蘇、浙江、山東,南達雲南、四川。其中最著名的石窟是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和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等。此外,新疆拜城克孜爾石窟、甘肅永靖炳靈寺石窟、河南鞏縣石窟、河北邯鄲市南北響堂山石窟、山西太原天龍山石窟、四川大足石窟和雲南劍川石窟等也是比較重要的幾處。

敦煌莫高窟(又稱千佛洞)位於甘肅敦煌縣城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即千佛山),是我國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石窟群。據莫高窟唐代碑文記載,這裡的第一個石窟,是前秦建元二年(366年)開鑿的,以後各代均有所修建。莫高窟南北長1600多米,保存完好的洞窟多達492處,洞裡的壁畫總面積為4.5萬平方米,彩塑2400多尊,所以,被稱為「中國古代的美術館」。以壁畫和泥塑著稱的莫高窟,建築工程是偉大的,藝術是燦爛的,是世界藝術史上偉大的奇跡。

雲岡石窟是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年(5世紀60年代)開鑿的,歷經40年才告竣工。雲岡石窟以壯麗的石刻造像聞名於世,古人就以「雕飾奇偉,冠於一世」表達了對雲岡石窟的讚美。雲岡石窟現存洞窟53個,東西綿延1000多米,洞內大小佛像51000多個,是我國最大的石刻藝術寶庫之一。

龍門石窟在洛陽南龍門山上,是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開鑿的,現存窟龕2100多個,造像97000多尊。其中,賓陽中洞所刻的「帝后禮佛閣」是一件精美絕妙的藝術珍品。龍門石窟在建築上同其他石窟不同,它多半是利用天然的溶洞,稍微做些擴展而成。龍門石窟從平面佈局來看,大概可分為西山北部和西山南部兩個部分。西山北部最著名的石窟建築是「賓陽三洞」。這是三個連著的洞窟,內有11尊大佛像。其中釋迦牟尼像高8.4米,是北魏中期的石雕傑作。

麥積山石窟在甘肅天水市東南45公里的麥積山上,開鑿於北魏宣武帝景明年間。麥積山石質松碎,不宜精鑿,神像多為泥塑。在190多個洞窟中,保存有北魏以來的數以千計的精美塑像,風格清新秀麗,顯示出人間的血肉氣息。麥積山洞窟隱蔽在深僻的林區,避免了近代西方殖民主義者的盜竊,因此,比較好地保存了下來。

道教宮觀

中國道教供奉神像和進行宗教活動的廟宇,通常稱為宮、觀、廟。

道教起源於民間巫教和神仙方術,初步形成於東漢末年,初期沒有成熟的宗教理論。南北朝時期佛教極盛,道教模彷彿教,宗教形態才趨於完備。唐朝奉老子李耳為先祖,尊號為「太上玄元皇帝」,俗稱「太上老君」,成為與佛教釋迦牟尼同等地位的天神;同時,道教把歷史傳說中的人物,以及祠祀中的自然界神靈均納入道教神的系統,道教宮觀供奉的內容才得以豐富。

唐代曾命各州縣同時也要建一所道觀。在唐代的長安城內,大道觀有10餘所,其中著名的有玄宗之女金仙、玉真兩公主出家為女冠的兩道觀,以及位於城市中心大道旁邊、佔地達一坊的玄都觀。

宋朝更重視道教,宋真宗時期,各主要寺廟都是道觀,其中玉清昭應宮為當時最大最華麗的道觀,有建築2620間。

唐宋以後,道教繼續發展。金大定七年(1167年),道士王重陽創立全真教派,他的徒弟丘處機得到成吉思汗的禮遇,道教盛極一時。明清以後逐漸衰弱。

道教的許多宗教儀軌模彷彿教,所以道觀建築與佛教寺廟基本相同,沒有特別的宗教特徵。如佛教寺廟山門設有兩個金剛力士,道觀則設龍虎神像;佛教寺廟天王殿設四天王,道觀設四值功曹像;佛教寺廟大雄寶殿供三世佛,道觀三清殿則供老子一氣化三清像;佛教寺廟有戒壇、轉輪藏,道觀也有同類建築等。但道觀中沒有佛教寺廟中某些特殊的建築,如大佛閣、五百羅漢堂、金剛寶座塔等。除此以外,道觀中的塑像與壁畫的題材多為世俗常見,建築風格也比較接近世俗建築,因此,它的宗教氣氛不如佛教寺廟濃厚。

現存的道教宮觀大部分為明清時期重建,早期建築已很少了。重要的有:蘇州城內的玄妙觀大殿,創建於北宋時期,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重建,面闊9間,進深6間,重簷九脊頂,規模巨大,從中可以體察宋代道觀的一般規模;福建莆田的玄妙觀,始創於唐代,後世又多次重修,現存的建築不晚於宋代;山西永濟的永樂宮,始建於唐代,元中統三年(1262年)重建,現存有四座大殿等主要建築,都較完整地保留了元代建築的風貌,1958年因黃河水利工程,遷移至芮城縣;晉城府城村的玉皇廟,至今也尚存一部分宋元時期的建築,其中的二十八宿塑像,造型生動,技法純熟,是元代泥塑的精品。明清時期留存至今的著名道觀較多,如北京白雲觀,江西貴溪龍虎山正一觀,陝西周至縣秦嶺北麓樓台觀,四川成都青羊宮等,在道觀建築中都非常著名。

山林道觀也有許多藝術水平較高的遺物,最著名的有青城山、嶗山和武當山等。青城山在四川省灌縣西南面,為道教發祥地之一,歷代道觀林立,現尚存38處;嶗山在山東省青島市以東臨海處,現存大中型道觀10餘處;武當山在湖北省十堰市,歷代為道教名山,宮觀規模巨大,主峰金殿與紫金城尤為華貴。山林道觀多結合奇秀險怪的山形地勢建造,所以本身空間靈活,造型優美,同時也構成了大面積的環境藝術。

(張雨)

《中國文化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