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曆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人根據太陽一年內的位置變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氣候的演變次序,把一年365.25日的天數分成24段,分列在12個月中,以反映四季、氣溫、物候等情況,這就是二十四節氣。每月分為兩段,月首叫作「節氣」,月中叫作「中氣」。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和順序為:

為了便於記憶,人們編出了歌謠:「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古詩文中常用二十四節氣來紀日,如《揚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夏至白天最長,冬至白天最短。因而,古人稱夏至、冬至為至日。

二十四節氣實際上是把太陽週年運動劃分成24等份。按照中國古度一周天為365.25度,每一等份就是15度多一點。中國古人在很長一段時間認為太陽運動是均勻的,而且一天走一度,那麼每一等份就相當於15天多。古人根據實際觀測得出某年冬至發生的時刻,然後就從這個時刻開始累加,冬至累加15天多得到小雪,小雪累加15天多得到大雪,依此類推就可以得到全年的節氣。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別表示四季的開始。「立」是開始的意思。公歷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後。

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是到的意思。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歷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春分、秋分——表示晝夜長短相等。「分」是平分的意思。這兩個節氣一般在每年公歷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雨水——表示降水開始,雨量逐步增多。公歷每年的2月18日前後為雨水。

驚蟄——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動物。這時氣溫回升較快,漸有春雷萌動。每年公歷的3月5日左右為驚蟄。

清明——含有天氣晴朗、空氣清新明潔、逐漸轉暖、草木繁茂之意。公歷每年大約4月5日為清明。

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於穀類作物的生長。公歷每年4月20日前後為谷雨。

小滿——其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大約每年公歷5月21日這天為小滿。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種開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為芒種。

小暑、大暑、處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還未達最熱,大暑才是最熱時節,處暑是暑天即將結束的日子。它們分別處在每年公歷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

白露——氣溫開始下降,天氣轉涼,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歷的9月7日前後是白露。

寒露——氣溫更低,空氣已結露水,漸有寒意。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歷的10月23日。

小雪、大雪——開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小雪在每年公歷11月22日,大雪則在12月7日左右。

小寒、大寒——天氣進一步變冷,小寒還未達最冷,大寒為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分別為公歷1月5日和1月20日左右。

二十四節氣的緣起

二十四節氣是以太陽曆為基礎,根據觀察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從黃經0°起,每15°為一節,每月一個「中氣」和一個「節氣」,全年分為十二個「中氣」和十二個「節氣」,以後合稱為節氣。

二十四節氣按天文、氣候和農業生產的季節性賦予有特徵意義的名稱。其中反映四季更替的有二分、二至和四立;直接或間接反映溫度變化的有小暑、大暑、小寒、大寒、白露、寒露和霜降;反映降水的有雨水、谷雨、小雪、大雪。驚蟄、清明、小滿、芒種、處暑則是反映物候的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的獨特創造,起源於黃河中下游,春秋時期已運用圭表測日影,定出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呂氏春秋·十二紀》中有二分、二至、四立、雨水、驚蟄、小暑、白露、霜降等節氣名稱。到西漢《淮南子·天文訓》中始有二十四節氣全名。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對世界氣象與農耕的重要貢獻,現正準備向聯合國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

(馬一玲)

《中國文化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