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球」陰影下的「小山智麗事件」

這篇文章要說的這場比賽,是一場乒乓球比賽,一場曾讓無數中國人陷入「憤怒」的比賽。

1

1994年10月13日,廣島亞運會乒乓女單決賽場館。

場館液晶屏上的比賽總比分,最後定格在了3比1。

兩位參加決賽選手——小山智麗和鄧亞萍都哭了。

代表中國隊的鄧亞萍,淚光閃爍。雖然她當時只有21歲,但已是當時世界女子乒壇排名第一的選手,所向披靡。但在這場比賽中,她卻輸了。

代表日本隊的小山智麗,淚流滿面。雖然她是當時日本的頭號選手,但已經30歲了,結果贏了比自己小9歲的世界第一。

無數中國觀眾通過電視屏幕收看了這場決賽,第二天的報紙也鋪天蓋地地報道了這場比賽。這場女單決賽,成了後面幾天國人在茶餘飯後的主要議題,憤怒的議題——有些人甚至用上了「賣國賊」和「漢奸」這樣的字眼。

鄧亞萍和小山智麗在比賽中
賽場上的小山智麗

因為小山智麗在戰勝鄧亞萍的比賽中,不停地喊日語「喲西」(好)給自己加油。

因為「小山智麗」本名「何智麗」。

因為她本來是一個中國人。

於是很多人問:她怎麼和中國隊有那麼大仇?

2

時間切回到1987年,印度新德里,世界乒乓球錦標賽。

女單半決賽,三名中國選手、一名韓國選手入圍。

韓國選手,是當時中國女乒的頭號勁敵梁英子。三名中國選手分別是焦麗麗、管建華,還有一個,就是23歲的何智麗。

按照當時的對陣,是焦麗麗對梁英子,何智麗對管建華。

一場隊內會,在賽前召開。當時的教練組認為,一旦焦麗麗把梁英子放進決賽,相比較而言,削球手管建華可以消耗梁英子的大量體力,贏面可能更大,所以教練組決定——何智麗在半決賽裡「放」給管建華。

何智麗當時沒有表示反對。

焦麗麗和梁英子的半決賽提前一小時進行,雙方打得異常艱苦,進入到了決勝局。

何智麗與管建華的半決賽晚一小時進行。輕裝上陣的管建華,上來卻被何智麗打了個2比0。第三局,何智麗打到了18比10(當時的乒乓球比賽,五局三勝,21分制),旁邊的中國教練急了。

在頻頻暗示中,何智麗連放10分,把比分放到了18比20。

正當中方教練組鬆了一口氣的時候,何智麗又連拿4分,以3比0把管建華淘汰出局。

管建華當場痛哭。

中方教練組拂袖而去。

而另一場地的焦麗麗,在18比12領先的情況下,據說是看到了另一場比賽的結果與之前開會結果不一樣,情緒大受影響,被梁英子逆轉,也被淘汰出局。

決賽成了何智麗對陣梁英子。

1986年的亞洲乒乓錦標賽女團比賽,梁英子戰勝過何智麗(這也是教練組決定放棄何智麗的原因之一),所以在決賽前,中國教練組嚴令,誰也不准談論何智麗拒絕讓球的事,不許對她有任何打擾。

那一場決賽,何智麗如同打瘋了一般,3比0戰勝了梁英子。

世界冠軍!

3

一個世界冠軍,讓何智麗收穫了國內無數的鮮花和掌聲。

何智麗回到故鄉上海,受到熱烈歡迎。上海市體委舉行表彰大會,宣讀上海市人民政府對她的嘉獎令,團市委、市婦聯分別授予她「市新長征突擊手」「市三八紅旗手」稱號。

但這個世界冠軍,也讓何智麗在乒乓球隊內被孤立起來。

這應該是一直有「讓球」傳統的中國乒乓球隊有史以來第一次,在大賽中有隊員公然違反「讓球」的安排——哪怕是贏下了比賽。

而讓何智麗更受到責備的,還不只是「個人利益」不服從「國家利益」這一點。

根據漢城奧運會乒乓女單冠軍陳靜回憶,就是那次1987年新德里世乒賽,女單八進四的比賽,自己對陣何智麗:「我在新德里的機會其實很好,和何智麗八進四之戰,我們真刀真槍地打了第一局,我贏了,但馬上有教練來和我說,叫我讓給她,我就讓了。」

你不讓人,卻為什麼接受別人讓你?

針對陳靜的回憶,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種認為,乒乓隊內的讓球,往往只告知要讓球的一方,當時何智麗未必知道。而另一種說法是,何智麗在輸掉第一局球後,還催促教練組讓陳靜讓球:「不是說好的嗎?」

兩種說法都沒有當事人認定,所以均無法考證。但可以認定的是,何智麗之前並不是沒讓過球。

1986年9月30日,漢城亞運會,按照何智麗自己的回憶,在她生日那天,她接到了隊裡的通知:讓球給一起進入半決賽的隊友焦志敏。

那一次,何智麗照辦了。

而就在之後的亞洲乒乓球錦標賽,焦志敏「回讓」了她一次。

至於在新德里世乒賽,何智麗為何敢「揭竿而起」?有一種說法是因為她背後的資深教練孫梅英。厭惡「讓球」的孫梅英賽前關照何智麗,讓她別當面說不肯讓球,到了場上放開打,「拿了世界冠軍,我去機場接你」。

後來,乒乓球隊讓何智麗寫檢查,孫梅英確實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奔走呼籲,讓何智麗最終免於遭受處分。

然而,有些無形的「處分」,卻是躲不開的。

1988年,乒乓球第一次正式成為奧運會項目。當時憋足了勁要拿第一枚奧運女子乒乓球金牌的何智麗,卻遭受當頭一棒:當時24歲的她,排名世界第一,卻沒有入選女乒名單。

儘管之後有各種解釋,包括「隊內民主投票說」「戰績一般說」等,但世界排名第一的選手沒有入選奧運代表隊,在當時確實是不可思議的。

那一年的漢城奧運會女乒比賽,當初讓球給何智麗的「小隊員」陳靜,頂住壓力,拿到了女單金牌,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奧運會乒乓球女單冠軍。

但同樣不應該忘記的一個人,是和何智麗互相讓過球的焦志敏。在奧運會女乒單打半決賽中,因為怕焦志敏進入決賽後,可能打不過捷克斯洛伐克的選手赫拉霍娃,焦志敏再一次「受命」讓球給隊友李惠芬。

在後來爭奪第三名的比賽中,25歲的焦志敏似乎為了證明教練組的錯誤選擇,咬牙戰勝了赫拉霍娃,卻在領獎台上痛哭流涕。之後她說了一句:「我再也不想打乒乓球了。」隨後遠嫁韓國,拒絕了韓國乒乓球隊的邀請,真的再也沒摸過球拍。

4

1989年,在國內已經打不上球的何智麗,遠赴日本,嫁給了日本大阪的工程師小山英之。

小山英之,是大阪日中友好協會會長的兒子。所以何智麗的婚禮在大阪舉行時,證婚人是大阪府知事(相當於市長),而在上海舉行婚禮時,證婚人是上海市前市長汪道涵。

何智麗,從此改名小山智麗,並在之後獲得了日本國籍。

當時何智麗的婚禮相當隆重

1992年,在日本的小山智麗重新拾起了乒乓球拍,並在1993年獲得了全日本乒乓球競標賽女子單打冠軍。

1994年廣島亞運會,小山智麗是憋著一股勁的,據說,她每天進行大運動量的訓練,一度把男陪練累得尿血。

1994年10月13日那一天,確實是小山智麗職業生涯的高光時刻。

在那天上午,她戰勝了漢城奧運會女單冠軍、當年的隊友陳靜(當時已代表中國台北參賽),下午,又戰勝了當時中國女單技術最全面的喬紅,到了晚上,則出現了本文開頭的那一幕,擊敗了當時幾乎沒有敗績的鄧亞萍。

一天之內,連勝中國女乒三大頂級高手。

這份戰績,足以讓任何乒乓球選手激動,以至小山智麗在賽後接受採訪時說:「這比我作為中國選手獲勝時還要高興。這是我八年來第一次在大賽中奪取冠軍。來日本後,我有六年時間沒有參加大型比賽,但在我丈夫的指導下,技術有了很大提高。我明年在世界錦標賽上,還將作為日本隊的一員,爭取為日本奪取新的獎牌,以回報日本觀眾和新聞界對我的期待和鼓勵。」[1]

這段話,其實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到了當時的中國觀眾。更糟糕的是,經過一些記者有意無意地「修改」,何智麗的一些話成了:

「我為擁有日本這樣的祖國而自豪。」

「我最大的心願就是打敗中國人!」

「我終於戰勝支那人了。」

這些「語錄」,在當時的國內更是掀起了滔天巨浪。

有人曾說,中國乒乓的「海外兵團」那麼多,打敗中國選手的人也很多,但為什麼當時大家只恨小山智麗?

一種解釋是:因為她代表日本,喊著「喲西」,打敗了中國人。

若干年後,小山智麗在做客國內一檔訪談類節目時表示,她平時一直喊「喲西」,甚至在國內打球時就喊,並不針對誰。

5

事實上,1994年的廣島亞運會,是當時已30歲的小山智麗的最後巔峰。

在那之後,她除了在1996年拿到過一次亞洲乒乓球錦標賽女單冠軍,以及連續六年蟬聯日本乒乓球女單冠軍之外,再也沒在世界舞台上拿到過什麼成績,也不可能再對中國女乒造成任何威脅。

但是,就是那個亞運會乒乓球女單冠軍,卻讓小山智麗成了整個中國乒乓球史,甚至中國體育史上不能忽略的一個人物。因為她讓國人一直在審視個人與集體的利益該如何協調,祖國與入籍國的感情該如何歸屬,以及,那個一直困擾著中國體育優勢項目的名詞:讓球。

2008年,中國改革開放30年,《南方人物週刊》曾做過這樣一項調查:你心中影響時代的30位中國人都有誰?

在這份30人的名單中,居然出現了一個可能早已不為90後知曉的乒乓球選手的名字——

當然,是她的中文名字:何智麗。

饅頭說

想和大家說兩個小故事。

第一個故事,發生在2005年,第48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在上海舉行。當時我作為記者,在一次聚會上,碰到了兩個在中國乒乓球歷史上足以留名的人。一個是莊則棟,另一個,就是小山智麗。

我和小山智麗沒說幾句話,就記得她穿的是職業套裝,妝容得體(當時她已和丈夫離婚,因為對方出軌)。

一位記者同行告訴我,之前何智麗去上海某小學參加活動,與一位區領導「切磋切磋」,結果何智麗打得非常認真,一個球也沒讓領導贏。

我聽到這個就笑了起來,這可能就是「性格決定命運」吧。

然後我就想起了陳靜後來回憶何智麗的話:「現在想想,讓球確實不應該,尤其當時比賽少,拿冠軍的機會多難得啊!這次讓掉了,下次就不知道要等到何時了!」

每個運動員,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不是機器。渴望獲勝,應該,也必須是每個職業運動員的本能吧。

第二個故事,發生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女子乒乓球單打決賽,我在現場。

那場球,在一個頗大的體育館裡舉行,票價出乎意料的貴——一個球館角落的位置,票價居然是125英鎊。那個位置,根本就看不清場中央的球檯,很多細節只能通過球館的LED大屏幕觀看。

關鍵是,那是一場沒有懸念的中國球員的內戰——李曉霞對陣丁寧,但場館依然爆滿。

我懷著好奇的心情,專門採訪了一位坐在那個角落位置的英國男子,30多歲,我還記得他叫艾倫。

我問艾倫,你平時打乒乓嗎?他回答,有時會打。

我又問他,你認識決賽的兩個中國選手嗎?他靦腆地搖了搖頭,說不太熟悉。

我說那你為什麼要買那麼貴的票來看?他說,因為中國的乒乓球是世界最強的,他希望帶著家人,到現場來感受一下。

然後艾倫的兒子、女兒、妻子,忽然集體冒了出來,在旁邊的座位一起向我打招呼。

當時我在心中默默計算票價的總和。

那場比賽,李曉霞最終4比1獲勝,丁寧眼淚都快流出來了,比賽結束後,連手都沒和李曉霞握。

當時我就想,應該是場真打,不存在讓球吧。

因為如果這是一場讓球,我實在無法面對艾倫一家熱情的加油呼喊和掌聲。

第一個小故事說的是運動員,第二個小故事說的是觀眾,這兩個小故事,就是我對「讓球」的態度。

[1] 《光明日報》,1994年10月14日,特派記者羅京生。

《歷史的溫度:尋找歷史背面的故事、熱血和真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