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理念 三綱五常

漢章帝建初四年(79),也就是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半個世紀後,中國人召開了一次重要會議。由於它是在白虎觀召開的,所以史稱「白虎觀會議」。

這時,正如君士坦丁之遷都拜占庭,漢帝國的首都也不再是長安,而是洛陽。經歷了王莽之亂的王朝,則像西周變成東週一樣,由西漢變成了東漢。

白虎觀就在洛陽的帝宮之中。

洛陽是個好地方。在周人眼裡,它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天下之中)。所以周公要在故都宗周之外,再建成周洛陽。現在,帝國定都於此,應能長治久安。

問題是,這一目標怎樣才能實現?

要有思想。

的確,統一的帝國需要統一的思想。有此思想,才有共同的價值體系和行為準則,帝國也才能在廣闊的地域範圍內維持統治。為此,秦始皇焚書坑儒,漢武帝獨尊儒術。

然而,正如羅馬基督教內部爭執不休,漢代的儒家也分裂為今文和古文兩派。儒生們希望由皇帝出面聖斷獨裁形成定論,就像羅馬教會要請君士坦丁出面召開尼西亞公會議,討論基督和上帝的關係問題。

羅馬和中國,是一樣的江湖。

皇帝也都是江湖老大。

白虎觀會議便因此而召開,會議的結論則無關我們的痛癢。有關係的是會議紀要《白虎通》明確了一個重要概念,叫三綱。這個概念後來跟董仲舒提出的五常合併在一起,成為中華帝國的思想統治根基:三綱五常。[1]

這才是一件大事。

要瞭解此事的重大意義,還得再看羅馬。

羅馬的滅亡讓人不解。他們有當時最不壞的政體:共和;最不壞的制度:法治;最可貴的精神:寬容。有此三條,便足以巍然屹立,為什麼會亡呢?為什麼他們在感到危機的時候,要乞靈於基督教呢?

換句話說,羅馬文明缺了什麼?

核心價值觀。

那麼,寬容不是嗎?

不是。價值是需要追求也可以追求的,寬容卻與追求無關。你寬容,就寬容;不寬容,就不寬容。它其實是一種態度、精神、境界,但不是價值,也不靠追求。

自由呢?自由不是價值嗎?

當然是。

可惜,羅馬人雖然追求自由,也崇尚自由,卻沒有把它寫在自己的旗幟上。他們的旗幟上是鷹,君士坦丁之後則是十字架。那可不是自由的象徵。

法治與共和也不是價值,而是實現某種價值的方式和手段。問題是,羅馬人似乎並未意識到這兩種方式背後的價值,他們多半是以一種實用和功利主義的態度,把法治與共和當作純粹技術性手段來看待的。

也就是說,羅馬人有當時最不壞的制度,卻沒有支撐制度的核心價值觀。這就只能成功於一時,不能成功於一世。等他們意識到這點時,可選擇的只剩下基督教。

基督教當然也不錯,因為有信仰。信仰的背後,則是核心價值觀。也就是說,信仰也只是手段和載體,核心價值才是關鍵。它是如此的至關重要和不可或缺,以至於必須借用上帝或安拉的名義,以神諭的方式說出來。

這就是信仰的秘密。

或者說,信仰的目的,在終極之問和終極關懷。它的現實意義,則在承載核心價值觀。這是世界上大多數民族都有信仰或類似信仰的原因。只不過,靠公權力樹立起權威的早期基督教,並不完全符合羅馬國情。

結果,羅馬死了,基督教卻在她身上成長起來。

那麼,中華帝國呢?

中華帝國也是沒有信仰的,卻只有改朝換代和治亂循環,沒有長時間分裂和制度性崩潰,這又是為什麼?

因為雖無信仰,卻有理念。

這就是三綱五常。

三綱就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則是仁義禮智信,合起來叫綱常,也叫綱常倫理。而且,自從宋代的朱熹將三綱與五常聯用,朝野賢愚便都耳熟能詳並奉為圭臬,維繫著王朝和社會的安定團結。

其實,綱與常是兩回事。

什麼是綱?綱就是提網的總繩。總繩一提,網眼就張開了,這就叫「綱舉目張」。君臣、父子、夫婦的關係既然是三綱,那麼五常就是目,也叫德目。

也就是說,三綱是抓總的,五常是管用的。

管用很重要。一種理念如不管用,那就無法推行。五常卻放之四海皆可用。比如仁,在君臣就是君仁臣忠,在父子就是父慈子孝,在夫妻就是夫和妻柔,在兄弟就是兄友弟恭,在朋友就是與人為善,統統管用。

義、禮、智、信,也一樣。

在中國傳統社會中,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是五種最重要的人際關係,儒家稱為五倫。五常既然能夠普遍地適用於五倫,當然是倫常。

倫常這個概念,也很有意思。

什麼是倫?倫就是秩序和類別。所以,人倫,就是人類社會的秩序和類別;倫理,就是區分類別並規範秩序的規定;倫常,則是倫理道德可執行可操作的指導思想和行為準則。

顯然,這裡面有三個條件。第一,必須是簡易而樸素的,否則不可操作;第二,必須是恆定不變的,否則無所適從;第三,必須是正確或被說成是正確的,否則沒有資格充當倫理道德的規範者。

五常恰恰就符合這三個條件。

我們知道,常,有永久的意思(恆常),也有普通的意思(尋常)。永久就正確而恆定,尋常就簡易而樸素,當然管用,也當然可以稱之為倫常。

那麼,五常又為什麼具有這些品質?

儒家說,因為它們源於人性。

實際上,董仲舒的五常來自孟子的四端。端,就是道德觀念的發源地。孟子認為,它就在人心之中。因為仁就是惻隱之心,義就是羞惡之心,禮就是恭敬之心,智就是是非之心。這可是「人皆有之」的,因此是共同人性。由此推演出來的仁義禮智,就是共同價值。[2]

仁義禮智,是價值嗎?

是,因為可以追求也值得追求。追求仁就叫成仁,追求義就叫取義。而且,由於它們是最高價值,還值得為之獻出生命。比方說,殺身成仁,捨生取義。

那麼三綱呢?也來自共同人性嗎?

對不起,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可沒有半點兒人性依據。然而對於帝國,三綱卻比五常更重要。只有確立了三綱,帝國的統治才會堅如磐石。

這個使命落到了董仲舒的身上,因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就是他提出來的。如果不能給出滿意的答案,則奈皇上何,奈儒家何,奈天下蒼生何!

董仲舒該怎麼辦?

[1]三綱的思想其實始出於法家,最早見於《韓非子·忠孝篇》:「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順則天下治,三者逆則天下亂。此天下之常道也。」後來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提出「君臣、父子、夫婦之義」為「王道之三綱,可求於天」,他的《舉賢良對策一》則提出仁義禮智信的五常概念。東漢的《白虎通》進一步明確了三綱的內容,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並表述為三綱六紀。從宋代朱熹開始,三綱五常聯用。

[2]見《孟子·告子上》。

《易中天中華史:兩漢兩羅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