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使節 如果戰敗

鄭文公應該慶幸,因為戰敗國的日子不好過。

事實上,僅僅過了三十三年,鄭國就真正嘗到了戰敗的滋味。只不過,這次的勝利者是楚人,戰敗的鄭君則是襄公。公元前597年,也就是襄老戰死,知罃被俘的同一年,楚莊王因鄭國在楚晉之間搖擺不定,決定教訓一下這個「兩面派」。這年春天,楚軍包圍了鄭都。三個月後,鄭國最後一道防線被攻破。鄭襄公無路可走,只有投降。

投降是無條件的。作為戰敗國國君,襄公光著膀子牽著羊,遞交了投降書。投降書上說得很清楚,鄭國的土地、臣民和他自己,都任由楚國處分。也就是說,即便楚君開恩不滅亡鄭國,鄭國也跟楚國的一個縣沒什麼兩樣。

遞交了投降書,鄭襄公就等著發落。

很顯然,戰敗國不可能主宰自己的命運,他們的前途也有好幾種。待遇最好的,是只要認輸認栽,勝利者就放他一馬,歃血為盟即可。但,這種情況多半發生在春秋早期,交戰雙方也原本勢均力敵。既然吃不掉對方,當然講和為宜。

春秋晚期的小國就難說了。好一點的,是雖不亡國,但要變成附庸。再差一些,是戰敗國的臣民被遷出祖國,到其他地方定居。更差的,是他們都成為奴隸,被當作苦力、貢品或商品。當然,他們也可能被整體擄往戰勝國,有如當年猶太人的「巴比倫之囚」。運氣不好的國君或儲君,則可能血濺禮器,屍橫祭壇,成為刀下之鬼。

這是有案可稽的。

比如蔡靈公。

蔡靈公原本是蔡景公的太子。公元前543年,蔡景公為太子娶妻於楚,然後又跟這兒媳婦私通。太子忍無可忍,殺了景公,繼位為君,是為靈公。

不過蔡靈公被殺,卻不因為弒君,而在對楚國不忠。他伺候的楚君,偏偏又是靈王。前面說過,謚號為靈的都有問題,比如與夏姬偷情又被夏姬之子殺掉的陳靈公,因為吃王八起糾紛而被殺掉的夏姬之兄鄭靈公,派刺客暗殺大臣反被殺掉的晉靈公,做事不靠譜派宦官去向戰俘傳達命令的齊靈公等等。現在蔡靈公遇到了楚靈王,當然不靈,活該他倒霉。

公元前531年,也就是蔡靈公弒君之後十二年,此公被楚靈王騙到某地,灌醉後活捉,然後殺掉。與此同時,楚靈王派兵包圍蔡國,蔡國太子率領國人英勇抗戰,最後因力不能支而城破被俘,楚靈王竟把他殺了祭祀社神。[14]

戰敗國命運之慘,可見一斑。

那麼,鄭襄公前途如何?

他的運氣不錯。因為這時的楚君,還不是靈王,而是莊王。莊王不但沒有採納某些人的建議滅亡鄭國,反倒退兵三十里,才跟鄭國簽訂和平條約。[15]

但,如果以為楚莊王是發善心,那就大錯特錯了。也就在一年前,他借口討伐夏姬的兒子而入陳,便決定把陳變成楚國的一個縣。事實上,如果不是他自己外交官的一席話,陳國沒準就滅了,後來的鄭國也不會有好下場。

這位楚國外交官,叫申叔時。

楚莊王進攻陳國的時候,申叔時正好出使齊國。使命完成以後,照例要回國向君王覆命。然而申叔時述職完畢,便立即退下,什麼都不再說。

莊王奇怪,讓人叫住他問:寡人凱旋,眾人皆賀,只有你一言不發,什麼意思?

申叔時問:可以陳述理由嗎?

莊王說:當然可以。

申叔時便說,一個人牽了牛去踐踏別人的田地,當然有罪。但如果把他的牛也沒收,懲罰就太重。諸侯追隨大王,是要討伐亂臣賊子。如果順手牽羊,把陳國也變成楚縣,豈非貪小便宜?因小利而失大義,恐怕不妥吧?

莊王問:把陳國還給他們,可以嗎?

申叔時說:我們這幫小人講不了大道理,只不過平時就有句口頭禪,叫「還回去總比不還的好」。

於是楚莊王讓陳復國。[16]

如此看來,當年的叔詹和燭之武,堪稱功莫大焉。事實上,沒有燭之武,秦國不會撤兵;沒有叔詹,晉國也不會罷手。不難想像,晉文公作出最後決策時,叔詹的影子一定在他眼前揮之不去。沒錯,政治、外交、戰爭,說到底都是為了國家利益。因此真起作用的,一定是利,秦穆公可以證明;然而感人至深的則一定是義,晉文公可以證明。

那麼,楚靈王之滅蔡呢?

沒人看好。

實際上事件發生前,晉國的政治家叔向,鄭國的政治家子產,就斷言蔡國必亡,楚靈王也不得好死。他們的意見也很一致:蔡靈公有罪,所以上天要借楚人之手滅了他。楚靈王多行不義,所以上天要用滅亡蔡國來加重他的罪孽。

呵呵,上帝要他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周景王手下一位名叫萇弘的大夫,更是從星相學的角度作了解釋。萇弘說,蔡靈公弒君那年,歲星在營室。至今十二年,歲星又在營室。所以蔡靈公必遭報應。

萇弘又說,楚靈王弒君那年,歲星在大梁。兩年後,歲星又會在大梁。距離楚靈王弒君,也是十二年。所以兩年後,楚靈王必遭報應,蔡國則會起死回生。[17]

事實證明,叔向、子產和萇弘的預測都沒錯。公元前529年,楚國內亂,靈王自殺,蔡人復國。一切都準時准點,分秒不差,就像事先有一張時間表。[18]

奇怪!這世界上,難道真有天意?

不妨看看周人的鬼神。

[14]事見《左傳·昭公十一年》。

[15]事見《左傳·宣公十二年》。

[16]事見《左傳·宣公十一年》。

[17]語見《左傳·昭公十一年》。歲星就是木星。營室,即二十八宿的室宿,有兩顆星,即飛馬座的α和β。大梁,為十二星次之一,相當於黃道十二宮的金牛宮。

[18]事見《左傳·昭公十三年》。

《易中天中華史:青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