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國內亂後不久,又有兩位國君死於非命。[5]
第一個是魯隱公。
魯,也是周代最早的封國之一,姬姓,始封之君是周公的長子伯禽,國都曲阜。從伯禽到隱公,共十三君。春秋,就是從隱公元年開始的。
隱公是惠公的兒子。據《左傳》,惠公至少應該有兩個兒子,兩位夫人。兩位夫人都是宋國的公主,一位叫孟子,一位叫仲子。子,是她們娘家的姓;孟和仲,是排行。孟就是老大,仲就是老二。孟子是沒有兒子的。她去世後,惠公又娶了仲子。仲子的兒子,就是後來的魯桓公。
但,惠公另外還有一個女人,叫聲子。聲子的兒子,就是隱公。隱公的年紀比桓公大很多,卻不被看作嫡長子。由此推論,聲子應該是陪嫁,而且是孟子的陪嫁。[6]
陪嫁女的地位,當然很低。隱公自己,也很謙卑。惠公去世後,由於桓公年紀太小,就由隱公攝政。隱公自己,也清楚只是代理國君。這跟叔段或州吁,是相反的。看來魯國畢竟是周公之後,禮教的作用不小。
然而恰恰是這種謙恭有禮的態度,讓隱公招致殺身之禍,這又是為什麼?
原因在魯國大夫羽父。
羽父是一個野心家,也是一個桀驁不馴的傢伙。公元前719年,州吁聯合宋國、陳國、蔡國伐鄭。宋國因為跟魯國有婚姻關係,便拉魯國加盟。魯隱公不想去蹚這渾水,婉言謝絕,羽父居然硬是帶了隊伍去湊熱鬧。後來,羽父的權勢越來越大,很幹了些舉足輕重的事,野心也就膨脹起來。
於是羽父提出,他可以去暗殺隱公的弟弟,交換條件是讓他成為卿相。
羽父有這想法,並不奇怪。野心家總是會以為別人跟他一樣有野心的。事實上,按照宗法制度,擔任魯國國君的,原本確實應該是隱公的弟弟,因為他是嫡子。嫡子年幼,庶兄攝政,是可以的,但嫡子成年後要把政權還給他,除非他已不在人世。因此,如果隱公貪戀君位,他就會同意羽父的陰謀,或者暗許。
可惜隱公並無此意。
魯隱公說,我代理君位,只因為弟弟年幼。現在他長大了,我正要還政於他。我連養老的地方都安排好了。
這當然讓羽父大出意料,也膽戰心驚。他一方面在隱公的弟弟、後來的桓公那裡倒打一耙,誣陷隱公,另一方面則找機會下手,要置隱公於死地。碰巧,隱公是個迷信巫術的人。他為了祭祀巫神,進行齋戒,住在一位大夫家裡。於是,羽父便趁機派刺客謀殺了隱公,然後栽贓於這位大夫,殺了他們家幾個人了事。
魯隱公和這位大夫的家人,就這樣不明不白地死了。桓公甚至沒有按照國君的規格,為隱公舉行葬禮。
所謂「善有善報」,現在看來也未必。
魯隱公被弒,是在衛桓公被殺後七年,即魯隱公十一年(前712)十一月。一年多後,宋國國君也被謀殺了。
宋,同樣是周代最早的封國,子姓,始封之君是殷紂王的庶兄微子啟,國都商丘。從微子到武公,共十二君。武公的女兒是仲子,即魯桓公的母親。武公的兒子,載入史冊的有兩個,一個叫力,一個叫和。武公去世,力繼位,這就是宋宣公。宣公去世,卻不傳位給太子與夷,要傳給弟弟和。宣公說,父死子繼,兄終弟及,這是天下的通義。於是,和三讓而繼位,是為宋穆公。
其實,周的規矩是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則是商的。所以,宣公只是在繼承殷商的傳統。但同時,穆公也欠了哥哥一個人情。因此宋穆公臨終前,便不肯傳位給自己的兒子馮,要將君位還給哥哥宣公的兒子與夷。
宋穆公請孔父嘉做顧命大臣,也就是新君的輔佐,自己政治遺囑的執行人。
孔父嘉,是孔子的先祖。
宋穆公說,先君捨棄了與夷,讓位於寡人,寡人一天也不敢忘記。如果托大夫之福,寡人能壽終正寢,在天上見到先君,那時,先君問起與夷來,寡人該怎麼回答?因此懇請先生擁立與夷為君,寡人雖死無憾,永垂不朽。
孔父嘉說,群臣都主張立馮。
宋穆公說,不可以呀不可以!先君讓國於寡人,是認為寡人賢惠。如果不能讓國,那就辜負了先君的厚望,怎麼能說是賢?我尊敬而親愛的先生,請務必發揚光大先君的美德!
孔父嘉只好讓公子馮出國,住到鄭,然後擁立與夷繼位,是為宋殤公。
可惜宋殤公不爭氣。他在位十年,倒打了十一次仗,弄得民不聊生,民怨沸騰。宋國的太宰華父督(華讀如化)便在民眾中散佈流言蜚語,煽風點火,說戰事頻仍的罪魁禍首,就是管軍事的孔父嘉。造足輿論後,華父督發動兵變,殺了孔父嘉。宋殤公聞訊震怒,華父督乾脆連殤公也一起殺了,把公子馮從鄭國迎回宋國,立為國君,是為宋莊公。
華父督為什麼要攻擊孔父嘉呢?
據說,是因為有一次路遇孔父嘉之妻,立即神魂顛倒垂涎三尺,必欲奪之而後快。這事當然真假難辨。可以肯定的是,孔氏從此家道中落,最後不得不移民魯國。孔子算是魯國人,原因就在這裡。
這是第三起弒君的血案。
接二連三的弒君案,揭開了春秋的序幕;而魯國和宋國的內訌和內亂,則便宜了鄭國。魯桓公即位後,立即與鄭國成為合作夥伴,史稱「修好於鄭」。華父督迎回流亡在鄭國的公子馮,當然也是向鄭國表示友好。宋國原本是鄭國的死敵,常常與衛國聯手對付鄭國。魯雖然要算中立國,但羽父是帶兵參加了宋衛聯軍伐鄭的。現在宋和魯都轉變立場,鄭國就財大氣粗起來。志得意滿的鄭莊公,也耗子腰裡別了桿槍,起了打貓的心思。
這隻貓,就是周桓王。
[5]本節事見《左傳》之隱公元年至桓公二年,《史記》之《魯周公世家》、《宋微子世家》。
[6]以上複雜關係,系根據《左傳》及楊伯峻的注所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