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武侯治蜀 殊途同歸

跟東漢一樣,曹魏其實早就亡了。公元249年司馬懿發動政變以後,政權實際上就是司馬家族的了。十六年後司馬炎逼魏元帝禪讓,也只是辦了一道手續而已。

政變的過程是以後要說的(詳見本中華史第十一卷《魏晉風度》),這裡只說根本原因。

原因得從曹魏建國說起。

曹魏的建國之路,是一步一步探索出來的。因為曹操的特點,是有理想無藍圖。他的理想,是要建立一個「非士族」的「法家寒族之政權」。因此,曹操理所當然地遭到了士族階級的集體抵制,包括剿滅和暗殺。[34]

然而官渡之戰把整個局勢都改變了。最能代表士族階級的袁紹被證明是紙老虎,「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曹操則成為帝國的象徵。結果士族和曹操都面臨兩難:士族不能撇開曹操另立中央,曹操也不能撇開士族尊奉天子,而如果沒有皇帝這張牌,他們都將失去鬥爭的正當性。

漢獻帝能平安無恙,這是重要原因。

曹操身邊的士族和名士比其他軍閥多,也不奇怪。因為在曹丕代漢之前,曹魏與大漢並無區隔。因此,即便去了許都,也不等於投靠曹操;即便投靠曹操,也不等於死心塌地;即便死心塌地,也不等於一條道走到黑。

也就是說,曹操與士族和名士都在打同一個算盤:利用對方實現自己的目的。

這個時候,就看誰會下棋了。

公開叫板的是孔融,結果被曹操毫不客氣地殺掉,罪名是「不孝」。心存幻想的是荀彧,結果以自己的生命殉了自己的理想,原因是反對曹操封魏公。兩人分別被視為反曹和擁曹派,結局卻殊途同歸,不免讓人悵然。[35]

孔融和荀彧的悲劇,歸根結底是他們的名士身份、士族立場和儒家思想所致。東漢王朝以名教興國,世家大族以儒學立身,忠君守節的觀念根深蒂固,改朝換代成為最敏感的問題,甚至畫線的標準,他們似乎別無選擇。

選擇曲線救國的是陳群。

陳群跟魯肅一樣,深知漢室不可復興,卻又堅信士族階級前途無量。成敗的關鍵,則在曹魏。因此,他不但不反對曹操建國,甚至積極勸進。但是曹操一死,他就向曹丕提交了自己制定的「九品官人之法」。

九品官人法又叫「九品中正制」。說穿了,就是由士族壟斷做官權,然後在士族內部按照族望的高低、門閥的上下和勢力的大小來分配官位和官職。因此,這個法案如能通過並且實行,則東漢雖亡,士族卻勝利了。

這就是陳群與荀彧的區別。荀彧維護的,是行將就木的東漢王朝;陳群維護的,則是方興未艾的士族階級。所以荀彧失敗,陳群成功;荀彧高尚,陳群高明。

曹丕則想通了一個問題:士族與曹家作對,究竟是為了大漢江山還是為了做官特權?曹丕認為是後者。於是他接受了陳群的建議並下令實施。沒過多久,他就在中原士族的推波助瀾和擁戴之下當了皇帝。[36]

這是曹丕的勝利,也是曹操的失敗;是曹丕的喜劇,也是曹操的悲劇。作為一個「非士族」的「法家寒族之政權」,一旦改變性質,曹魏還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嗎?

所以,曹丕的魏朝已不是曹操的魏國。曹丕成功代漢之日,也就是曹魏行將滅亡之時。以司馬家族為首的士族集團推翻非士族建立的曹魏,不過是為士族階級的政權再次加冕。這就是曹魏的道路,也是它滅亡的根本原因。

那麼,蜀漢和孫吳又如何?

孫權和劉備原本沒有資格建國,他們得感謝曹操提供了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教訓。曹操提供的正面經驗是:士族並不可怕,非士族也能奪取天下。曹操提供的反面教訓則是:士族的勢力極大,只能利用,不能對抗。

因此,孫、劉都只能另闢蹊徑。

順勢而為的是孫權。

孫權的路徑是「江東化」,即政權的「本土化」和「士族化」。這讓東吳在夾縫中得以生存,在危難中得以發展。可惜,江東化雖然夯實了孫吳政權的基礎,卻也改變了它的性質。前者是孫權希望的,後者則是他害怕的。

於是,晚年的孫權逐漸變得內心分裂,作風剛愎,行為乖張,對江東士族更是疑神疑鬼,以至於淫威獨擅,用刑嚴酷。結果,上下言路不通,君臣離心離德,冤獄屢興不止,吳國成為內部最不穩定的國家。更何況,江東士族也鬥不過中原士族,因此孫吳終於亡於西晉。

繞道而行的是劉備。

劉備的辦法是敬而遠之,盡量避免與士族階級發生正面衝突。諸葛亮執政後更是依法治國依法用人,所以他的政府最像政府,蜀漢也成為三國中治理得最好的。[37]

但,劉備和諸葛亮也有解不開的死結。

首先,他們不可能「本土化」。因為那樣一來,蜀漢就勢必成為一個保守狹隘的偏安之國,人人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哪裡還能北進中原,實現興復漢室的理想?

何況作為外來政權的領導人,諸葛亮也不可能完全相信那些土著。因此,他不但不能實行「蜀人治蜀」,反倒必須在政治上控制,在經濟上平抑,以防益州的士族和豪強尾大不掉。非如此,不能保證蜀漢政權不被顛覆。

不能「本土化」,就沒有必要「士族化」。

實際上跟曹操一樣,劉備和諸葛亮要建立的也是「法家寒族之政權」,只不過劉備更傾向於寒族,諸葛亮更傾向於法家。但,不走袁紹路線,是一樣的。

號稱宗室的劉備其實出身貧寒,劉備集團的早期核心成員也都不是名門望族出身,關羽對名流和士大夫更是不屑一顧。劉備和諸葛亮則表面上客氣,政治上警惕。一旦發現名士的言論和行為危害政權,他們都不會手軟。

所以,劉備殺張裕,諸葛亮殺彭羕,廢來敏,黜廖立。彭羕的罪名是煽動謀反,顛覆政權;廖立的罪名是誹謗先帝,詆毀群臣;來敏的罪名是亂群。張裕是蜀中名流,彭羕是益州名士,廖立是楚之良才,來敏是荊楚名族,可見劉備、諸葛亮只是打擊士族,與地域無關。[38]

這就跟曹操沒有兩樣。

事實上諸葛亮和曹操都是法家,他們要建設的也都是高效廉潔的政府、公正清明的社會。但,公正就不能偏袒士族,高效就不能只看出身,廉潔就不能容忍貪腐,清明就不能允許霸道。所有這些,都跟士族地主階級「壟斷仕途,控制輿論,成為豪強」的三大特徵格格不入,他們怎麼會擁護?更重要的是,以曹魏之強大,尚且不得不放棄努力;以蜀漢之弱小,又怎麼抗爭得了?

所以,蜀漢必定先亡。

現在可以得出結論:魏、蜀、吳在本質上都是「非士族政權」,三家之主也均非士族,因此與士族階級都有矛盾。鬥爭的結果,是曹魏放棄,孫吳妥協,蜀漢堅持。正因為堅持,所以蜀漢先亡。正因為放棄,所以曹魏也亡。正因為妥協,所以孫吳尚能苟延殘喘,卻也不得不亡。因為只有晉,才是完全徹底的士族地主階級政權。

這就是「三國紀」。

那麼,我們該怎樣看待這段歷史?

[34]陳寅恪先生《崔浩與寇謙之》一文即將其稱之為「法家寒族之曹魏政權」。

[35]孔融事見《後漢書·孔融傳》,荀彧事見前述。

[36]範文瀾先生即指出:「士族障礙著曹操代漢做皇帝,與其說是為了擁漢,毋寧說是向曹操交換做官特權。」見範文瀾《中國通史》。

[37]《三國誌·先主傳》曾高度評價劉備入蜀以後的人事安排:董和、黃權、李嚴是劉璋的舊部,吳壹、費觀是劉璋的姻親,彭羕曾受劉璋的排斥,劉巴則為自己所忌恨,卻「皆處之顯任,盡其器能」,結果是「有志之士,無不競功」。《三國誌·張裔傳》則稱諸葛亮「賞不遺遠,罰不阿近,爵不可以無功取,刑不可以貴勢免,此賢愚之所以僉忘其身者也」。

[38]見《三國誌》之《周群傳》、《彭羕傳》、《廖立傳》、《來敏傳》。

《易中天中華史:三國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