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故事

    無意深刻,隨事曲折。

——唐度

一個山西青年的任逍遙

文_王琛

去年勞動節,菅浩棟算過一次命。算命先生人稱「韓三」,窩在山西省朔州市平魯縣城大街旮旯,雖然眼睛看不見,卻一直聲名遠播。菅浩棟好奇地排上隊,交了30塊錢,說出生辰八字。稍事沉吟,平魯縣城最負盛名的瞎子推算出了菅浩棟的基本命運:

家庭普通,父母靠不上;對人好,卻感情不順;技術工種,真正愛好在業餘;有雙掙錢的手,沒有攢錢的兜。

菅浩棟當時就震驚了——瞎子韓三萬物可察,每句都擊中了青年的心——他生在山西河曲山村,父親是煤礦工人,家裡開著小賣鋪;2013年畢業時談了個女朋友,三個月就離開了他;採礦是實打實的技術活兒,他每次下井要帶上百斤的工具;礦工生活累死人,但他很少請假,就是為了那個業餘的真正愛好;他一個月掙6000塊,在長治是高收入,但一想到那個愛好,就覺得錢永遠不夠。

韓三掐指一算,菅浩棟28歲以後順風順水。

菅浩棟吃了定心丸,穩定情緒,原路乘車,回長治接著上班。菅浩棟不能走,除了下井,他沒有其他賺錢的門路。

菅浩棟需要錢。他攢錢是為了拍一部電影。在潞安煤礦挖掘一隊,這是個公開的秘密,礦工們覺得,這個剛來的小孩瘋了。

菅浩棟早就做著不隨大流的事情。早在17歲,他在大同市雁北煤校讀中專,不願意按父親的要求畢業回煤礦,執意報考大同大學。全年級只有兩個人敢這麼幹。對口升學雖然比普通高考容易些,但對中專生來說仍然很難,複習了一段時間,另一個人放棄了,去煤礦上班。菅浩棟堅持著,考前幾個月,他收拾書包,回老家河曲中學,跟著高三學生複習。成績出來,同學們吃驚地發現,來自煤校的中專生考了460多分,接近那年的山西省二本線,順利被大同大學採礦專科班錄取。在雁北煤校歷史上,菅浩棟是第一人。

採礦專科班三十多個人,全是男生。菅浩棟沒打算做礦工,想在其他方向上尋找機會。他進了學生會,又加入文學社、書法社,因為表現活躍,大二被推選為文學社社長,一當選,他就創辦了煤礦學院第一個文學月刊《白樺林》,但令人灰心的是,文學社沒有市場,賣力吆喝,有熱情的學生也是個位數。當了半年社長,菅浩棟提前辭職了。

不去上課窩在宿舍的日子,菅浩棟守著電腦上網,知道了賈樟柯。後者的經歷觸動了他。同為山西人,賈樟柯的電影以關注家鄉現實而著稱。菅浩棟也想拍電影,拍他的家鄉。

他想先把自己的故事拍出來。劇情很快寫好,取名《追夢人》。他找上學院團委,申請成立電影社團,團委書記不感冒,不置可否。過了一周,菅浩棟又找上門,終於批了。菅浩棟在學校裡支了一張桌子,坐在那,招募女主角,坐了幾天,一個也沒招到,最後只好硬拉了文學社的人。因為上課,劇組只有週末能湊齊,斷斷續續拍了兩個月。平時菅浩棟也不閒著,週一到週五,他扛著DV去校外拍拉麵館,完成了紀錄片《蘭州拉麵人》。菅浩棟把筆記本處理掉,借錢換了台式電腦,繼續窩在宿舍,下了剪輯軟件,根據網上教程,自己剪片子做後期。

帶著這些作品,菅浩棟參加學校文化藝術節的DV大賽。沒人看好他。連他自己也覺得,重在參與——學校有傳媒學院,自己半路出家,沒法跟編導專業的學生比。在此之前,煤礦學院也沒人在藝術活動裡有過成績。但歷史又被菅浩棟打破了。評選結果出來,《蘭州拉麵人》拿了一等獎。一名大同電視台的評委說,片子雖然拍得粗糙,但勝在真實,不做作。

事情傳回煤礦學院,團委書記改了態度,起身在辦公室迎接菅浩棟。團委書記鄭重表示,還有什麼想法,學院大力支持。菅浩棟趁熱打鐵,申請舉辦首映式,公開播放《追夢人》。

團委書記同意了。但是,他提示菅浩棟,搞典禮需要費用。

DV大賽雖然發了1000塊獎金,但遠不夠菅浩棟還債。他不可能自己掏錢。為了首映,他帶上劇組,到學校邊電腦城拉贊助。跑了幾次,沒人搭理,其他人不願再去,菅浩棟不罷休,一個人又跑十幾趟,一個月後,有店舖贊助了2000塊。菅浩棟印了1000張電影票,每張票上都給店舖打了廣告。校園里拉起了海報,時間定在一個下午。大同電視台、《大同晚報》等當地媒體,也確定了出席報道。一千張電影票發完了,學校禮堂也佈置好了。一切箭在弦上,首映式當天上午,團委書記想起來,他還沒提前看過電影。

菅浩棟第一次遭遇審查。審查結果是,片子不能播。團委書記認為,電影裡大學生髒話連篇,愛打撲克,人人抽煙,並且男生在宿舍走來走去時,常常只穿一條內褲,這些有損學院形象,不能公映。

這時距離首映禮只有四個小時。菅浩棟只好草草剪出一個三分鐘的片花應付。

大同大學的學生第一次舉辦電影首映,學校禮堂幾乎坐滿,領導輪番發表講話,最後輪到菅浩棟,他強作歡顏,向觀眾宣佈,因時間少,這次首映只播預告片。

回去以後,團委書記說,如果把抽煙、罵人、打撲克以及只穿短褲等不文明鏡頭刪掉,擇日再映。菅浩棟覺得,那些都是真實存在的東西,如果刪掉,劇情不對。但為了給觀眾一個交代,菅浩棟按要求剪掉了幾十分鐘,又補拍了新內容,重新剪輯。

刪改後的電影終於在學校公映了。片子本來是反映大學生的空虛和迷茫,按團委書記意見修改後,變成了一個勵志片,改名《青春無悔》——男主角不抽煙不喝酒,刻苦學習,課外打工,一個月賺600也要給家裡寄500,拾金不昧,見義勇為,好事兒做盡。

「毫不真實,完全失去了我想表達的東西。」菅浩棟半是興奮,半是遺憾,兩相抵消,他覺得索然無味。

菅浩棟的兩鬢和後腦勺是一片整齊的青色,頭頂卻毛髮濃密,劉海飄在前面,遠看像戴了一頂顯小的鴨舌帽。他戴眼鏡,下巴刮得乾淨,嘴唇上留了鬍子,藏藍色牛仔褲,穿著李寧牌運動衫,腳上一雙涼鞋,背李寧牌運動包。遠看上去,仍是一個大學生模樣。

我們在山西第一次見面時,他站在公交站,背著書包,提著一把雨傘。等我時,他在網吧打發時間,看完了賈樟柯的電影《世界》。以前沒看完,這次補上了。

最初,在網上看到賈樟柯時,菅浩棟只把他作為一個勵志偶像——從黃土地走出來的年輕人,執著,奮鬥,最終大獲成功。直到看了賈樟柯的電影《小武》,菅浩棟被徹底擊中。《小武》講的是山西小鎮的迷茫男青年,熟悉的黃土地和方言令菅浩棟感動,他找到了知己,細細翻閱網頁,把賈樟柯的履歷研究了一遍。「賈樟柯和我一樣,都是生在山西的農村,都是理科差文科好,學歷都不高,都喜歡拍電影,而且都是自學,不是科班。他拍的《小武》,黃土地的那個生活狀態,我太熟悉了。我們都迷茫過。」

從《小武》、《站台》,到《三峽好人》、《天注定》以及《山河故人》,賈樟柯一直專注於現實題材。菅浩棟也被他的電影風格影響著。從嘗試練習拍攝開始,不僅《追夢人》和《蘭州拉麵人》,菅浩棟拍的影片都是寫實題材。賈樟柯喜歡在家鄉取景,菅浩棟也愛趁假期回家——僅在老家河曲縣,他就拍了兩個片子——第一個是《河曲女人》,講了一個村婦給軍人做鞋墊的故事,第二個是《黃河邊的牧羊人》,主角是自己的姥爺。

在學校遭遇的電影審查令菅浩棟無奈,但轉而又釋然——他想到了賈樟柯,後者的電影關注社會現實,也時常因審查而不能公映。他覺得,和賈樟柯一樣,自己也做到了真實,所以有些人才會怕。

菅浩棟很喜歡談論賈樟柯。我們在賓館看電視,CCTV音樂頻道突然播到了任賢齊的《任逍遙》,本來在玩手機的菅浩棟突然扭頭,看著我,語氣嚴肅,鄭重地說,賈樟柯也拍了電影《任逍遙》,片尾就是用了這首歌。又一次,我們吃晚飯,他正低頭扒飯,卻突然抬起頭,出神地笑著說,賈樟柯的電影啊,都是他自己編劇。

因為對賈樟柯的喜愛,菅浩棟在學校認識了計算機學院的常標。後者在學校辦了電影社團,很早也在嘗試拍電影,和菅浩棟一樣,也喜歡現實題材。在學校裡,菅浩棟常去主校區和常標待在一起,研究電影,討論賈樟柯的拍攝手法。在這些山西少年眼裡,賈樟柯的成功,意味著在黃土地以外,人生還有另一種可能。

趁一個端午節假期,常標到菅浩棟老家拍了一部劇情片,菅浩棟是主演。電影名叫《牢山》,講了一個離開村子去做礦工的人,想出去闖蕩,但命運多舛,最後晚景淒涼。

《正午故事2:此地不宜久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