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瑋月聽他與相光說得一樣,不由又想到一點,御駕親征,皇帝身邊應該是眾星捧月一般,怎麼可能被小股蠻匪衝散?難道是隨駕的將士中有心懷叵測的人在其中做了手腳?

等東留王說到「京城嘩然,人心惶惶」結束,瑋月才又清晰響亮地道:「我有幾點不明,請在場各位大人指點,更請東留王指點。一,戰報是否機密?既是機密,何來今日戰報抵京,即導致滿城嘩然之說?這其中,究竟是東留王危言聳聽,還是有人蓄意傳播機密戰報,造謠惑眾,動搖人心,或者更有甚者,乃是有人與軍前私通消息,早知此事?請東留王答。」

東留王想都沒有想到,皇后會字字見血地指出其中紕漏,頓時臉上掠過一絲黑雲,眼睛斜睨了一下站在一邊的宰相,才道:「娘娘此言差矣,值此危難之時,我等需得從速想出主意安定大局,安撫人心,而非追究責任,急於算帳。事實擺在這裡,西疆荒蠻之地,荒無人煙,缺水少食,十天已經過去,皇上至今還無蹤跡。眼下西域征戰未息,京城內外又是人心惶惶,而朝廷更是群龍無首。為今之計,急需有人出來發號施令。娘娘,亂像已生,必須快刀斷亂麻,否則民眾危殆,邊境危殆。」

瑋月心說,這不是明擺著逼宮嗎?怎麼朝廷上下都無一人出來反對?難道說東留王早就有所佈置,站在殿上的這些人都已是提線木偶?那麼,相光的那些精兵強將呢?但是,東留王的目的非常明顯,不外是挾群臣而篡位。他要幹什麼都行,唯獨篡位不行,否則自己辛辛苦苦跑來這兒一趟不是白來了嗎?所以她一點不客氣地道:「這就是我的第二第三問題。我的第二個問題是,公文快馬傳來,路上需用三天,所以東留王十天之說不妥,應該是七天才是,這三天裡面風雲變幻,發生了什麼問題,誰都不能說清,所以東留王還是危言聳聽了。再者,西疆雖是荒無人煙,可是皇上身後跟有隨從,胯下各自有馬,渴可飲馬血,饑可食馬肉,馬糞又可燒狼煙指路,維持七天甚至十天半月綽綽有餘。東留王口口聲聲之中直指皇上罹難,卻不以常識推斷皇上天命所歸,吉人天相,以平眾人心中之疑,究竟是何居心?」

最後一句既出,東留王不由自主倒退一步,暗中倒吸一口冷氣,皇后字字句句直指向他,以字為刀,剝下他話中的偽裝,露出他密謀篡位的野心。即便是皇上都不會如此不留情面地對他說話,他這下是大大低估這個皇后了。而此刻本來已經被傳言攪得人心惶惶,當牆頭草以作壁上觀的大臣心中開始有所動搖。

瑋月幾乎不給東留王喘息的機會,乾脆站起來,站到珠簾之後,繼續大聲道:「第三個問題,請掌管兵部戰報的主事答話。最近戰報所言,究竟我軍戰況如何?雖說後宮不得干政,但既然你們請我出來這兒坐著,我不得不說,皇上御駕親征之時,據我所知,西域戰局已經基本明朗。至今已經一月過去,想來皇師到時,大局已定。如此說來,小股蠻匪豈能衝散皇師大營?如今關山萬里,軍報一路行來,究竟會不會出現惡意偷換之事,著實可疑。當戰報與常理推斷衝突之時,我寧願相信後者。兵部主事出班說話,宣明最近西疆軍情變化。」

不止東留王目瞪口呆,原本預備著殿上關說不行,武力發難的相光都瞠目結舌,他壓根就沒把皇后當作他行動中的一枚棋子,只是想著,群臣既然要請出皇后,那麼他就請出,程序必需一點不差才行,因為時間是站在他這一邊的。沒想到皇后咄咄逼人,東留王才說幾句,她卻已把東留王批得體無完膚,只差一點直接指出,此刻誰來討論大權之事,誰便有篡位嫌疑。東留王的處境頓時非常尷尬了。同時,原本明哲保身,指望含糊其詞的大臣都不得不做出選擇,究竟是站在哪一邊。相信,沒幾個人會得明目張膽站在篡位之人一邊的。因為照皇后的分析,皇上可能未必失蹤,所謂失蹤傳聞只是某些人的蓄意篡改,而且,即使失蹤,也未必不能找到。目前舉國兵力一大半在西疆,皇上若是無恙,誰敢支持東留王登基?牆頭草幾乎是一邊倒了。

那個兵部主事本來已被東留王關說成功,軍報便是由他流入到民間的,此刻他在皇后的咄咄逼人之下,不敢再做手腳,但卻上前答道:「為保證所報確切,臣提議將最近七天軍報拿來,殿上交由娘娘親自審閱。」他想拖延時間,看看形勢發展再說。

瑋月批准,於是那個兵部主事親自跑出殿外,終於脫離颱風圈。反正他誰都不想得罪,只想安安心心做他的大官,他們現在要吵,趕緊吵,最好他回來的時候已經吵出結果,那樣他兩邊都不會得罪。反正他拿來的軍報會隨著兩邊誰勝誰負而取出勝方想要的內容的。很多東西無非是添一個字換一種語氣,說出來的結果便會大不相同。官場上人誰都會那一套。

兵部主事出去後,殿上瑋月與東留王僵持,大臣也隱隱分作兩派僵持,誰都不跳出來說話,因為瑋月先聲奪人,已經把問題定調,別人再要說話,只有辯駁和支持兩條路,可是證據沒有拿來,說什麼話都是無本之木,說什麼話都會被對方駁回,在場都是人精,沒人會做這等傻事。

而東留王尤其不能辯駁,主動被皇后佔了去,他這時要是辯駁自己沒有不良居心,那麼氣勢上面便是弱了一層,他不願,而有關兵部戰報,他無權說話,否則人家一句「證據呢」就堵得他沒話說。他只有退回列班,悶聲等候。此刻,還不能與旁人商量,大家都烏雞眼似的互相監視。還有什麼比皇位之爭更加重要?這時,東留王已經在後悔當初不該引出這個皇后了。原本以為皇后無用,正好可以威逼利誘用作傀儡,為他篡位正名,當時他的幕僚團全部都同意,尤其是那些與皇后相熟的人。沒想到皇后今天異常尖銳,句句誅心。他因為被打個措手不及,是以失了先機,此刻非常被動。

瑋月自己也緊張,她不知道東留王在外還有什麼陰謀,最近她懶得管事,什麼都沒推算過,而此刻眾目睽睽,她又不能細細推算,所以提心吊膽,生怕跟個什麼鴻門宴似的,東留王早就在外面佈置妥當,相光已經被架空,而只等東留王惱羞成怒,摔杯為號,刀斧手衝進殿中砍殺。她不怕死,因為她死不了。可她要是被砍了卻不死,那是不可能,所以只有死路一條。而她這一死,熏兒還有前途嗎?她到這個年代受了大把罪,還做了棄婦,那不都功虧一簣,做了無用功了嗎?她可不願。

可是由不得她啊,眼前那麼多人卻一片死寂,想來他們也都是心有顧慮的吧。

因為緊張,因為焦慮,她不由自主地不斷喝水,小巧的杯子往往三兩口便是見底,然後有太監上來換上一杯。總管見大家一時都不出聲,料想暫時也不會有話,便稍微走開一會去安排一些事情。這時又有一個太監過來換杯,瑋月沒接,照理那人是應該將杯子放在前面長案上的,但是瑋月奇怪,那太監為什麼不識相地把杯子一直舉在她面前。不由一眼瞪了過去,要不是在殿上,她都想罵過去,什麼時候了還這麼沒有眼色。可眼睛一碰上那太監的手,卻是一驚,只見太監手指夾著一張紙條,上面極細的蠅頭小楷寫著幾個字:囡囡,此事袖手旁觀,萬勿參與,父。她才看罷,正一頭霧水,只見那太監已經把紙條送入口中,吞了下去。隨即快速退了下去。

毫無疑問,看來黎羿這個老狐狸明被軟禁,暗渡陳倉了。宮中不知布了他多少眼線,連大殿之上都可以自如地傳話,可怕。看來皇帝當初放了他,還真是給她瑋月天大的人情了。當時要不是她挨一頓打,朗兒差點給毒死,皇帝會不會痛下決心放他出來?這麼說,會不會她挨打與朗兒中毒也都是黎羿的苦肉計呢?若是,此人太不擇手段了,相比之下,看來還是皇帝稍微仁慈一點。可是她挨打和朗兒中毒後那個朗兒宮中太監自殺的手段,以及事情所選的時機,都與這回葛妃宮中死人時間如出一轍。謀殺葛妃宮中宮女的殺手是黎府舊人,所以,她不能不把事情聯想過去。

黎羿想幹什麼?是他自己想得皇位,還是想給熏兒爭取皇位?即使是後者,瑋月也覺得黎羿手段太惡毒了,這種人留著,即使以後熏兒做了皇帝,只怕他也得死死抓著熏兒的所有朝政不放,只把熏兒當作傀儡。看他把兒子女婿送到軍前做皇帝的人質,卻還敢在京城暗中使力,他不正是不想要兒子們的性命了嗎?再想到他對她瑋月的利用,老天,這個人心中可有兒女親情?可有人性?

瑋月忽然感覺到,自己處在了陰謀的中心。此刻,她再無剛才理直氣壯駁斥東留王的氣概,她心中已經快亂成一團麻了。而即使她想掐指細算,可千頭萬緒,又從何算起?她又想暈過去了。

該怎麼辦?該怎麼辦?該怎麼辦?

關鍵是,熏兒有沒有參與黎羿的陰謀?如果沒參與,又知不知道黎羿的陰謀?現在不知道,但以後熏兒會不會被迫知道,就如今天紙條傳入一樣?如果知道或者參與,未來,皇帝還能看重他嗎?不過只要皇帝不殺熏兒,不貶熏兒與朗兒,她自有辦法讓熏兒登基。可那種登基比較沒意思。

而東留王與黎羿是什麼關係?聽說兩人原本關係密切,會不會是東留王在明,黎羿在暗?可是黎羿支持東留王登基又有什麼好處?他還不如支持熏兒登基,他名正言順的是皇帝的外公,那才方便他在朝廷橫著走路。

又或者東留王歸東留王,黎羿歸黎羿,兩人都認準這個時候起事?那他們兩個自己也夠打的了。

瑋月想了半天,最後還是給自己的各種想法後面敲上四個大字:純屬虛構。她沒什麼政治經驗,僅憑書中得來知識推算,而她又比較不喜歡看歷史書中的勾心鬥角,這方面知識水平麻麻,所以她嚴重懷疑,自己的推斷很可能完全錯誤。

見總管安排完事情回來,便輕輕問他:「誠恭王病情如何?」

總管忙輕聲回道:「王爺病情時時反覆,至今連起床都難。」

瑋月也不知道熏使了什麼法子讓病情看上去很重,但總覺得這孩子定是使了苦肉計,病是一定有的。想到他以往精靈活潑的樣子,不由垂淚,大人們打鬥,苦了夾在當中的孩子了。她猶豫再三,下了決心,輕而堅決地道:「你今天下朝後把熏轉到沉醉東風宮,伺候他的人就不必跟著進來了,我不放心這孩子的病,我得自己看著他。」

總管猶豫,照規矩,這麼大孩子是不能長留後宮的,可是皇后說得那麼堅決,現在情況又那麼特殊,再說誠恭王又在病中,似乎於情於理都不便拒絕。

瑋月見總管猶豫,知道他做下人的難處,便道:「我回去給你一份手諭,你不必太為難,如果皇上責難,你拿出手諭來把責任都推給我。外面現在那麼亂,熏又在病中,我著實不放心他,榮安王只有隨他去了。我不過跟一隻老母雞一樣,老鷹來時,只會張開翅膀把小雞們護在羽翼下,這是做母親的天性。總管你不能拒絕我。」

總管看著皇后哀戚的臉容,毫不猶豫答應了,道:「娘娘別那麼小心,這都是人之常情。相將軍那裡,老奴也會去打個招呼,娘娘請放心。」

瑋月這才收起哀容,開心地道:「如此,需得總管多擔待了。」

總管忙躬身說不敢。這事直到後來退朝,他才後悔自己答應得太爽快了,毫無疑問,皇上回來即使因為看皇后面子不予責怪,但心中可就記下他這次自作主張了。皇帝最不喜歡自作主張壞了規矩的人。可既然已經答應,只能照辦。很是奇怪,為什麼看著皇后難受,他自己心裡也難受,按說,他可不是那種婦人之仁的人啊。而後來最讓他不能明白的是,相光居然也一口答應,一點沒問為什麼,爽快得讓總管懷疑。總管並不太相信皇后仁義以致可以感化鐵石之類的神話,他是個現實的人,所以盡力搜尋現實的答案,可是他搜不出他認為最合適的解釋。難道是皇上早有指示?很有可能,相光這塊茅坑石頭也就只聽皇上的話了。那就好,既然是皇上早答應的,他無虞矣。

兵部主事怎麼都不會想到,他磨磨蹭蹭回來,迎接他的是所有人嚴峻的目光,那麼多目光疊加起來重如千鈞,讓他這麼個從戰場刀子尖裡滾出來的人心裡隱隱發寒。是了,這些目光都會吃人。他在最短的時間內決定,再有私心,也不能在殿上諸多同僚面前暴露。如今大家都把目光聚焦在他身上,指望從他這裡得到最後答案的依據,而他怎麼能獨立將此重任挑在肩上?他的話中若有任何偏頗,萬一他偏的是東留王,而最後得勢的是皇帝,那他豈不是招了殺身之禍了嗎?

眾人只見到兵部主事從身上東一摸西一摸地差不多從四個地方摸出一堆軍報,都覺得滑稽得很,哪裡想得到此人心中所打的主意?瑋月隔著珠簾也看清楚了,心中好奇,要是這人換作在未來社會生活的話,他會不會手中拎著無數個包?又或者,他的包得設計成手風琴狀以便他到處塞文件?

太監接過軍報呈給瑋月,瑋月猶豫了一下要不要看,但最終還是決定不看,將軍報交給總管,讓他轉呈給相光,她在珠簾後面說道:「軍國大事,本不是我們婦人可以參與的,今兒你們請我坐在此處,我已是迫不得已,軍機大事我是斷斷不敢沾手的。還請相大人與兩位宰相大人仔細斟酌,照這幾份最近的軍報,我皇師西進,究竟戰況如何。」

只見其中一個白鬚飄飄的宰相越眾而出,穩重地道:「臣等三人日日都看軍報,據老臣看來,西域戰事已穩操勝券。」

瑋月追問一句:「那麼說來,是不是小股蠻匪得以衝散中軍,導致皇上失蹤的傳聞顯得比較荒唐?另外,即便是皇上失蹤,於西疆戰事而言,是不是也無甚大礙?」

白鬚宰相道:「誠如皇后娘娘所言,西疆戰事大局已定。」

瑋月興奮地站起身來,差一點以前的口頭禪「OK」奪口而出,但說話時候還是用了以前常見賭徒和陸西透用的口氣,「好,讓我們把話題回到前面。前此東留王說,『眼下西域征戰未息,京城內外又是人心惶惶,而朝廷更是群龍無首。為今之計,急需有人出來發號施令』。可如今看來,京城內外人心惶惶是有人蓄意煽動,西域戰事也大局已定,不勞東留王掛牽,朝廷事務皇上行前已有安排。我倒是想不通了,為什麼東留王急不可耐地要求另找新人出來發號施令,而非群策群力,找尋皇上?依我看來,此事並無可議之處,當務之急除了找皇上,還是找皇上。在朝的大人也請如常各司職守,大力平定人心,盡快恢復正常秩序。各位大人都是朝廷棟樑,該怎麼做,各自應該心中有數。我拜託各位盡忠盡職,前線的盡快找到皇上,後方的穩定局面,在此先謝過了。沒什麼別的事,散了吧。」

說完便起身不管不顧地離開。瑋月即使再無政治頭腦,心裡也明白,這種朝廷上面的較量是力量的較量,她手無重權,空有一個皇后頭銜,即使磨破嘴皮子,又有誰會真把她當一回事?她今天所作所為,無非只是拒絕成為東留王的傀儡而已,她也就只能做到這些。再坐下去,難道還想駁得東留王下跪認錯?或者引得群臣跳出來一起指責東留王?連相光都沒跳出來呢,誰知道桌面下都有些什麼考慮,她可不想在殿上胡說八道丟盡自己臉面。如果她還指望著能在承天殿解決問題,除非她真給皇帝刺激得變態了。再說已經把東留王駁得體無完膚,再接再厲的話,人家可要惱羞成怒了,她得保住她自己的性命,否則唯一重要的任務得無法完成了。

可是她出門的時候還是縮著脖子仔細看了看周圍,見沒有刀斧手橫眉冷目,這才放心乘軟兜回去坤泰宮,不一會兒,面皮子蠟黃的熏兒也被送到坤泰宮。

《最後的狐狸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