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淑敏:
我是第一次接受女中學生的訪問,心情激動。在你們提問之前,我先講兩句話:一是,我非常羨慕你們這個年齡。你們會說羨慕什麼,我們還羨慕你們呢,可以獨立自主,不必事事要聽父母擺佈。但這羨慕的話絕對是肺腑之言,因為一個人年輕的時候,那種蓬勃的生命力,那種開放的、多方面去鍛煉成長、吸收知識、增長聰明才幹的時光,不是人生的哪個階段都能得到的,而這個階段又是極短暫的,會飛快地逝去,因此,我希望你們珍惜中學時光。
另一句是,女生對世界的感覺往往比男生更細膩更敏感,她是用自己整個的身心去體驗生活中的快樂與悲傷,感受成就與挫折,並將之折射進自己的心靈。女性心理上的這種獨特性,決定女性時常是憑感情與直覺去把握事物,支配行為。這個世界不是到處都有鮮花,永遠是春天,每天都是溫暖的,有時會有陰天和冷天,會遇到艱難和曲折,這些對女孩子影響的份量也會更重。因此,女孩子要成就一番事業,一定要有堅強、堅定的意志,才有可能去領悟人生的亮色。
女學生:
謝謝您講的肺腑之言。我們非常敬重您,喜歡您的作品,羨慕您的豐富經歷。您的中學時代是怎樣度過的,對您今日的成功有什麼影響?
畢淑敏:
我中學就讀於北京外語學院附中,校址就是現在的和平門中學內。三十年前學外語,尤其是從初中就專學外語是很時髦的,也是極難得的機會。考外院附中豈止是百里挑一,那是四百個人中取一人,我幸運地考上了這所學校。這個學校很怪,男生比例特別大,大約要佔百分之七十以上,記得我的班只有九個女生。在中國男士中,沒有「女子優先」的意識,作為一個女孩,學習成績必須特別優秀,否則班上沒人重視你的存在。這就是一種男女不平等的表現。儘管你們現在面對的世界比我們那時要好得多,但是也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一個男女完全平等的生存環境,女性要在世界上安身立命,只有靠自強自立。
就在我讀初中時,「文化大革命」開始了。那時,我像孩子般地為「停課鬧革命」而興高采烈過。我從小就愛學習,各科成績都不錯,但心裡仍懼怕考試,尤其是怕外籍老師的考試,因為外籍老師考的內容常常變幻莫測,隨心所欲,無法預防。即使平時努力做好準備,考試時仍難對付。正當準備迎考時,突然宣佈不上課,不考試了,怎麼不讓學生高興呀。可是後來發現,終日聊天無所事事,沒有知識的長進,只有無休止的批判、爭鬥時,才感到空虛和厭煩。
我的學校有一個很好的圖書館,當時圖書館有條特殊的規定,凡借看一本書,還書時必須交一篇大批判稿,否則就不能再借書。苛刻的條件沒有阻止我們讀書的熱情,我們幾個女生一窩蜂地跑到圖書館,每人借回一本書,互相傳看著。為了取得借書資格,我只好違心寫上一篇批判稿。記得我當時讀的是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於是批判稿就寫上: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宣揚了資產階級人道主義,他的錯誤觀念主要表現在如下段落,請見第五十頁,下面我就挑上一段托爾斯泰的精彩語句;再見第一百四十五頁,下面又是一段原文摘錄,而且我抄寫得還很工整。由於當時是如饑似渴地讀了這些書,又很認真地做了記錄,至今書中許多段落我還記憶猶新。就這樣,我取得了圖書館老師的信任,用這種方法不斷地借書—讀書—還書。其他同學漸漸地懶得寫批判文章,陸陸續續地不再去圖書館借書了,可是他們又想知道書中的內容,於是同宿舍的同學出了一個主意:「讓畢淑敏每天晚上給大家講小說中的故事。」這樣,就像長篇小說連續廣播似的,我每天給大家講上一小時,從未間斷過。我講過雨果的《笑面人》,聽過我講這篇小說的一位同學,她現在美國,她告訴我,聽了我講的之後,她就再不想看原著了,因為印象太深了。回想起來,同學們的這個主意,還真讓我受益匪淺,因為我不僅要天天看書,還要認真讀懂;不僅要記牢,而且要把故事完完整整地複述出來。在這兩三年裡,雖然「停課鬧革命」,可我卻通過這種自學方式,讀了大量名著,講了許多故事,從而打好了文學功底,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名著是前人以智慧的頭腦把對人生的感悟、對世界的體驗,用文學記載下來。它像一把火炬照亮人生、啟迪後人,這是人類文明的傳遞,也是人自我完善的火種。
女學生:
聽說您當過兵,做過軍醫,又在西藏阿里生活了十一年,您覺得這種生活的價值是什麼?
畢淑敏:
我出生在一個軍人的家庭,如果說我的良好教養、善良品格受之於我的父母,那麼成就我的事業、奠定我的人生價值的該是中國西部的阿里高原,是她給我心中留下刻骨銘心的印記。
那是1968年底,冬季徵兵開始。我當時確實挺想當兵,一是到了部隊可以發衣服,二是可以不去農村插隊。十六歲的我,身體特別棒,一米七的個頭,體檢不僅合格,而且還是特別好的身體,因此把我分到了西藏阿里地區,就是孔繁森後來工作過的地方。
穿上綠軍裝的那天,我們這些新兵就踏上了西行的路。滿以為乘軍列可以直達新疆烏魯木齊,沒想到軍列竟站站停車讓行,好不容易才到了目的地,一部分女兵留在這裡,另一部分要翻過天山到南疆喀什。這段路程更難走,沒有了火車,要坐六天汽車,我又暈車,那種難受的勁頭,不堪回首。到了喀什進行短暫的新兵訓練後,只挑五個女兵去阿里當衛生兵,許多人表決心,寫決心書,爭著搶著要當衛生兵。我沒有表態,倒不是害怕去阿里,而是不想當衛生兵,我覺得整天和愁眉苦臉的病人打交道,不如當通信兵爬電線桿自在。萬萬沒想到這次卻挑到我頭上。那時我們沒有選擇的自由,只有服從安排。
我前面講羨慕你們,還包括羨慕你們今天有許多選擇的機會,未來的命運是掌握在你自己的手裡。你喜歡做什麼,是科學家,還是工程師,你只要好學上進,腳踏實地去努力,就一定能夠實現自己的願望。要知道,一個人一生能從事自己所愛好的、又對人類有用的職業,是非常幸福的事。不過,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人的一生總會遇到不遂個人心意的安排,那麼你該怎麼辦?當時,我是一方面服從安排,努力做好衛生兵的工作,另一方面沒有放棄個人的目標與愛好,並為將來有機會實現個人目標創造條件。後來,我被任命為衛生兵班的班長,又踏上去阿里的山路。
阿里,平均海拔五千米以上,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地區,面積有三十五萬平方公里,相當於三個半江蘇省那麼大,而人口卻只有三萬人,是中國最地廣人稀的地方。從北京這個文明繁華的都市,一下了來到中國最荒涼、最偏遠、杳無人煙的地方生活,反差太大了。在這裡放眼望去是無窮無盡的高山,千年不化的寒冰,然而卻難以見到生命的痕跡。在這裡生活是極其艱難的,一年四季,穿著一身無法更換的棉衣。在這裡行軍拉練,一天竟要走一百二十公里路。這在平原走起來,人都吃不消,而在高原缺氧的情況下,還要負重,扛著槍、衛生箱、飯鍋、米袋、棉靴,這對一個女孩子兵來說,又是何等艱苦。在那種惡劣的環境下,又在超越了生命承受的極限時,我甚至有過死的念頭。行軍休息,一坐下去就再也不想起來了,可是那寒冷的地方,行軍時可以穿單鞋,可休息時立即要換上棉靴,否則腳就會被凍壞。這裡終年難以吃上一口青菜,更沒有零食,僅有的脫水菜,一旦泡出來就成了爛泥,難以下嚥。許多戰友將年輕的生命永遠地留在了那冰川霧嶺之間。
我當衛生員,為了掌握醫學知識,就要學人體解剖學。我們是在醫生的帶領下,抬著屍體爬到高山頂上,才有機會認識人的機體內各種器官、神經、血管的部位與特徵,這是在戰勝險惡、恐懼後,才獲得了與積累的醫療經驗。
在這片廣袤無垠的高原上,十一年艱苦生活的鍛煉,是無數人的奉獻與犧牲,才使我們懂得做人的責任,領悟到真理與莊嚴、崇高與偉大、勇敢與堅強的內涵。人生可能有許多事情還難以選擇和把握,但有一點,人是可以選擇和把握的,那就是自己對人生的態度。只有積極的、向上的、友善的、努力的、樂觀的、充滿信心地去對待生活,人生才會有亮色,這也是我這段西部生活的價值。
女學生:
請給我們介紹一下您的第一部作品《崑崙殤》的創作過程,以及您的處女作是怎樣出版的。
畢淑敏:
1980年,我從西藏阿里轉業回北京。此前,我在部隊的醫學院校進行過系統的專業學習,成了一名醫生,因此回京後,我被分在一家工廠的衛生所做內科主治醫生,後來又當上了衛生所所長。回京也好,當醫生、所長也好,我魂牽夢縈的仍然是西藏阿里的那段生活,它留在我生命中的痕跡太深刻了,我非常想把那裡的故事告訴別人,我想把它寫出來。
人做任何事情前,當然應冷靜地想想自己的底兒怎樣。我當醫生很自信,我是個態度與醫術都不錯的醫生。可是要寫書了,心中沒有了底。因為我沒讀過大學中文課,寫作的底子又薄,於是我決定在從醫的同時,自學電大中文系的課程。電視大學的教學方式很好,採取一種開放的、靈活的教授形式,我只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就把要三年學完的課程全部讀完了,而且成績還很好。
那時,我一個學期主修了九門課,老師感到驚奇。因為脫產的學生一學期一般也就能學完五門課。由於我的學習態度好,不是為文憑,而是為了積累自己的本事,為了把那些刻骨銘心的阿里生活早些寫出來告訴世人,所以在學習上不敢有絲毫懈怠,有些知識老師說不重要(對考試而言),我仍然認真對待它。
1986年,在我三十四歲時,我開始了小說《崑崙殤》的寫作。我把這部小說的結構、語言、情節、故事、人物、對話等等小說必備的要素,都想得比較清楚,然後再把它組合起來。由於寫的是我的生活真實經歷與感受,所以寫得很順利、流暢,一氣呵成。
小說寫成後,面臨一個大問題就是向哪家出版社投稿。我的朋友、親戚都來幫我出主意。當時,大家有一種擔心,怕和出版社沒有關係,出版社不理睬我的稿件,大家紛紛幫我找關係。而我這時反而十分冷靜,我決定什麼後門也不找,我就是要拿著自己的稿件,請素昧平生的編輯部的人來鑒定我的作品。我寫這部小說,是因為我熱愛曾經有過的生活,熱愛寫作,沒有任何功利思想,是受一顆聖潔的心靈的驅動。如果在我熱愛的事業中,摻進我不喜歡的舉動,這就是對我聖潔心靈的褻瀆,我不能這樣做。於是,我把稿子投寄到解放軍文藝出版社的一份刊物——《崑崙》雜誌,這是全軍唯一的大型文藝刊物。
稿子寄出後,大概是第三天,我得到出版社的回信,上面寫著:「畢淑敏同志,來稿收到,當日讀完,被本文龐大的氣勢和沉重的主題所震撼,請速來編輯部。」並要求我攜同丈夫一起去編輯部面談稿件修改事宜。這使我大惑不解,為什麼這事還要丈夫保駕。後來,解放軍文藝出版社的社長告訴我,他們當時看到這篇小說後,覺得寫這篇作品的作者至少有十年以上的創作經驗,他們不相信作者是一位初學寫作的人;另外,文中寫到的那種艱苦卓絕的軍旅生活,不可能出自一位女作者之手,懷疑是我的丈夫替我寫的。在編輯部交談的過程中,講到每個細節,我侃侃而談,而我的先生在一旁則進入了半睡眠狀態,他們相信了。這就是最初寫作與出版的過程。
順便提一句,從那時起至今,在十年寫作的時間裡,我寫了不少小說與散文,大約兩百萬字。其間,我覺得自己的文學功底還須加厚,就又去考研,攻讀了文學碩士學位。
女學生:
您的作品寫了許多震撼人心的人物,他們在現實中是否都有生活原型?一個作家怎樣才能寫出對公眾有益的好作品?
畢淑敏:
我的作品如果是散文,基本都是真實的,因為散文往往是人的真情的表達,它以真實為前提,真實是散文的一種品格。而小說體裁,會有一些虛構的人物、場景、情節、故事,等。無論是散文還是小說,都是心靈深處有感而發的。從這個意義上講,作者在散文、小說中表達出來的情感都是真實的。
談到如何把作品寫好,我贊同一位老作家的意見,作家應該把對於人的關懷和熱情、悲憫化為冷靜的處理,作家不是牢騷滿腹、呻吟顫抖、刺頭反骨、躁狂的「偉人」。我借用這話來說明作家的社會責任,或者講作者寫作應有的態度,沒有這種責任和態度是難以寫好作品的。
記得有這樣一句話,「世界上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這話聽起來好像很抽像,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對周圍發生的事,雖有多種多樣的看法,重要的是能發現一些新見解、新認識。作為作者或作家,一定要在自己的文章中表達和凸顯自己獨特的認識。一個作品最忌諱沒有新意,只是重複別人的陳詞。
比如,人對死亡的恐懼是一種普遍心理,我作為一名醫生,行醫二十多年,看到人在生命的晚期,那種蒼涼、恐懼的表現,對活著的人和即將離去的人心理壓力都是極大的,因此,我寫了《預約死亡》這篇小說。我把死亡看成人成長的最後階段,死亡不是不可思議的,而是很正常的生命現象。對於死亡,人們應有一種冷靜、鎮靜的態度,從而尊嚴地度過一生,尊嚴地走過人生的最後階段。這是我的見解,這是我作為作家要用筆傳達的對死亡的關懷,對人健康心理的關注。
女學生:
假如您的作品沒有被出版社選中,假如您的文章沒有被讀者認同,您會如何對待?
畢淑敏:
這個問題我已經被人問過很多次,我覺得要試著去幹一件事,總會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完全沒有經驗,就試著干,叫摸著石頭過河,一次不成功,我再做,兩次不成功,我還做,一直幹下去。我好像不是這種類型的人,我喜歡在我已知的情況下,或者說是做好所有的準備工作的前提下,才開始去幹。就像跳高一樣,有的人跳一米的高度,多次都跳不過去,也許在跳過二十次後,才跳過去。而我首先在跳高前先揣摩優秀跳高運動員的跳躍姿勢,然後我去模仿,再試著做一下助跑,領會要領之後,然後我再去跳。第一次跳,我起碼要有50%的把握,如果完全沒有把握的事,我不會去做。
我學習寫作時已三十四歲了,如果再年輕一些,可以更激進些,初生牛犢不怕虎嘛。由於年齡所限,我就要做更完善、全面的準備,因此寫作前我讀電大,寫作中又讀文學碩士學位,這都是在做起跳的準備。
有人還問過我,如果當時你一投不中、二投不中、三投不中,你會怎麼辦?我估計三投不中,我就不幹了,因為我已盡了所有的努力。比如一投不中,我會想是不是編輯眼光不行,我可能要找其他編輯部;如果大家都看不中,說明我不是寫作的材料,我會急流勇退的。
一次,一位外國學者問我,你是否想過要獲得諾貝爾獎。我直接了當地告訴他,「沒有想過」。這位學者很奇怪,他說:「人不想獲大獎,你如何去努力呢?」我的回答是:「這好比我們這些人,誰都不可能打破劉易斯、約翰遜的百米世界紀錄,但這並不影響我們每個人竭盡全力去跑出百米的最好成績。」因為我們每個人都珍惜生命,珍惜上天給我們的這份經歷,珍愛自己的愛好,全力以赴努力達到我們可能達到的最好成績,這就是人的生命意義之所在。而不一定要以外在的某種框架和他人的評價,作為自己是否成功的標準。我們不僅注重收穫,而且更注重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