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做母親真好;也都知道,做母親好累。
感謝命運,我卻沒有資格稱累,因我孩子,真沒累著我。2012年12月15日,這一天,是我女兒亦池的碩士畢業典禮。當我坐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古典雍容的大禮堂,從電子屏的滾動播放中,目瞪口呆地認出了該院歷屆著名校友中的克林頓、布萊爾、安南、曼德拉和索羅斯,而26位其他國家曾任或現任政府首腦人物,幾十位英國國會議員和貴族院議員,1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以及許多以政治體系、經濟思想和社會發展的種種重大研究深刻影響了全球的校友們,我一概有眼不識泰山。這一刻,我內心陡起狂喜波瀾。這波瀾並不完全起於這些風雲人物——以我現在的年紀和經歷,我已經能夠明白:LSE再多風雲人物,也並不等於我孩子是風雲人物;再好的學校的學生,絕大多數都會是普通人。這波瀾主要起於我孩子,她從來都沒有對我說起過LSE在世界上是如何的牛。考研的時候,她只簡單對我解釋了一下她的選擇:“LSE真的是一所非常好的學校。”從考取到畢業,讀研全過程,就這一句話。年紀輕輕,居然已經有了幾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涵養——我的狂喜在這裡:從C.C中學到UCL大學到LSE讀研,我孩子學習的不僅僅是知識,更修習了人生涵養,這才是真正的立身之本,她成人了!再看我女兒,頭戴方形帽,身穿紫領袍,健康漂亮,歡喜從容,緩緩登台。二十三年,這麼快,這麼近,這麼夢幻,這麼歡喜。
曾經,我的第一感覺相當沉重。當孩子剛剛出生,當我凝視懷裡的小人兒,我突然害怕了。我懷疑自己要孩子是心血來潮輕舉妄動。這是一個變化多端充滿未知的時代,一個焦慮躁亂人心騷動的社會,一個日益敗壞的產業化教育,一個逼子成龍的惡性競技場,一個連住房都沒有的清貧小家庭,一個滿月就得上班跑月票的高齡初產身體瘦弱的媽媽,一個哪怕能夠幫忙帶一天嬰兒的人都沒有的窘境,怎麼養得好孩子?怎麼對得起這個無辜的小人兒?我是傻了吧?!
然而,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儘管我的確是很傻,儘管後來我們遍嘗生活的苦頭,我們依然茁壯成長起來。如今驀然回首,我發現,卻原來我是一個傻人有傻福的母親。是孩子給了我福氣。孩子比我想像得更有生存能力!比如說,從孩子十五歲決意報考英國高中,一直讀到碩士畢業,我都沒有檢查過一回她的作業:我好輕鬆!還有什麼比輕鬆做媽媽更幸福?!
因此我要寫《立》。我這個媽媽能夠給孩子的,只是:一疊紙,許多字。
《立》是從亦池生命誕生到碩士畢業的經歷。她五歲那年的《怎麼愛你也不夠》和她高考那年《來吧孩子》,已經融匯其中,只是當今天變成昨天,當昨天變成歷史,以前書寫過的那些困難在當時似乎難以逾越,一路走來被教育潮流和身邊輿論所左右的焦慮和操心,那些不快、爭吵、激憤和暴怒,現在終於知道如何舉重若輕地去對待了,可惜我只能生養一個孩子。為此,贈給我的孩子,贈給我孩子的孩子,贈給所有翻開本書的讀者:福氣,當然來得越早越好!
2012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