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的震撼

    這是一部非常的畫集。在它出版之前,除去畫家的幾位至愛親朋,極少有人見過這些畫作;但它一經問世,我深信無論何人,只要瞧上一眼,都會即刻被這浩蕩的才情、酷烈的氣息,以及水墨的狂濤激浪捲入其中!
    更為非常的是,不管現在這些畫作怎樣震撼世人,畫家本人卻不會得知——不久前,這位才華橫溢並尚且年輕的畫家李伯安,在他寂寞終生的藝術之道上走到盡頭,了無聲息地離開了人間。
    他是累死在畫前的!但去世後,亦無消息,因為他太無名氣。在當今這個信息時代,竟然給一位天才留下如此巨大的空白,這是對自詡為神通廣大的媒體的一種諷刺,還是表明媒體的無能與淺薄?
    我卻親眼看到他在世時的冷落與寂寥——
    1995年我因參加一項文學活動而奔赴中州。最初幾天,我被一種錯覺搞得很是迷惘,總覺得這塊歷史中心早已遷徙而去的土地,文化氣息異常地荒蕪與沉滯。因而,當畫家乙丙說要給我介紹一位"非凡的人物"時,我並不以為然。
    初見李伯安,他可完全不像那種矮壯敦實的河南人。他拿著一疊放大的畫作照片站在那裡,清瘦、白晰、謙和、平靜,絕沒有京城一帶年輕藝術家那麼咄咄逼人和看上去莫測高深。可是他一打開畫作,忽如一陣電閃雷鳴,夾風捲雨,帶著巨大的轟響,瞬息間就把我整個身子和全部心靈佔有了。我看畫從來十分苛刻和挑剔,然而此刻卻只有被征服、被震撼、被驚呆的感覺。這種感覺真是無法描述。更無法與眼前這位嬴弱的書生般的畫家李伯安連在一起。但我很清楚,我遇到一位罕世和絕代的畫家!
    這畫作便是他當時正投入其中的巨製《走出巴顏喀拉》。他已經畫了數年,他說他還要再畫數年。單是這種"十年磨一畫"的方式,在當下這個急功近利的時代已是不可思議。他叫我想起了中世紀的清教徒,還有那位面壁十年的達摩。然而在擠滿了名人的畫壇上,李伯安還是個"無名之輩"。
    我激動地對他說,等到你這幅畫完成,我們幫你在中國美術館辦展覽慶祝,讓天下人見識見識你李伯安。至今我清楚地記得他臉上出現一種帶著靦腆的感激之情——這感激叫我承受不起。應該接受感激的只有畫家本人。何況我還絲毫無助於他。
    自此我等了他三年。由乙丙那裡我得知他畫得很苦。然而藝術一如煉丹;我從這"苦"中感覺到那幅巨作肯定被鍛造得日益精純。同時,我也更牢記自己慨然做過的承諾——讓天下人見識見識李伯安。我明白,報償一位真正的藝術家的不是金山銀山,而是更多的知音。
    在這三年,一種莫解的感覺始終保存在我心中,便是李伯安曾給我的那種震撼,以及震撼之後一種暢美的感受。我很奇怪,到底是一種什麼力量,竟震撼得如此持久,如此的磅礡、強烈、獨異與神奇?
    現在,打開這部畫集,凝神面對著這幅以黃河文明為命題的百米巨作《走出巴顏喀拉》時,我們會發現,畫面上沒有描繪這大地洪流的自然風光,而是全景式展開了黃河兩岸各民族壯闊而繽紛的生活圖景。人物畫要比風景山水畫更直接和更有力地體現精神實質。這便叫我們一下子觸摸到中華民族在數千年時間長河中生生不息的那個精靈;一部浩瀚又多難的歷史大書中那個奮鬥不已的魂魄;還有,黃河流域無處不在的那種濃烈醉人的人文氣息。縱觀全幅作品,它似乎不去刻意於一個個生命個體,而是超時空地從整個中華民族昇華出一種生命精神與生命美。於是這百米長卷就像萬里黃河那樣浩然展開。黃河文明的形象必然像黃河本身那樣:它西發高原,東傾滄海,翻騰咆哮,汪洋恣肆,千曲百轉,奔湧不回,或濫肆而狂放,或迂結而艱澀,或沖決而噴射,或漫瀉而悠遠……這一切一切充滿了象徵與意象,然而最終又還原到一個個黃河兒女具體又深入的刻畫中。每一個人物都是這條母親河的一個閃光的細節,都是對整體的強化與意蘊的深化,同時又是中國當代人物畫廊中一個個嶄新形象的誕生。
    我們進一步注目畫中水墨技術的運用,還會驚訝於畫家非凡的寫實才華。他把水墨皴擦與素描法則融為一體,把雕塑的量感和寫意的揮灑混合無間。水墨因之變得充滿可能性和魅力無窮。在他之前,誰能單憑水墨構成如此浩瀚無涯又厚重堅實的景象!中國畫的前途——只在庸人之間才辯論不休,在天才的筆下卻是一馬平川,縱橫捭闔,四望無垠。
    當然,最強烈的震撼感受,還是置身在這百米巨作的面前。從歷代畫史到近世畫壇,不曾見過如此的畫作——它浩瀚又豪邁的整體感,它迴盪其間的元氣與雄風,它匪夷所思的構想,它滿紙通透的靈性,以及對中華民族靈魂深刻的呈現。在這裡——精神的博大,文明的久遠,生活的斑斕,歷史的厚重,這一切我們都能有血有肉、充沛有力的感受到。它既有放乎千里的橫向氣勢,又有入地三尺的縱向深度;它本真、純樸、神秘、莊重……尤其一種虔誠感——那種對黃天厚土深切執著的情感——讓我們的心靈得到淨化,感到飛昇。我想,正是當代人,背靠著幾千年的歷史變遷又經歷了近幾十年的社會動盪,對自己民族的本質才能有此透徹的領悟。然而,這樣的連長篇史詩都難以放得下的龐大的內容,怎麼會被一幅畫全部呈現了出來?
    現在我才找到伯安早逝的原故。原來他把自己的精神血肉全部搬進這幅畫中了!
    人是靈魂的,也是物質的。對於人,物質是靈魂的一種載體。但是這物質的載體要漸漸消損。那麼靈魂的出路只有兩條:要不隨著物質軀殼的老化破廢而魂飛魄散,要不另尋一個載體。藝術家是幸運的。因為藝術是靈魂一個最好的載體──當然這僅對那些真正的藝術家而言。當藝術家將自己的生命轉化為一個嶄新而獨特的藝術生命後,藝術家的生命便得以長存。就像李伯安和他的《走出巴顏喀拉》。
    然而,這生命的轉化又談何易事!此中,才華僅僅是一種必備的資質而已。它更需要藝術家心甘情願撇下人間的享樂,餓其體膚和勞其筋骨,將血肉之軀一點點熔鑄到作品中去,直把自己消耗得彈盡糧絕。在這充滿享樂主義的時代,哪裡還能見到這種視藝術為宗教的苦行僧?可是,藝術的環境雖然變了,藝術的本質卻依然故我。拜金主義將無數有才氣的藝術家泯滅,卻絲毫沒有使李伯安受到誘惑。於是,在20世紀即將終結之時,中國畫誕生了一幅前所未有的巨作。在中國的人物畫令人肅然起敬的高度上,站著一個巨人。
    今天的人會更多認定他的藝術成就,而將來的人一定會更加看重他的歷史功績。因為只有後世之人,才能感受到這種深遠而永恆的震撼。

《馮驥才隨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