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小米是我姐姐的獨生女兒。1972年她出生時,瀋陽和其他城市一樣,粗糧多細糧少,米更難得。父母原是南方人,姐姐想米飯吃想得慌,給女兒取名小米。我十五歲就響應毛主席號召,從瀋陽到內蒙草原當知青,「文革」後才考上大學,分配到北京教書。父母早亡,我和姐姐分手早,感情本來就淡漠,多年未見到她。偶爾有信件往來,從未見過她的孩子,只記得信中提到在深圳。
    我意外得到一個去香港嶺南學院開會的機會,準備去時,我寫信告訴姐姐。臨行剛要出門,收到姐姐回信。要我經過深圳時,去看看小米。
    世上的事情就這麼巧,好像冥冥之中姐姐知道我會在深圳停留,而不是直飛香港。她在信裡說,她年老多病,行動不便,不能出遠門。想求我一件事,已有半年沒有小米消息。她擔心這女兒,從小就不聽話。信裡附了一張三寸彩色照片,我的外甥女笑得很開心,長相挺秀氣樸素,與現在女孩的美容照很不一樣。她和我的姐姐很像,短髮,T恤衫,嘴唇右上角有枚黑痣,使我眼光一跳。
    深圳的五月如夏,在我的北方眼光來看,一切都新奇,人也不一樣,女人水靈漂亮,很會打扮,男人小個,沒北方男人那股蠻氣。櫥窗裝飾比北京耀眼。高樓成林,街道兩邊種著鮮花,清潔整齊,我第一次來,卻只有一天時間,來不及觀賞。
    我按姐姐給的地址找到小米的住處,十層樓上,卻沒人應:小米不認識我,哪怕從門孔裡看見我,也不會開門。大樓裡綁架偷盜,比北京四合院還多,那裡鄰居可互相照應,這種火柴盒房子,隔得人人各顧自己。
    正好電梯上來,我急忙問開電梯的女人,她愛理不理地說:「去找大樓管理處,一樓左拐。」話音未盡,電梯門已經合上。
    原來這幢樓多半是出租的,房主自住是少數。管理員說,我說的那間房現在住著一對夫妻,也是外地人。但是,沒有我找的這個北方來的女孩,別說北方,大江南北的女孩子都以為這兒是天堂,可以混出一身金來。
    「我找的人是我親外甥女,她留給家裡的地址就是這兒。沒準她搬走了?」
    「不會,我記得這兒所有的住戶。」他的口氣不像在敷衍。
    我只好拿出小米的照片,讓他看。他拿著照片端詳,沒說話。等了一會兒,他說:「這小姐模樣,我不能肯定她從來沒在這樓裡住過,樓裡住的妹崽,我眼裡都差不多。」
    「什麼意思?」我有點不高興了,顯然他話裡有話。
    他不回答,轉過身。我只有悻悻地離開。大樓門外和北京不一樣,停的自行車少,私車多。樹陰覆蓋,天很熱。轟轟鬧鬧的一輛摩托駛來,停在我身邊,是大樓管理員。他大聲對我說:「你不妨去歌廳瞧瞧,那兒年輕小姐多,外來妹相互熟,或許你能找到你外甥女。」說完一溜煙就駛遠了。
    旅館太遠,回去不合算,我對逛商場沒興趣,原想去深圳大學圖書館看看海外中文報紙雜誌,據說是此特區大學的一大好處。但我心裡左上右下的,倒與姐姐的信沒太大關係,本來親情疏淡,見不見得著小米無所謂,也盡到了責任。是管理員那種不太正常的態度,讓我憂慮。聽說過不少內地女孩到特區闖天下的種種故事:開公司;炒股票;做髮廊按摩服務一類;傍大款,做港商小老婆;還有做雞的,旅館裡的雞最便宜一百元人民幣,街頭野雞是另一個價。諸如此類,心裡越想越不是味。
    我在一家四川餐館吃飯,邊吃邊想小米。瀋陽老家那些舊事像一團雲在心底飛,人活著真不容易,顧了這輩子,還得為下輩子操心。
    遠處窄長的天在轉換色彩,夜晚慢慢靠近我凝視著的街道和行人。
    到夜裡十點多,我已在好幾個中上等歌廳裡看了一遍:全差不多,那些女孩子也都像一個模子倒出來。走在街上,我有點累了。歌廳在深圳起碼上百家,一夜怎麼看得完?可能壓根小米就不在那裡,可能早就離開了這城市。我決定回旅館休息,明天一早還得乘火車過羅湖橋。
    街口比較清靜,一輛出租停下,我坐了進去。特區在夜裡更繁華,坐在出租車裡,馬路兩旁燈光直晃眼,收音機裡主持人好聽的聲音,放著流行音樂排行榜上的曲子。馬路右邊,有「利口福」三字霓虹燈閃亮,抓住我的眼睛。再看一家吧,我對自己說,僅此一家,良心也安了。「停車。」我叫。
    「女士,去這種低檔歌廳呀?」出租司機咕噥著,將車泊在路邊。
    那門不大,就塗了點紅綠漆,兩旁花樹是塑料的,門外邊的塑料地毯髒髒的。我付錢下車,就往店裡走。門口的小姐截住我,上上下下仔細打量我,肯定覺得一個中年女人,單身到此,有點奇怪。每家酒店歌廳都是如此,我已經見慣不驚,終於,小姐說:「歡迎歡迎,三十元一位,飲料聽歌點歌不要錢,全包。請。」
    裡面過道不大,另有小姐帶路,進了大廳。地毯,窗簾,包括牆都還乾淨,紅漆俗氣了些,生意好像不太興隆。
    我找靠裡一個位子坐下,一杯飲料端上來,冰水加兩片檸檬。看來是個宰人黑店!這年頭,又有哪個店主不缺心肝的呢?椅子與茶几一般低矮。我轉過身,看到五六個濃裝艷抹的女子,坐成一排,供展覽似的,生意做得非常坦率,每家一樣。走廊裡是一個個單間,裡面不時傳出男女嬉笑聲。有兩個男士走到那些女子面前,各挑一個去舞池。有個客人正在唱卡拉OK。
    那些坐著的女子中沒有小米。我瞧瞧自己這一身太規矩的衣服,怎麼也覺得好笑。我的目光又在伴舞的人中查找,時興超短髮式,稀奇古怪的花哨服飾。舞池裡也沒有小米。憑什麼,我就認定她會在這兒?
    一個時髦女郎迎面朝我走來。不是朝我走來,而是往單間去。她腰肢細擺,長髮披肩,白襯衣,貼身牛仔短褲,長靴齊膝,露出一段大腿。她沒戴任何首飾,倒也別緻出眾。不由自主地,我站起來,從邊上打量她,她拐過道時,我看見她嘴唇右上角有枚黑痣。「小米!」我不由自主叫了一聲。
    她那一回頭的身姿真是迷人。她看看我,腳步卻進了單間。
    我推門,有警衛過來,客氣地阻止我,即使沒人守門,我也進不去:門從裡面閂住了。我說我要進這個單間,警衛讓我稍等。沒一會經理來了,一個精明的女強人。「您不能進那單間。」她試探性地說,「你是記者吧?」
    從單間裡傳來女人的低聲尖叫,像被人弄痛了。有男人發脾氣聲音。過道裡的人沒當一回事,都在警覺地看著我。我不回答是否記者,而是乾脆地對她說:我找外甥女,遠道而來,只是見見面,並不是想給她的歌廳添麻煩。
    女經理客氣地讓我坐到廳裡,說她去叫那女子來。等了好些時候,那女子才到我的座位旁坐下。果然,是小米。她問我:「你真是我姨?你怎麼找到這兒?」
    可能我與她母親一個臉盤子,她沒盤問。她的語調不冷不熱,只是想知道我這個從未見過的姨,怎麼會來此處的?
    「你母親給我寫了信,」我告訴她,「讓我去香港路上順道來看你。」
    「我母親?」她想說什麼,卻沉寂了。她的打扮跟照片上判若二人。1972年出生,今年她該26歲,我比她大21歲。她在我面前該是個孩子,但她顯得很老成。
    道路越走越寬闊,紅色江山永不變。
    毛主席怎樣說,我們就怎樣做。
    哎,我們走在社會主義幸福的大道上。
    從前的頌歌,用港台情歌調兒唱,好像在嘲諷。舞伴們摟貼著,節奏倒很合適。
    這時,有女孩挽了個男士,從那個單間出來,大概是代替小米的。男人伸過手來,在小米臉蛋上擰了一下,嘴裡說道:「媚粉得很喲。」
    小米沒看我,等這明顯心裡有氣的傢伙離開後,小米說:「姨,我沒出台,就陪酒,一百元一次。」好像等著我問,她繼續說,「跟人走的,出台,三百一次。經理抽百分之三十。」
    今晚我來,肯定不合時宜,誤了小米的事,那邊乾坐著幾個候生意的女孩,可能整晚都不會有人要,那就整晚一文未掙。小米所說的出台不出台,此地無銀。這裡的女人還有賣與不賣的自由?我怎麼用這樣難聽的詞?如果姐姐知道,還能咽得過氣來?我的時間不夠,明天就得離開這城市,以後恐怕難有機會。
    我看著小米,心裡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小米忽然對我說:「姨,此地不好說話,到我住的地方去吧。」
    一片新建的住宅區,路對面有一幢,裝著腳手架,估計是半拉子沒完工的大樓。小米那幢樓,樓梯上下沒燈,電梯也關了,她在五層,我們摸著上樓梯,她不時提醒我這兒有個筐那裡有紙箱。她停下,開了鎖,我放下隨身小包在沙發上,像是帶廚房和廁所的一室一廳。
    從臥室走出一個年輕女孩,問小米:「這麼早就回來?」
    小米讓女孩回家,明天晚上按時來。
    女孩走了後,小米帶我進臥室,一個小男孩熟睡在床上。我馬上就全明白了,這是小米的孩子,那女孩是保姆。「幾歲啦?」我問,完全沒有心理準備。孩子倒生得端正,健康。
    「一歲多了。」小米說。她從茶壺裡倒了一杯水給我。
    「你母親知道嗎?」
    她搖搖頭。我怕驚醒孩子,就回到客廳,在沙發上坐下。小米塞給我一小本影冊,說她先沖個澡。水聲嘩嘩響,我感覺到小米的鎮靜是做出來的,她竟然欺瞞母親一年多,最近半年沒有寫信,肯定又有什麼事。
    照片大多是孩子的,但有一個中年男子,與小米偎依著照相,不用問,是孩子的父親。白西服,不是美男子,並不猥瑣就是了。
    小米洗完澡,穿著短短的睡衣。她找出一件新的T恤衫,說:「姨,你明早再回旅館吧,這衣服洗澡後夜裡穿,這沙發是床。」她拉開兩個扶手,果然是個單人床。
    我哪有睡意。小米坐在我左邊,用手把護膚液輕拍上臉。吃歌廳飯,青春不饒人。我心情幽暗地看著,心裡揣測她怎麼會淪落到做這一行?那些女孩都年方二八,或許有的男人喜歡成熟的,否則,她付不起這個還像樣的房子租金、撫養孩子、還有保姆費用。
    「孩子的父親呢?」她的話已遞到我嘴邊,「你大概沒結婚吧?他是香港人?」
    小米沉默,她的臉沒有化妝品,也沒有歌廳那種燈光氛圍,一下子變成姐姐給我那張照片的模樣,只是憂傷代替了笑容,嘴唇上那顆痣,更明顯了。
    「姨,你看我們第一次見,就這樣,」她話未說完,低下頭。
    我以為她會哭,但她沒有。她只是頓了頓,拿過照片,隨便地翻,合上後慢慢地說:「他是香港人,老家汕頭,比我大十五歲,但人很好。我們已經在準備結婚,不巧我懷上孕,肚子大著不好辦。我們準備孩子滿月結婚。」
    我問,他做什麼事?
    她說,做生意開飯店的老闆,很有錢的。以前隔一周就從香港來。懷小孩時,也是準時每週末一次看我。後來突然就不見影了:小孩生下來,從未來過。
    原來小米是被包的二奶,這字眼我真說不出口。
    「他求婚是真心的,」她邊說邊伸出左手,中指上有一枚做工講究的金戒,「不是9K,是24K。他真對我很好,比我媽對我好。」她打開衣櫃,「這些衣服,都是他買的。我在賓館髮廊做理發時認識他的,和他好後,他養我在家裡,就在你去的那幢公寓裡,天天專心學香港話。」
    「那他怎麼不來了?」
    她臉轉了過去,我看她好不容易才忍住眼淚:「我不知道。沒辦法,我才上了歌廳,那裡差不多全是結了婚的男人。男人是什麼貨色,我看得清楚。但歌廳收入還行,其他工作掙錢少,養不起孩子。趁現在瞧上去還可掙錢,以後,不知道咋辦?」她突然轉變口氣,面對我,懇切地說,「姨,你到香港去,能不能幫我去找他?」
    難怪小米會主動領我到她住處來,難怪會這麼爽直向我攤開底牌。我歎了口氣:「你有他香港地址和電話嗎?」
    「以前我都打他的手機,現在打過去,說是用戶已銷號。地址從來沒問過。他不說總有不說的理由,我們這種女孩都知道不應當刨根問底。」
    我簡直不敢相信她的話,孩子都一歲多了,父親在哪兒都不清楚,本想指責她,但我還是忍住了。
    小米說:「我上次收拾他留下的衣服,發現衣袋裡有一張紙片。」她從衣櫃裡拿出來,「全是洋文,查了字典,是訂貨單,但LeeHoFook,像是一個飯館,沒有地址,也沒有電話號碼。」
    我接過來一看:「這不就是利口福嗎?和你那個歌廳的名字相同。」小米臉一紅。她就是到同樣名字的地方掙錢,她到現在還是想著那個男人,想他可能還會出現。我問小米:「
    你想法找過這家店嗎?」
    「當然,但都說找不出個名堂。」小米說,「孩子會叫爸爸了,」她從像冊裡抽出一張那男人的照片給我,「姨,我老得快,做這行業就靠青春色相,我老了不要緊,孩子怎麼辦,婊子養的?孩子至今沒見到過爸爸。」她終於哭起來。
    嶺南學院在山上,會議主題是大陸與香港的文化交流。大陸來人很多,多數是借開會名義到香港玩。幸虧我發言排在第二天,就溜了號。從電話問號小姐那兒,打聽到利口福這店名,香港有四家。問號小姐給了我四個號碼。一一試了,似乎都對不上,我憋出的幾句粵語怎麼也說不通。再與問號小姐說,她還是給出那四個號碼。
    我走出校園,到路邊一家搾鮮水果汁店要電話簿。店主倒很客氣,讓我坐下,遞來電話薄。我接著,掏出錢買了杯西瓜汁,喝了一口,我把電話薄還回去,問有沒有以前老的電話薄?店主說:前年的,行嗎?我點點頭,拿過來仔細地翻,一一查對紙條上記下的電話號碼。正如我預料,還有另一家利口福。
    電話撥通,我問是不是利口福?那邊聲音太小。我問有沒有陳佳順先生?對方說沒有,撂了電話。
    我明白我犯傻了,不該這麼問。鎮定了一下,電話通後,我改了一點聲音,直接說要利口福酒樓訂座。對方的聲音粗壯了些,也許換了一個人回答:「小姐呀,早就改名了,叫回歸大酒樓。」我心裡罵了一句,真他媽的跟得緊,難怪我找不著,怎麼香港一個個投機生意人比賽似的愛國?我抄下電話薄上的具體地址,與電話裡那人核對,地點沒變,灣仔。那人非常殷切地問:「小姐,你訂座?幾點?」
    我說,晚上六點。
    穿過修頓球場,便是莊士敦道。路過天地圖書公司,我飛快瞄了下書,趕快出來。六點過五分,我走進金碧輝煌的回歸大酒樓。坐下後,我就對侍者說,我要找老闆說話。
    老闆來了,不是小米給我照片上的男人。他客氣地問我需要什麼幫助。我說,我要找一個人,我把這人年齡和姓名講了。
    「沒這個人,」他僅看了照片一眼,就還給了我,「不知道。」
    他的眼睛未直接看我,在我直視他時,他的眼神斜瞟過我的臉。我憑本能感覺,他知道這個人。我再追問時,他還是客客氣氣,但改用香港話,速度異常快,我完全聽不懂。我明白我這個北方人,想在香港做偵探,絕對不行。
    我坐上巴士,垂頭喪氣回學院的賓館。行人極擁擠,但車輛並未堵塞。我弄不清怎麼回事,只明白一件:小米被香港男人像垃圾一樣扔掉了,這個男人不敢站出來。我雖然曾有過一段婚史,但離異後,覺得做單身貴族比拖家帶小好。此事看來是非追到底不可,不僅在於她是我親外甥女,而是人的尊嚴被傷害得慘。我一定要把這男人抓出來。
    第二天上午十點,該我發言,談大陸女權運動的發展。評講人是嶺南學院社會學系的夏教授,一個精通各種新理論的女子,普通話說得艱難,索性滑進流利的英文。
    集中注意力,我也算聽懂了夏教授艱深理論術語後面的要點,無非是說香港「後殖民時期」,女權運動的起點比大陸高,訴求也比大陸高。對此,我沒有爭議,因為我不瞭解香港情況。但她的伶牙利嘴給我印象很深。或許,她是個豪爽正直的熱心腸。在中午便餐時,我把她拉到一邊,客套了幾句,就把事情來由講了一遍。
    夏教授果然比我還激動,仗義人,可能又撞上她的研究題目。她談到政府就無證兒童問題,在訴訟終審法院,牽涉到港人在內地所生子女居港權,小老婆的子女來港,是否必須在港的大老婆同意。這將是九七回歸以來最大的一場憲制爭論。她馬上要了電話號碼,訂了回歸大酒樓的座。
    香港的迷人在晚上,摩天大樓,海灣,中西藝術合壁的典型,比電影中的紐約還漂亮。海風習習,氣溫恰到好處,一襲裙子,進到酒樓裡還覺得有點兒涼。侍者周到地拿來披巾,點了菜。夏教授說:「你坐好,我去問店老闆。」
    等了十幾分鐘,我越來越不安,環顧鄰桌,個個打扮得紳士淑女,碰杯歡笑。我站了起來,讓侍者帶我去老闆辦公室。
    在樓梯口,我就聽到玻璃門裡傳出聲音:粵語,好像爭吵得很厲害,但聲音逐漸低下去。我停在那兒,動彈不了。過了好一陣子,那門才打開,夏教授走了出來,板著臉。見我在門口,也不驚奇,一聲不吭朝廳堂裡走,我只好跟著她,回到桌前。
    菜早已上全。侍者端來一瓶上好的白葡萄酒,沁著冰塊,給兩個杯子斟滿後說:「今天的酒菜,算店裡請客。老闆吩咐了,請二位貴客賞臉。」
    看著侍者退下,夏教授的眼睛不屑地盯了一眼,鼻子裡哼了一聲。
    我等著她開口,她喝了一口酒,好像是讓自己冷靜下來。然後才說:「你是對的,老闆知道你要找的人。」飯店裡背景歌聲,很熟,是《中國心》:「萬里長城永不倒,千里黃河水濤濤……」我舒了一口氣:「那太好了,我們先吃飯。」
    「對對,我們先吃。」她說,「這鴨舌,熏過再清蒸,我以為這樣味最美。」
    我嘗了一口,點頭稱讚。為增加胃口,我轉移話題,問來開會的一些人的情況。
    菜吃到一半,酒喝了一半,我們幾乎同時說:「那人——」我們看了對方一下,笑了,笑得勉強。是這樣的,她語音盡量平緩:那人,並不像他對你外甥女說的那樣,有自己的飯店,跟老闆也不沾親帶故。店裡小夥計,負責採購,專門到廣州採購一些特殊品種,大多是這兒弄不到的野味野菜,椿芽、馬齒莧等等。沒家小,也從未結過婚。前些陣子東南亞經濟不景氣,也波及到這個利口福,雖然易名回歸,老闆也得收縮經營,不再需要大陸的一些特殊原料。這個人就被飯店解雇了。但他無處可去,一向住在飯店後樓,老闆只同意他留幾個星期。
    小米不是二奶!這是我的頭一個反應。可能她是對的,這男人愛她是真,除了他有錢這點是撤謊,那就是次要的事了。我問夏教授:「那麼老闆幹嗎怕見我?這人在哪裡?」
    「我們先吃飯好,否則,你就吃不下去了。」夏教授說。
    但我吃不下去了。說到這份上,我得知道底細。她就叫我耐心點,讓我聽著。
    那人已有大半月未回到飯店,也沒留信或讓人捎個話。突然有一晚,老闆發現他渾身是血回來。老闆很生氣,怎麼和幫會搞在一起?他艱難地爬上後樓的房間。老闆怕黑幫追來惹禍,不敢請醫生。他血流盡死了。他應該有點餘錢,但什麼錢也沒留下,也沒親友。之後,老闆才知道,他參與汕頭老家偷渡人蛇。不知怎麼搞的,可能起了善心,幫助有關人逃跑,被安插在香港的內線,在街上追殺了。老闆圖吉利消災,請先生來店做了道場。房間裡用具都是店裡的,牆上有張不知哪兒弄來的女孩照片,十幾寸大。做完道事,老闆將所有的用具搬走燒掉,重新粉飾,供上菩薩,點上香。那是一年多前的事。
    「來這家飯店,大陸官方訪問團特多。」夏教授說,「老闆挺愛國的,當然,誰不愛國?我也愛國,你也愛國,但我有我的方式,你有你的方式,對不?」
    回到山上的學院賓館,我洗了個澡,面朝窗站著,背海的一面,樹影相疊,隨風搖擺。完全出乎我意料之外,小米的情人——我潛意識改了稱呼,不叫「那人」或「香港男人」--或許對她真是誠心誠意。我拿起電話,琢磨怎麼給小米講,我知道她一定在等我的電話。那天清晨與她分手時,她抱著孩子說:「姨,只有你可以幫我。」眼裡含著淚,充滿了希望。
    電話通了,我剛問她這兩天怎樣,好不好。她沒回答我,就說開了:這兩天晚上她沒去歌廳,就為了等我的電話。她說有人告訴她,香港剛出新政策,允許內地非婚生子女申請到香港,但必須得到正式配偶同意。
    「如果有大奶的話,」她聲音控制不住地顫抖,「他可能有,那也沒關係,求他讓她同意,包二奶的男士得在大奶面前招供,據說政策這麼講的,這樣二奶仔就可到香港。他應當管我,不管我也行,我可以躲開,讓他把自己骨肉帶去,他以前發過誓的,絕不會讓我們母子受委屈,你是不是見到他了,他怎麼樣,是不是有了新人?」
    小米的聲音急急切切,我插不進去一句話,她根本沒想過我是否在聽,只顧自己激動。
    我看看手錶,過了十分鐘,全是她一人在說話。我控制著,如果不是我的外甥女,如果不是她的情人遭遇不幸,我想我會非常討厭如此情緒化的、神經質的懇求。她差一點就要哭了,我想,我應試著理解她。她的母親若知道這一切,會理解她嗎?電話那邊的聲音突然問:「姨,你在聽嗎?」
    「我在聽。人還沒找到。」終於有我說話的機會,我都不相信自己會這麼說,「不過,我會盡我的努力找,我明天再去找。」
    {清}青城子《誌異續編》
    三吳商賈溯江至荊城,旅數月,在荊另置外室者多矣,往往外室不知夫家究竟。有吳地富賈何某,於荊娶妻生子。每年春汛時來荊,攜款於婦子,留住數月,初秋歸去。如此十年,情深彌篤。某年春,何賈遲遲未至,年餘均無音信。婦急,求問吳客代詢。來年吳客返,告之曰:此何賈十年前來荊一次,歸即罹不治,年前葬墓水淹而毀,家無後嗣,歸於亂葬墳矣。婦大駭,十年為夫,必為遊魂乎。

《鶴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