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讓豪宅裡起戰爭

MM:

這個月實在沒什麼值得談的,每天都在準備畢業會考,雖然足球還是照踢。也因為每天都在拚命讀書,所以禮拜五發生的事情就更稀奇了。那天中午,整個十到十三年級的班都被叫到會議廳去集合。我到了會議廳,看見校長已經拿著麥克風站在前面。我們都很驚訝,一定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發生了,才會有這樣的陣仗。你也知道,德國學校一般是沒有集會的,什麼朝會、周會、升旗降旗、開學或結業什麼的,都沒有。

大家坐定了以後,校長就開始解釋:我們高中部的一個學生會幹部──就叫他約翰吧──被幾個陌生人圍毆受傷,我們學校絕不容許這樣的事情發生,他呼籲所有的同學團結一致,譴責暴力,並且給被打傷的同學精神支持。

好了,大家都很震動啊。但是緊接著「流言」就開始了,而且「流言」還得到證實:打約翰的是本校學生,但所謂「圍毆」,其實是一小撮人圍著他理論,打了他一個耳光,只是這樣。

學校召集我們,想培養一個團結互愛的氣氛,但是真相一出來,很多人,包括我,都覺得超級反感。搞什麼呀,我們是畢業班的學生,正在上一堂重點課,中斷講課,就為一個學生被人打了一個巴掌?

MM可能會覺得,嘿,安德烈,你怎麼這麼不講道義,缺同情心,你應該支持那個被打的學生啊。

我只能告訴你,MM,我在這所中學九年了,這件事在我和我的朋友心目中,是個笑話。克倫堡中學是一個典型的富裕的郊區中學,平常安安靜靜的,但是我也不是沒見過學生拿著小刀追趕,也不是沒見過學生抓著棒球棒打混架,學校當局也知道,但是從來沒管過。怎麼這一回,突然這麼「積極」啊?

看我能不能跟你說清楚。德國中學分成三類,你知道的,「主幹中學」(五年級到九年級),是最基本的國民基礎教育,學生畢業之後通常只能開卡車、收垃圾、做碼頭工人等等,甚至根本就找不到工作;「實業中學」(五年級到十年級),主要是職業教育,培養各種工匠技師,從麵包師、木匠鎖匠到辦公室小職員,都是這裡出來的;然後是Gymnasium「完全中學」(五年級到十三年級),等於是大學的先修班,培養將來的學術菁英。我們的學校是一種綜合中學,三類都在一個校園裡。

我所看見的打架,基本上都發生在「主幹中學」的班裡,這些學生很多來自低薪家庭,多半是新移民──來自阿富汗、伊朗、土耳其的穆斯林。移民有很多適應的困難,所以很多學生也來自問題家庭。好,你現在明白我的反感了吧?為什麼那些學生拿刀子追殺的時候,你不在乎,「完全中學」的學生被打了一個耳光,你就突然這麼緊張,這麼鄭重?

年輕人起衝突是常有的事,但我還真是第一次看見有人正經八百告到學校去。我不敢說我懂「江湖」,但是我相信我知道怎麼跟「那些人」打交道,甚至交朋友。「那些人」並不都是流氓。事實上,穆斯林是不喝酒,不嗑藥的。他們只是跟中產階級德國人有很不一樣的價值觀,尤其是對於什麼叫「尊敬」或者「榮譽」。他們可能表現出比較強的攻擊性,但主要的問題在於,他們有不同的價值認同。

我認識這個被打的約翰,家裡很有錢,是那種很幼稚、膽小怕事的人,觀念完全是有錢的中產階級極端保守的價值觀。我的意思是說,他就是那種絕不會晚上溜出去會朋友,而且動不動就「我媽媽說」的年輕人,活在一個「白麵包」世界裡,根本不知道真實的世界是怎麼回事。

但是後來的發展才真叫我火大。學校網頁上有個學生論壇,很多同學上網討論這個「約翰事件」。有一個「安妮」女生這樣寫:

我們學校越來越沉淪,越低級了,變成一個暴徒、無產階級、白疑橫行的地方。如果再這樣下去,我認為我們學校將來收學生時,應該要先看學生的家庭背景和社會階級,再決定他夠不夠資格進來。我真的無法以學校為榮了,「那種」學生越來越多…

太荒謬了,MM,我並不贊成暴力行為,我承認絕大部分的打架都發生在「主幹中學」,我也承認大部分的「主幹中學」學生來自所謂「下層社會」而「下層社會」問題真的很多,但是我無法接受學校把這些學生拿來做問題的scapegoat,代罪羔羊。我更沒法忍受這種典型的私立學校菁英思維,勢利,傲慢,自以為高人一等,以為自己「出身」好,國家就是他的。

你知道我怎麼回應那個「安妮」嗎?只寫了一句話:

「讓木屋裡有和平,讓豪宅裡起戰爭!」

安德烈

《親愛的安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