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上世紀的中國文學史,魯迅是矗立其中的一座大山。20世紀的上半葉,中國的各行各業都井噴出諸多偉大的人物,魯迅之名,就是那璀璨星空中的一個耀眼存在。甚至我們都很難想像,中國現代文壇如果沒有魯迅的參與,會是怎樣一件憾事;中華民族少了魯迅,又會是怎樣一種損失。
舉目古今中外,肩著黑暗的閘門負重前行如魯迅者幾稀,以鷹隼般銳利的眼光剖析國民性格如魯迅者幾稀,用投槍匕首般的文字直刺黑暗虛空勇敢戰鬥如魯迅者幾稀。是魯迅,體現了一個現代中國人所能抵達的精神高度,在他的精神光芒的照耀下,我們獲得啟迪,同時感到渺小。為了獲得啟迪,我們要讀魯迅;為了明白自我本身的渺小,我們更要讀魯迅。
關於魯迅的生平,大約不用筆者在此絮叨,讀者也都知曉,且本書所選《自敘傳略》對此也有論及,因而不再詳述。在這裡,我們只約略勾勒一下與其文學生涯有關的人生軌跡。
魯迅初名周樟壽,1881年9月25日生於浙江紹興一個書香之家,家境還算殷實,也可說是享受過一段時間闊少爺的福。然而世事多變,此等幸福並未享受幾年,他的家庭就突遭變故,家境一落千丈。他也因此過早地體會到了人生的坎坷、世態的炎涼。
十八歲那年,魯迅懷揣母親多方籌借而來的八塊銀元,只身前往南京求學,並更名樹人,從此踏上一條漫長而又孤獨的旅途。二十二歲那年,他赴日本留學,異國求學,自然免不了遭受欺凌侮辱的眼光,然而作為一種補償,他也有幸結識了一批良師益友。剛到日本他學的是醫術,後從文,此中轉變在其《籐野先生》及《吶喊·自序》兩篇文章中論說甚細。而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他遵從自己內心的意願作出了自己的選擇,並為此奔忙終生,未曾懈怠。
回國後,魯迅在家鄉當了幾年教師。自1912年至1925年,他又在教育部當了大約14年的公務員,此後又輾轉於北京、廈門、廣州、上海等地,最終還是以寫作謀生,成為專業作家。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因病逝於上海。和他另外兩位高壽的兄弟相比,56歲而亡的他委實算英年早逝。
臧克家先生曾有詩道:「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生命總有盡頭,精神的穿透卻無止境,在時光的汰洗之下,魯迅的精神,愈益彰顯出其可貴的質地,成為中華民族永恆的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
魯迅的文字,是一塊塊疙瘩似的煤塊,不僅給人一種詭異的美感,其中蘊涵的精神能量和火熱的激情,更能讓每一個逼近它的人感覺到如炙如烤般的疼痛——這疼痛,是生命的覺醒,這疼痛,是精神的昇華。魯迅先生的文字和精神,是一筆任何人都能利用的寶藏。我們想讓更多的人能接觸這份寶藏,走近魯迅,夯實生命存在的根基,拔高精神標桿的尺度,因而精選魯迅先生的文字,輯成此書。
本書篇幅不大,然而編選的都是魯迅先生的經典篇目。我相信,每個手握此書、對其中文章細細品讀的人,都能獲得一份屬於自己的啟迪和感悟。
魯迅先生對於歷史、現實、文化、人生,都有著自己獨特而深刻的見解。《燈下漫筆》中,他對中國古往今來當政者所實施的「奴化」統治予以無情批判和辛辣諷刺,指出各色太平光環掩罩下的中國社會實則都是生產奴隸的廠房;而在《記念劉和珍君》和《「友邦驚詫」論》中,他則猛烈而尖銳地抨擊著黑暗的現實;《說「面子」》一文裡,他以驚人的敏銳發現了中國式的「要面子」與「不要臉」之間竟然有著「很難分辨」的關係這一結論,讓人讀後不由得冷汗淋漓;即便到了《死》的時候,他還絲毫不改往日倔強,直言「讓他們怨恨去,我也一個都不寬恕」。其實,這些思考往往又摻雜在一起,很難截然分開,例如《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一篇,就能看到諸種因素相互交織的場面。
當然還不止於此!那些回憶裡的事、記憶中的人,在魯迅筆下都凝聚成了永遠的定格:兒時爛漫無羈的時代可以乘著冬日在雪地捕鳥,還能從長媽媽那裡聽來各種千奇百怪的故事,等到長大以後出國留學又遇到了仁愛無私的籐野先生……這些文章,至今讀來仍有一種溫暖、溫馨之感。
此外,本書還選編了一些純粹個人化的文字,如散文詩、舊體詩等,值得耐心品讀。對於這類文字,理解上可能要費些周折,然而若能深入進去,就能發現一個更為廣闊和深厚的精神世界。
等等,等等。
讀魯迅的文字,常常使人於不覺間會心一笑,為他犀利的言語和敏銳的洞察大聲叫好;笑過之後又時時覺得悲哀。這悲哀來自對人性、人生的反思和內省,而這笑大約類似俄國作家果戈理的小說所帶給人的那種「含淚的笑」吧。總之,那是一種極為複雜的情緒。
任何對於魯迅文章的評價和介紹,實際上都有佛頭著糞之弊,這些文字也不例外。理解魯迅、走近魯迅的最好方式,莫過於直面先生的文字。因此,就請讀者翻過此頁,走向那個瘦而倔強的身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