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看到過挪威畫家蒙克(Munch)的名畫《TheScream》的複製品,這畫的題目有譯為《吶喊》的,有譯為《嚎叫》或《哭泣》的。雖然那外文確實包含著「尖叫」、「嚎哭」等復合含義,但作為一個中國觀畫者,我的意識裡,「吶喊」與「哭泣」卻是相距甚遠的兩個概念。我對這畫最初的印象,是畫上那人張圓的嘴。因為他拚命地宣洩,所以那嘴其實已非正圓,而是扯成了一個似乎就要破裂的豎長歪扭的深洞。前幾年我有機會到挪威奧斯陸的蒙克博物館裡,仔細觀賞了這幅畫的原作。我久久地站立在這幅名畫前,感受到一種莫名的震
撼。蒙克出生於1863年,逝於1944年,是歐洲美術史上表現主義的代表人物,而這幅畫便是表現主義最著名的一座紀念碑。我不是美術史研究者,不具有專業性的鑒賞眼光,我只能是從自我的生命體驗出發,來與這幅畫所提供的視覺衝擊力,達到我個人所獨有的靈魂悸動。在我看來,畫上那個用雙手捧著倒葫蘆形瘦臉的人,他究竟是在憤怒地吶喊,還是在悲愴地哭嚎,抑或是在狂放地尖叫,實在都並不重要。我只是被他那拚命張圓的嘴所刺激,而且是強刺激。倘若我能命名這幅,那我一定把它稱做《張圓的嘴》!
回顧自己的生命歷程,幾乎不曾將自己的嘴如此這般地奮力張圓。常提醒自己,應當溫柔敦厚,以含蓄蘊藉為美;一定要保持高度理智,控制住情感,壓抑住衝動;人前多微笑,自處宜隱忍;即使無懼於「禍從口出」,也還是要盡量地「張口不露齒」……蒙克的這幅「張圓的嘴」所體現的生命力爆發,其文化內蘊離我所受的熏陶訓導實在太遠。我在奧斯陸蒙克博物館裡,也曾詢問過陪我參觀的挪威漢學家——他對蒙克的瞭解當然足以給我解疑——「蒙克這畫,是不是反映出他對社會現實的極度不滿?這吶喊或嚎哭者是否在發出革命的呼號?」他說,蒙克的從藝過程算不上坎坷,成名早,壽數高。雖然他在世的80年裡有兩次世界大戰,世界上許多地方——比如中國——可謂多災多難,但他的祖國挪威遠不是那一階段世上的多舛之地,他個人更並非是一個社會政治運動的積極介入者,因此,對這幅畫固然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革命者將其理解為對革命的呼喚也是一種理解角度。然而平心而論,蒙克藝術創作中所關注的並不是政治革命或社會運動,這幅作於1893年的畫,那張圓的嘴,所表達的應主要是生命本體因困惑與艱辛所爆發出的大宣洩。聽過挪威朋友的解說,我暗想,自己的生命本體也常陷於極度的困惑與憋悶,卻不曾如此恣意地把嘴張圓。它所承載的文化,與把我養成的文化之間,那銜接與融通的可能有多大?從那相通的管道上,我能獲得多少營養?
我在奧斯陸蒙克博物館購得一本大畫冊,封面上便是這幅畫。回到中國我常常細賞這幅畫,我注意到,畫上的把嘴張圓者,是站在一座橋上,面朝觀畫者。因他那張圓的嘴裡所發出的聲響,橋下的河水彷彿都被感染得豎立了起來。然而,在畫的左側,蒙克有意畫出了兩個在橋上散步的男人的背影,意態卻似乎十分地悠閒,竟對畫上拚力將嘴張圓者不聞不問。我以為這是意味深長的。或者是那張圓的嘴裡所發出的狂喊,雖天地同應,其音頻卻已超出了人耳所能直接感受的範疇?個體生命的處境與歌哭,與他人的生命軌跡、心理應答,時常
會如此地兩不相干麼?要麼,蒙克是想以此昭示我們,不要依賴他人的聲援、祈盼他人的憐憫,我們應沖決艱難險阻,歷經痛苦磨煉,奮力張圓靈魂的嘴巴,在追求真、善、美的狂放宣洩中,得到救贖與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