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2)

    侯方域卻裝作沒看見。不過,他也知道梅朗中是有名的「詩癡」,而馮班卻是天字第一號的「詩狂」。這兩個寶貝湊在一塊,如果無人制止,只怕吵到天亮也停不下來,於是便分開人叢,走過去,先瞧一瞧那首引起爭論的詩。原來是一首七絕:溫柔婉麗復冰清,水入山塘便有情。
    微雨憑君舟上望,
    小簾人影正盈盈。
    下面的落款是「金沙呂兆龍」。
    侯方域心想:「這詩小有情致,卻非唐音,但並不見得綺靡、隱僻。可笑他們卻亂爭一氣。這一癡一狂,只怕已是入魔了!」於是,他大聲說:「你們都不要爭!
    等我寫出一首來,也讓你們瞧瞧是唐音不是唐音!」
    說完,他就大步走近桌子,拿起一支兼毫湖筆,把已經醞釀好的一首詩,龍飛風舞地寫了出來:水閣金荷斗日曛,雙鳧驚起隔花聞。
    北濤南走三千里,
    不解飄零那識君。
    侯方域剛剛拋下筆,站在旁邊瞧著的社友們已經哄然叫起好來。侯方域笑了一笑,回頭瞅著兩個爭吵的人,意思是說:「怎麼樣啊,這可是唐音!」
    兩個爭吵者也顯然被這詩的不同凡響吸引住了。馮班一聲不響,狂熱的臉上現出茫然若失的神情;梅朗中則用貪婪的目光死盯著詩箋。「啊,朝宗,真有你的!」
    他嫉妒地喃喃說。
    這當兒,幾個社友已經把坐在一邊的冒襄和董小宛拖了過來。
    「辟疆,你快來瞧——『北濤南走三千里,不解飄零那識君!』朝宗這詩,可是把你倆一筆兒寫出來了哩!」一個社友興沖沖地叫。
    「是啊,宛娘若不因飄零,便不會識得辟疆;但既識了辟疆,從此便不必飄零了!妙!」另一個搖頭晃腦地說。
    「可別放過了『不解』二字!」有人高聲指出,「惟宛娘深解飄零之苦,是以對辟疆一往情深!若不解飄零之苦,哪得如此情深?而情既愈深,則自必愈欲早脫飄零之苦。區區二字,已把宛娘的心事和盤托出,這便是『詩眼』了!」
    「辟疆,莫要辜負了宛娘生死相隨之志啊!」幾個聲音同時敦促說。
    「我們寫了這許多詩,如今也該辟疆來和一首了!」又一個聲音提議。
    「對,對!」大家同聲附和。
    冒襄沒有立即做聲。自從同董小宛來到水閣之後,他一直很少說話。雖然顧眉那一番話,確實給他指出了一個可行的辦法,來解決由於經濟拮据所面臨的困難,可是他仍然拿不定主意是否這樣做,尤其拿不定主意娶不娶董小宛。然而,當他來到水閣之後,眼前的氣氛卻使他吃驚了。社友們上自吳應箕、陳貞慧,下至一般同人,都異口同聲地推許董小宛,誇獎她不僅色藝無雙,而且品格超群,是風塵中一位極難得的奇女子。他們尤其對董小宛不避艱險,千辛萬苦地到南京來尋冒襄這一行動讚不絕口,認為能獲得這樣一位女子的心,是冒襄的莫大福氣。接著,大家就一窩蜂地題詩贈句替董小宛捧場,鼓勵她不怕挫折,追求到底。這一切,都使冒襄感到有點意外。他原以為,在名士圈子中,董小宛的身價,無論如何也比不上陳圓圓。他既然失去了陳圓圓,如果退而求其次,娶董小宛的話,難免會為人所笑。但現在看起來,情況並非如他所料的那樣。經過了這次反覆和波折之後,冒襄也漸漸看清了,董小宛有不少好的品質,恰恰是陳圓圓所欠缺的。而且,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看來如果自己仍執意不允,就顯得太過褊狹和無情,不僅多少有點對不起董小宛,而且還會大大地掃了社友們的興。萬一蕾小宛傷心絕望之餘,幹出諸如自尋短見一類的傻事來——這是很司能的——那麼就很難得到社會上的諒解,自己的聲譽也勢必會受到影響。這樣一想,冒襄就感到一種壓力。這是一種柔軟的、然而堅韌的壓力,就像一張網,而自己則成了網中的一條魚。他似乎能夠逃脫,但事實上卻沒法逃脫……「哎,冒公子,你倒是快寫呀!我們都等著瞧哩!」一個女人清脆的嗓音在耳邊響起。冒襄一回頭,發現顧眉那雙帶笑的、大有深意的眼睛,正在很近的地方緊盯著他。
    「嗯,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冒襄覺得心裡有一個聲音這樣說。
    於是,他點點頭,拿起筆,沉吟片刻,慢慢地在詩箋上寫出了這樣幾句:白門柳色向江分,一棹煙波濺練裙。
    莫道啼鵑啼不歇,
    皋雲猶得似巫雲。
    他一邊在寫,梅朗中就在一邊大聲地讀出來,所以不僅站在旁邊的人瞧得清楚,站得稍遠的人也都聽到了。冒襄剛寫完,大家就不約而同地歡呼起來:「好了好了,辟疆已經答應了!」
    「『皋雲猶得似巫雲』!就是說,今後辟疆和宛娘的巫山陽台之會,要移到如皋去了。好句,妙句!」
    「喂,這『皋雲』可有出典?」
    「老兄何其健忘——『飛雲冉冉蘅皋暮』,便是賀方回《青玉案》裡的一句。
    辟疆移用於此,他又家在如皋,正是一語雙關哩!」
    「哎,可惜今日不曾請得柳麻子來!」
    「怎麼?」
    「他慣喜說什麼時事書。今日這『眾名士大宴秦淮河,冒公子新題巫山詠』便是絕好的一個關目了。」
    「那麼,其中自然非說到老兄不可噦?」
    「老兄何必取笑。你倒說說,這秦淮河上若然少了我輩,又安得有如許風流!」
    「哈哈哈哈!」
    「快,快拿酒來!」一個洪亮的聲音蓋過了愉快的逗樂,那是冒襄的拜盟兄弟陳梁。很快地,酒拿來了。亂紛紛當中,冒襄只覺得陳梁把一隻酒杯塞在自己的手裡,另一個人端著酒壺把它斟滿。
    「你們兩個先飲個交杯兒!咦,小宛,快過來啊,還害羞什麼!」
    那是顧眉得意的嗓音。
    直到這時,冒襄才忽然想起:「是啊,我怎麼忘了小宛?現在她自然該高興了,只不知是什麼模樣?」他不禁用眼睛尋找著,隨即發現董小宛就站在他左邊不遠的地方,手裡也端著一杯酒。不過,出乎冒襄的意料,她並不是在笑,也沒有顯得怎麼激動。她平靜地站著,目不轉睛地瞅著冒襄,那澄澈的、略帶憂傷的大眼睛彷彿在問:「你這一次是真心的麼?不會再變了麼?可是,我卻有點擔心,真的,擔心……」四陳貞慧的估計不錯,在酒宴快要開始的時候,張岱終於帶著阮大鋮家的戲班子和全副行頭回到了桃葉河房。他一邊用手帕拭著額上的汗,一邊興沖沖地向陳貞慧報告他如何在阮大鋮家吃了月餅、帶骨鮑螺和山楂糖,如何大談各地土特產,把阮大鋮聽得一怔一怔的。當他提出借戲時,阮大鋮如何吃驚,不敢相信,後來又怎樣高興得眉開眼笑,手舞足蹈。
    「啊喲,定生,你要是親眼看見老阮那巴結勁兒才好哩!又打拱又作揖,就差沒搖尾巴罷咧。他一直把我送出大門外,還拉著手,再三囑我有空常去玩兒,親熱得什麼似的!」
    陳貞慧笑了笑,說:「辛苦你了,宗子,快坐下歇歇,喝杯茶!」
    他們說話的當兒,其餘的社友在一旁聽著,臉上都露出驚訝、困惑的神情。他們大多數人事先並不知情,這時都弄不明白,陳貞慧怎麼會想出這樣的怪念頭?為什麼放著許多戲班子不請,偏偏去借阮鬍子的家班?他們還擔心這樣做會不會引起外間的誤會?
    會不會給阮鬍子乘機揀便宜?諸如此類。但是也有人說:「久聞阮家班訓練嚴格,演技出色,看一看也無妨!」對於這些議論,陳貞慧一概不回答,他只擺擺手,讓大家少安毋躁,開桌入席。隨後就打發那個捧著戲單伺候的花衣末角下去,馬上排演起來。
    中秋的圓月,已經升上東天。冉冉飄動著的幾朵浮雲,不知什麼時候已經消散了。清明的月色從天幕上傾瀉下來,照亮了香風十里的秦淮河;兩岸河房臨水的露台上,坐滿了飲酒賞月的人們,快活的笑聲、細碎的談話聲和悠揚的樂曲聲在夜風中迴盪著;河道上,張燈結綵的遊船來來往往,每當柔櫓搖過,燈光和月色的倒影就像蛇一般在碧瀅瀅的水面蜿蜒躍動起來……儘管江北一帶的戰事還處於膠著的狀態,南京城也尚未解除戒嚴,可是耽於逸樂的人們,仍舊不願放棄這一年一度的好時光,何況又是象徵團圓的中秋節。人們嘴上不說,心裡不免都在想:「團圓,團圓,還有幾年團圓的日子可過呢?還是過得一次,就算一次吧!」
    因為照例要謝神,水閣上首,已經供起了兩架紙馬——一幅是文昌帝君像,另一幅是關聖帝君像。大家一齊起身,由吳應箕領頭,排了班,在神像面前叩過頭,祭獻了一番,然後各自人席,照例先點了四出單折的短戲演著,待獻上湯來之後,才正式上演《燕子箋》。
    現在,開場的鑼鼓已經打響。前排席位上,同陳梁、呂兆龍坐在一起的冒襄也停止了交談,準備看戲。對於陳貞慧今晚的安排,冒襄雖然也感到疑惑,不過他早就聽說,這《燕子箋》是阮大鋮苦心經營的一本新劇,看過的人都讚不絕口,所以倒有心見識一下。
    鑼鼓越敲越上勁,門上簾子一動,走出來一個青衣小帽的副末。他搖搖擺擺地走到台前,開口唱起了一首[西江月]老卸名韁拘管,閒充詞苑平章。春來秋去酒樽香。爛醉莫愁湖上。
    燕尾雙義如剪,鶯歌全副偷簧。曉風殘月按新腔,依舊是張緒當年景況。
    這支上場小曲,照例是編劇人用以說明本劇的緣起、意圖。冒襄聽了,心想:「雖然『老卸名韁拘管』一句,顯屬說謊,其餘八句也處處文飾標榜自己,總算他還不敢過於放肆。」於是,接著聽下去,曲調已變成「漢宮春]:扶風才子,嫖姚後裔,霍姓都梁。挈友長安取應,為試期尚遠,追歡笑,暫過平康。丹青筆,聽鶯撲蝶,小像寫雲娘。不料朱門有女,與青樓一樣,窈窕相當。
    把春容箋詠,燕子銜將。被同儕計構,更名姓,決策勤王。二美並,麒麟高閣,走馬狀元郎。
    按照寫戲慣例,這第二首曲屬於「家門」,具有提要全劇內容的作用。冒襄聽了,便知道這戲大抵是寫兩個長得一模一樣的女子,一個是青樓妓女,一個是官家小姐,由於燕子銜箋牽合,共同愛上了一個名叫霍都梁的書生。卻被他的朋友——一個小人從中破壞,幾經波折,最後由於書生勤王有功,又高中狀元,結果一男二女,團圓結合,皆大歡喜。
    「嗯,就關目來看——」冒襄又想,「倒還罷了。只是阮圓海此人,心術極是不端,每於戲文之內,暗藏譏詆攻訐之語,發洩其私憤。向者《春燈謎》、《牟尼合》諸劇,便是顯證。卻是不可不防!」由於對董小宛那件事最後表明了態度,這一年多來,使冒襄困擾不安的各種個人私事,至此算是都理出了眉目。他於是又稍稍有心思來關注一下社裡的事務了。他估計,陳貞慧今晚之所以特地去借這本《燕子箋》來演,十之八九也是想瞧瞧阮大鋮有沒有在戲中搗鬼。為著不要等到別人發現了紕漏,自己仍舊糊里糊塗,茫無所知,冒襄便摒除雜念,集中精神看起戲來。
    冒襄的這種想法,坐在另一張桌子旁的陳貞慧自然是不瞭解的。如果知道了,他就會告訴冒襄,今天晚上他這樣做,用意還要更深一些。自從發生了錢謙益企圖替阮大鋮開脫事件之後,陳貞慧內心的震動很大。一方面,他更加清楚地認識到,由於東林、復社的堅決鬥爭,阮大鋮之流的閹黨餘孽,近幾年來雖然似乎已經老實得多,不敢再囂張妄為,但是,事實證明,他們始終沒有死心,還在暗中積極活動,妄圖死灰復燃。另一方面,像錢謙益這樣的東林領袖,竟然不惜自毀名節,勾結朝中權貴,幹出這等出賣東林、復社的無恥勾當,這也使陳貞慧於震驚之餘,產生了一種深切的憂慮,一種危機感。因為很清楚,像這麼一件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勾當,如果不是已經得到社內相當一部分人士的默許和支持,錢謙益是絕不敢貿然從事的。
    現在,這個陰謀雖然已經被揭露和制止了,但它所造成的惡劣影響,它對社內人心所起的衝擊和瓦解作用,卻是不容低估的。如果不急圖振拔,後果將不堪設想。正是基於這樣一種擔心,幾個月來,陳貞慧已經同吳應箕、張自烈、侯方域、梅朗中等人分頭出發,走訪各地社友,做了不少堅定人心、激勵鬥志的工作。上個月,陳貞慧還專程到松江走了一趟,找到了幾社的領袖陳子龍、周立勳、徐孚遠、李雯、彭賓等人,推心置腹地談了幾次,消除了彼此間的不少隔閡和誤會。今天晚上,他特地派張岱去借阮大鋮的家班到桃葉河房來演《燕子箋》,也是出於同樣的考慮。
    剛才,他已經同吳應箕、侯方域、梅朗中、顧杲等人暗中合計好,準備借此機會狠狠揭露阮大鋮一下,給社內同人敲響警鐘,並激勵大家的鬥志。陳貞慧本來也想把這個計劃告訴冒襄,但見冒襄被董小宛纏住不放,弄得昏頭轉向,六神無主,只好作罷。
    現在,因為還不到發難的時候,陳貞慧也不著急,一心一意先看戲。他發現,這本《燕子箋》雖然不外是才子佳人,小人播弄,幾經波折,終獲團圓一類的套套,但編排佈局卻較一般傳奇來得曲折複雜,遣詞造句也務求綺麗華美,還運用了「飛燕」一類新奇別緻的道具,再加上阮大鋮的家班確實訓練有素,演技不同凡響,所以依舊頗能吸引觀眾。董小宛、顧眉和李十娘幾個,竟看得目不轉睛,如癡如醉。
    其餘的人,也都忘記了喝酒吃菜,靜靜地停杯觀看。
    現在,戲已經演到《寫箋》一折。只見台上那個尚書小姐酈飛雲,藉故把丫環支使開去之後,便獨自對那幅畫著一雙親密情侶的畫兒,偷偷地看一回又猜一回、猜一回又看一回,終於春情難禁、神魂顛倒地唱起來:[四季花]畫裡遇神仙,見眉稜上,腮窩畔,風韻翩翩。天然,春羅衫子紅杏彈香肩,那人偎半邊。兩回眸,情萬千,蝶飛錦翅,鶯啼翠煙,游絲小掛雙鳳鈿,光景在眼前。(那些要)陽台雲現,縱山遠水遠人遠,畫便非遠。
    [浣溪紗]麟髓調,霜毫展。方才點筆題箋。這巢間小燕忒刁鑽,驀忽地銜去飛半天。天天未必行方便,便落在泥邊水邊。
    (那些)御溝紅葉蕩春煙,(只落得)飛絮浮萍一樣牽。
    [柰子花]二三春月日長天,往常時兀自淹煎,那禁閒事恁般牽挽,畫中人幾時相見?待見,才能說與般般……這幾支曲子,不但文辭華美,而且情意纏綿。加上那個扮演酈飛雲的旦角,又天然生就一副好嗓子,她用流利悠遠的昆山腔這麼輕佻慢吐地唱出來,當真是千嬌百媚,令聽眾意蕩魂銷。直到她把最後一個字唱完了好一會兒,大家還靜靜地側著耳,追尋品味著那彷彿還在耳畔梁問縈繞搖曳的裊裊餘音……「好!」顧杲首先回過神,大聲喝彩說。然後,他把長鼻子轉向陳貞慧,交換了一個眼色,又怪聲怪氣地接著稱讚:「好一個『畫中人幾時相見?待見,才能說與般般』!如此妙句,真虧他想得出來!」
    「不錯,」顯然早有準備的梅朗中接口說,「此出直唱到這一句,那無情中之情,方始盡出。想不到可憎可厭的阮鬍子,倒是一名繪風繪月的能手!」
    「朗三此譽,何其太低。」侯方域一本正經地眨著眼睛,「似他這等文藻、這等才情,又豈止『能手』而已!」
    「噢,倒要請教。」梅朗中裝出驚訝天真的樣子。
    「弟瞧此戲,非但結構奇妙,詞采華贍,格局謹飭,且賓白、科諢,無不生動自然,曲曲傳神,足與曲文相得益彰。時下詞曲家競喜以臨川、吳江高自標榜。吳江一派且不論,若臨川一派,其真能窺玉茗堂之精奧而傳者,依弟之見,只怕除了這阮圓海,已無第二人了!」
    「朝宗言之有理。」陳貞慧微笑地加了進來,「據弟所知,阮圓海不止詞曲精妙,便是文章詩賦,也是極好的。」
    「我見過他萬曆四十四年會試那幾篇制藝,」吳應箕甕聲甕氣地說,「也算得理真法老,字字痛切。」
    「喂,喂!」顧杲興奮起來,大聲說,「弟有八字之評,專道阮圓海的才情——『文章宗匠,藝苑班頭』。列位以為如何?」
    陳貞慧點點頭:「也還相稱。不過,若再添八字,湊成四句,便更覺妥帖。」
    「噢?」
    「我這八字便是:」若主騷壇,可執牛耳『。「「啊,『文章宗匠,藝苑班頭;若主騷壇,可執牛耳』——不高?」
    「不高!」
    「當得起?」
    「當得起!」
    「啊,啊,啊!哈哈哈!」他們齊聲大笑起來,把戲台上那個書生霍都梁嚇了一跳,差點兒沒唱岔了喉。其他社友更是莫名其妙,都回過頭來怔怔地瞧著他們。
    「嗯,若是當真讓阮圓海出來主騷壇,執牛耳,列位社兄捉摸他敢呢?不敢?」
    待大家笑得差不多時,陳貞慧捋著鬍子,考究地問。
    顧杲的目光一閃,頓時收斂起笑容:「我瞧他不敢!」
    「怎麼?」
    「哼,他叛賣東林,投靠魏閹,認賊作父,殘害忠良,那一檔子豬狗不如的臭事、髒事,誰個不知,誰個不曉!除非是那不辨香臭的昏蟲、屎裡覓道的什麼『前輩』、『元老』,誰又會買他的賬!」顧杲的聲音越來越高。
    「對,對!」梅朗中也跳起來,「他乖乖兒做個縮頭烏龜,老老實實躲在龜窩裡過日子便罷,若敢不知好歹,拋頭露臉,瞧我老梅不把他那狗賊鬍子捋個精光才怪哩!」他裝出一副兇猛的樣子,還做了一個拔鬍子的手勢。
    「朗三兄果然勇氣可嘉。」侯方域慢悠悠地轉動著一隻杯子,「只是你以為阮圓海必不敢出來,那又未免小覷於他了。你不見他去年剛剛才花了一萬兩銀子,想打通周閣老的關節,讓錢牧齋替他開脫翻案?又不見上個月,他到底還是把馬瑤草活動了上去?慢說是『主騷壇、執牛耳』,只怕他還要入閣拜相呢!」
    「朝宗,你未免言之過甚了吧?」許久沒有說話的冒襄,忽然插嘴說。自從侯方域等人一唱一和地稱讚《燕子箋》的時候起,冒襄就一直在揣摩他們這樣做的用意。他十分瞭解這幾個朋友的品性,知道他們無非是故弄玄虛,真章兒還在後頭。
    到了他們突然反過來痛罵阮大鋮,冒襄就明白了:「哼,敢情兒你們是借阮鬍子來做下酒物,尋開心啊!」但他們竟把這事瞞著自己,卻使冒襄有點著惱。這時,《拾箋》一折又已經演完。冒襄趁鑼鼓聲停下來的當兒,又說:「馬瑤草不是逆案中人,自然起復,但未必阮圓海也能起復,老兄又何必危言聳聽,杞人憂天!」
    「不錯!」馮舒慢條斯理的聲音從左邊的角落裡傳來,「便是錢牧老替阮圓海開脫之事,也只是傳聞而已,未必便有真憑實據。」
    「嘿嘿,」侯方域輕蔑地一笑,沒有轉過臉去,「已蒼兄,你是錢牧老的高足,他有無此事,你盡可去叩問於他,小弟在此恕不多言。」說完,他又斜睨著冒襄,「辟疆兄以為小弟是危言聳聽麼?小弟卻擔心老兄近日做了桃源中人,便忘卻了世事喲!」
    冒襄被當面揶揄,臉頓時紅了。陳貞慧見他瞪大眼睛,像要發作,便連忙站起來說:「大家不要鬥嘴——辟疆、已蒼,二位莫誤解弟等之意。阮圓海這次力舉馬瑤草,實指望他日馬瑤草得志,能帶挈於他。這自然未必能得逞,惟是這鬍子賊心不死,於此可見。此事本不可怕,倒是近年來,我同人君子,見國事日亟,憂心如焚,無暇內顧,遂對阮圓海漸生姑息寬貸之意,此誠一可驚可畏之變。是以貞慧於此,不得不披腫瀝膽,大聲疾呼!」
    說到這裡,他停了一下,目光灼灼地掃過全場,彷彿要用這種辦法,把話送進每一個人心裡去。看到大家都屏息聽著,一個個臉上都現出嚴肅的神情,他才接著說下去:「今晚弟特地煩宗子兄去借了這本《燕子箋》來演,便是讓列位親眼見識,阮圓海實為一有才之小人。若容此種狡獪有智之奸徒死灰復燃,必定危傾家國,禍延社局。凡我同人,務必同仇敵愾,打擊之、禁制之,絕不能容他有出頭之日!列位或尚不知,這狡險之徒直至近日,仍在蠢動鑽營,欲圖一逞。此事說來雖不值一哂,惟其用心卻極險極毒——朝宗兄,你且把那件事也對社友們說說!」
    侯方域沉著臉,搖搖頭,顯然對於冒襄適才說他「危言聳聽」仍餘氣未消。梅朗中在一旁看見,便自告奮勇地站起來:「讓小弟替朝宗說好了。事情是這樣——開試之前幾日,朝宗正在媚香樓同香君飲酒,有位王將軍也在座。他與朝宗本屬世交,因罷職在此閒居,便常來走動。朝宗知他家境亦非富裕,卻見他。出手甚是豪闊,本已有點疑心,只是不好問得。偏是香君那妮子乖覺,卻將這事來提醒朝宗。
    朝宗便認真起來,逼著姓王的定要追根究底。那姓王的吃問不過,才屏去從人,說出底蘊。原來他是受了阮圓海之托,來求朝宗向社裡說情疏通,將他開脫。那每日使用的銀兩,都是老阮的開支。朝宗這才恍然,當時再不理他。姓王的沒奈何,只得灰溜溜地跑了。諸位請看,這狗賊鬍子到底可惡不可惡、可恨不可恨呢?」
    梅朗中的話音剛落,余懷就蹦了起來:「蠢,蠢!蠢透了!」他大叫。
    「淡心兄,你說誰蠢?」顧杲問。
    「當然是阮鬍子啊!他以為花幾兩臭銀子,就能把我們買了,真是天字第一號的蠢材!」
    「他能寫出這《燕子箋》,倒也不是蠢材。」陳梁譏諷地說,「不過利令智昏,那是確定無疑的了!」
    「對,他是昏了頭!」「白日做夢!」「這鬍子如此可惡,果然輕饒他不得!」
    好幾個聲音同時叫起來。
    「對,對,饒他不得!」更多的人附和說。
    可是,那幾個同錢謙益關係較深的人,像馮氏兄弟、孫永祚、顧苓等人,仍舊一聲不響。
    這時候,侯方域慢慢地站了起來,他完全收起了慣常的那種傲慢不遜的神情,低著頭,沉默了一下,才說:「適才朗三所言,尚有可補充之處——當時香君見王將軍說出底蘊,曾私下對小弟說:她自少便因阿娘得識定生兄,深敬其高義,又聞次尾兄亦錚錚之士,囑小弟決不可因阮圓海負此二位至交好友。又說:」以公子之世望,怎能替他閹黨兒子辦事?公子讀書萬卷,見解可別連我們區區女流還不如!
    「『侯方域用深沉、感動的聲音說著,抬起頭,望著大家,」小弟在此轉述此語,不獨是此語曾令小弟深為感佩,也是想教列位社兄知道,青樓之中,尚有此等人物!
    「
    同剛才梅朗中說話時的情形不同,這一次侯方域說完了好一陣子,大家仍舊靜靜地坐著,沒有做聲,一個個臉上現出沉思,甚至慚愧的神情。
    「香君此語,可以不朽了!」不知是誰,忽然讚歎地說了一句。
    「今夕得聞此語,自此之後,我再不敢看輕舊院人物了!」另一個說。
    「香君此語,只怕有些人不便與聞呢!」
    「哦,怎麼?」
    「他們枉自飽讀詩書,自誇聖賢高弟,卻全無骨氣,若聞知此語,豈非活活愧死?」
    「我們且休說別人!」馮班忽然氣沖沖地站起來,吵架似地說,「我們如今不也在快快活活地瞧阮大鋮的《燕子箋》麼?這會兒戲也停了,我們也不用再看了,竟是散了吧!」說著,就要往外走。
    大家經他這樣一提醒,才發覺,戲不知什麼時候已經停了下來。
    「哎,定遠兄,何必要走!」陳貞慧連忙起身挽留。眼見今晚的安排已經完全達到預期的目的,而且由於侯方域最後這一下即興陳述,把大家深深地打動,這使陳貞慧尤其滿意。
    「社友們難得聚首一趟,何不就拿阮圓海這戲做下酒之物,該贊則贊,該罵則罵,謀徹夜之歡呢!」他竭力勸說著,又回頭大聲問台上:「咦,怎麼都停下了?
    快快演起來!」
    「定遠兄,不要走!」「急什麼?」「等會兒還要同你唱和一番哩!」
    許多人也幫著挽留馮班。
    可是,馮班尚未挽留住,卻連馮舒、孫永祚、顧苓等人也一齊起身要走。大家知道他們都是錢門弟子,對於今晚這樣處處拿錢謙益作話柄,自然老大不舒服,即使再挽留,只怕也是白費勁,所以便不再勉強,讓他們走了。
    在大家亂紛紛地送馮班等人出門的時候,冒襄卻坐著沒動。
    剛才侯方域轉述李香君的那一番話,使他既意外又吃驚。他不只見過李香君,而且還相當熟識——一個身材矮孝膚色白淨的小女孩兒,外號「香扇墜」。平時也無非覺著她人還機靈,小嘴巴子嘰嘰呱呱的,挺會捉弄人,卻想不到她能說出這等深明大義的話來。
    「怪道朝宗如此迷戀於她,原來竟是一位奇女子!」冒襄肅然起敬地想。他忽然覺得,自己理想中的女子,要麼是陳圓圓那樣的,不然,至少也應當像李香君這一類,但是偏偏碰上了董小宛,她與上面這兩種類型全無一點相近……想到這裡,冒襄不由得朝董小宛那邊望了望,卻意外地發現,原來董小宛也在含情脈脈地望著他。「哼,她就會這個!彷彿除此之外,她再也沒有什麼事情好幹似的!」冒襄惱火地想,隨即別轉臉,整個晚上,再也不去瞧她了……

《白門柳1:夕陽芳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