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5月《李敖回憶錄》出版,立刻躋身暢銷書排行榜,並盤踞排行榜半年之久;該書被列為1997年度十大最具影響力的書,李敖先生也成為當年出版界的風雲人物。其實,看完三十萬字的《李敖回憶錄》,你還不認識真正的李敖!
在某一歡宴場合,朋友們談到李敖,欽敬者有之,好奇者有之,因我曾出版李敖大師之書,每個人皆希望我談談李敖。一時之間,我不知如何以對,對李敖先生,我所知僅千萬分之一耳,何能妄言!
回家途中,一再思考此一問題,李敖究竟何許人也?從此這個問題一直困擾我。
作為一個出版人,出版李先生的書,已有數本之多,其中且包括自傳體的《李敖回憶錄》,我能說不瞭解李敖嗎?
但事實就是如此,每次接觸李敖先生,都有不同的新發現,最後我終於找到結論:「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就是我的感覺,這一輩子,對李敖先生,這恐怕是永遠的感覺!
以前只知道李敖批判蔣家父子,但後來發覺,李先生眼中的惡人之多,舉凡政客,無人落榜,而在批判的過程中,李敖無不舉證歷歷,讓所有仇家噤若寒蟬。
以前只知道李敖十七歲就與大師胡適往來,後來才知道,幾乎我所聽過的知識分子,李敖先生都有接觸,有的被他批判得體無完膚,在他的筆下,我才知道在世俗的面具之下,這些我過去所尊敬的學者,原來如此不堪!當然也有的受到他的肯定,但數量實在太少,或許我們這一代寡民,誠如李敖所言:「與汝偕小」下,真正值得認同的人也不多!
以前只知道李敖曾娶名女人胡茵夢為妻,但事後才知道,李敖在上一代的演藝名人中,也不寂寞,他接觸了比我們想像中更多的名伶女優!
台灣的企業界,或許是李敖較少接觸的,但是事後也才知道,原來蔡萬霖、辜振甫等台灣財閥大亨,也都與李敖有過一生難忘的經驗。
以上這些「事後才知道」,指的是這本《李敖快意恩仇錄》。在出版了《李敖回憶錄》一紙風行之後,又陸續知道了李敖先生的許多「豐功偉績」、精彩故事,總覺一憶不足,而有再憶之必要,這也就是商業週刊出版此書的原因。
如果從寫作體例而言,第一本《李敖回憶錄》比較像編年體,按照時間序列的先後寫作,由家世、童年,而求學、而當兵、而工作、而入獄、而復出,並且預告了前程,算是完整地做了一次告白。
這本《李敖快意恩仇錄》則比較像紀事體,李敖先生別出心裁地用了各種紀,有地質年表、有公司名、有節氣,充分發揮了創意與想像,極具寫實的巧思,大師功力,畢竟不凡。
對我個人而言,快意恩仇一向是夢中的想像,現實中則既不能「快意」、也無力恩仇(對有恩者未必能充分回報,對仇家或無力為之),但是讀完此書,快意恩仇,躍然紙上,痛快淋漓之至。
記得台灣TVBS週刊創刊時,曾以「活在台灣,做你自己」為宣傳口號,但事實上,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猶恐不及,誰能真正做自己?讀完《李敖快意恩仇錄》,我不能不說,真正能做自己的,唯李先生一人耳。
在前後為李敖先生出版這兩本回憶錄期間,正值公司所歸屬的城邦集團合併之中,來自四面八方的出版前輩們,一起歸屬到城邦集團的旗下,公司內不但成員在互相認識瞭解,而各出版社的組織文化也尚在融合互動,其實對李先生的回憶錄並未能充分照顧,但李先生對商周出版,以迄城邦出版的運作狀況,垂詢殷殷,關切之情,溢於言表,所幸上一本《李敖回憶錄》頗受歡迎,忐忑之心,稍能釋懷。
李先生的關懷,也算是我「事後才知道」的一部分,其實李敖在媒體中、在筆下,對政客、對偽君子、對幫閒文人,大加撻伐,不假辭色,其實都是在罪證確鑿之下所為。而個人在接觸李先生的過程中,望之儼然,即之也溫,那種近乎羞澀的客氣,那種對晚輩的諒解,有時實在不能體會這是同一個人。
現在再一次寫這篇文章,實不敢以序自稱,僅能以一個出版者的心情,說說我對李先生的感覺。平心而論,李敖先生的一生,早已不需我為文奉承,李先生一生治史,史家是相信歷史的公論的,但前提是要留下足夠的證據。現在這本《李敖快意恩仇錄》,無疑將留下足夠的憑據,李先生或不見容於當世當道,但是未來名山千古,將有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