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類(1)

  司馬相如:《司馬文園集》
  司馬相如(約前一七九~前二一七),字長卿,原名犬子,後來他因佩服商相如,改名相如,四川成都人。
  司馬相如年輕時候,喜歡讀書擊劍。他在梁孝王那裡做食客,寫了《子虛賦》,流傳到皇宮裡,漢武帝看到了,很欣賞。感慨說:"朕獨不得與此人同時!"後來得知是同時,便召見他。他為遊獵寫賦,得漢武帝歡心,就紅起來了。
  司馬相如落魄時候,勾引到卓王孫的女兒-十七歲的小寡婦卓文君,演出了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私奔。卓王孫杯葛小夫妻,小夫妻就在附近賣酒,"與庸保雜作,滌器於市中。"卓王孫是家有八百多傭人的大戶,丟不起這個人,遂屈服,"分文君僮百人,錢百萬。"於是小夫妻闊起來了。他後來變心,最後得糖尿病死去,死前一直是御用文人。
  賦本是"被之管弦"的《詩》和"合於樂舞"的《楚辭》以後的一種新文體,它是"不歌而誦"的,但是堆砌辭句、偏尋奇字、窮搜典故,最後弄得"於辭則易為藻飾,於義則虛而無征",全是空架子。司馬相如的賦,就是此中翹楚。在中國文章史上,他有所創例,也是一個罪魁。
  蔡邕:《蔡中郎集》
  蔡邕(一三二~一九二),字伯喈,河南杞縣人。他是漢未的大孝子,他的家族也是中國家族的模範——"與叔父從弟同居三世,不分財,鄉黨高其義。"
  蔡邕對辭章、數術、天文、音樂、文字都很在行,尤其在訂正古書與文字上,他的功績更是可觀,是中國第一碑銘聖手。蔡邕四十六歲時候被權臣構陷下獄,死裡逃生,"與家屬髡鉗徙朔方",全家流放邊區做罪犯,第二年赦回。不久又被構陷,說他在流放時有怨言。他"乃亡命江海",路到江蘇避難,一連十二年。董卓掌權後,很欣賞他,強迫他再回中央,他想"自慝"於山東,沒有成功。王允殺董卓後,蔡邕歎了口氣,王允認為這口氣歎得思想有問題,把他下獄,要殺他。他請求用刺臉砍腳來換得一命,以便完成漢史,王允不肯,遂被殺,年六十一歲。蔡邕一生三次逃離政治的漩渦,最後仍死在漩渦裡,可見這是何等不公平。更不公平的是:後來的野史戲曲中,竟把這忠孝仁愛的蔡邕,"滿村爭說"成無情絕義、見利背信的小人,這更是不公平了。
  孔融:《孔北海集》
  孔融(一五三~二○八),字文舉,山東曲阜人。他是孔子第二十世孫子,他"幼有異才",十歲時登門見李膺,口才驚四座,李膺誇他"高明必為偉器"。
  孔融十六歲就坐了牢,為的是通緝犯張儉到孔家來避難,孔融替哥哥孔褒作主,收留了張儉。事發後,孔融說他該負責;孔褒說:"彼來求我,非弟之過。"他該負責;他們母親說她是家長,她該負責。鬧得"一門爭死"(一家人個個爭著要去死),俠義感人。後來皇帝決定由孔褒負責,孔融就出了獄。
  孔融是勇敢的人。他做青州刺史,被袁譚圍攻,自春至夏,守城的只剩下幾百人了,危在旦夕,但是他"隱兒讀書,談笑自若"。城陷之夜,他妻子被俘,他得以逃出。
  孔融反對恢復肉刑,反對曹丕私納袁紹兒媳婦,反對曹操禁酒。……演變得跟曹操不合。小人郗慮從中搞鬼,最後由路粹羅織孔融罪名,說他"招合徒眾,欲規不軌",說他"謗訕朝廷"、"不遵朝儀"、"大逆不道"。了是孔融又第二次入獄。最後全家被殺,全無完卵,年五十六歲。
  孔融的遭遇,是亂世中一個真人的悲劇。
  陸機:《陸士衡集》
  陸機(二六一~三○三),字士衡,因做過平原內史,世稱陸平原,江蘇上海人。陸機的祖父是陸遜,父親是陸抗,他是三國時吳國世家之子。在他二十歲的時候,吳國被滅,他閉門讀書,一連十年。最後寫了《辯亡論》兩篇,作為對故國興亡的一番檢討。
  陸機後來在晉朝做官,不幸捲入晉室內爭,一度下獄論死,遇赦生還。晉惠帝時候,晉室又內爭,陸機帶兵戰敗,為人所構陷,成都王穎誤認他圖謀倒戈,派人去抓他,他說:"今日受誅,豈非命也!"又說:"華亭鶴唳,豈可復聞乎?"遂被殺。他的弟弟陸雲、陸耽,和兒子陸蔚、陸夏,同時被害。死時只四十三歲。因為這是一場冤獄,他"死非其罪,士卒痛之,莫不流涕"。李白詩說"陸機雄才豈自保",正是指此。
  陸機是多種文體的作者,現在《陸士衡集》有詩三卷、賦四卷、雜著一卷、文二卷。張華對陸機說:"人之為文,常恨才少,而子更患其多。"由此可看出他"天才秀逸,辭藻宏麗"的一面。
  陸機的《文賦》最能代表他的文學論,也可看出那個時代的文藝水平。
  陶潛:《陶淵明集》
  陶潛(三七二~四二七),字淵明、元亮,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江西九江)人。死後溢號靖節先生。他是東晉的政治家陶侃的曾孫,做過彭澤縣縣長,因為對督察的官架子討厭,不願為五斗米折腰、不願"束帶見之",就辭職不幹了。他的不合作主義,很早就表現出來了。
  陶潛生值東晉未年的亂世,看到現實政治的黑暗,決心棄官歸隱。他的時代的文風是清談的、雕飾的,但他卻是清淡的、自然的。他寧願過窮困的日子,可是卻自適其適,穿著破鞋子,在山裡雲遊,與現實政治概不合作。
  陶潛的唯一過分了的嗜好是他喜歡喝酒,並寫了大多的和酒有關的詩。在他一百一十四首的五言古詩裡,酒字出現三十一次、醉字七次、醒字三次、酣字三次、酌字三次、醇字一次。他的兒子都是笨蛋,沒有一個能"臣得其酒"式的繼承他的一切。他在六十三歲時死去,死前寫自祭文,說:"匪貴前譽,孰重後歌。"表示對生前死後的聲名都不在乎。這種曠達,在他擬輓歌辭裡也如出一轍:"千秋萬歲後,誰知榮與辱?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
  江淹:《江文通集》
  江淹(四四四~五○五),字文通,河南蘭考人。他十三歲就做了孤兒,家裡很窮,"常采薪以養母"。長大後在南北朝時代的宋朝做官,但並不得志,二十三歲時候,且因郭彥文案受牽累被誣拿了黑錢,因而下獄。經他在獄中上書宋建平王劉景素,有以自明,才被放出來。
  江淹後在齊朝做了大官,又到粱朝做了大官,在歷事三朝,擇木而棲。六十二歲死的時候,梁武帝為他素服舉哀。他生逢亂世,得在營擾中保持創作,寫出《恨賦》、《別賦》等作品,表現出對時代的抗議,也算很不容易了。
  江淹作品的大缺點,是個性不強。他寫《雜詩三十首》.模仿漢魏以來三十家的詩體,兩千七百字,品藻淵流,可以亂真。足見他功力深厚,但是個性不強;只是高級學樣而已。
  江淹五十四歲時候,傳說一夜夢到一個"美丈夫",自稱郭璞,對他說:"吾有筆在卿處多年矣!可以見還。"江淹就把五色筆還出來了,自此"江郎才盡",就沒有好作品了。這是一個有趣的故事。
  駱賓王:《駱賓王文集》
  駱賓王(約六四○~約六八四),浙江義烏人。他年輕時就會寫文章,尤其精幹五言詩,"嘗作《帝京篇》,當時以為絕唱。"唐高宗時候,"為長安主簿,坐贓,左遷臨海丞,怏怏失志,棄官而去。"
  徐敬業起兵討武則天,他參加了,代徐敬業主持宣傳與軍中書檄,最有名的《討武曌檄》,就出於他的手筆。傳說武則天剛看到這篇罵她的妙文時候,滿不在乎,並且還嘻嘻哈哈的,但是讀到其中"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兩句時,睜著眼睛說:"誰寫的廣左右告訴她駱賓王寫的,武則天埋怨說:"宰相安得失此人!"(宰相怎麼把這樣的人才給丟了!)
  徐敬業起兵失敗後,《新唐書》說"賓王亡命,不知所之",《舊唐書》說"伏誅",顯然是被殺了。
  駱賓王死後,武則天找人尋訪他的作品,找到了十卷"盛傳於世"。
  駱賓王任侍御史時入獄,寫了《在獄詠蟬》五律一首,說"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他死後,絕沒想到"表"他"心"的,竟是他的頭號政敵——武則天!這位女皇帝的度量,真不簡單了!
  范仲淹:《範文正公集》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江蘇吳縣人。兩歲時死了父親,母親帶著他改嫁姓朱的,長大之後,知道了身世,便哭著告別了母親,不肯再姓朱了、恢復姓范。
  范仲淹到戚同文的書院裡讀書,窮得每天煮一鍋粥,粥冷凍後,就切開三塊,每餐一塊,在窮苦中力學不輟。二十六歲後,他中了進士,便把母親接回來奉養,顯然有歸於范家的意味。
  范仲淹帶兵防禦西夏時候,就有"軍中有一范,西賊聞之驚破膽"的時諺,可見他威望之隆。後來做到宰相,主持"慶歷變法",遭到守舊派和保持既得利益的權貴的反對,沒有成功。
  范仲淹做秀才時候,就說他的志願是"先天下之憂而優,後天下之樂而樂"。這種風範,影響了當代和後代中國的許多知識分子。
  范仲淹愛護人才,救濟貧困。他把做官的薪水,大都用來資助窮困的讀書人;又籌設"義莊",供養族中的貧戶。他這種"仁人之心",得力於他的師長戚同文的影響很大。戚同文一生不蓄私財,捨己為人,范仲淹也是如此。
  歐陽修:《歐陽文忠集》
  歐陽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四十歲就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江西吉安人。他從小死了父親,家裡很窮,買不起紙筆,他母親用蘆草莖畫在地上教他,苦學而成。二十四歲中進士,在地方和中央做官、浮沉,編過《崇文總目》、《新唐書》等學術著作。
  歐陽修為人剛正,排佛老,主節義,但晚年趨於保守。王安石變法時候,他因反對而歸隱,第二年就死了,活了六十六歲。
  歐陽修在文章上,開宋朝的先河。他上承韓愈,主張文章要有"明道"、"致用"的功能,認為"大抵道勝者,文不難而自至也"。他筆下的才能,是多方面的,舉凡散文、驕文、史傳、詩詞,都有很高超的成就,影響到三蘇父子、曾鞏、王安石和後代的文風。他又敢於運用中文、擴大中文,他寫《醉翁亭記》,連用二十一個"也"字,其氣魄可想!文章刻石後,他要把"泉冽而酒香"改成"泉香而酒冽",要重新刻過才罷休,其認真可想!
  歐陽修還做過大使,出使契丹,契丹破格派四位貴臣陪他,以示對他的敬重。
  蘇軾:《東坡七集》
  蘇軾(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號東坡居上,四川眉山人。
  蘇軾二十一歲時候,到京中考試,他的文采震驚了主考官歐陽修,中了進士,分別在"廟堂之高"和"江湖之遠,,做官。後來因為寫詩,被人以汕謗朝廷告發,給關進監獄。幸虧他的朋友范縝上書救他,宋神宗本來對他印象也好,就死裡逃生,在獄四個月零十二天後,被派到湖北黃州,限制居住,不准離開。
  宋神宗死後,他重回中央,做翰林學士兼侍讀,起草八百道詔令,為宋哲宗講書,大大走紅。後來又被人誣告,又說他寫詩汕謗,乃去杭州做官,再回中央,最後下放到廣東的惠州和瓊州(海南島)。直到宋徽宗即位,才被調回。六十六歲死在常州(因為他陰曆十二月十九日出生,所以實際只活了六十蘇軾是中國傑出的文學家,不論詩、詞、散文,他都有超人的表現,詞在他手裡,完成了獨立的文體,不再是樂曲歌詞的附麗,並且內容解放豪放,自成大家。
  蘇軾雖是達者,但他的思想水準只是超級文人式的,最高境界止於《赤壁賦》,並沒有思想家式的細膩與深入。又摻人佛、道及民間迷信,行為上搞求雨、煉丹,境界有低段出現。他的政治觀點尤其舊派,比王安石差多了,真所謂"汝唯多學而識之,望道而未見也"了。
  文天祥:《文山先生集》
  文天祥(一二三六-一二八三),字履善,又字宋瑞,號文山,江西吉安人。他二十一歲中進士,並且得了第一名。二十四歲上書請求改革政治,沒有結果。因小人賈似道當道,一度免職在家。後來又做官,做到丞相,但那十足是亡國丞相,因為宋朝已經亡國在即了。但文天祥不灰心,他說:"父母有疾,雖不可為,無不用醫藥之理。"所以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文天祥一度被俘,逃掉後再來;又被俘,蒙古人千方百計盼他投降,答應他高官厚爵、鼓動他親朋敦勸,但他執意不肯。他在北京牢裡,被關了三年多,以正氣為歌,始終不屈。最後蒙古人成全他,在鼓樂聲中,把他殺在柴市,年四十六歲(實際是四十六歲)。
  文天祥臨刑時候,留下衣帶贊,說:"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真是千秋凜然。他死後,他的敵人忽必烈說他是"真男子"!元朝進士許有壬《文丞相傳序》說:"收宋三百年養士之功者,公一人耳!"中國歷史上,志士仁人慷慨赴義於先,從容就死於後,沒人比文天祥表現得更偉大了。
  宋濂:《宋文憲集》
  宋濂(一三一○~一三八一),字景濂,浙江金華人。
  宋濂是苦學成功的一位學者。他家裡很窮,只好向別人借書來抄,手指頭都凍壞了;又跑去求學,拖著破鞋,走到深山大谷,腳趾頭都凍壞了。
  元朝順帝請他做翰林院編修,他不肯幹,隱居在龍門山,埋頭寫書。十多年後,明朝太祖聘他做江南儒學提舉,並做太子老師,《明史》說:"濂傅太子先後十餘年,凡一言動,皆以禮法諷勸,使歸於道,至有關政教及前代興亡事,必拱手曰:"當如是,不當如彼。皇太子每斂容嘉納,言必稱師父雲。"此外宋濂又負責修《元史》。最後做到翰林學士,承旨,知制浩(替皇上寫詔書),六十八歲時候退休。
  不料退而不休。明大祖興大獄,在整肅胡惟庸的事件裡,扯進宋濂的長孫宋慎。於是全家被放逐到四川,走到半路,宋濂就病死了。
  明朝武宗時候,追諡文憲,所以他的遺著,就叫《宋文憲集》。
  宋濂是明朝初年第一大文豪,同時又是制定明朝禮樂制度的人。他被"推為開國文臣之首",最後兔死狗烹的下場,還是免不掉的。
  歸有光:《震川文集》
  歸有光(一五○七~一五七一),字熙甫,是明朝最會作文章的。曾講學在嘉定的安亭江上,人稱震川先生。他是江蘇昆山人。
  有科舉的時代裡,歸有光一直考運不佳。他中舉人時已三十五歲,但再考進士,就怎麼也考不上,一直拖拖拉拉二十五年,才當了六十歲的老進士。
  中了進士,他去做長興知縣。但他是"用古教化為治"的,審判官司,只訓話,不判刑。一"每聽訟,引婦女兒童案前,刺刺作吳語。斷訖遣去,不具獄。"(張廷玉《明史》文苑傳)上頭說這樣怎麼成?要他照法律判,他不聽,結果被拉下馬,改做順德通判,專管馬政。明朝從開國以來,從來沒有進士管馬的,所以他倒媚倒得拉上馬了。
  到了六十五歲,他被大學士高拱、趙貞吉提拔,去編《世宗實錄》,做了一年,就死了。
  歸有光是一個漂亮多情的人,他的散文寫父子、寫夫婦、寫朋友、寫生離死另別,都很動人。明朝從李夢陽、何景明提倡摹仿秦漢古文後,大家都學得歪七扭人變成了偽古文體,歸有光的文章卻沒這種毛病。
  袁宏道:《袁中郎集》
  袁宏道(一五六八~一六一○),湖北公安人。《明史》說他"年十六為諸生,即結社城南,為之長。閒為詩歌古文,有聲裡中。舉萬曆二十年進士。歸家,下帷讀書,詩文主妙悟。選吳縣知縣,聽斷敏決,公庭鮮事。與士大夫談說詩文,以風雅自命。已而解官去。起授順天教授,歷國子助教,、部主事,謝病歸。久之,起故宮。尋以清望擢吏部驗封主事,改文選。尋移考功員外郎,立歲終考察群吏法……。遂為定制。遷稽勳郎中,後謝病歸,數月卒。"
  中國近代文壇上有三個"幽靈"雖死猶生,他們的作品常常傳誦人口,並且常常被賦予新的意義。他們的名字是-袁宏道、龔定盦和蘇曼殊。龔定盦的精神是反抗與奔放,蘇曼殊的精神是感傷與超脫,袁宏道的精神則是靜觀世相、發為清新雋永的幽默文學,直觸性靈深處。
  袁宏道的偉大與不朽就在這裡,他是中國知識分子中風華絕代的一個。他最有個性,他痛恨"依憑古人之式樣,取潤聖賢之餘沫"的腐儒,所以他謙沖又驕做的寫道:"寧今寧俗,不肯拾人一字!"這是何等決絕、何等氣派!
  袁宏道的哥哥宗道、弟弟中道,都有才氣,時稱三袁。他們都反對當時摹仿秦漢的偽古文,而提倡清新的文體。這種文體,被稱為公安體。
  呂留良:《呂晚村先生文集》
  呂留良(一六二九~一六八三),字莊生,又名光輪,字用晦,號晚村,浙江崇德人。他是一個遺腹子,八歲就能作文章,十二歲就組織征書社。十六歲時候,明思宗殉國,明朝完了。十七歲到十九歲,他連年逃難。後來從事選文、賣文、家教維生。三十八歲時候,他避不應試,被革去秀才。後來他的排滿思想日漸濃厚,以行醫和編書做主要工作。四十五歲以後,他的夷夏之防的立論,愈來愈明確,他打著朱熹的旗號,宣傳民族思想。他在南京開設書坊,出售自己編刻的書籍。五十二歲時候,清朝政府徵聘天下隱士,他只好剃光頭髮穿上憎衣,力持不合作主義。再過三年,他就死了。
  在他死後四十六年,發生了一場大文字獄。湖南人曾靜以叛亂被捕,供詞中提到他受了呂留良評選時文的影響,於是清廷追究死人,把呂留良"戮屍肖示",家屬殺的殺、發做奴隸的發做奴隸,他的學生也一樣待遇。這一場大文字獄鬧了七個省,前後將近四十年,死人無算。當然呂留良的書也被毀被禁,如今流傳下來的,只是風毛麟角了。
  劉獻廷:《廣陽雜記》
  劉獻廷(一六四八-一六九五),字繼莊,別號廣陽子,北京人。他上了清初,在亂肚中,全力研究學術、考察山川、訪問遺老忐士,生平"志在利濟天下後世,造就人才,而身家非所計"。
  劉獻廷在史地與音韻方面,功力尤深。《清史稿》說他:
  其學主經世,自象蚌、律歷、音韻、險塞、財賦、軍政,以逮歧黃、釋老之書,無所不究習。與梁溪顧培、衡山王夫之、南昌彭士望為師友,而復往來昆山徐乾學之門。
  議論不隨人後、萬斯同引參《明史》館事,顧祖禹、黃儀亦引參《一統志》事。獻廷謂:"諸公考古有餘,實用則未也。"
  虧來他到了湖南,正欲結合同志,著書立說,竟突然死去,年僅四十八歲。
  劉獻廷除了博學外,思想明通、氣象開廓,也是清朝少見的。他死後,王源寫《劉處士墓表》,說:"生死無關於天下,不足為天下士;既為天下士,不能與古人爭雄長,亦不足為千古之士。若處士者,其生其死,固世運消長所關,而上下千百年中不數見之人也。"檢查劉獻廷的一生,正中如此。
  鄭燮:《鄭板橋集》
  鄭燮(一六九三~一七六五),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他十七歲中秀才,三十歲前落拓揚州,賣畫度日,"日賣百錢,以代耕稼,實救困貧,托名風雅。"四十歲中舉人,四十四歲中進士。
  鄭燮三十歲前,有一個兒子,可是在"天荒食粥竟為常,慚對吾兒淚數行"的窮困下,營養不足兒子死了。他中進士後,做了山東濰縣的"七品官耳",為了救濟難民,得罪了上司,丟了差使。他在濰縣作《逃荒行》、《還家行》、《思歸行》等詩,表達民間疾苦,都很動人。濰縣人感念他,為他立了生祠(明朝的生詞多是為魏忠賢等壞蛋立的,清朝的生詞就不同了)。
  丟官以後,鄭燮住在揚州,繼續賣畫,"一縑一楮,海內爭藏之。"他自訂潤例,幽默的說:
  大幅四兩,小幅二兩,書條對聯一兩,扇子斗方五錢。
  凡送禮物食物,不如白銀為妙,蓋公之所贈,未必弟之所好也,若送現銀,則心中喜樂,書畫皆佳。禮物既屬糾纏,賒欠尤恐賴帳,年老神倦,不能陪諸君子作無益語言也。
  他為人的灑脫風趣,可見一斑。
  全祖望:《鮚埼亭集》
  全祖望(一七○五~一七五五),字謝山,一字紹衣,自署鮚埼亭長,浙江堇(右耳旁)縣人。他是清朝進士,因為性格剛方,所以不容於時。他這種剛方的性格,早在十四歲時就顯露出來了。他十四歲去瞻仰鄉賢名宦詞,看到有張傑的牌位,張傑是出賣張蒼水的無恥將軍,全祖望一怒就把牌位給抓下來,用錘子敲碎,丟到池子裡。
  全祖望終身為表揚明末志士的節烈而努力,所謂"於殘明碧血,刻意表章"。用這一表章,寄托人間的正義,他訪求到張蒼水遺像,為顧炎武等寫神道表,更服膺黃宗羲,續成黃宗羲的"宋元學案"。
  劉光漢寫《全祖望傳》,說:
  祖望雖以博學聞,然觀。書具卓識,嘗謂國家刑賞,非君主所得私,三代而後、人君日驕,奉"洪範"作成作福二語為聖書,而聖王兢業之心絕。又謂史臣不立節烈傳,所當立傳者何人!復以匡時要務,在於講學,世道陵夷,格言不立,甚於洪水猛獸之災,成為近儒所未發。可以看出全祖望的精神。
  全祖望的著作有七校《水經注》、三箋《困學紀聞》、《漢書地理志稽疑》、《經史問答》、《句容土音》、《丙辰公車征土小錄》及《鮚埼亭文集》等。他臨死前已病得不能閱讀,還請人代讀,以便定稿。他的精神,由此可見。
  袁枚:《小倉山房詩文集》
  袁枚(一七一六~一七九八),字子才,號簡齋,別號隨園老人,浙江杭州人,他二十四歲中進士,做了幾處知縣,成績不錯。三十八歲就辭官養母,在江寧小倉山下築隨園,世稱隨園先生。隨園四邊沒有牆,任人參觀,"任人來看四時花",與人同樂。六十五歲以後,開始獨遊名山大川,浙江、安徽、江西、廣東、廣西、湖南、福建等,他都一一玩過。他在八十二歲死去,一生享盡文名、長壽和山水,無人能及。
  袁枚為人,純真性靈,放誕風流。惲敬說:"子才以巧麗宏誕之詞動天下,貴游及豪富少年,樂其無檢,靡然從之;其時老師宿儒與為往復,而才辨懸絕,皆為所摧敗,不能出氣者且數十年。"可見他氣焰之高、風光之盛!他是文壇大龍頭,自不消說。
  因為是大龍頭,他未免有相互標榜、揄揚失當之處,但他的率真,也就情見乎辭。他為亡友沈鳳司掃墓,三十年如一日;別人送錢給他,請他美言,他也從不隱諱。他又喜歡收女弟子,寫《紅妝也愛魯靈光》等詩;毫不在乎禮教的規定。他的人生觀是"即愛詩書又好花",他不做公卿,也不做仙佛,只做一個性情中的真人而已。
  汪中:《江都汪氏叢書》
  汪中(一七四三-一七九四),字容甫,江蘇江都人。他七歲時死了父親;家中很窮,夜裡沒有被蓋,"借薪而臥"。又沒錢上學,乃由母親教他讀書。後來到書店做夥計,得到方便,遍讀群書,最後苦學成名,尤以駢文為清朝第一人。汪中對清朝早期的大儒,佩服顧炎武、閻若璩、梅文鼎、胡渭、惠棟、戴東原,他歌頌他們。至於和他同期的,他誰也不看在眼裡,幾乎一一點名批判,恃才傲物,被視為狂人。
  汪中在揚州安定書院時,書院山長沈祖志誇自己的詩多好多好,在滿座附和之際,汪中說你為人師表,不以經世之學啟迪後進,只會以寫詩自命,對老百姓有什麼好處?何況詩又寫得不好!
  汪中自述說:"中嘗有志於用世,而恥為無用之學,故於古今制度沿革、民生利病之事,皆博問而切究之,以待一日之遇。下至百工小道,學一術以自托。"可見他志趣的不凡。
  汪中"性情伉直,不信釋老陰陽神怪之說,又不喜宋儒性命之學,朱子之外,有舉其名者,必痛詆之。……且言世多淫祀,尤為惑人心、害政事,見人邀福祠禱者,輒罵不休"。他破除迷信的火氣,竟一至於此!
  俞正燮:《癸巳類稿》
  俞正燮(一七七五~一八四○),字理初,安徽黟縣人。《清史稿》說他:
  性強記,經目不忘。年二十餘,北走充州謁孫星衍。
  時星衍為伏生建立博士,復訪求左氏後裔。正燮因作《邱明子孫姓氏論》、《左山考》,星衍多據以折衷群議,由是名大起、道光元年舉人。明年,阮元主會試,士相謂曰:"理初入彀矣!"後竟落第。其經策淹博,為他考官所乙,元未之見也。房考王藻嘗引為恨。又說:"正燮讀書,置巨冊數十,分題疏記,積歲月乃排比為文,斷以己意。"他的學問,就在這種好記憶的硬功夫下,"博古通令,世罕其匹"起來。
  戴醇士《習苦齋筆記》有一條記俞正燮六十歲後的可愛:
  年六十矣,口所談者皆遊戲語,遇於道則行無所適,東南西北無可無不可。至人家,談數語,輒睡於客座。問古今事,詭言不知,或晚間酒後,則原原本本,無一字遺,予所識博雅者無出其右。
  俞正燮除了博古通今外,思想也極開明,他主張人權女權,"頗好為婦人出脫"。他說:"再嫁者不當非之;不再嫁者,敬禮之斯可矣。"又說:"深文以罔婦人,是無恥之論也。"這種前進的言論,在禮教下的中國,真是大膽極了!
  郭嵩燾:《養知書屋遺集》
  郭嵩燾(一八一八~一八九一),字伯深,號筠仙,別號獻臣,晚自號玉池老人,湖南湘陰人。他二十九歲中進士,後來歷任中央、地方官。五十八歲時,做出使英國、法國大臣。他是深知世界大勢的人,但在愚昧守舊的時代裡,他竟被無識的士大夫罵為媚外。《清史稿》說:
  英人馬加理入滇邊遇害,嵩燾疏劾岑毓英,意在朝廷自罷其職,借籍外人口也。而一時士論大嘩,謂嵩燾媚外。篙燾言既不用,英使威妥瑪出都,邦交幾裂。嵩燾又欲以身任之,上言:"交涉之方,不外理、勢。勢者人與我共,可者與,不可者拒。理者所以自處。勢足而理直,固不可違;勢不足而別無可恃,尤恃理以折。"因條列四事以進。後來他格於小人劉錫澤的事事搗亂,乃辭官回國。但是-嵩燾雖家居,然頗關心君國。朝鮮亂作,法越釁開,皆有所論列。逮馬江敗(一八九四),恭親王奕訢等去位,言路持政府益亟,嵩燾獨憂之。嘗言:宋以來士夫好名,致誤人家國事。托攘外美名,圖不次峻擢;洎事任屬,變故興,遷就倉皇,周章失措。生心害政,莫斯為甚!"是疏傳於外,時議鹹斥之。及庚子(一九○○)禍作,其言始大驗,而嵩燾已子十七年(九年以前)卒矣。這樣一位不畏人言的先知,他的遺作,自是我們最好的營養。
  佚名:《詩經》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詩集,那時候的詩,事實上是歌謠。歌謠分隨口唱的"徒歌",和隨著樂器唱的"樂歌"。當時的音樂家叫樂工,他們搜集這些"徒歌"和"樂歌",編成唱本。有三百多篇,就叫《詩》或《詩三百》。後來樂譜散失了,只剩下歌詞了。
  到了孔子時候,他把詩給道德化了,用來做為教條。例如"衛風"(碩人)中有"巧笑情兮,美目盼兮",明明是寫漂亮女人的,但孔子卻硬扯在畫畫上面,還引而申之,硬扯在修養上面。孔子主張"思無邪",這樣一規範,歌謠的本來面目就被曲解了。
  自從孔子給這些歌謠定下規範後,後來的人就更變本加厲了。漢朝以後,把它用"經"給供奉住,就叫《詩經》了。從此說詩的,就提出風、雅、頌、賦、比、興所謂"六義"來發揮,本來面目就更遠了。
  至於說孔子刪訂這部書的事,也是不確實的。因為孔子八歲的時候,吳季札就到魯國來聽樂工給他歌詩了。那時的分類名目,都已經定形了,自然不是孔子所能刪訂的了。
  屈平等:《楚辭》
  屈平(前三四○~約前二七八),字原,湖北秭歸人。他是楚國人。關於他的身世,疑點很多,但他最後憂國懷君,投水而死,卻成了中國人的共識。每年陰曆五月五日端午節,相傳就是他投水的日子,大家用龍舟竟渡來救他,用粽子來祭他,都表示對這位死難人物的懷念。
  司馬遷曾去屈平自殺的地方,垂淚想他,為他寫下了《屈原列傳》,是中國最動人的一篇傳記。
  屈平的作品,據王逸的《楚辭章句》,有《離騷》、《九歌》(十一篇)、《天問》、《九章調九篇》、《遠遊》、《卜居》、《漁父》等二十五篇,是《楚辭》的精華。《楚辭》是《詩經》以來的一種新詩體,是漢朝劉向把屈平、宋玉等作品編集後定名的。
  一般說屈平的作品以怨君為主題,並不盡然。細看以後,可以發現他的主題其實是一種出世主義、一種以楚巫為基調的神仙思想。這種主題本身就含有多情善感的淒涼意味,這是他自殺的人生理論。沒有這種人生理論,他自然可以"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了,自然也就不必以一死來明志了。
  佚名:《古詩十九首》
  《古詩十九首》是中國最古的五言詩。它是《詩經》《楚辭》以外最突出的古詩,是奠定六朝以後五古的基礎。它是源出自漢朝文人的仿"樂府",題材雖是民間的,手法卻是文人的。這十九首詩,自然不是一人一時之作。
  《古詩十九首》反映了亂世中的許多層面,許多感懷、傷時、思歸、別怨,都是它的基調、這一基礎的表現,雖然是徵人思遠、棄婦含愁、達人知命、遊子懷鄉,但它的共鳴,卻是社會的喪亂。因此,《古詩十九首》的時代意義大於個人意義,從它言近旨遠的輕怨薄怒裡,我們可以感受到古今無殊、異代同調的悲痛。
  漢朝的樂府機關,主要在搜集民間詩歌,用來配樂。配出來的,就是"樂府",沒配的,就是"古詩"。所以"樂府"和"古詩",只是有無配樂的分別。《古詩十九首》當年也有它的音樂性,朱乾《樂府正義》就說明"古詩十九首,古樂府也"。後代人面對這一問題。有時簡直難以劃分,其實也無須劃分。《古詩十九首》自然是古代詩樂的精華。蕭統《昭明文選》把它收入,當時就是從眾多古"詩樂府中精選的,它們的優美動人,早就被有識之士看到了。
  曹操:《曹操集》
  曹操(一五五~二二○),字孟德,安徽亳縣人。他出身於官宦之家,"少機警,有權術,任俠放蕩,不治行業。"這表示他是一個性情中人,性情中的流氓。他從流氓混跡而成英雄人物,自是他過人之處。
  當漢朝黃中之亂的時候,曹操加入討伐,壯大了自己的勢力。四十歲以後,他把漢獻帝迎接到河南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擊敗呂布、袁紹、袁術等敵手,成為中國北方的強人。
  漢朝未年,在未央宮裡王孫殘的時代,政權早就風雨飄搖了,它的命脈能夠延續三十年,實在是曹操之力。曹操這種英雄,在安定中原幾平海內之餘,忍不住自己說:"設使國家無有孤(假若國家沒有我),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複查歷史,當時若沒有這種人,哪裡是三國鼎立,早已是三十國鼎立了。所以這種自許,不是吹牛,而是有自知之明的持平之論。
  曹操的抱負是是"外定武功,內興文學","以相王之尊,雅愛詞章。"他在文學上,也是有成就的作者,現存二十多首樂府歌辭,蒼涼悲壯,氣概萬千,都是他的傑作。
  蔡琰:《悲憤詩》
  蔡琰(約一七七~?),字文姬,又字昭姬,河南杞縣人。她是蔡邕的第二個女兒,"博學有才辨,又妙於音律。"在才具上,很像她父親。
  蔡琰嫁給衛仲道,沒有小孩,丈夫死後,就回娘家守寡。天下大亂,她被胡騎搶走,流落南匈奴十二年,做匈奴左賢王妻子,生了兩個兒子。後來曹操當政,曹操憐念老朋友蔡邕慘死,又沒有子嗣,女兒也流落異域,乃遣使者用金幣把蔡琰贖回,嫁給董祀。
  後來董祀做官犯法,判了死罪,蔡琰親自向曹操求情。當時滿朝公卿在座,曹操說:"蔡伯喈女在外,今為諸君見之。"蔡琰進來後,"蓬首徒行,叩頭請罪,音辭清辯,旨甚酸哀,眾皆為改容。"曹操同意開脫董祀,並送蔡琰"頭巾履襪",順便問她家藏的蔡邕書稿還在不在,蔡琰說都散失了,她還背出一些。曹操想根據蔡琰的背誦,派十個人去記錄下來,蔡琰說:"男女之別,禮不親授,乞給紙筆,真(書)草(書)唯命。"就這樣的,蔡琰自行默寫,保留了許多文獻。
  蔡琰感傷亂離,寫悲憤詩五百四十字等,是中國苦難文學中最動人的。

《要把金針度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