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故事往往充滿了象徵意味,本書解析的許多童話就是象徵連綴起來的故事。
有些像征比較淺顯,是一般讀者稍微動動腦筋就能解析的。《佩羅童話》中的《小紅帽》或許就是一個象徵比較淺顯的童話。
媽媽讓戴著漂亮小紅帽的小女兒去給住在森林中的姥姥送東西,臨行前叮囑她千萬不要
和陌生人說話。小紅帽挎著籃子出發了,她在路上遇到了大灰狼,大灰狼誇小紅帽漂亮,小紅帽便忘記了媽媽的囑咐和大灰狼說起話來,結果上了當,她和姥姥都被大灰狼吃掉了。幸虧獵人打死了大灰狼,才把她們從大灰狼肚子裡解救出來。
在《小紅帽》的故事中,「大灰狼」顯然是勾引小女孩的壞男人的象徵,母親臨行前告誡女兒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正表現了母親對女兒慣有的教育。
這個淺顯的象徵已經成為社會通行用語,「大灰狼」成了勾引女孩的壞男人的稱謂。
而在有些童話故事中,象徵就比較隱蔽,不易被察覺。譬如著名的阿拉伯神話《一千零一夜》,故事是這樣「緣起」的:
殘暴的國王每天要娶一個新娘,天一亮就會把她殺掉,第二天再重新娶一個。這樣過了很長時間,一個聰明的女孩為了解救廣大的女子,自願嫁給國王。新婚之夜,新娘開始給國王講故事,講到天亮時,故事還沒有結尾,國王不由得對故事的發展充滿懸念,便沒有殺掉她。到了第二天晚上,新娘接著前一天的故事講下去,講到早晨又留下了新的懸念,國王只好又留下她的性命,讓她在第三個夜晚接著講。日復一日,一共講了一千零一個夜晚,這時,國王幡然悔悟,從此和這個女子白頭偕老。
《一千零一夜》童話集就在這樣的「緣起」後面源源不斷地展開了──那其實就是國王聽到的故事,然而,並沒有多少人注意到這個「緣起」的含義。
國王一夜換一個新娘的殘暴做法,其實像征著男人在愛情上的喜新厭舊;而聰明的女子每天給國王講一段新奇的故事,並且不斷留下懸念,不過表明女子在丈夫面前維持自己新鮮感的智慧。
一切故事都是人類編造的,編故事就和做白日夢一樣,似乎是隨意的,但又不是沒有規律的,都是潛意識的流露,都是在幻覺想像中解決著現實生活中的矛盾。
我們在童話故事中經常看到這樣的情節,一個美麗的公主要找新郎,往往提出一些難解之謎,解不出來,試圖求婚的男人就要被殺掉,解出來了,便可以得到公主。
這裡可能含著這樣幾層象徵意義:
第一,在人類世界中,男人娶女人為妻,一定要有付出,要有能力,解謎之力就是財富與能力的象徵。
第二,公主提出的難解之謎,表明了女子與男子的婚前性對抗。女子對最終獻出自己的童貞是有很大抗拒心理的,常常表現為初次性生活之前的種種「刁難」與障礙設置。這種心理既可能表現為某些民族婚姻史上的習俗,也可能表現為這樣的童話。
第三,我們還看到,難解之謎有時是由國王即公主的父親提出來的,它不過表明父親在內心深處對女兒出嫁的不情願。在生活中表現為對求婚男子的挑剔;在童話中則變成出謎語,失敗者死亡,僥倖的勝利者才會成功。
只要這樣看,我們便能更加清楚地洞察這類「出謎選婿」的真正含義了。
童話故事中的象徵幾乎無處不在。打漁人從海底撈起一個瓶子,打開瓶塞,裡面竟冒出一個魔鬼。打漁人只好運用智慧,將欲致他於死地的魔鬼再誘回到瓶子裡。
在這裡,「魔鬼」可能像徵人們內心的某種邪惡慾望,也可能像征暴怒的脾氣,當然還可能有其他象徵,心理學家特別是精神分析學家會對這些象徵做出更加細緻的揭示。
又例如,童話中經常出現森林,按照精神分析學的分析,森林也是人們在夢境中經常出現的圖像,它象徵著蒙昧,象徵著內心深處的慾望,象徵著恐懼,也象徵著未知領域。
總之,只有將童話中的象徵逐一解密,才能真正瞭解童話的奧秘。
有關童話,許多學者做過各種專門的學術性研究,本書著重從人格的角度、情結的角度解析童話,為的是從中觸動人們對內心情結的認識和對自我人格的發現。倘若這本書能對讀者認識自我、認識社會、認識生活有所幫助,作者無疑會感到欣慰。
希望本書的解析沒有牽強附會之處,也希望讀者對本書闡述的道理做出驗證。這種驗證也許並不需要太多的心理學專業知識,只要靜下心來深入自己潛意識的聯想與體驗。
在這個世界上,人與人有很大差別,人與人又本質相通。各種各樣的人格、情結與心理現象,都會作為片斷潛藏在心中。活在世界上,每個人都會體驗到優越,也會體驗到自卑,會體驗到各種心理情結。
「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這句格言在這裡同樣是真理。
只不過,每一種心理、每一種情結在不同人身上有不同的比重。
善人也並非無一絲惡,惡人也並非無一絲善;灰姑娘的童年並非都是自卑,思嘉麗的一生也並非都充滿嫉妒。
作為一個人,我們也可能近似孫悟空,也可能近似托爾斯泰,也可能近似小獅子王辛巴,也可能近似賈寶玉,也可能近似白雪公主,也可能近似灰姑娘,也可能近似海的女兒,也可能近似思嘉麗;於是乎,我們就確認自己為其中某一種類型。
然而,我們又可能在自己身上同時找到許多角色的成分:孫悟空、辛巴、賈寶玉、托爾斯泰的情結或多或少都有,白雪公主、灰姑娘、海的女兒、醜小鴨、思嘉麗的情結也或多或少都有;這樣,我們就更好地認識了一個人的特性,也更好地認識了整個人類的共性。
希望這本書能帶給你一點明白之後的快樂。
柯雲路
2003年10月北京
作者E-mail:keyunlu@263.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