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話說「朝三暮四」

追溯一下一些成語典故的出處、原意,思考一下這些成語典故含意的沿革,覺得很有意思。

比如說「朝三暮四」,《莊子.齊物論》中引用的這個故事,本是說一個養猴子的人與猴子們討論它們的食物供應,早晨吃三個橡子,晚上吃四個,猴子們不滿,鬧起來。於是養猴者宣佈改為早上發放四個,晚上三個,猴子們便沒了意見。《齊物論》中講這樣的故事,用意顯然在於否定一切是是非非的爭論。所謂「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虧也」,所謂「類與不類,相與為類」,這當然是一種消極的相對主義的思想,不足取的。

也有一些注家將莊子引用「朝三暮四」的故事解釋為說明「聖人以智籠群愚」,即指一種愚弄旁人的手法,也說得通。

但今人只知用「朝三暮四」來形容一個人胸無定見,反覆無常,說話不作數,則存其文而失其義、失其味,更全無什麼深刻性了。

「爭先恐後」這四個字的來歷也很有意思。晉國的著名車把式王子期與趙襄子賽車——不知道這是不是有文字記載的車賽之祖,當然遠在巴黎大賽、舊金山大賽之前——趙襄子老是賽不贏,便責備王子期沒有誠意搞技術轉讓。王子期回答說駕車要注意馬,而您老光盯著我,「今君後則欲逮臣,先則恐逮於臣。夫誘道爭遠,非先則後也,而先後心皆在於臣,上何以調於馬?」是啊,您老盯人不盯馬,管人不管馬,對賽事中必然出現的先先後後的變化情況缺乏心理承受力,患得患失,計較名次,非欲壓倒對手不可,越是這樣越不能調理好馬,不就越跑越跑不快了嗎?

可見,原來「爭先恐後」是含有貶義的,是指一種私心雜念,一種小家子氣,一種氣量狹窄與氣度焦躁,一種抓不住關鍵的捨本逐末。這對人們做事做人,其實是很有借鑒、警惕意義的。

現在呢,全擰過來了,爭先恐後用來形容一種踴躍的動態了,成了好話了。

「焦頭爛額」的故事本來也極有深度。《漢書.霍光傳》中記載,徐福三次上疏漢宣帝,建議及早限制霍家權勢,漢宣帝不聽。霍光死後,霍家之後謀反被揭發,宣帝下令將霍家滿門抄斬。之後,凡揭發霍家罪行的人都受到封賞,而最早指出問題希望未雨綢繆的徐福卻被冷落在一邊。於是一位為徐福請功的人講述了「曲突徙薪無恩澤,焦頭爛額座上客」的故事。「曲突徙薪」,指的是那種有預見性,善於採取預防措施的人;「焦頭爛額」,指的是那種出了事能衝上去幫助撲滅火災的人。後一種人比前一種人更被看好,這個故事還是有點意思的。

如今呢,「焦頭爛額」的這一切含義都消失了,剩下的也只有字面上的最淺薄、最鄙俗的含義:說明一個人被各種事務所困擾的忙亂、狼狽、被動。

類似的現象多矣:「無中生有」語出《老子》,本來是老子的大道,叫作「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現今含義則指類似造謠生事的製造謊言、是非乃至冤案,百分之百的貶詞。「左右逢源」本來是褒義,形容學習上的一種融會貫通、無往而不利的狀況。現在呢,當然是指一種狡猾的類似兩面派的為人處世了。「空洞無物」語出《世說新語.排調》:「王承相枕周伯仁膝,指其腹曰:『卿此中何所有?』答曰:『此中空洞無物,但容卿數百人。』」看,這裡的「空洞無物」指的是一種寬闊的胸懷,一種大容量,又幽默詼諧,又充滿自信、恢宏得意。如今的人們多實在,空洞無物嘛,那當然是沒有內容的空架子啦……

成語含義的演變告訴我們:第一,望文生義的確是人們容易犯的一種老毛病,是一種習慣甚至一種「傳統」。現今不僅對成語,對外來語、對新術語的望文生義亦多之矣,甚至給人以辨不勝辨,正(名)不勝正之感。但即使已經是「辨不勝辨,正不勝正」了,我們仍然不可不察,以免輕易上當。第二,在普及一個文學故事、一段掌故、一個說法的時候,確實會產生去精取粗、去深取淺的情形,就是說,所謂自然淘汰,也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優勝劣汰,還有一種是淺勝深汰。第三,約定俗成,成語含義的演變在所難免,考證得再好也難於(也不必要)重新改變成語的用法,用不著去糾正、去抬槓。例如,筆者寫此小文的目的當然不是為了表示自己「無中生有」而又「空洞無物」。

至於說到「朝三暮四」的齊物思想,倒又使筆者聯想到英國名作家斯威夫特的《格列佛遊記》。《格列佛遊記》中講述一個地方由於吃煮雞蛋是應該先磕破雞蛋殼的大頭還是先磕破雞蛋殼的小頭之爭而搞得兩派對立,內亂不已。筆者恰恰是在「文化大革命」兩派鬥爭的高潮看這一段的,讀完了,頗有些不敢回味的戒心,這個故事當然比「朝三暮四」的故事挖苦多了,抑或「朝三暮四」的故事更尖酸?反正作家是確實有點缺德的,他們自己未必免俗,偏又伶牙俐齒地把一些「俗」給捅了個不亦樂乎。

《守住中國人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