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際關係問題上不要太浪漫主義。
人是很有趣的,往往在接觸一個人時首先看到的都是他或她的優點,這一點頗像是在餐館裡用餐的經驗,開始吃頭盤或名冷碟的時候,印象很好,吃頭兩個主菜時,也是讚不絕口,愈吃愈趨於冷靜,吃完了這頓筵席,缺點就都找出來了,於是轉喜為怨,轉讚美為責備、挑剔,轉首肯為搖頭。這是因為,第一,開始吃的時候你正處於飢餓狀態,而餓了吃糠甜如蜜,飽了吃蜜也不甜。第二,你初到一個餐館,開始舉箸時有新鮮感,新蓋的茅房三天香,這也可以叫作「陌生化效應」吧。
和人的關係也是有這種飢餓效應或陌生化效應的。一個新朋友,彼此有意無意地都要表現出自己的最好方面而克制自己的不良方面,後者例如粗魯,例如急躁,例如斤斤計較……而一個新朋友就像一個新景點、一個新餐館,乃至一件新衣服、一個新政權一樣,都會給你的生活帶來某種新鮮的體驗、新鮮的氣息,都會滿足人們的一種對於新事物、新變化的飢渴。結交久了,往往就是好的與不好的方面都顯現出來了——當新鮮感逐漸淡漠下來以後,人們將必須面對現實,面對新事物也會褪色、也會變舊的事實,面對求新逐變需要付出的種種代價。
堅持浪漫主義的人際關係準則,在小說或者詩歌裡可能是很感人的,至少是很有趣的,比如發現某人庸俗時立即與之割席絕交,初見一個人聽完一席話便立即拔刀相助或叩頭行禮……但在實際生活中這種極端化與絕對化的做法就給人一種不明事理、化解不開的感覺,這也正如魯迅所說,你演戲的時候可以是關雲長或林黛玉,從台上下來以後,你必須卸掉妝變回來成為常人,否則就是矯情欺世了,如果不是精神病的話。
瞭解了這一點,也許我們再碰到對於新相識某某某先是印象奇佳,後來不過如此,再往後原來如此,我們對這樣一個過程也許應該增加一些承受力。
與其對旁人要求太高,寄予太大的希望,不如這樣要求自己與希望自己。與其動輒對旁人失望不如自責。都是凡人,不必抬得過高,也不必發現什麼問題就傷心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