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講《百年孤獨》,它的作者是哥倫比亞的馬爾克斯(1928年生)。
首先我要畫張家譜表。我想這幾乎已成定論了,《百年孤獨》是寫一個叫馬孔多的小鎮上的一個家族,其六代人的命運。我要把這個家族的族譜表畫出來,這樣大家就基本上瞭解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家族了。
這個家族是由兩個人源起,一個叫霍·阿布恩蒂亞,他是生長在某個印第安村莊裡的西班牙人後裔,是個白種人,不是土族。他的妻子叫烏蘇娜,烏蘇娜的家鄉在裡奧阿察,哥倫比亞某個靠海邊的地方,她們家上幾輩遭到了海盜的襲擊,為了逃避海盜逃到了布恩蒂亞所在的印第安人村,在那兒安居下來。他們是這印第安人村歷史悠久的兩家人,由於他們是煙草公司的生意夥伴,所以他們很早就開始了聯姻,傳到霍·阿布恩蒂亞和烏蘇娜這一代時,他們已經是表親了,他們兩個人是表兄表妹的關係。他們倆結了婚。在這兩個家族通婚的歷史上,已經因為近親繁殖而發生過生下帶尾巴嬰兒的事情。等他們兩人結婚的時候,他們便非常怕生孩子。烏蘇娜做了條貞節褲,怎麼也不讓布恩蒂亞碰她,所以他們多少年來始終沒有做愛,一直沒有生育。村莊裡的人就嘲笑布恩蒂亞,以為他沒有生育能力,在嘲笑最激烈的時候,布恩蒂亞把罵他最惡毒的人殺了,然後回家強迫烏蘇娜和他發生了關係,他們就有了第一次做愛。而那個被殺的人的鬼魂則不停地對他們進行騷擾,為躲避這鬼魂他們離開了這印第安人村莊,來到了偏僻的小地方馬孔多。他們到了馬孔多,開始繁衍生存,慢慢地,馬孔多發展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村莊。
他們兩人生了三個孩子,第一個叫霍·阿卡蒂奧;第二個孩子叫奧雷連諾;第三個是女孩,叫阿瑪蘭塔。第一個孩子霍·阿卡蒂奧是和他們家的一個養女,叫雷貝卡的結婚,但沒生孩子。和他生育孩子的女人叫皮拉·苔列娜。二兒子奧雷連諾,和他結婚的女人叫雷麥黛絲,他們也沒生孩子,和他生育孩子的也是這個皮拉·苔列娜。
皮拉·苔列娜是從外村過來的女人,她14歲時就委身於一個男人,她一直等著和這人結婚,但這人一直不要她,直等得不耐煩了,她就離開家鄉,到了馬孔多。這次愛情給她什麼樣的影響呢?由於她非常非常愛她這個情人,於是她把全世界男人都看成是她的情人,在他們的身上施加她的愛。當然她也要選擇,她認為值得發生關係的,她才和他們去睡覺。所以凡是被她挑選上做愛的,就像是獲得一個榮譽。很奇怪的,她挑選的對象,基本上都在布恩蒂亞家族周圍,或者親戚,或者朋友,慢慢地就在家族周圍形成了一個圈子,幾乎大家都是堂兄弟或者表兄弟。這個女人,就造成這樣的局面。女兒阿瑪蘭塔沒有結婚。這一代的婚姻生育,我們可以看出,他們的傳宗接代都是以通姦的關係,全都是情慾的結果,並且來源於同一個女人,這是布恩蒂亞家的第二代。
接下來呢,霍·阿卡蒂奧生了一個孩子,叫做阿卡蒂奧。你們會發現他們家裡男孩子只有兩個名字,一個叫阿卡蒂奧,一個叫奧雷連諾。
奧雷連諾也生了一個孩子,叫奧雷連諾·霍塞,除此,他還和17個女人生下了17個孩子,這些私生子在全書中沒起什麼作用,所以,我也沒有列入家譜表。然後,在這第三代裡,阿卡蒂奧結婚並且生了孩子,他的妻子叫聖索菲婭。德拉佩德。他其實是有亂倫傾向的,他試圖和他的母親皮拉·苔列娜通姦,但皮拉·苔列娜到底覺得不對頭了,因此她就把聖索菲婭。德拉佩德引進了他的生活,使他有了正常的婚姻,並使家族往下傳代。奧雷連諾·霍塞沒有結婚,他只做了一件事,和他的姑姑阿瑪蘭塔亂倫,但沒有造成後果。現在你們可以看出,從此,傳遞的任務就交給阿卡蒂奧一個人,他單槍匹馬往下傳遞著布恩蒂亞的家族。他生了三個孩子,其中是一對雙胞胎,男性的,大的叫霍。
阿卡蒂奧第二,小的叫奧雷連諾第二,第三個是女孩子,叫雷麥黛絲。
霍·阿卡蒂奧第二沒有結婚,他只和佩特娜·柯特通姦。奧雷連諾第二是結婚了,結婚的對象叫費蘭達。德卡皮奧,同時他還和佩特娜。
柯特通姦,同他兄弟共一個遍奸的對象,但是他們的通姦都沒有生育孩子。你們可以看見他們現在通姦都沒有結果了。至於女孩子雷麥黛絲,她根本沒結婚,也沒情人,她升天了,她是個超凡脫俗的美人。
大家看得出來,在這一代裡也只有一個人有生育能力,就是奧雷連諾第二,他和妻子菲蘭達·德卡皮奧生了三個孩子。菲蘭達·德卡皮奧是個貴族,她受過非常好的教育,有很多規矩,但沒有情慾,她生孩子只不過是她應該生孩子,她對她的三個孩子管束很嚴,實施著她的教育方針。大孩子叫霍·阿卡蒂奧,然後是兩個女孩子,大女孩叫梅梅,小女孩叫阿瑪蘭達·烏蘇娜。這個霍·阿卡蒂奧對什麼都感到恐懼,臉色蒼白,極其厭世,對女人沒什麼興趣,所以他沒有結婚,也沒有通姦,什麼也沒有干。梅梅呢,她有一個私生子。當時有個外國人發現馬孔多盛產香蕉,就在這兒開了個香蕉公司,梅梅和公司裡的一個工人毛裡西奧戀愛,不被母親允許,生下的孩子只能是個私生子,這孩子叫奧雷連諾·布恩蒂亞。因為是個私生子,所以被講究體面的外祖母藏在房裡不給人家看見,他從未出過門,他和他的阿姨阿瑪蘭塔·烏蘇娜亂倫通姦,生了個帶尾巴的嬰兒,這嬰兒最後給螞蟻吃掉。
他們家的家世就是這樣的。從這張家譜我們基本可以看出,他們的傳宗接代都是由於清欲的關係,到了第四代,即奧雷連諾第二兄弟這一代,他們的情慾已經沒有生育的功能了。他們與佩特娜·柯特的通姦,霍·阿卡蒂奧第二無所作為,奧雷連諾第二隻是讓牲口繁殖。
他們的情慾已經衰退,生育的任務轉交給名正言順的婚姻。但奧雷連諾第二與費蘭達。德卡皮奧婚姻的結果是,男孩子不生孩子的,女孩子或是生私生子,或是亂倫。因此,這個家譜顯示出這個家族的繁殖力日益衰弱,幾近殆盡。從這張家譜上,還可以看出一種傾向是貫穿首的,就是向內的傾向、亂倫的傾向。尤其是這家的女性都對外人非常排斥,凡是名叫阿瑪蘭塔的女性,都是亂倫者。第一個阿瑪蘭塔曾有過兩次戀愛,一次是和一個意大利的技師。因為他們家裡買了很多現代家用電器,公司派來技師為他們調試自動鋼琴時,就和他們家的養女雷貝卡戀愛了。阿瑪蘭塔硬是把他們的婚事撬掉,自己和意大利技師好了,可是臨到結婚的時候,她又不幹了。這是她的第一次戀愛。
第二次是在軍事起義當中結識了一個上校,這上校也是他們家的世交,她又是和上校戀愛到最後一分鐘,甩手不幹了。阿瑪蘭塔總是在走出家門的最後一步時,收住腳步的。這家族最後的毀滅,就是由於又一個名叫阿瑪蘭塔的女性,她的亂倫導致了長尾巴嬰兒的出生。女性成員中還有一條路線,那就是凡是叫雷麥黛斯的,都是那種精緻漂亮的,可是卻脆弱沒有生育力也沒有情慾的女性,可是漂亮得出奇,以早夭和升天為結局。他們家的格局,大家看得出來,都是經過歸納的。
我剛才說過,他們家的男孩,只有兩個名字,阿卡蒂奧和奧雷連諾,他們家的男性基本上都是這個名字,只不過是前面後面加點花頭而已。在這張家譜上也體現出這麼一點:這兩個名字都各有一些共同的特徵。凡是叫阿卡蒂奧這個名字的,他們的婚姻都具有私通的性質,他們的婚姻都很像私通,私通的對象,又往往是家庭內部成員。你看第一個阿卡蒂奧,他的妻子雷貝卡,是他們家的養女,這養女是從哪裡來的呢?她是烏蘇娜娘家的親戚。她的父母是烏蘇娜的表妹之類的遠房親戚,所以也是他們家的親戚。他的情人皮拉·苔列娜也是兄弟的情人,也是和家庭內部成員有關的。聖索菲亞。德拉佩德,第二個阿卡帝奧的妻子,她是阿卡蒂奧的生母皮拉·苔列娜引進的,為要轉移他勾引他的生母的念頭,實際是作他母親的替身。再下一代的「阿卡蒂奧」,即霍。阿卡帝奧第二,就是雙胞胎裡的一個,他的情人佩特娜·柯特,也是他兄弟的情人,還是和他兄弟共享一個情人。所以阿卡帝奧這個名字的男孩都有這樣的特徵,首先婚姻都是私通性質的婚姻,還有就是都和家庭內部成員有情慾關係,通姦也好,婚姻也好,都和家庭內部成員有關係的。再有一點,即他們具有傳宗能力,但是兩代以後衰落了,而他們一旦衰落,布恩蒂亞家便走上了下坡路。所以說到了霍·阿卡蒂奧第二和奧雷連諾第二這一代時,生育任務轉到了奧雷連諾第二手中,他的兒子霍·阿卡蒂奧根本對愛情不感興趣了,布恩蒂亞家便也到了頭。這就是阿卡蒂奧們的命運。
這家男孩另一個名字叫做奧雷連諾,他們的特徵是什麼呢?就是具有很強的行動能力,他們有對外的開拓精神,他們的婚姻都是對外的。第一個奧雷連諾,他的婚姻是和雷麥黛絲,馬孔多第一任鎮長的女兒。第一任鎮長代表著馬孔多開始進入國家體制,有了行政組織。
這個聯姻使奧雷連諾走上了政治舞台,走上政治舞台的結果是把整個馬孔多捲入政治風雲裡面,而使馬孔多失去了自然狀態,喪失獨立和主權,成為一個附屬國。另一個奧雷連諾的聯姻是和菲蘭達·德卡皮奧,剛才已經說過,菲蘭達·德卡皮奧是一個西班牙貴族,她家裡規矩很多,講衛生,講禮貌,她一進到他們家就訂了很多規矩,包括不能隨時隨地做愛,於是這個奧雷連諾就開始通姦。他和佩特娜·柯特通姦,通姦的結果是帶來了牲畜的繁殖。他們情慾越高漲,牲畜就繁殖得越興旺,羊啊,牛啊生了很多很多,他把這些牲畜賣了,掙了錢去投資電氣和鐵路,使得馬孔多在經濟上開始繁榮起來,吸收了商品經濟的因素,資本主義的因素。尤其是鐵路的開通為他們送來了外面的世界,包括送來了一個先生,這個先生一來就發現馬孔多盛產香蕉,就在此地開了個香蕉公司。這個奧雷連諾的行動帶來了什麼結果呢?帶來了馬孔多經濟上的繁榮,是以破壞自然經濟為代價的。最終喪失了經濟上的獨立,成為經濟的殖民地。因此這兩個奧雷連諾,他們的開拓行動的結果是使馬孔多失去了獨立,一個政治上的,一個經濟上的。由此可見,這個家族的成員,向內發生關係的,是承擔著傳代的任務,結果是日漸衰退;而向外發生關係的,是為改變馬孔多和家族的處境,結果則帶來喪失的命運。獨立喪失了,變成了政治和經濟的奴隸,傳宗中止了,毀於亂倫,補充一句,奧雷連諾還有著亂倫的特性。因此,這個馬孔多的家族走向滅亡就是無可避免的了。我們已經可以看到,這些人物都是擔任著規定的使命的,不像我們所說的現實主義小說裡的人物,做什麼,說什麼,是憑著具體的個別的日常的邏輯推動。而這裡的人物,他們行動的邏輯都是被抽像歸納過的。這個家族內部的情形基本上就是這個樣子。然後在這家族周圍還有著許多外人,這些外人對這家族的作用是什麼呢?
這些外人中有些是比較重要的。一個叫梅爾加得斯。他是個流浪的吉普賽人,年紀非常大,似乎永遠不會死,是個永生的人,他給這個家族注入了外面世界的氣息。這是他們家第一代宗祖布恩蒂亞的一個摯友,也是布恩蒂亞的思想、智慧、創造力的源泉。布恩蒂亞非常善於吸收新的事物,給他灌輸影響的主要有兩個人,一個就是這梅爾加得斯。所以梅爾加得斯死了的時候,他曾經有過一次死亡,在新加坡死的,這時候,布恩蒂亞就喪失記憶力了。另一個開發他智力的是意大利技師,帶來了科學和技術。當布恩蒂亞喪失記憶時,他苦思冥想,要利用意大利技師教給他的科技製造一種記憶的機器,幫助人腦記往很多東西。等梅爾加得斯沒過多久又復活了回來時,布恩蒂亞的記憶力又恢復了,而最終梅爾加得斯徹底死的時候,布恩蒂亞就瘋了,被家人綁在一棵大樹底下,度此殘生。梅爾加得斯將布恩蒂亞的智力開發的結果是,喚起了布恩蒂亞對外面世界的嚮往,他非常渴望離開馬孔多,無奈他的妻子烏蘇娜一定要把大家留住,想盡了一切辦法。
她在馬孔多造了一座大房子,接待八方來客,外面來的流浪漢總是住在他們家。她還創造出糖動物的製作,開發了馬孔多的自然經濟。總之,她給馬孔多製造了歌舞昇平的景象,令人留戀。所以,梅爾加得斯對布恩蒂亞的智力開發給他帶來的還是痛苦。與此同時,他給這家庭留下了一卷羊皮手稿。這家的每一代男性都躲在房間裡研究羊皮手稿,這上面的文字根本看不憧,很難破譯,他們一直在研究、研究,直到最後的一代人,奧雷連諾·布恩蒂亞,在這家族即將告終的時候,他終於研究出羊皮手稿上寫的是什麼。寫的是像讖語一樣的話,說這個家族的第一個人被綁在大樹下,最後一個人被螞蟻吃掉。這就是這家族的歷史,是由梅爾加得斯來宣佈的。我們還可以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情,最初的一代名叫布恩蒂亞和烏蘇娜,他們最怕生出長尾巴的嬰兒,有幸避免。而到了最後一代,生下長尾巴嬰兒的兩個人,一個叫阿瑪蘭塔·烏蘇娜,一個叫奧雷連諾·布恩蒂亞,第一代的名字又重現了,而終於完成了生育帶尾巴嬰兒的使命。結局其實是從開局時就決定的。這個梅爾加得斯一邊促進布恩蒂亞走出命運,一邊又預言布恩蒂亞家族必將滅亡的結局。他其實是真正介入了布恩蒂亞家族的歷史,這就是梅爾加得斯和布恩蒂亞家的關係。
還有一個介入布恩蒂亞家歷史的外人,就是皮拉·苔列娜。她為他們家的傳續作了貢獻,關於這一點,我們已經瞭解了。她也是有預言能力的,她用紙牌預言,因此介入這個家庭歷史的兩個外人全都有預言能力。梅爾加得斯預言的工具是他的羊皮手稿,皮拉·苔列娜的預言工具是她的紙牌,他們兩人的預言都非常準確。
他們家另有一些外人,就是他們家的女婿們。這些人和布恩蒂亞家的聯姻最終都破產了,並且凡是和他們家女兒沾上邊,命運都很修,他們家女兒不嫁人,只會折磨人。那個意大利技師就是如此,他本來和雷貝卡好,卻被阿瑪蘭塔撬掉,阿瑪蘭塔奪過他又拋棄他,他最後傷心而死。那個上校,也是落了個被阿瑪蘭塔始亂終棄的下場。最後的那個女孩子阿瑪蘭塔·烏蘇娜有過一次婚姻,丈夫叫做加斯東。加斯東是個開飛機的,飛機在阿瑪蘭塔·烏蘇娜就讀的修道院的女子學校上空時,看到了阿瑪蘭塔·烏蘇娜,一頭栽下來,兩人就開始戀愛了。後來,阿瑪蘭塔·烏蘇娜就把他帶到了馬孔多。一旦回到馬孔多,阿瑪蘭塔·烏蘇娜就不想走了。這家的女孩子一回到馬孔多都不想走。
她以特別大的熱情建設她的家,買來各種各樣的新東西。加斯東很愛她,總是跟著她跑東跑西,而且他也很想建設馬孔多,他的願望是建立一個航空郵政服務機構,航空信件的來往,可以加強馬孔多和外面世界的接觸。他就建造了一個飛機降落場,然後到法蘭克福訂飛機。
但他定購的飛機不知為何老是運不到馬孔多,說是已經到了某個地方,又說是上船運到了另一個地方。加斯東始終在等他的飛機,每天一早起來,就是向天上看,飛機始終沒有來,他只能自己去布魯塞爾找飛機。他一走出去,就不再想回來,一去不回頭了。而阿瑪蘭塔·烏蘇娜這時也已經愛上了奧雷連諾·布恩蒂亞,他走了正好促成他們的私通。和梅梅通姦的男朋友的下場也非常糟糕。他每天晚上和梅梅在澡盆裡幽會,後來被她母親發現,她母親就佈置下哨兵,一次約會的時候,被哨兵的子彈打中脊樑,他從此以後只能躺在床上。這就是外人在這個家族裡的遭遇。
故事講的差不多了,我可以開始分析。首先第一點,就是現代小說的表現方式。我們分析到現在為止,除了《心靈史》和《九月寓言》是當代作品,都是傳統的小說。從時間上說,最近的《約翰·克利斯朵夫》也是在本世紀初,其他都在上世紀,在小說的歷史上稱得上是「古典」,當然在整個藝術史上小說就是近代的產物,而《百年孤獨》則是本世紀中期,現代史的時期。從手法上說,這部小說是我們課程中唯一的一部現代主義小說,並且稱得上是現代主義小說經典。我想大家是否已經感覺到現代小說和我們傳統意義上的現實主義小說的不一樣。我們經常聽到流傳的一些關於寫作過程的故事,像托爾斯泰寫《安娜·卡列尼娜》,本來他是不想讓安娜死的,可到後來人物自己活動起來,安娜自己選擇了死的結局。這故事的意思是,人物一旦進入一定的軌道裡,它便會根據自然合理的邏輯自己活動起來,好像它是一個有生命的真人。他們在形貌上、心理上、動機上、邏輯上和我們現實生活中的人非常接近,俗話說的「活靈活現」。但現代小說裡的人物不是這樣的。它的人物全是事先經過抽像歸納的,有定義的。
有點像我們過去所批判的說法「主題先行」。事先有個思想主題,然後為這個思想主題策劃圖解,這個人物擔任什麼任務,這個情節又擔任什麼任務,它是圖解式的。它的人物、故事、細節,所有的發生都在事先做過周密的規劃,事先規劃得非常整齊,有嚴密的推理過程。
它是經過概括和歸納的結果,每個人物都不是個別的具體的人性的人,而是普遍性的、規律性的、理性化的人。在這裡不是要它去愛、去恨,而是要它表演作家的思想,是作家思想的傀儡。它們都是意圖的象徵,意圖的替身。因此這種故事都是非常不感性的,不是感性的故事,沒有寫實的面目,它非常理性化,是經過思想的整頓的。我們以前評價某部小說,對這部小說會有很多很多種解釋。就像一朵花放在那兒,左看左的角度,右看右的角度。可這裡的圖景,是一幅裝飾畫,有很強的對稱感、圖案感,是經過抽像化處理了的,不是我們在自然裡所看到的栩栩如生的一朵花,它是已成定勢的畫面。就好像很早以前,原始人在陶器上所刻下的雷電紋、繩紋等等圖案,這標誌著原始人理性思維到達一個高度,他們不是將天上某一朵具體的雲彩如實地畫下來,而是經過大量的觀察,然後歸納成為一幅具有代表性的圖案。現代小說也是理性的成果。它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歸納,它不是具體的景象,具體的故事,它是把很多具體的情景總結了以後概括成一個情景,這情景是具有像原始人的雷電紋一樣的普遍性的意義。我覺得《百年孤獨》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一類小說對於分析來說是很方便的,你看我可以把它畫成一張圖。而對於那一類,以前所講《復活》、《約翰·克利斯朵夫》,等等,我卻很難把它總結歸納,它們是一幅幅生活的場赴,這些場赴看上去都是沒什麼用心的,日常化的,活靈活現如我們常說的連著土帶著露水這麼一捧東西,不是那麼容易下定義的。
而現代小說非常容易分析,只要找到密碼,打開機關,便一目瞭然。
因此往往給上課提供很好的講本。
分析的第二點,我想談談現代小說的心靈世界的景觀。我的課程是為了證明,小說的目的是要創造一個獨立的心靈世界,現代小說心靈世界的景觀和以前的古典主義,或我們習慣所說現實主義時期小說的景觀大不相同,它們的本質越來越現實。外表的奇特性越強烈,內心越是現實,與古典小說正好走了個對面。古典小說的外殼是現實的,內心卻總是有聖光照耀。現代小說則好像不斷在往下墮落,就像一艘沉船,聖光照耀的景像是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地平線以下的景觀。
它給我們提供的心靈世界的畫面消沉而且絕望,不再有神話的令人興奮的光彩,我們常常將這命名為世紀末的情緒,我不知該給它命名什麼,我只想知道其中的原因。
我想首先是科學技術的發展。科學技術的發展把神話變成了現實,大自然的威力和英雄主義的偉大都沒有了。比如說距離,它實際上是一個有宏偉性質的觀念,一千里,一萬里,幾百萬里,這空間如此巨大,是人力根本無法抗衡的,在空間面前你感覺到的是你的渺小,在你自覺渺小的心裡會產生英雄崇拜,英雄的觀念使我們產生了崇高神聖的美學理想。而現在情形變了,先進的交通工具,火車,飛機,以及現代的通訊手段,一下子把距離縮小了,於是,宏偉感消失了,英雄的觀念消失了,崇高美學也消失了。現代社會就是這樣一個人類掌握太多技術手段的社會,它解救了人類的現實困境。科學在提高了人類普遍能量的同時,也取消了英雄的概念。科學那麼邏輯嚴密,那麼道理分明,我們只要學習,便可掌握它,什麼都可解決,不再需要奇跡。
第三,民主的社會將機會和權益平均分配了,大力發展了個人主義,取消了特權,民眾的聲音取消了精英的聲音。我有一個也許是專斷的觀點,我以為最適合創造藝術的社會是高度集權的社會,它的社會成員只有兩類人,一是貴族,一是奴隸,這兩類人都不需要參與物質的分配,前者是有特權,後者是絕對無權,因此他們才有可能避免文化的消費,而積累起精神的果實。比如中國古典文化,它是典型的象牙塔文化,它是以犧牲大多數人的文化而建設起來的高級文化。中國的文字和書面語言極其典雅,它須有極高智慧和教育才可掌握的,它的法則非常模糊,講的是悟性。所以「五四」的知識分子,高舉民主科學的旗幟,其中一項重要運動就是白話文運動,致力於使中國的文字變成大眾的文字。而當藝術從寶塔尖走下來的時候,它的聖光便漸漸消失,化為人間的聲色。
現在人人都操縱起思想的武器,思想也進入了一個大眾的消費時代。今天這時代,關於人生的良藥,簡直多得不得了,各種各樣的哲學,都是提供你解決人生的問題的,簡直像超級市場,你缺什麼就有什麼。結果是現在的人就像藥吃多了,有抗藥性了,哪種道理都不太能說服人了。人生哲學的空間全部佔滿了,已經毫無空地了,就像這世界上的人口一樣!問題和答案都有了,剩下的也許只有一個無可解決又無可避免的終極問題,就是死亡的問題。死亡的問題是任何科學都不能解決的問題,對這問題我們一點辦法都沒有,我們只可能談談如何對待而已。我們如何對待呢?我們往往是趁早退回去,退到瑣碎的日常的問題裡去,不去想它,想了沒用,就把眼光看著近處,避身在人生的細節中。這是一種很偷懶的辦法,妥協的辦法。然而退回到日常細節裡邊,就又生出一大堆雞毛蒜皮的問題,錢不夠用啊,女朋友不理我啊,股票套牢了,房子太小了,等等,不過不要緊,對付這些小問題辦法多得很,最簡單最方便最不動腦筋的就是:瀟灑走一回,把這一切事情都不當一回事,一切都是合理的,正常的,自有它的道理,不必去思索它,只有它的存在是重要的,這種所謂「後現代」觀點,簡直沒有道理可講,沒什麼高低上下,沒什麼是非黑白,人就是不講道理了。因為再怎麼樣的差別,結局都是一樣的:死亡。什麼能是天長地久?只要曾經擁有。於是,死亡的問題,終究還是靠死亡自己來解決了。這時候,我們已經比所有的哲學家更聰明了,他們給我們的武器我們掌握得很好,已經可以一下子把他們打倒了,我們已經不需要他們了。在這所有問題都迎刃而解的前景之後,其實是極大的虛無。而這些現代小說家,是要比大眾更深地陷入這虛無境地的,如同在任何問題上都要超前一樣,他們在虛無上也更要超前。如果說,古典主義的作家是在地平線上空創造輝煌境界,現代主義作家則轉了個向,在地平線下方開拓黑暗的深淵。我們很難指望他們給我們提供一些更美好的圖畫。
在科學與民主的日益進步下,這個世界也安排得越來越合理了,譬如說種族問題、民族問題。民族實際上是人類情感的源泉,中國人有句俗話: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民族是情感的源泉,它和家園、血緣、生命的概念聯繫在一起。但人類走到今天已經明白了,民族是脆弱的,必須要組織起來,成為國家。否則,國家就不那麼可愛了,沒什麼情感了,它是一種機器性的東西。但我們心裡非常明白,人現在都很服理了,我們要強盛、要生存,必須建立和建設健全的國家。
我們必須承認現實,國家的現實應該講是非常合理、非常科學的,可人在這種現實面前幾乎是沒什麼感情空間。因此在這種情景下,小說家,尤其是藝術家,他們面對著一個不如人意的現實,那就是嚴格固定好每個人的位置。在這樣一個井然有序,規矩森嚴,幾乎無縫可鑽的世界,他們怎樣建設他們的心靈世界呢?往往是:回到自然!「回到自然」已成為20世紀一個大主題了,遍及美術、音樂、文學、戲劇,是一個大主題。似乎我們所能看到的最好的景觀就是自然的景觀了,這是大部分作家在做的事,包括我們中國當代的尋根文學運動,最好的東西就是自然。於是就發生了一個有趣的情形,我們古典的作品,大家看得很清楚,比如希臘神話裡,它所創造的人物全都是征服自然的,是反自然的。而今天我們的藝術作品則是回到自然,又走了個反向。但是我以為最好的藝術家也是最苦悶的藝術家,他們非常知道回到自然也不是出路,依然無從建設心靈世界,困難其實還是那些,還是創造力的問題,回到哪裡去也不行。他們非常知道「回歸自然」這種理想的欺騙性,這種理想有點像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只是應付眼前。然而,在這樣一個結構嚴謹的世界中開闢一個精神的空間,真是很困難。空間全被佔領了,我們擠不出空地了。所以這個時代最好的藝術家,往往只能以取消為結果,結果是沒有,喪失,什麼都喪失掉。
我覺得《百年孤獨》就是這樣一個世界。《百年孤獨》不是在造房子,它是在拆房子,但絕不是像所謂「後現代」那樣一下推倒算數,不講任何道理,它拆房子很有道理、有次序、有邏輯,一塊磚一塊磚拆給你看。當它拆下來以後你才看到這房子的遺跡。
我們現在再做一件事:用一句話來描述一下《百年孤獨》,這句話很難說,我想這是不是一個生命的運動的景象,但這運動是以什麼為結局的呢?自我消亡。因此馬爾克斯在拆房子,拆的同時建立了一座房子,但這是一所虛空的房子,以小說的形式而存在。
現在,話回到《百年孤獨》,關於《百年孤獨》的一句話定義也基本上出來了。這句話定義就是,一個生命的運動景象,這景像是以自我消亡為結局。這就是馬爾克斯的心靈世界,這比托爾斯泰的、羅曼·羅蘭的、雨果的心靈世界要低沉得多。我現在建議大家再去讀一本書,這本書叫《幽靈之家》,是一個智利女作家寫的,叫伊莎貝爾·阿連德。這作家在70年代初期出現,對她的評價非常之高,稱之為「穿裙子的馬爾克斯」。我覺得如果你們看了這本書,再來對照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就會發現《百年孤獨》在現代小說中的不同一般,它在現實世界之中陷得如此之深,卻依然掙脫著成為一個獨立的存在。伊莎貝爾·阿連德有一個特殊的政治背景,她的叔父是智利著名的社會黨總統,叫薩爾瓦多。阿連德,是在1973年智利政變中壯烈犧牲的。這個伊莎貝爾·阿連德的《幽靈之家》其實是在寫他們的家史。你們看過之後會發現這是給一個特殊家族在一個特殊時期裡的真實寫照,生動可信地記錄了它在風雲激盪的政治鬥爭中的血緣傳續,愛情悲歡,聚散離合,所謂的「魔幻」性質只是整部小說的一種裝飾和氣氛。而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卻是具有著極大的概括力,它含有一種可應用於各種情景之下的內涵,它的「魔幻」性質擔負著給這個獨立的心靈世界命名的意義,這是有著很大區別的。
然後我要像以前一樣談現實世界和這個心靈世界的關係問題。對於這本《百年孤獨》,人們已成定論的總是這麼句話:從小鎮馬孔多的建立,發展直到毀滅的百年歷程中,活龍活現地反映了拉丁美洲的興衰歷史。這句話已經可以背得出來了,大家都知道《百年孤獨》是寫這個的。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我絕對沒有否定它反映拉丁美洲的歷史的這種說法,它可能,它一定也是寫拉丁美洲的歷史,但事實上我們從分析中已經看到它可應用於很多種情況,從宏觀上講,可以是整個人類、整個世界,甚至宇宙的運動,從微觀來講,也可以是一個微生物、一個細胞的生和滅的過程。如果我們承認這一點,就承認了它的獨立存在價值了。《幽靈之家》是用一個特殊家族的歷史和命運,反映了智利的歷史和命運,典型地、如實地、具體地寫了智利從50年代到70年代的遭遇。可《百年孤獨》完全不是這麼回事。你可以找到很多細節說這是象徵著拉丁美洲哪一段時期,你可以這麼說。我相信作者確實用了拉美的歷史作了材料,可他最後呈現在我們面前的世界卻是個獨立的世界。我甚至可以說:即便拉丁美洲消失了,可它還在。
它已完全可以脫離拉丁美洲的現實而存在。我想我們可能對拉丁美洲的歷史不怎麼瞭解,可我們可以瞭解《百年孤獨》。它是以怎樣的手法去做這事情呢,說起來很簡單,其實就是個提煉和概括。這個過程幾乎可稱得上是科學的,非常具有操作性,這也就是我剛才所講現代小說的一個特徵。現代小說非常具有操作性,是一個科學性過程,它把現實整理,歸納,抽像出來,然後找到最具有表現力的情節再組成一個世界。這些工作完全由創作者的理性做成,完全由理性操作,因此現代小說最大特徵是理性主義。它和以前古典小說不同的地方就是它不那麼感情和感性,情感的力量不那麼強,但它有理性的力量。這就是對這部小說我要說的。而它的致命的,改變了20世紀藝術景觀的缺陷也在此,它終究難以擺脫現實的羈絆。從這點說來,現代主義小說本質上是不獨立的。這也是我對現代藝術感到失望的地方,它使我感到,我們已經走入了死胡同,應當勇敢地掉過頭,去尋找新的出路。